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白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资料员。他注意到,她此时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和信任,也透出几分担忧。她的眼睛遇到他的目光,脸好象红了,垂下了眼帘。李斌良的心不由一热。而就在这时,他又感到一双刀子一样的眼睛向刺过来,心中一惊,急忙把视线调过来。于是,他又看到一张俗不可耐的女人脸庞。
  她叫高苹,今年已经三十七岁,一年前还是市粮库的保管员,现在,她不但调入公安机关当上了人民警察,还进了刑警大队,当上了情报资料员。刑警大队早有了情报资料员宁静,一个人已经完全够用,可局里硬给她安排了这个位置,以满足她要当刑警、挣刑侦岗位津贴愿望的。她调进来不久就转了干,授予三级警督的警衔。有人算了一下,如果她能授三级警督,应该在十三岁时就参加了工作。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她还有本科学历,可李斌良有一次讯问嫌疑人让她做笔录,两个小时她只记了不到两页纸,其中还有三分之一错别字,使拿下来的口供全泡汤了。别看她工作不怎么样,可平常也挺忙的,忙着来往于各办案科所队,给受处的违法犯罪人员说情。而且,每说还都管用,使本来决定严肃处罚的事从轻处理。她之所以有这样的神通:是因为她妹妹嫁给了某市领导的儿子。对,她刚来公安局时,还纹了眉,勾了眼线,甚至额前的一绺头发也染成黄|色,李斌良为此专门与她谈过话,给她念了公安机关警容风纪,她才很不高兴地染回黑色。李斌良对她说话的声音也不喜欢,沙哑而又尖利,透出一股俗劲,跟市场上卖菜和乡村泼妇吵架的声音差不多。可他无法干涉人家的声音,那就是人权问题了。他不喜欢这个女人,也知道她不会喜欢自己。她的目光就说明了一切,每当自己慷慨激昂地讲话时,她总会投来不屑一顾的目光,最近还发现,每当宁静与自己接近一点,或看自己时,她也会格外感兴趣地把目光投过来。
  李斌良甩掉高苹,目光继续移动,从弟兄们脸上缓缓扫过,可是,忽然又停住了,因为,他看到一张特殊的面孔,一张不同于其他弟兄的面孔,心不由又“咯噔”了一下。
  这人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六七岁的样子,身材粗壮圆脸,寸头,穿着既流行又高档的便衣,腋窝夹着个精致的皮包,里边肯定是高档手机。尽管他故做严肃,眼睛也盯着自己,但,也许是心理上对他反感,怎么看他都不顺眼,瞧那张粗俗、世侩和酒色无度的脸……
  他就是铁忠,铁昆的弟弟。也和他的哥哥一样,人们都省略了他的姓。他是不久前才调入刑警队的。关于铁忠其人,李斌良也曾听说过,此人从警前在社会上名声很不好,没当警察之前,跟在哥哥后面混饭吃,好象管理过一家洗浴中心。可不知怎么搞的,不知花了多少钱,转眼间弄了张大学文凭和干部籍,在三个月前进了公安局,先是在治安大队干,穿着警服,却帮着这个收贷款,跟着那个追欠帐,影响很不好,治安大队长干生气没办法,可他忽然又觉得搞治安没意思,非要当刑警,并一路绿灯地达到了目的。
  这就是现实。公安队伍素质不高,把不住进人关是主要原因。公安部为此制定了严格的录警制度,要求逢进必向社会公开,然后考试考核,按照人民警察的标准择优录用。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某些人,什么规定也没用。从今年开始,市里又出台一条政策,大专以下的毕业生不再负责分配,由毕业生自己找接收单位,有了接受单位,人事部门才予以分配。而警校只是中专,这条政策就堵住了警校毕业生分往公安机关的渠道,那些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青年三年警校就白念了。然而,那些虽然没念过警校,甚至连高中都没考上、素质很低的人,就象铁忠和高苹这样的,因为有钱有势,可以买到更高的文凭,可以找到得力的门路和关系,却今天挤进一个,明天安排两个,进来后又什么工作也干不了,还总惹事。到这时,领导上又会说公安局队伍建设不力,民警素质太低……这不,铁昆轻轻做了下手脚,他的宝贝弟弟就成了人民警察,成了刑警。
  李斌良对这事很恼火,也为此问过秦副局长,秦副局长只是没好气地一挥手:“你别问我,问蔡局长去!”
