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即便是那些武侠小说里都不会忽视少林寺的存在。
随着著名影星李杰的《少林寺》的开播,曾经有些落寞的少林寺再度兴盛了起来,可谓是香火鼎盛,人流如潮,前来参经拜佛,甚至是学功夫的人数不胜数。
9月30日清晨,前来观赏的游客却还未上山,而寺院门口倒是有着几位年轻的僧人正在扫着前面已经有些掉落的树叶,“一叶而知秋”尤其在山上更是如此,由于海拔的原因,住在山上的人总会发现秋天来的更早一些。
此时,狭长而又僻静的山道上,正有一个身穿黑衣的高大少年正在奔跑着,陡峭的台阶似乎根本不能给他造成任何障碍似的,丝毫本能阻挡他的脚步。他身后背着一把长剑,隐隐露出寒光,显露出神剑之姿。乍一看,好似一位剑仙在御风而行。
没多久,少年郎便到了山门口,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那少年看了看,眼前的景象,轻呼了一口气,喃喃说道:“哎,终于到了。”便要直入寺院。
门口扫地的僧人连忙拦住,说道:“施主,如今还不是本寺迎客的时间,请施主驻足,如果真要游览本寺,还请施主稍等片刻。”少年看着眼前几个和尚,连忙行了个古代的抱拳礼,说道:“几位大师,我和你们的方丈了悟禅师已经约好在今日相见,还请几位大师通传一声。”“什么”其中一位年轻僧人一阵惊呼,说道:“你和我们方丈熟识。”在他们眼中,方丈和几位长老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眼前这个少年虽然长相不俗,但是还没有和几位神仙人物熟识的资格。
黑衣少年笑了笑,说道:“我和你们的方丈倒不相识,倒是神交已久,但是在下有位长辈倒是和了悟禅师颇为熟稔,而且这位长辈如今正是在少林寺中。”几位僧人都是半信半疑,但相互交换了一下神色之后,其中一位僧人连忙向着寺内跑去,身形矫健,明显是有功夫在身的。而另外几位僧人则是警惕的看着负剑而立的少年郎,寸步不离。这也不怪他们警惕,前一段时间寺院里才有过一次血光之灾,虽然依赖于大长老和方丈武艺高超而化解,但是这段时间全寺上下可谓是草木皆兵,再加上少林这次广邀武林人士,这些武林人士有的本来便是不大对眼,所以两相交手,血溅五步的不是没有,经过了少林寺数位高僧的调解才能暂时摒弃恩仇,所以现在看到同样身背长剑的黑衣少年,也由不得几位僧人不小心防范了。
等了不到片刻,那位上去通传的年轻僧人便下来了,只是他此时慌慌张张的,哪有刚才扫地时候的那种淡定。
其中一位年长一些的僧人看到年轻僧人的样子如此慌张,眉头一皱,张口便训斥道:“永嗔,如此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那个被称作永嗔的僧人此时上气不接下气,只是用手指着后面的山门位置。
几位僧人都是极为疑惑,这位师兄弟的脾性自己可是知道的,稳重厚实,如果不是有什么大事断不会如此慌张的,所以众人眼睛都朝着永嗔所指的方向看去。”一看,几位僧人皆是大惊失色。
只见正有3位僧人正朝着山门口走来,虽然是走,但是由于几人武艺高强,身手不俗,所以速度也是极快。为首的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僧,身穿一件红色袈裟,袈裟上面还绣着金丝,再配上老僧慈眉善目的样子,别有一番得道高僧的样子,后面两位也是极为年长,穿着袈裟,宝相庄严。而他们的脚步却是和他们的年龄不相对称,给人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
那几位年轻的僧人看到几位老僧,连忙上去见礼,说道:“阿弥陀佛,方丈好,几位长老安好。”那几位老僧把注意力都投注在了山下的黑衣负剑少年身上了,察觉有后辈弟子行礼,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多礼。为首的老僧便向前一步,说道:“阿弥陀佛,来者可是叶天舒叶施主。”天舒也是上前一步,行了个抱拳礼,说道:“正是叶天舒,阁下是否是少林方丈了悟大师。”了悟一听,笑呵呵的说道:“老衲正是了悟,我等虽然久居深山,但是却也知道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一位奇才,呵呵,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天舒听了面色一红,也不辩驳:“大师谬赞了,我徐大哥等人还在寺里吗。”了悟笑道:“徐施主等人都在寺院之中,叶施主可随老衲等人一起进入敝寺,施主请。“说完左手虚引,将天舒引入寺内。
