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断关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人群中拼命地挤过去。
  这时,人群中却起了一阵骚动,人们终于发现天色不对头了:“哎呀,天怎么暗下来了!……”
  “莫非这杀人行刑触怒上天?这些人是冤枉的?……”
  天色竟越来越暗,眼看着天上的太阳只剩半个,还在一点一点消瘦,远处街巷传出一阵又一阵敲铜盆敲锣鼓的声音,有人大喊出声道:“不得了啦!天狗吃太阳啦!……”
  唱曲声戛然而止,受刑人用他唱曲的极亮极响的声音大吼道:“冤枉啊!——”
  几乎与这凄厉的呼叫声同时,天寿和英兰也在大叫:“刀下留人!——”
  第四十一章
  犯人喊冤不会引起行刑官注意,有人胆敢出来阻刑,高叫“刀下留人”,却是行刑官从未遇到过的;而突然降临的日食,以及由此造成的百姓的惊慌混乱,使同样惊慌的刽子手和行刑官犹豫,停止了斩首示众。
  他们害怕违背了天意受到天罚,但诛杀汉奸是海龄将军的将令,违了军令得受军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一干人犯通通押送到将军府,请海大人发落。
  行刑官觉得纳罕的是,方才那个天不怕地不怕、临刑前还谈笑自若、高唱“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的犯人,一见从人群中挤过来高喊“刀下留人”的一男一女时,竟一口气上不来,昏死过去!阻刑的二人声明自己是本城官宦人家,犯人是他家从外地来此探亲的兄弟,决非汉奸!行刑官见他们气度不凡,乐得卖个人情,给这个昏厥犯人松了绑,由兵役半推半扶地离开了大市口。
  海龄的都统府,离大市口不过一里之遥,飞檐翘角、巨梁大柱的府门比四周民居高出一倍,离得很远就能看到。一行人绕过高大的影壁,刚走到府门前,便听得里面“嘭”地大响一声,像是砸碎了陶瓷器具的光景,还夹杂着怒骂和呵斥,跟着便见本县钱县令从府门匆匆而出,满面通红,嘴里不住地喃喃道:“这算什么话!这算什么话!……”
  行刑官与县令相熟,赶忙上前请安并询问出了什么事情。
  钱县令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说道:“快不要提起!我好心劝他,时局不稳,前途未卜,安抚民心为要,不可随意拿人捕人,万一激起事端,如何向朝廷交代?真是毫无涵养可言,一触即跳,反倒责骂起我来了!……纵使官高品高,也不过总揽军事大局,我这地方父母官还归不着你管嘛……”
  见钱县令过于激愤,竟不顾场合口出怨言,行刑官连忙接过话头:“何必如此何必如此!海都统为人刚正不阿,凡事十分认真,二品大员,又是满洲人,贵胄脾气在所难免……到底为了何事?”
  “还不是那件事!他前后数次,着人送来数十名汉奸,要我审问定罪,我一一审过,并无英夷奸细,都是城外百姓,连英夷是什么样子也没见过。内中只有两个小偷,数名流浪汉。我将小偷各打三十大板,枷了半日示众;流浪汉全都掌嘴二十驱逐出境,也算得是乱世用重刑了,他倒责我卖放汉奸,还说要严参【严参:上弹劾奏章叫做”参“,严参表示严厉弹劾。】!我也不客气顶了他一句,拿不出一件勾通英夷的证据,凭什么将人家定罪为汉奸?不等我说完,他登时大怒,一脚把桌边那一人高的大瓷瓶踢倒踢碎,瞪着眼睛喝道:谁说非要有勾通逆夷的凭证才叫汉奸?告诉你,汉奸汉奸,奸诈刁钻心怀二意的汉人,就是汉奸!……”
  “啊?!这叫汉奸?……”行刑官也目瞪口呆。
  “是啊,汉奸哪有这么一说嘛!真正岂有此理!他说我坏了他的军机大事,还敢到他面前摇舌鼓唇,跟着就把我给轰了出来!……你说,这成什么话?真是难与共事,难与共语!……”
  都统府门前散开的兵丁们忽然都紧跑慢赶,站直身子挺胸列队,只见一个身材高大强壮、面色黧黑、浓眉豹眼、身着黄马褂的大人大踏步地迈出门槛,在台阶上站定,一手叉腰,一手指定钱县令,怒不可遏地吼道:“你给我听明白了!下回你再把拿住的汉奸给我轻轻放过,我就拿你当汉奸给办了!”