  李斌良闹个倒憋气,心想,蔡局长怎么了?有空儿我就找他!
  可现在,难题出来了,铁昆是这起案件的嫌疑对象,他弟弟却要参加案情分析会,这会怎么开?这案情怎么分析?李斌良不得低声请示身边的秦副局长。秦副局长想了想,闷闷地低声道:“那怎么办,也不能因为他咱的会就不开了。开吧,完事我跟他谈谈!”
  可这是一谈就能解决的问题吗?李斌良正在为难,秦副局长手机突然响了。他放到耳边听了几句,回了声:“我们马上就到!”然后站起来宣布:“市领导来了,我和李教导员及两位副大队长有事,下面的案情分析会这么开:以中队为单位分析讨论,明天早晨把讨论结果报到大队。散会吧!”
  还好,李斌良舒了口气。心里说:看来,真得找蔡局长谈谈铁忠的事,这问题不解决影响工作。
  9
  李斌良走进党委会议室时,发现椭圆型会议桌一圈坐满了人,除全体党委成员外,还有四个穿便衣的男子,他都认识。对门而坐的,正是市长魏民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新峰。看到两个人,李斌良心里泛起一股特殊的滋味。
  打冷眼看,魏市长和刘书记气质很相象,但细看一下,又会发现很大不同。他们都四十多岁年纪,但刘新峰看上去稍年轻些,好象还不到四十岁的样子,气质深沉含蓄,还透出几分书卷气。因为有人说过自己和这位书记有几分相象,李斌良不由多打量他一眼。觉得除了身材和头部轮廓相似,别的地方并不怎么象。李斌良和刘新峰接触时间很短,他调本市不久,李斌良就调离了政府办。不过他知道,这位副书记曾是自己不同期的大学校友,比自己早毕业一些年,还念了研究生,是从行署办副主任的位置上调到本市的,先当副市长,后串到市委那边任副书记,再后来又兼政法委书记。也许,正是相同的经历和修养使自己和他在某些地方看上去相象吧!换个人,有这层校友关系,早贴上了,可李斌良不行,刘书记调到本市任副市长时,他就调出了政府办,后来从未联系过。
  市长魏民坐在刘新峰右边,李斌良曾在他手下干过较长一段时间。现在看,他好象比当年多了几分文气,眼睛上还架着金丝边的眼镜。与刘新峰相比,他更严肃一些,脸色也深一些,领导干部的气质也更强烈一些。李斌良和他处的日子较长,知道他的一些历史。听说,他早年也当过警察,在公安局工作过,后来调到组织部、县委办干了几年,等再回公安局时,已经是局长了。再后来又当过法院院长,最后到市政府当上了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就在李斌良调出市政府不久前,他当上了市长。
  对这两个领导,李斌良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除了早就相识,共过事之外,还因为,他调出政府办与他们二人都有关系。当时,他离开政府办是费了很大周折的,尽管他不会来事,不会靠近领导,但他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写作水平还是领导倚重的,要不是发生那件事,绝不会放他离开。事情起因于他的一个业余爱好,写诗。在大学里,他曾发表过一些散文和诗歌,也写过小说。参加工作后,因太忙,小说和散文就不写了,只保留下诗歌。工作稍有闲遐,心有所感,就写上几笔,也发表过几首。但主要是自娱,写完留存起来,没事时自己读一读。问题出在有一回他写完一首诗后没及时收起来,放到桌子上被人发现了。
  那首诗是他有一次回家探望母亲后写的,农村贫困而停滞的生活与他的失意形成对照,引起他深深的苦闷。那天办公室没人,他便把夜里失眠时的几句记录在纸上:
  麦子黄了,
  豆子黄了,
  谷子黄了。
  丰收的期盼,
  爬上父兄的脸颊,
  爬上母亲的白发,
  愿儿子笔下的字迹,
  化作丰收的信息,
  向母亲报答。
  只是,一定——
  不要用谎言,
  欺骗我的母亲。
  那会使母亲的期望被秋风吹走,


  化作寒冬的雪花……
  就是这首诗,被一个人看到了,传到了一位市领导的耳朵里,使领导对他有了看法,说他思想意识不健康,对市政府工作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