天舒也不矫情,也随着了悟等人的脚步向着这间千年古刹行去。
身后只留下被方丈的礼遇态度而惊呆了的几位年轻僧人。
第十九章法王
天舒随着几位老僧刚走过那红墙绿瓦,斗拱彩绘,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的天王殿,便听到远处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钟声,犹如天地间的第一声霹雳,将睡眼惺忪的人们从梦中唤醒了过来。天舒对着旁边的了悟大师问道:“这应该便是名震天下的晨钟暮鼓中的晨钟了吧,果然是名不虚传啊。”了悟大师听了,自然应答道:“正是,正是,只是这个晨钟暮鼓已不是当年的晨钟暮鼓了啊。”了悟说得事情天舒也是知晓的,钟楼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沉寂近70年的晨钟暮鼓,又重新在中原大地回荡。虽然两栋楼都被修好,但是终究不是那屹立近千年的那两栋楼了,现在建筑学只能赋予它的形,却不能赋予它的神,至少,原有建筑所拥有的那种沧桑古意是绝对不存在了。
当天舒真正到了这两栋楼前面也没有驻足,倒是看了两栋楼旁边的大雄宝殿几眼。几人的脚步很快,虽然少林寺规模宏大,但是也很快走到了目的地,少林寺方丈室。
其实少林寺的弟子分为外门弟子和内门弟子,抛头露面从事一些商业活动的叫做外门弟子,而真正的少林弟子都是在斋堂、僧舍、禅堂、练功房这些对于游客并不开放的地点,每天吃斋念佛,打坐练功。外门弟子虽然也学武功,其实那都算是些皮毛,真正的少林绝学是不可能传出去的。其实早上的那几位扫地的弟子是内门弟子,毕竟他们还负责看守大门的重要责任,没有一身好功夫怎么行。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公元1750年,清朝***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室内有1980年日本所赠的达摩铜像,东侧立有弥勒佛铜像。墙上的一幅“达摩一韦渡江图”画面布局合理,形象生动、逼真,线条细腻柔和,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天舒对于达摩是怀有一种崇敬之感的,虽然他也清楚教他开发潜能术的达摩只是智脑模拟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但是这并不妨碍天舒对于这位学究天人的武学大师的推崇。
这个时候,方丈室里已经聚集了8人了,其中天舒只认识三个人,一个是邀他前来的徐无极,此时徐无极正笑盈盈的看着他,而第二位则是洪帮大长老洪敌天,他现在看到天舒,脸色颇为尴尬,毕竟当年他那不战而逃的事情已经成为他人的笑柄,如今见到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怎么可能心里不尴尬。而第三位却是周汉生,周林的大伯,他现在看向天舒的笑容也是颇为友善。其他的则是有僧有道,天舒却是不曾见过。
徐无极第一个站起身来,笑着对天舒说道:“天舒啊,你终于来了,我们也等你好几天了,怎么,舍不得极为弟妹。”天舒一听,脸微红,但也想到了正在家中的两女。当时徐无极邀请天舒前往日本,天舒听了之后便答应了。徐无极也不久留,在第二天下午便带着梁衡赶回了上海,之后徐无极便独自一人赶往少林。
而天舒毕竟是个学生,首先,他还是让袁老帮他打电话再请一次假,袁老听了笑着说:“我老袁现在都成为专门为你小兔崽子请假的了。”将学校搞定之后,天舒还要把家里人都安抚好了,但是这次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对于天舒这次日本之行却是非常赞同的,即便是平时最怕天舒涉险的母亲云紫烟也没有反对,天舒虽然想不通,但是天舒却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