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老将现下都对纪哥儿极为赞赏,如今他一直不回卓王府,你说说,今后这卓王府该如何处置呢?”
顾氏虚坐在绣墩上,额上微微冒出些细汗来,迟疑了一下,低声问道:“这纪哥儿。。。可有说他为何不回府吗,他只是疑心于卓王妃,还是真知道什么。。。。。。”
“唉,圣上问他,他只说绝没有疑心你堂妹的意思,可问他为什么不回府,他却又不肯说,圣上现下又不愿有任何事逼迫于他,便由着他住在济民那里罢了,他两人现在倒是快活的紧,天天厮混在一起。”
顾氏听了这话,心里刚一松,崔泽芳却又说道:“如今济民正在劝他,若还是没用,你恐怕要去趟永兴坊找找你那堂妹了。”
顾氏连忙应道:“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崔泽芳看了她一眼,说道:“让那卓王世子自己主动上书请愿,把世子封号让还于纪哥儿吧。。。”
顾氏心中大惊,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的不妥来,只低头连声应下了。
且说那叫阿直的女官领着元娘三人出了偏殿,沿着廊道往外走去,玉华看元娘与那女官寒暄说笑,很是熟络的样子,见她的名字又是和永嘉坊的丫鬟都是一路的,便猜这女官应该是皇后从家里带进宫的。而四娘跟在后面,此时已经是顾不得掩饰,左右看个不亦乐乎了。
几人穿过一扇梅花门,便来到一处园子,隔着郁郁葱葱的林木,只听到不远处有连绵不断的潺潺水声传来,玉华和四娘不由都有些好奇的探头张望,这园子就在偏殿近旁,难不成这里还会有什么活水流过吗?
见她们两个这样,那女官和元娘对视了一眼,都无意间带了些鄙夷之色,等几人再往前走过一个弯,水声顿时哗哗哗的大了起来,眼前也是豁然一亮,竟是一座近十丈宽一丈高的青灰石屏障,不知从哪里引来的水从整个石屏顶上沿着墙身纷纷而落,石屏脚下是个长形水池,水花不断飞溅,让人看了,身上顿时清爽痛快起来。
玉华和四娘两人看的眼睛都直了,尤其玉华,今日算起来是她生到这世上之后,第一次面对如此广阔的天地,只感觉胸中有什么在蠢蠢欲动,再猛一下看到如此奇美的景色,突然只想跳到那池子里去打几个滚。
正在玉华神情恍惚之间,身后却有声音远远的通传过来:太子殿下驾到~~~
☆、第32章 偏爱
玉华和四娘本是站在最前面的,等几人转身叩见太子殿下时,便站在了一群宫女和元娘她们的身后,元娘还未拜倒,太子李济民便出声免了她的全礼,玉华和四娘却一直趴在地上不敢起来,太子一时也未看到,只向着问元娘道:“怎么样,上次送给你们姐妹的西洋金镶钻套娃娃还喜欢吗?”
元娘抿嘴一笑道:“谢谢殿下赏赐,那套娃娃很是精美,七娘更是喜欢的紧呢,就是说太重了些,还说若是有木头制的肯定更好玩,还能多套几个。”,两人说话间态度随意亲切,显然是常有见面的,他们算起来也是姑表兄妹,虽李济民不是崔泽芳亲生,但母子两个一贯亲厚也是众所皆知的。
李济民也一笑说道:“偏她鬼点子多,恩?今日她为何没随你们一起进宫,算起来我也好久都没看到她了。”
“回禀陛下,今日母亲是奉懿旨带着。。。。。。”元娘说了一半,才想到了玉华和四娘,回身却见二人还趴跪着,连忙向太子介绍了起来,不想她只刚说了个开头,李济民便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说她们两个就是那永嘉坊五美吗?哈哈哈,我只当应该是和你差不多大小的小娘子呢,哪知道竟是两个小娃娃,别趴着了,快起来吧。”
玉华两人这才站起了身,李济民一见玉华的形容,却是略微一怔,神情看着越发松快了,笑着说道:“这个小的,倒生的有趣,一身红穿起来倒像是那三太子一般,今年几岁了?”
