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魂老祖把话说完,走过去左手拉起天佑,右手拉起杨小娟,走回去让两小靠着自己落坐。“你们两个从现在起是我的贵宾,所以应当有坐。”又转对一旁的血雨魅影吩咐道:“快去看看仇儿的饭准备得怎么样了,我可有些饿了。”
事情发展至此,厅内众人都已知道星魂老祖不是在开玩笑,是真的。几位老太太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他人也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老太太们为星魂老祖及时收手回头而高兴,其他人则为自己不需再拚杀玩命而轻松。
血雨魅影一时间虽然还适应不了这突然的转变,显得有些茫然无措,但星魂老祖已做决定,他也不好说什么,转身出厅去摧饭菜。功夫不大,他带着十几个丫环重新回到大厅,收拾桌面,安排坐位,上酒上菜。
“老头子,你这里一厢情愿地单方面休战,那些仇家要是不放过你怎么办?”老太太试探着问。
“能化解的化解,化解不了的只好各凭本事。目前咱们星魂门虽然势力大不如前,但也不好欺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们也不会束手待毙。”
星魂老祖说至此处稍顿又道:“说真的,除了这孩子的三哥和那群小丫头,别的人老夫还真不放在眼里。而他三哥和那群小丫头要真想将宇文一族赶尽杀绝,也不会等到今天这个时候了。”
他这里话音刚落,不等老太太接口,有人抢先接过了话茬:“嘿嘿,……你到是会算计!”
声音不高,似乎来自四面八方,厅中众人无一不是绝顶高手,却没人听出来自何处。
大家相顾骇然,以为是强敌上门寻仇,纷纷起身运功准备应变,厅内气氛随之变得紧张森严。
“嘻嘻,干嘛这么紧张,我今天可是来坐客的。你们这么一闹,让我多不好意思……
小心!“最后一字余音未息,紧接着”咚咚“的碰撞声连响,随后又响起”唉呦“的呼痛声。
原来,大厅中间的人,这回已听出声音由四周的墙壁和房顶地面中传出,纷纷注目上下查寻。而帖墙站立的几名彪形大汉,发现声音来自身后,心惊之下猛然转身,不料却撞在了墙壁上,一个个捂头揉肩呲牙咧嘴,看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别人这里疼痛难忍,可那声音却又响起:“啧啧,告诉你们小心,偏不听话,这回撞痛了吧?”
这一回,小天佑可听清了,高兴地喊:“三哥,我已听出是你了。我知道你一定藏在地底,快出来吧!”
“你这小鬼头,偏要揭我的底,弄得把戏没得耍。”
说话中,从大厅中央的地面上慢慢冒出一个人。十七八的年龄,剑眉星目,玉面朱唇。一身粗布短装,罩着七尺来高的身材,雄健匀称,英气逼人。
不用说,从地下冒出的这人正是天佑的三哥天宏。因为不放心小弟的安危,怕梅晓芳与星魂老祖闹疆,所以暗中跟来接应。他施展真身穿阻之术,钻入厅内地下已有一段时间,发现星魂老祖已经觉悟过去之非,这才找茬答言以便现身相见。当然,他的所言所行,多少要带有几分捉弄人的味道,这么好的机会要是白白放过去,那他也就不是他了。
从大厅的石板地面中钻出一个大活人,已经让众人惊骇万分,等到再看清他的象貌、气质,大家全傻了。要不是小天佑欢呼着跑过去投入他的怀抱,不依不饶地撒娇耍赖,真不知他们要傻站多久。
“老天!真身穿阻,我算是开了眼界!”星魂老祖惊呼出声,也松了一口气。
“唔……”
梅晓芳也松了一口气:“张少侠,难怪江湖上给你取了一个百变神魔的尊号,确实真有神魔的本领手段,天下第一人你当之无愧。”
“老人家过讲了。”
天宏谦虚地对梅晓芳说道:“再晚不过是机缘巧合,武功和法术小有所成,距离大成境界还差得远呢。至于其它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老人家天下第一人之誉,再晚万万不敢担当。”
转对星魂老祖:“到是宇文老人家能够及时悔悟,断然决定收手修真,勇气令人佩服,善意可感天地。再晚这里向老人家贺喜,向在坐的宇文一族贺喜,为江湖感到高兴,为天下百姓苍生高兴。正如老人家所说‘即往虽不可追,来日尚属我等’。只要宇文一族能一意至诚与各派修好,我想明理的人是绝不会抓住过去不放的,这点再晚亦可帮忙向各派解释。”
“老夫代表宇文一族先谢过少侠。”
星魂老祖总算省过神,连忙招呼天宏和其他人:“大家别站着,其它话咱们坐下来边吃边说,免得一会饭菜凉了还得热。”
因为宇文媚的关系,说起来天宏应是重孙辈,加上首次正式见面和刚刚解除敌对状态,所以在星魂老祖和梅晓芳两人面前,他自称为再晚,称对方为老人家。可是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在江湖中的名望,星魂老祖和梅晓芳两人可真不敢以老祖宗自居,因而称他少侠。他们彼此的称呼听起来虽然有些别扭,显得不伦不类,但在目前的场合下,却是再恰当不过了。
对于星魂老祖的邀请,天宏还真不好拒绝,当下也不客气,在客坐主位坐下,天佑和杨小娟坐了他的下手。
趁丫环给众人斟酒之机,天佑轻声问:“三哥,你不是不准备来吗?怎么又来了?”
