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牛国医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收了声音,坐下。
    主要是看李敏知不知道尚书府里有多少资产,不过,谅这个丫头也不可能知道。在尚书府里这么多年,李敏一直像个傻子并不贪财,又怎会去打探家里的资产。
    李敏在徐氏药堂里,看着几个药童把没有晒干的地黄放在筛子上面。地黄的基本功效是清热凉血。
    在明代以前,临床大夫用地黄,没有熟地,只有干地黄和生地黄之分。生是指没有晒干的地黄,干的,是指晒干的。
    其实,这两者的功效是差不多的。
    熟地,李敏问了下,这里的药童不知道什么叫做熟地黄。
    李敏回想起自己刚给章氏开的方子里面,本想用熟地,后来多了个心眼,因为朝代不同,有些药材不一定这个年代有。现在,被她料中了。
    熟地其实,和生地一样,都是地黄的加工品。不一样的是,经过九蒸九晒过后出来的熟地黄,主要功效不是和生地一样是凉血而是补血了。
    熟地这个东西,在很多方子都是很重要的药材,尤其用在妇科病上。李敏回头,必须马上和徐掌柜说说,在自己药堂里将熟地做出来。
    时间过的很快,没过多久,天快傍晚了。
    王德胜赶着马车过来,接她回尚书府。
    念夏扶她上了马车。李敏让念夏帮着驾驭马车,让王德胜进来回话。
    这段时间,王德胜是被她派去调查尚书府在京师及各地拥有的财产数目。王德胜这个人,李敏从穿来的那一天开始,就知道是个最可靠的人,比念夏还要可靠。所以,最重要的事都是派了他去办。本来王德胜对于要离开她身边不太情愿,生怕她没有他会受人欺负。李敏好说歹说才把他劝走。
    “二小姐。”王德胜在马车里向李敏抱了拳,说,“都勘察明白了。”
    “把大致的数目都给我说一下。”李敏在车上顺道整整衣服上的皱褶,拿帕子擦了擦裙角的泥污。
    王德胜看她在他不在这几天,貌似过的不错,心情挺好,心里也就踏实了,禀道:“尚书府在京师,及他处,共有宅邸六处。”
    哎?
    尚书府不是只有一间大宅院吗?所有人都住在京师。怎么到了他处还有宅院?
    李敏抬眸,只要与王德胜对上一个眼神,即明了。
    王德胜点点头:“这事儿,连如今的夫人都不知情。”
    李敏几乎是快笑出声来了,这算不算是她抓住了自己父亲的软肋。
    她父亲,这个正人君子,做的真是风流快活,不止京师,大江南北都有红颜知己。
    李敏忍了忍笑,咱不能操之过急了,先探清楚了京师里有哪些财产可以让王氏吐血的。
    “你说说,除了那块地,还有些什么值得我去拿的?”李敏问。
    王德胜益发感觉到她现在完全是变了个人,若是以前的李敏,懦弱不敢是一回事,而且观念陈旧,把对自己父亲母亲长辈做出这种抢财产的事称之为大逆不道。其实,哪家不抢财产的。
    “二小姐终于想通了。”王德胜为她感到欣慰,同时一丝担忧,希望她这不是因为遭受到太大的打击才变成了另一个人。
    李敏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若有改变,也绝对是变好的。知道你和念夏是我好,放心,我绝对不让你们为我失望。”
    “是!”王德胜响亮答应,接着把自己调查所知的结果一五一十报告给她,“老爷是将京师里的庄子铺子,全部都交给了夫人打理。夫人把这些当成是自己的财物,是不可能对这些庄子铺子的生意置之不理。”

  ☆、【42】不拿白不拿

“银两赚的多?”
    “多。光西城门一个布庄,一年夫人自己从中收入囊中的数目应该不比老爷的年薪少。”
    继母很会做生意是好事,让她李敏有机会拿现成的。
    马车到了尚书府大门,李敏下车时,见到几个轿夫抬着李大同从衙门回来的轿子正要离开,看来,她父亲是刚刚回来。
    管家迈过门槛,冲她拱手:“二小姐,老太太有请。”
    “什么事?”
