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村民挑水。家里没水井,杨老三就思量着在在家门前打一口水井。

现在正是干旱的时节,能有口吃的别的就没什么高的要求。杨老三请了村里泥水匠来帮忙打水井,他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在打井的时候给一口饱饭吃,每天给十文工钱就够了。平常打一口井不便宜,现在能花少量的钱打井对这一家子来说已经颇不容易。

柳四娘每天用糙面粉烙两个饼,用玉米面煮野菜给他吃。平常一家子也就吃和了大量野菜烙的饼和温开水。

看到玉米面里的野菜,柳四娘无奈的说道:“田师傅你别见怪,这几月没吃的,就只能吃这个了。我家已经吃了三个月了。”能有糙面饼和玉米面熬的糊糊吃,田石匠也不多说什么,端起碗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吞下去。杨老三要求井尽量打得深一些,因此这井打了一个月,足有五十来尺深。

这次卖菜得来的钱足有二两银子,付了工钱后还剩好大一部分。田石匠不相信杨老三给钱给得那么爽快,三百文钱,他怀疑杨老三家给得工钱到底是不是真的。

很快,杨老三家花了三百文钱打水井一事又被传了出去。杨陈氏又上门来闹事,说杨老三没良心,家里有钱都藏着掖着不拿出来买粮食,差点儿让她在大旱的田里被饿死被渴死。

“娘,你怎能这样不讲理,这些钱都是我养鸡攒下鸡蛋买的钱,好不容易存了三百五十文钱,挖口井还不行吗?”杨老三说道,他没对杨陈氏说实话,因为担心杨陈氏把所有钱都拿走。

杨陈氏冷哼一声,说:“把剩下的五十文钱交出来,我家里没粮食了,要拿去买粮食吃。养你这么多年,你得孝敬一下爹娘。”杨陈氏伸出手就向杨老三要钱。

家里有钱,杨老三自然不会糊涂到把钱全部都送给偏心的老娘拿去养他大哥和二哥。柳四娘在从床下报出一个陶罐,杨陈氏就立刻抢了过来,把里面所有的铜钱倒了出来,一个两个的数了一遍又一遍,不高兴的说道:“啷个只有四十五文钱,还有五文钱去哪里了?说,是不是你这个买来的藏起来了!”

杨老三指着缸里见底的糙米,说:“娘,我家也要吃饭。那五文钱和攒下的鸡蛋拿去换粮食了,就剩这些了。”

杨陈氏骂骂咧咧的接过拿起那些钱就走,走到鸡舍,看到里面几只大肥鸡,嚷嚷着她和杨老爹饿了两个多月,要多补一补,现在就抓三只鸡回去。

对于杨陈氏这个偏心眼的婆婆,柳四娘无可奈何。在这个杨家,她是最没地位的一个,因为她是买来的媳妇,没有家底,还连着生了六个女儿。虽然她现在生了儿子,但杨陈氏的大孙子已经快娶媳妇,早就不稀罕柳四娘生的孙子了。

这场干旱一直持续到秋天,因为前几个月气温高,所以田里的稻子熟的早,收成也比往常少了一半。但天公不作美,农家里刚收了稻子,天就连着下了十一天的大雨,把所有的田地都淋了个透。

杨老三和柳四娘把田里的稻子收回来摊在地上,再在旁边燃上火盆。天气湿了,稻子容易发芽,到时候唯一剩下的一点儿收成都没了。

地里的菜能拿到镇上去卖了,杨初七四个姐妹就在家守着收回来的稻子,顺带看好杨宝弟。

第8章 家穷被人欺

柳四娘和杨老三冒雨把地里长成的小白菜、大白菜、萝卜、红苕尖、茄子等东西都摘了一些挑到镇上去卖。

大旱后几天,镇上的新鲜时蔬依旧少,所以柳四娘家种的蔬菜到了镇上后非常抢手。好几户人家都提前向她预订新鲜菜,因此,柳四娘又发了一笔不小的财。买了几个粗面馒头装在篮子里,拿回去给五个孩子当奖励。

一家子住的土瓦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杨老三在这房子里住了五年多,一直都没钱把房子好生修一修。

现在找到了赚钱的路子,柳四娘和杨老三琢磨着,再存一些钱把房子修整一下,至少不能让它继续漏雨。后几天杨老三和柳四娘一直把菜挑到镇上去卖,因为她家住得偏僻,加上每天寅时不到,夫妻两个就要出门,所以几乎没人看到他们挑菜去镇上卖。

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降了下来,新打的那口井也蓄了水,从今以后柳四娘不用每天花那么多时间来回到三里外的村子挑水。

