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凤之死,对刘备打击实在太大,亦或者他将会就此一蹶不振。

陡然,一阵诡异的凉风拂来,灯复而明。浑然间,刘备似乎听得耳畔有人在呼唤兄长,那声音是如此的熟悉,刘备不知不觉中便已是泪流如泉,猛地睁开双眸,榻下所立之人,竟又是潘凤。

“二弟,二弟!!兄长在此!!此次相见,你我万万不可分离!!”

霎时间,刘备好似回光返照一般,猛地翻身下榻,冲向潘凤,欲要伸手去执潘凤的手臂。突兀,又是一阵凉风袭来。潘凤猝然消失,须臾又显现在丈余之处,声音缥缈空虚,在刘备耳里响道。

“人鬼悬殊,天隔一方。弟早已逝去,归于尘土。兄长何必又执念于此?”

“二弟何出此言,莫非怨我忘了昔日誓言耶!?”

刘备双眼赤红,满脸凄楚,竭斯底里地厉声喝道。潘凤长叹一声。猝然,刘备好似一头匍匐而动的猎豹般,猛地向一根红柱撞去,口中喝道。

“二弟休恐寂寞,兄长这就来陪你!!”

刘备竟忽起死志,撞向红柱,此下除了潘凤鬼灵,左右无人,倘若无人阻止,刘备定将撞个头破脑裂。就在此时,忽起狂风,那狂风之劲,竟把刘备整个人吹翻倒下。不过说也奇异,那阵狂风宛如拖着刘备的身体一般,刘备徐徐倒下,并无感到丝毫痛楚。这时,在刘备耳畔又是响道。

“兄长竟仍记得昔日誓言,如今天下群贼仍在,汉室社稷落于贼子之手。兄长尚未一统江山,铲除群贼,为天下黎民平定乱世。岂可轻生!?弟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虽死犹荣。兄长乃蜀国之主,汉室帝胄,肩有匡扶汉室之重任,身有兄弟之誓言。群贼未平,江山未复,天下黎民如于水深火热之中,深受战祸之苦。一日大业未成,兄长尚需努力创业,焉能为弟之死,因私忘公,这岂不寒了我蜀国臣子之心,天下忠于汉室烈士之心耶!!?”

潘凤一言,如同当头捧喝,猛地打在刘备的心头之上。刘备浑然醒悟,再欲发言时,迎面一阵飓风,潘凤身影消散,室内器具倒翻,灯倒火灭。

“二弟!!!”

刘备猝然惊醒,却发觉适才之事,不过黄柯一梦。不过那其中真实,就如身临其境。潘凤临走那一席铮铮喝言,仍在刘备耳中回荡。刘备惊醒,半卧于榻上,迟滞地望着适才潘凤所战的那处,口中喃喃而道。

“二弟好走,孤定然竭尽所能,诛除群贼,一统江山,为你复仇!”

比及平明时分,刘备忽召人造饭,进膳毕。刘备传旨川中大小将士,尽皆挂孝。不日潘凤灵柩到城,刘备遂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刘备亲自拜祭,封为其弟潘凤为荆王。一众蜀汉文武,嚎哭动天,一连三日祭奠,潘凤灵柩下葬,刘备差官守墓。

旬日后,刘备召集一众文武于殿下,强打精神,消瘦的面色尽是威凛,一双枭目烁烁发亮,凝声与众臣谓道。

“孤与西唐,势不同日月。如今荆王虽亡,但天下大业未成,社稷大器尚于贼子把弄。孤乃汉室帝胄,兼之与荆王、张两位兄弟立有誓言,不敢有忘。当竭力创业,平定江山,匡扶汉室,以践前盟!!”

刘备此言一落,殿下众臣无不大喜,纷纷跪下,齐声喝道。

“臣等愿效以死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有诸位英豪人杰助孤,孤岂恐大业不成!?”

刘备重重颔首,一双枭目炯炯有神,那瘦肉的躯体,竟涌出一股庞大骇然的气势。至此,刘备日夜不休,处理军务大事,内政之事皆交由许靖,蒯越等臣子处理。刘备奋发图强,蜀臣无不尽心尽力,西川诸郡得以迅速平稳。法正、马良看在眼里,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刘备能放下私怨,以国事为先,忧的是刘备毕竟已是六旬之人,已非壮年。刘备如此操劳,极耗元神,看着刘备日日消瘦。法正、马良再三相劝,却仍劝解不得。之后,法正、马良受诸葛亮所召。刘备二话不说,就遣二人前往,还吩咐法正、马良二人,传话于诸葛亮,前番隐瞒之事,他已明悟其中道理,教孔明不必介怀,可努力征战,早日攻破西唐,杀至长安。

却说诸葛亮一一听得前事,不知觉已泪流满下,叹声而道。

“孔明何德何能,竟得蜀王这般信任,自当效以死力!”