玉华没成想太子竟一见面就问到了自己头上,连忙规规矩矩的应答了起来,李济民见她生的着实玲珑可爱,举动却格外的一本正经,看的甚是有趣,不过瞧着玉华神色拘谨的很,知道她定是畏惧于自己,便又转身和崔玉林说话,问她近日都在读什么书,琴艺可否进益了。
玉华和四娘都不曾想到太子竟是这样一个人物,气度风雅高洁,可待人接物却是如此平易和悦,四娘刚才连皇后娘娘的鼻子眼睛都没看清楚,这会儿便大着胆子偷偷打量起太子来,玉华先也是好奇的偷瞄了他几眼,眼睛便又被这林园里的壮阔景象给勾走了,她先是不错眼的盯着那青石屏障上的流水飞溅欣赏了半天,突然又发现近旁一棵冷杉树高耸入天,竟然一眼都望不到顶,便又歪着脑袋看呆了。
李济民虽然在与元娘说话,却也在留意玉华,此刻见她小女儿情态毕露,比刚才小心翼翼的样子更有趣了,便突然提议要带几人再往前去转转,元娘不知内情,她是见惯了李济民这和蔼体贴的样子的,便也不以为意,而跟在后面的女官阿直却是眼睛一亮,更加留意起太子的一举一动来。
太子带着一群人绕过这被林木环绕的石屏,前面却是一片烟渺池塘,原来是这石屏上的水一直被引到了这里,而与一般池塘不同,这塘子里无花无草,也无亭阁,只在水里堆起层层叠叠的嶙峋假山,墨色山体或高或低没入水中,远远看着竟如泼墨山水画一般。
哇的一声,玉华忍不住从心底赞叹了出来,李济民看了她一眼,嘴角不由一扯,几人立在池塘这边又赏玩了一阵,阿直偷偷对元娘使了个眼色,元娘便对李济民说道:“启禀太子殿下,元娘姐妹几个出来久了,该回去了,您可也要往娘娘那里去吗?”。
太子每次进宫是必要去给崔泽芳请安的,便也与她们一同往回走,等到了偏殿梢间门外,已听到里面小童清脆的说笑声,元娘冲太子一笑问道:“四皇子今日不用去学里吗?”,四皇子李德昌才四岁,本不到入学的年龄,但他天资极高又一心好学,如今已经与二皇子三皇子一起在国子监读书了,不过圣上心疼他人小体弱,便不许他每日都去。
而顾氏此时已经侯在门外等着她们,与太子一番见礼后便领着几个小娘子告退出来了,李济民也未在含凉殿逗留太久,北疆局势日渐紧张,李纪如今几乎都住在军营里,今日却约了他出来喝酒。
等两人一见面,李济民打量了李纪一番,笑着说道:“怎么黑成这样了,越发像个黑塔。”,李纪只当没听到一样给太子斟酒,两人喝了几盅,太子又说道:“听说他们都不愿意与你上场考校了,说你的拳脚忒没有章法,倒像是街头混混斗殴一般。”
李纪一挑眉毛,疤脸上的嘲讽之意更盛了几分,“别人输了,难道还不许人家找补两句么?”
李济民嗤的一笑,也不怪李纪说的刻薄,他是去校场看过的,李纪与人相搏时便一心只求一个胜字,出招间往往出其不意,他见过李纪与一猛校卫相持时,竟突然一摆头撞在别人太阳穴上,把那人砸晕了,说他是混混斗殴倒也不冤枉他,可连番考校下来,一个天家少年在营中竟然有点无敌手的意思,这就让不少人脸上挂不住了。
等李济民乐够了,李纪才说道:“今日我是来让三哥交差的,我一直不愿意回永兴坊,并不是对王妃有任何疑虑,而是怕我如今回去了,弄的大家尴尬。”
“尬尴?”,李济民看着李纪反问道。
“三哥又不是不知道,若是我现在回府去了,该住进哪个院子呢?下人们该如何称呼我呢?王妃与李纶又该如何对待我?皇伯父又将会如何的两头为难呢?”
李济民知道他说的这些倒都是实话,李纪现在一旦回府,这世子位交还之事肯定会被有心人上表,以父皇对李纪的心意,重封李纪为世子自然是情理之中,可在李纪失踪后这么多年来,父皇对卓王府也一直照拂有加,而卓王继王妃顾氏不但与母后及崔府交好,且于长安城内口碑极佳,常年为卓王父子茹素礼佛,行事低调,可赈灾济贫却从不落于人后,父皇也常常称赞有加的。
李济民思忖再三,有些迟疑的开口问道:“你。。。难道一点都不疑心他们。。。。。。”。
李纪并不回答他的问题,却反问道:“三哥这阵子明着暗着费了不少心力去查,可找到什么线索没有?”
李济民听了这话顿时为之气结。自从收了刘腊,他便重又彻查起当年的事来,特别是葛丘山几乎被他翻了个遍,那瘸五的祖宗八代也都查过了,却丝毫也没线索,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