对面的梅晓芳闻言也问:“是啊,少侠,可是怕老东西不开窍?老身几人有危险?”
天宏实话实说:“老人家所说多少有点,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二十天前西北战事爆发,边关吃紧,当今圣上三天前带四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传旨令我尽早脱身前往相助。再有就是媚妹她们六个,这两天已快分娩,我也得赶回去照应一下,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必然悔恨终生。”天宏后来所说的两点原因,前者令众人大吃一惊,后者又让他们担上了心。
正文 第五十九章 西北风起
(更新时间:2003…4…23 12:29:00 本章字数:9177)
大明朝的北疆,基本上是以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为界,往南是大明的锦秀河山,往北则是以蒙古部落为主的域外藩帮。元亡之后,蒙古分为瓦刺、鞑靼和兀良哈三部,彼此互不统属,经常相互攻袭,皆想把另外两部吞并,成为大漠之主。
在三大部落中,以鞑靼实力最强,基本为亡元旧部,由于曾在内地生活过一段时间,尝过花花世界的甜头,所以南侵之心不死,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返中原。瓦刺实力次之,永乐初又分裂成马哈木、太平、把秃孛思三部,首领分别被明朝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对明朝时而献贡,时而侵扰。兀良哈的实力最弱,全靠明朝的支持才未被其他两大部落瓜分,内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为明朝羁縻卫,和鞑靼、瓦刺与明朝的藩属关系不同。
此次战事,由鞑靼、瓦刺联合西面的帖木儿汗国突袭哈密引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接连攻占哈密、沙州、安定三卫,肃州、凉州、宁夏中卫相继告急,惹得明成祖火起,率四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要说西北各部落彼此矛盾重重,加上国小人稀,本来无力南侵,而在有心人的刻意策划下,竟然存同置异,拼凑几十万人马悍然攻城略地,威胁大明王朝,其中因由,只有少数主事人心知肚明。大众虽然不知真实内幕,不知因何而战,却知战争既是灾难也是机会,灾难属于平民百姓,属于弱者;机会则属于官僚显贵,属于强者;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意外,出现策划者意料不到的变化。
在陕西平凉至兰州的山道上,挤满了向南逃难的平民百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有的甚至赶着家畜,鸡呜狗叫,马嘶驴咬,要多乱有多乱。问他们何处有战事,可曾见过藩兵,为何举家南逃,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大家只知藩兵要打过来了,不逃准倒霉。其实,藩兵还在几百里外呢。捕风捉影,人云亦云,避凶趋吉,这就是大众心理,有时能帮你躲过灾难,有时使你自找麻烦。
此时此刻,也有不少向西赶路的,其中除了急驰而过的传信官差,几乎全是提刀携剑的江湖人。江湖人不把血腥当回事,只把战争当机会,当成是发财的机会、改行从政当官的机会,或者是其它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的机会。
在西进的江湖人中,有七骑特别引人注目,为首的是一白衣少年,十七、八的年纪,黑脸、浓眉、宽额、鼻若悬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