  钱县令呆立片刻,低头长叹,对着像训斥仆役一样训斥他的海龄海都统,略一拱手,钻进他停在影壁边上的蓝呢小轿,匆匆离去。
  海龄瞪眼看着钱县令的四人小轿转过街口消失,怒气似乎平息了几分,一个大转身就要回去,突然停住,又翻过身来,一双豹眼盯住了行刑官:“嗯?你在这里做什么?”
  被刚才那一幕吓得准备悄悄退走的行刑官,在海龄灼人目光的压力下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再无退路,只得硬着头皮向前跪倒,禀告说:“小的奉命将拿住的三名汉奸押往大市口斩首示众,不料将要开刀之时,天降日食之象,仿佛示警,小的怕此时行刑于大人不利、于军情不利,不敢自专,特地转来请大人定夺……”
  看上去刚愎自用的海龄,不由得暗自沉吟。民心得失如何如何重要,那是汉人儒生们夸大其词。当初老祖宗满洲八旗打天下,铁蹄踏遍中原,杀得汉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后来还不是稳稳当当地坐了江山!但是天意却绝不可违抗。况且方才的日食也使他暗地心惊,不知是什么凶兆,原来应在这件事情上!
  见海大人脸色转霁,行刑官又怯生生地小声补充道:“其时犯人喊冤,又有人大叫刀下留人……”
  海龄面孔一沉,豹目陡张:“是谁?”
  行刑官回头指一指站在远处由老管家葛成、青儿等婢仆簇拥着的英兰、天寿姐弟,继续小声禀告:“他们说是宦门家眷。”
  海龄想了想,说:“都给我带上堂来!”
  这边围着英兰姐弟的管家婢仆都面露焦灼。大户人家的女眷去过一次公堂,是非常丢脸的事,若被太夫人和夫人知道,英兰吃罪不起。大家一齐望着英兰,英兰倒十分镇静,她略一思索,对老管家葛成低声说了几句。葛成连连点头,反身快步跑到台阶前,在离海龄不到十步远的地方跪倒了,款款地叩了个头,说:“禀大人,我家小主母来请拜会府上的郭夫人。”
  海龄浓眉一耸:“什么?”


  海龄乃满洲镶白旗郭洛罗氏,他的夫人被汉官汉人称作海夫人,知道他家世系的也有称之为郭夫人的,所以他不免诧异。
  “上月郭夫人来我们住处拜望过太夫人和夫人,太夫人和夫人一直因有病在身未能回拜,很是抱歉;这次回乡又走得匆忙,特地嘱咐我家小主母一定要来回拜,替她们问候郭夫人……”
  海龄想了想,问:“你们府上尊姓?”
  “我们老爷姓葛,原在定海总兵任上……”
  “哎呀!原来是葛大人宝眷!多有得罪,多有得罪了!”海龄凶神恶煞般的表情骤然舒放,脸上甚至带出一缕生硬的微笑,“葛大人为国捐躯,英勇阵亡,最是在下敬重之人!生前未能晤面领教,在下一直引为恨事。所以一听说太夫人夫人来京口探亲,便命内人前去拜望……怎么,太夫人和夫人已经回山阴原郡了?”
  “是,今天一早走的。”
  “那么,这位小主母是……”
  “是我们府里管事的姨奶奶。”
  “听说,有一位收集残卒,夜入英垒,勇夺葛将军遗体归葬的如夫人……”
  “就是我们这位小主母。”
  海龄远远朝英兰一望,赞叹地点点头,嘴里轻声地说着“失敬失敬”,略略地拱了拱手。那边英兰也就略略地把头低了下去。管家见状,趁机指着被兵役看管着的天禄,说道:“他是我们小主母的兄弟,因到山阴寻亲不着,跟到京口来寻,外乡口音,又四处打听我们家的消息,看去必是形迹可疑,难怪要被大人手下当汉奸拿获的……”
  海龄的脸又一沉,说:“这些奴才!办的这是什么事!”他恼怒地哼了一声,转身就回去了,把这些人晾在府门口,面面相觑。
  好在过了不多久,都统府的管事官就出来了,先向老管家葛成传达都统夫人的邀请,请葛府小主母后堂相见,然后又向行刑官传达都统将令:三名人犯就地开释。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天禄与同时被拿的另两名外地人一起,赶来英兰面前叩谢救命之恩,英兰连忙逊谢,对着天禄好一番慰问。天寿叫了一声“二哥!”抓住天禄的手,眼圈跟着就红了,立刻转开脸叫青儿去喊轿子,好陪天禄回家歇息。
  天禄在大市口刑场的生死关头猛然见到天寿,悲喜交加,心绪震荡,一时支持不住而昏晕过去,这一阵虽然还气虚身软,却已恢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