因为担心杨陈氏继续到家里来以“孝顺”之名拿东西,他们都把存起来的钱和攒起来的鸡蛋藏到了挖的小地窖里。

这天,杨陈氏、杨老爹以及大伯一家都到杨老三家来了。看那阵势,把正在菜地给菜秧浇大粪的杨初月吓到了,忙跑到屋里通知家里人,恶毒奶奶来了,还有那位不省事的大伯娘也来了。柳四娘出门也见了这阵仗,不知道他们要打什么主意,一时间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杨老爹、杨陈氏以及杨大一家浩浩荡荡的进了屋子,把能坐的地方都占了。杨初月打量着她这大伯,因大伯家里的比起杨老三家,可以说是富裕,因此大伯长得粗粗壮壮,个子较高。

大伯长着一张国字脸,因为长期劳作的关系,他显得精瘦黝黑。也许是家里大哥,杨初月在他脸上看到了强势的气息,感觉到了大伯很喜欢命令他人。

大伯娶的是大新村的女人,大伯娘名叫王金镯,她嫁过来的时候带了好些嫁妆来,加上她为杨家添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很得婆婆杨陈氏喜欢。

杨初月也看到了她大堂哥杨永康,杨永康今年十八岁,长得像大伯,是一个典型的乡下少年郎,正是到了娶媳妇的年纪。

二堂哥十五岁,长得像王金镯一些,高高瘦瘦的,看起来很精明。二堂姐杨芹,现在十三岁,模样平凡,脸圆圆的,她现在正是懵懂的年纪,说起来她比杨初七还大上四个月。杨初月拿出粗碗,为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倒上白开水。这也是她穿来这么久,第一次见到大伯全家。

杨老爹招呼杨老三和柳四娘坐下,杨初七也留下,其余三个姑娘领着杨宝弟出去。杨初月和两个姐姐出门,但好奇心使然,杨初月出门甩开两个姐姐和小弟就躲到墙角偷听他们讲话。

等人都坐下以后,杨老爹说道:“今天来找你是有事和你说一声。你看永康已经十八岁了,是该娶媳妇了。”杨初月在门外听着觉得很奇怪,大堂哥娶媳妇和她们家有什么关系,他们已经分家了。

杨初月听到传出杨陈氏的声音:“你们一个是永康的幺叔,一个是永康的幺娘,也该出一份力。”

杨老三说:“出钱出力都成,只要爹娘你们吩咐一声。”

王金镯开口说道:“我看中了隔壁西关乡高鼓村的一个姑娘,姓刘。我带着永康去看了,那家的姑娘长得好,人又勤快能干,所以就想着让永康娶她当媳妇。”这些都不是重点,杨初月只觉得他们一直都在说废话。

“娘,我一定要娶翠苗,你要给我做主。”是杨永康的声音。杨初月正在门外奇怪古代的男人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开放的时候,又听到里面杨老三说:“那行啊,大嫂和大侄子既然亲眼看过就一定错不了。聘礼送过去了没有?”

杨陈氏接过话去说道:“他们家不要聘礼。”杨初月觉得奇怪,不要聘礼,要知道在男多女少的乡村,这种适龄的姑娘很吃香,那刘家居然不要聘礼?

“为啥?”杨老三问道。

杨大说:“他们家穷,家里还有个大哥没娶媳妇儿,就想着用他妹子去换一个媳妇儿会来,所以一直没答应。我就想,三弟你家的姑娘多,你看初七都那么大了,我看可以了。”

用大姐去给大堂哥换媳妇!杨初月觉得不可思议!换婚这种习俗杨初月听过,在她上辈子所生活的文明社会,这种旧的结婚习俗早就废除了。

换婚,杨初月上辈子看一个帖子浏览过换婚的内容,也特地的百度百科了一下,虽然无心解释换婚这个名词,但她早已被今天发生的事震惊到了!

交换婚,用小姑子换嫂子,或者用姐妹换·妻,在古代世家以及偏远的山区常有发生。古代世家之间换婚杨初月不熟悉,但贫苦人家换婚她还是知道的。乡下贫苦人家的儿子没钱娶老婆,就用家里的妹妹去和别人家的姑娘交换,这样既省了大量的聘金,也省了结婚的大笔开销。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现在杨初七只有十三岁,刘家的大哥已经二十五岁!这样的年龄差距让杨初七以后怎么过日子?还有,听王金镯说那家很穷,死了爹娘,只剩下兄妹两个。

刘家家里的情况和杨老三家现在的情况差不多,那杨初七嫁过去岂不很受罪?想到她老实巴交又听话懂事的大姐就这样被当做货物一样送出去,杨初月心里一酸,像被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