    “今日,宫里头的公公来过了。”
    这宫里的人好闲,三天两头往他们尚书府里跑。
    早上召见的时候,皇上和皇后貌似对李莹比较关心,结果,圣旨却都指到她李敏头上。
    李敏拂了袖子,走到大堂。
    李大同刚刚坐下,王氏让竹音给他上杯茶。
    竹音端了杯花果茶过去,娇滴滴地喊了声:“老爷请喝茶。”
    李大同笑眯起眼睛接过茶盅。王氏轻咳一声嗓子。
    李敏看着这一幕迈过了门槛,是想:继母究竟是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
    “给二小姐上杯茶。”老太太吩咐。
    竹音看了看王氏的脸色,王氏点了点头。她正要走出门时,李敏伸手拦住了她:“不用了。”
    几个长辈的面色瞬间有了一丝尴尬。
    李敏分别行了礼,问:“听说老太太找我,不知是为何事?”
    老太太端正身子,表情严肃:“今日宫里来了消息,要求你与护国公十日内完婚,我和你父母,正准备商量给你操办嫁妆。你在一旁听着,有什么疑问可以说出来。”
    也就是说,过时不候。
    要是她李敏之前对尚书府里自己可以带走的财物没有做过调查,今儿可能全坑在这了。家里人这是为了准备给她打个措手不及。
    “请老太太说,敏儿在旁听着。”
    听这话,她还真打算认真听。能听出什么吗?
    王氏冷冰冰的目光扫过李敏的脸。
    老太太一样几分疑惑,闭上眼捻动手里的佛珠:“听你母亲怎么说吧,这个家,都是你母亲在操持。”
    “嗯。”李大同赞同。
    王氏起来,向老太太福了福身:“老太太,老爷,这府里有多少财物,在当年老太太和老爷在把财物交给妾身打理时,都有对过数的。”随之,王氏接过竹音递来的账本,假惺惺地翻开:“去年年底至今,府里的布庄,收支只能勉强维持平衡。”
    李敏咳咳,重重咳了两声。
    王氏皱紧眉头。老太太睁开眼:“怎么了?”
    “敏儿听母亲刚才那话,有几分疑问。”
    “疑问?”
    “是的。如果敏儿没有弄错,这府里的布庄,一共三家,两家在西城区紧挨着,一家在东城区。西城区的那两家相当于一家,敏儿昨儿刚好有空,和人家一齐过去瞧了瞧。”
    王氏立马瞪了眼:什么叫有空去瞧一瞧?
    李敏才不管她什么眼神,刚好给老太太上一课,素知道老太太喜欢二门不迈,可能并不知道家里的生意做成怎样,清清嗓子继续说:“母亲不需惊讶,敏儿是听朋友说,咋们尚书府的布庄瑞祥轩名声在外,如果敏儿作为尚书府的二小姐都不知道家里的布庄如何,只怕被人笑话了去,还要怨上母亲在敏儿出嫁之前并未教过敏儿如何打理家中财务。”
    王氏哼了一声,视线锐利几分。
    “怎么说?”老太太却已经是被李敏的话吊起了胃口,因为刚才,王氏才私下和她透过气和她哭穷,莫非王氏是糊弄她。
    如果王氏糊弄她,这里头文章就大了。
    王氏有了一丝紧张,站起来:“老太太,敏儿只是去布庄的门面看看,根本不知布庄的底细。”
    “是,女儿是不知布庄的底细,但是,布庄门庭若市,十几辆大马车,不算上轿子,堵在布庄门口,这个是京师的人都有目共睹的。而且,昨天,詹事府夫人,一拿从瑞祥轩拿走了三十匹绢布棉布,说是要给全家做衣服。敏儿听街上的百姓说,天天有人从瑞祥轩拿上百匹布,这三十匹的数目不算多。如果老太太不信,不如明儿亲自去望一眼,或是问问詹事府夫人。敏儿是不是说谎,老太太心里就有数了。”
    王氏的眼珠瞪到像铜铃大。
    老太太看向了王氏:“敏儿这话当真吗?”
    李大同不知何时也放下了茶盅,只等王氏回话。王氏每年打理庄子铺子的账本递给他时,都不是这样说的。
    “回老太太。”王氏站起,微低头,“布庄或许来客多,但做的多是熟客,利润偏低,因为客人大都是老爷的友人,算账不能算的太清。”
    “什么?”可惜,王氏这话李大同并不买账,“你给我说说,谁,我朋友里面谁赊我们布庄银两了?”
    李大同怎么可能不爱钱,王氏这话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王氏吸口气,抬眼看到李敏坐在那儿一身轻松,想必李敏都能想到了李大同的反应,是她糊涂,忽然忘了这回事儿。
    “老爷,妾身回头,把账本给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