诸葛亮说罢,便修书一封,教人传回梓潼,交予刘备。书中前半大约都是诸葛亮愿为国赴死之决意,后半却是劝刘备保养尊体,莫要过于操劳。最后诸葛亮又告之刘备,他夜观天象,察觉马超已死,可一面教兀突骨遣心腹前往南蛮安稳局势,一面征集兵马,以防万一。然后又吩咐,教王平领兵三千前往南郑,保守后方。

书信毕,诸葛亮只觉肩上重担更为沉重,当夜与法正、马良商议直至黎明,方才歇息。直至晌午时分,张飞率领二万五千兵马,兼合法正、马良、潘平等一众文武进军陈仓。张飞受命,率兵出发,军中无论大小将校,此去皆有拼死搏命之志。只见蜀军大军,旌旗遍天,刀枪蔽日,声势浩荡,杀气腾腾,如同一条蜿蜒而动的游龙一般,望陈仓进发。诸葛亮暂且并无动兵,一面整顿兵马,准备军器、辎重。一面又沉思计策,料想将来战事,有何突发战况,一一做出对策。

且说黄忠败退南郑,徐庶进谏,言诸葛亮此下得了南郑,定然趁势长驱大进,杀往陈仓。黄忠亦觉有理,遂引兵望陈仓而来。陈仓守将此前已听闻南郑失守,正恐蜀军来攻,此下听闻斥候来报,得知黄忠等将前来,连忙传令各个关口兵士放行。黄忠一行人赶到陈仓,歇息休养数日。徐庶料想蜀兵不日将至,不敢怠慢,教军士挖以深沟高垒,遍排鹿角,以备蜀军。

七八日后,忽有斥候来报。蜀军五虎上将张飞,亲率二万五千余兵马,正往陈仓杀来。徐庶听闻脸色一变,速与黄忠、张辽等将商议。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神箭无双

“彼军盛势而来,锐气正盛。我军虽已布防,但准备仓促,恐难抵其锋芒。依庶之见。可遣一员上将前往迎敌,挫其锐气,教彼不敢贸然进军,我等却趁此时候,完备防事,再协同诸公之力,并力守之。如此一来,陈仓可无虑也。”

徐庶话音一落,张辽虎目一瞪,慨然而出,纵声而道。

“区区鼠贼,有何惧哉?某愿往之!!”

徐庶见是张辽,却摇首而道。

“文远伤势未愈,不可轻动。”

“某等愿往!!”

徐庶言未毕,文舜、关兴、邓艾三员小将齐齐而出,三人眼色炯炯,战意昂然。陈仓乃雍州关口,倘若一失,蜀军便可直捣黄龙,杀入长安。长安乃西唐都城,不容有失。三人深知其中利害,皆愿效以死力。徐庶眉头一皱,却是沉吟下来。前番关索之死,仍如阴霾一般在他心头挥之不散。张飞悍勇凶猛,世上罕有敌手。文舜乃西唐王世子,万万不可有丝毫错失,关兴亦是身份尊贵,邓艾智勇双全,乃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帅才,加以磨砺,将来必成大器。三人代表西唐未来,无论是谁,徐庶都不敢轻用。此时,黄忠似乎察觉到徐庶的心思,神色一凝,沉声而道。

“老夫乃三军统将,阵前克敌,自然是老夫之责。当由老夫亲去。”

徐庶一听,神色一喜,颔首应道。

“黄老将军神勇无敌,倘若愿往,自是马到功成。”

文舜、关兴、邓艾三人听言,脸色一急,正欲张口。此时黄忠却又争先接话道。

“可教世子殿下与安国与老夫同去,文远、士载则助徐公把守城池。如此若何?”

徐庶与黄忠眼神jiēchu,心里一定,拱手而道。

“如此调拨,确是极好!不知黄老将军,需多少兵马?”

“二千足可。不过关口峡道狭窄,不利于骑兵作战,黑风骑的骑射更难以发挥。依老夫之见,此去当尽派步军。”

黄忠虎目烁烁发光,浑身杀气泯然,不怒而威。徐庶闻言,亦觉是理。调拨已定。于是黄忠与文舜、关兴二将一同率领二千步兵出城进发,转走峡道。不一时,前头一阵风尘卷起,眼里尽是旌旗飘扬。只见狭窄的峡道内,尽是蜀兵人马,杀气腾腾,惊天动地。蜀军为首之将,豹首环眼,手挺丈八蛇矛,正是张飞。黄忠一见,急教军士稳住阵脚,两军于峡道上对峙。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若是在此峡道上厮杀,拼的并非兵力,而是何方兵马更为勇猛。张飞看见黄忠,他深知此战至关重要,气势骤发,二话不说,骤马挺矛,赫然出阵,口中喝道。

“燕人张翼德在此,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