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彦无奈叹口气,现在已经没什么好主意能直接瓦解军方对朝廷的威胁,除非能让军将跟士兵分开,这近乎是不可能的。苏彦道:“朝廷再收紧一些过日子,从户部调出一些银子,犒赏有功的将士。这个事……”苏彦看了看袁博朗,“还是袁相去做。”
现在袁博朗已经是闲人,朝廷居然派他为特使去犒赏三军,这可是个苦差事。因为朝廷和军方的关系不好,这趟去也可能有危险。
袁博朗看了眼苏碧,苏碧什么话也没说,再想了想似乎也没其他人选更适合替代他,便点头道:“谨遵圣命。”
从雅前殿出来,袁博朗还是觉得很累。本来在长安城呆的好好的。突然又让他去出使军营犒赏三军。面对那个擅权的花集安。袁博朗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住自己的臭脾气当场痛骂。他再想,如果花集安看到送去的犒赏三军的钱粮达不到要求,也许会直接摆脸色再向朝廷讨要。
“袁相要离开长安城了,一路珍重。”苏碧对他说。
袁博朗看了眼苏碧,其实他一直以为刚才苏碧会为他说项,改让那些少壮派来完成这个差事。现在他们还是一个战线上的。
“长安城的事,还要仰仗信竹君殿下。”袁博朗回了一句。
两个人都没多说话。
现在天下平定,长安城却正处在多事之秋。能解决了军方对朝廷的威胁,那大顺朝才算是真正稳定下来。这一天看似临近了,但也未必。
“另有件事。”临近出宫门,袁博朗突然对同行的苏碧说道,“把长安城那些皇子皇孙们看管好,免得出乱子……”
苏碧稍微顿了下脚步想了想,马上明白过来袁博朗的用意。
如果花集安真的作好了谋反的准备,他也不会傻到自立为帝,改朝换代那是很危险的事,很容易令朝廷和百姓不服。而若花集安要谋反。最好的办法无非是扶植长安城某个皇子皇孙作为傀儡,日后再图谋取而代之。苏碧回望了袁博朗一眼。现在这些皇子皇孙都还算老实,如果想解决后患,难不成是将这些人全杀掉?
可惜袁博朗已经脚步不停地离开宫门,苏碧已经无法问清楚。
苏碧本想追上前问,但想想事态应该不至于会差到那般地步,有事等袁博朗回来再商议也不迟。他却不知,这是她最后一次见袁博朗,袁博朗终未再回到长安城。
…………
已经是上灯时分。
宫廷的各处门口开始悬挂灯笼。雅前殿只有一个烧的通红的火盆,吴公公进来想点燃屋里的几盏灯,苏彦却摆摆手道:“不用了,朕想静一静。”
眼看苏彦当皇帝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一年多时间里虽然他学会了很多东西,但他还没成为一个真正圣明的君主,越忙的时候,他越怀念当初在市井无所事事的日子。赌钱、斗蛐蛐,听评书段子,又或者是去偷看哪家的小媳妇洗澡……那些要比当皇帝有趣的多,春风秋雨,冬来夏往,越是怀念过去的生活,他越是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尤其是这半年以来脱离了刘愈的管束之后。
“父皇为何要选择我当皇帝呢?”想到这些,苏彦难免会自问一句。
吴公公小心翼翼走上前,提醒道:“皇上,入夜了。您昨夜答应怡美人,今日要过去与她下棋的。”
苏彦无精打采抬起头看了吴公公一眼,想到曹怡,本来觉得很有趣的事突然也没甚趣味。头上悬着一把剑,有什么心情再去跟美人下棋,鸳鸯戏水?
