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不尽的张爱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爱玲为什么要改写《十八春》为《半生缘》?一直众说纷纭。一种流行的解释是她对《十八春》原有的政治色彩感到不满,同时也有让这部长篇能在台湾公开出版的现实考虑,当然,改写并不成功。
  事实并非那么简单。张爱玲对王祯和谈到《十八春》是以回忆的方式写。不过回忆的部分太长了,现在的部分只在后面占一点点地位,显得不平衡,所以她要改写。
  有意思的是,新生的《半生缘》虽然把《十八春》的十八个春秋缩短为十四年。但仍采用了张爱玲最为熟悉的说的全知观点掺用在场人物观点,叙事策略并无根本的改动。由此可知,张爱玲最初的改写想法在改写过程中又不断有所调整。
  尽管如此,《半生缘》与《十八春》还是截然不同的。比较两种文本,最易辨认的差异大致有改写一个角色的姓名,慕瑾改为豫瑾;增加若干重要细节,如第十二章新增一大段性暴力描述;删除最后一章光明的尾巴以及相应地改写第十六、十七章,等等。至于两书人物关系的微妙调整,情绪收发的重新布置,情节时间安排的加强合理性,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了。
  其实,《半生缘》的重写是张爱玲对自己当初的历史视野、国家民族观念、世界地缘想象的反思和修正,是大时代论述的背景化消退,也是张爱玲通过对书中人物命运的重新安排展示她回归《传奇》时代、恢复注重小我尊严的一贯美学追求,是张爱玲式倾城之恋美学的前景化重现。张爱玲借我们回不去了的箴言为小说主人公沈世钧、顾曼桢设计的新结局,传达了至爱也许并非占有而是成全的信息,难怪有论者认为《半生缘》比《十八春》更接近《红楼梦》的境界。
  《半生缘》虽与《十八春》同源共根,结出的却是不同的也许是更为艳异的果实。也见证了张爱玲后期的文学生涯决非一片暗淡。

()免费TXT小说下载
  (原载2003年7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初版《十八春》、《半生缘》)
  《同学少年都不贱》大陆版序
  二O0一年七月,盛夏时节,我从波士顿飞到洛杉矶。我是应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系主任张错教授之请去作短暂访问的,在该系有一场小范围的学术演讲。但我此行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私人目的,那就是踏访张爱玲故居。寻找张爱玲当年在洛杉矶留下的足迹。
  张爱玲一九九五年九月中秋节前夕在洛杉矶悄然告别人世,时光飞逝,倏忽六年过去了,张爱玲故居是否有新房客人住?故居前的几株绿树也该长高了吧?张爱玲常去寄信、发传真的小店还在营业否?有关张爱玲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亟想知道的。然而见到张错教授后,又得知南加大东方图书馆有张爱玲资料特藏,很值得一看,于是由张错教授热情引见,在东方图书馆负责人浦丽琳女士特别安排下,我查阅了尚未对外开放的张爱玲资料特藏。当打开四大纸盒特藏资料的一霎那,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事情必须追溯到四年之前。一九九七年十月,为纪念张爱玲逝世二周年。南加州大学东方图书馆举办了张爱玲遗作手稿特展。特展取得了很大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得到了邝文美先生和台湾皇冠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提供了不少张爱玲作品手稿和手稿复印件,包括英译《海上花列传》手稿、英文《少帅传奇》手稿(均为打字稿)、《对照记》和散文《乱世纪二三事》 (即《惘然记》)、《嗄??》、《草炉饼》、《笑纹》、《四十而不惑》、《一九八八至?》手稿复印件等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展圆满结束后。这批手稿和手稿复印件就由南加大东方图书馆妥为保存。其中最为引人注目也最使我惊喜的就是中篇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手稿复印件。
  《同学少年都不贱》写在由皇冠出版社为张爱玲特制的五百格长形稿纸上,共四十二页,钢笔竖写,字迹娟秀清晰,一气呵成,仅少数几处有删改。亲眼目睹张爱玲这部当时尚不为人所知的中篇手泽,我不禁感慨万端。作家创作,不像GDP,可以每年持续增长,精神生产有巅峰期,也就有沉寂期,这本属正常,更无可厚非。但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论调。认为张爱玲离开大陆后,她的写作就走进了死胡同,乏善足陈。其实,留在大陆的那些Z十年代的文坛大家名家,又有几人在五十年代以后写出了足以传世的作品?那又该作何解释呢?事实恰恰与人们的苛评相反,后期张爱玲仍坚持创作,仍致力于有所突破。正像她在《续集》一书(一九八八年二月台湾皇冠出版社初版)自序中所说的,她在继续写下去,虽然也并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写得少,刊出后经常有人没看见,以为我搁笔了。
  这部《同学少年都不贱》倒确实是张爱玲生前没有刊出的,个中原委,颇值探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又一个喷发期,虽然已不像早年那么辉煌。她的好友宋淇(林以亮)在那篇写于一九七六年的名文《私语张爱玲》中就曾欣喜的透露现在她又在专心创作,她的忠实读者和好友听见了这喜讯,辗转相告。尽管宋淇预告的当时已在润饰的《小团圆》终于未能问世,《小团圆》手稿也至今下落不明,但二年之后,张爱玲还是拿出了《色,戒》、《浮花浪蕊》、《相见欢》等一系列新作。据张爱玲自己回忆,这几篇小说都在五十年代就已写出初稿,此后屡经彻底改写,才在一九七八年前后交付发表的。后来收入《惘然记》一书时又还添改多处。足见张爱玲创作态度的严谨,一丝不苟,也正应了她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日致夏志清函中所作的自我解剖:我是爱看人生,对文艺往往过苛。
  从《同学少年都不贱》开首就提到基辛格出任美国国务卿,应可推算这部中篇作于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之间。也就在上引同一封致夏志清的长信中,张爱玲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提到这部本该与《色,戒》、《浮花浪蕊》等同时面世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她告诉夏志清:《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小说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寄出也就发现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经搁开了。所谓外界的阻力具体有何指涉?已引起张学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拙见既然这部小说当时根本不为外界所知,外界的阻力无非是广义的泛指,而不是明确的特指,即外界对张爱玲期待甚高,当然也可能包括《色,戒》一九七八年一月发表后所引起的争议,以至张爱玲后来不得不再写《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以为答辩。而寄出又寄往何处?显然是寄给宋淇以听取他的意见。众所周知,五十年代以降,张爱玲不少作品都是寄给宋淇,请其过目把关并安排刊登。如此说来,也许宋淇对这部中篇也有看法,认为小说毛病很大?这样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这部中篇的手稿后来一直由宋淇保管。但这只是我的大胆推测,还有待相关文献的发掘证实。
  不管怎样,《同学少年都不贱》袭用杜工部《秋兴八首》中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之意,铺陈上海某所教会女中一个寝室四位女生尤其是赵珏和恩娟两位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成长。以此揭示人生无常的沧桑悲凉,可谓别出心裁,意味深长。渗透小说的是张爱玲一贯的略带调侃的笔法。一贯的细腻人微的描绘,一贯的大起大落的时间跨度。一贯的前后呼应的情节结构。小说中对三四十年代教会女校女生性心理的露骨展示,对五六十年代海外知识分子人生选择的逼真刻画,在张爱玲以前的小说中都是从未出现过的。小说无疑带有某种程度的自传色彩。同时也巧妙地穿插了美国左派女记者史沫特莱、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等情节,显示张爱玲力图开拓题材。在更广大的背景上反映风云变幻中小人物的Ei常生活,塑造女主人公的独特性格和命运,从而也就使小说具有了时代风尚和心态史的意义。这应可视作张爱玲的可贵尝试。至于如何给这部中篇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史上恰当定位,读者自可见仁见智。
  如果我的推测可以成立,宋淇当年收到《同学少年都不贱》以后。又遵张爱玲之意搁开,这一搁就是整整二十六年!在张爱玲飘然西去之后。在宋淇也于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溘然谢世之后,宋淇夫人邝文美先生及时检出这部中篇手稿寄交皇冠出版社保存(从南加州大学东方图书馆一九九七年十月特展时就得到这部中篇手稿复印件,不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