当初见到曹怡时的确令他惊艳,但那时他刚当皇帝,没见过国色天香的美人,对于曹怡他更多的是一种得不到而想得到的贪婪欲,更是内心想挣脱刘愈的束缚。现在得到了,他才觉得不过如此,跟小鱼的贤惠懂事相比,曹怡更像是一朵有刺的野花。
“不去了,朕今天……很累。”苏彦道,“麻烦吴公公过去通传一声吧。”
吴公公有些为难,他是那种老好人,对于皇帝的新宠新入宫的曹怡他也是极力巴结。宫里的太监很少有能善终的,他不希望得罪人,到害己的地步。
“皇上,怡美人说,您如果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过去跟她说说。她为皇上您准备了锦囊。”
“什么是锦囊?”苏彦一皱眉,再一想,以前听评书段子的时候好像那些传说中的智者都是能料事如神的,会将计谋写在锦囊里,然后事情根据锦囊的提示就可以轻易化解。
苏彦心中突然燃起希望,道:“那……赶紧去看看……”说着他已经下了暖炕开始穿鞋。
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二回合(四)
商贸司经理衙门里,正在召开一次普通的例会。
会议的主持者是商贸司少监隋妤,而与会的都是京城的商贾,还有一些经理衙门的官员,因为近来防寒的事比较忙碌,右相韩升并未出席此次的会议。
“……战事结束,军方对武器的需求量减少,但对粮草和药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商贸司近两月以来已从江南进购超过六万斤药材,这笔款项,目前朝廷依旧拖欠。江南的部分药材商已经有些不满,毕竟即将新年了……”
会议商讨的内容并无什么特别的,主要围绕的还是特许经营权的展开和地方商贸司分所的建立,虽然商贸司看似为商业组织,但毕竟受朝廷的管辖,朝廷的法度对商贸司的rì常运作影响很大。前些rì子朝廷一度传出要对商贸司进行大的改革,但新政尚未落实,事情暂时还只是传言。
事情该做还是要做,隋妤不管是主持自家的生意,还是主持商贸司都做的游刃有余。现在隋家的生意大小她已经不是很在乎,现在朝廷的事她更关心一些。
“这笔款,我们先垫付。”隋妤道。
当隋妤说完,下面开始有议论之声,商贸司的除了她这个少监的职位,还有不少的副监,那些副监可没有隋妤这么深明大义,他们还是更在乎自家的腰包。当了商贸司的副监,就意味着有朝廷撑腰,跟他们做生意的客商就会挤破他们家的门楣。他们因朝廷的商贸司赚的盆满钵满,但让他们稍微吐血。他们就会有意见,这点隋妤也早就料到了。
“你们各家拿出一点,大头还是由我们隋家出。”隋妤道,“朝廷过了这段困难,会补偿给你们,朝廷还会亏待了你们不成?”
隋妤身为商贸司少监,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浅,她是现如今朝廷中赤手可热的文官。连李延年的户部尚书都无法跟她相提并论。而她本身也是个sè厉内荏的女人,虽然在外表看起来她很文弱,但她在处理事情上手段一点也不比男儿身差。
下面的那些副监又在嘀咕,隋妤知道他们在嘀咕什么,现在顺朝财政对商贸司愈发倚重,商贸司也不是没有钱,但商贸司的钱会被朝廷征调去派做各种用场。唯独到了商贸司帮朝廷置办货物时,就会被户部以各种理由拖欠。这就好像一个无底洞,填不完的。
“此事就这么定了。”隋妤说完,其他少监有意见也只能保留了,毕竟大头是隋家出的,他们出的只是一小部分。再加上六万斤药材也不用太贵,他们回头摊薄了给下面那些依附他们的商贾,这损失可以降到最低。有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他们也是懂的。正因为商贸司对朝廷的予取予求都十分配合,才使得朝廷不敢轻易动商贸司,商贸司的dú lì自主xìng要比六部还要高。
如果隋妤是个贪官。手上的权力足以让她贪到富可敌国。可惜她不是,她不但不贪。还往里填钱。
“还有什么别的事?”说完垫付药材款项的事,隋妤将公文合上,看着其他个个富态的副监们问道。
“隋少监,有件事不知道您老管不管。”一名副监有些抱怨道,“近来从淮地来了不少的商贾,他们通过一些中间人在长安城购买了物业和一些经营权,而且自己也结成商盟,若是被他们合起伙来跟我们作对,我们的损失必然不少。这事您可不能不管啊!”
隋妤稍稍皱眉,这些副监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说是来请示她的,其实私底下早就商议好,可能连打压这些外来商贾的方案他们都做好了,随时都要付诸实施。说到底大顺朝的商贸司是由长安城的大商贾构成的,地域保护现象特别明显,这与商贸司建立的初衷,天下商业大同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淮地的商贾就不是顺朝的百姓了?”隋妤带着几分愤怒道,“各地在长安城有商盟,又不是一天两天,现在他们要把生意挪到长安城来,对你们而言应该是提起竞争的意识,而不是想办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