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宁殿】
在西殿的赵浅予似乎哭得太累,倚在床边睡着了。当宋英宗进去的时候,只是叹了叹气,而后看着赵浅予脸上被泪水沾湿的青丝,将它拨到耳后,起身离开了,进正殿批阅折子。
黄昏之时,宋英宗端着几盘小菜和两碗米饭进了西殿,这时赵浅予已经醒来了,她随着声音走了过去,原来是宋英宗,她只是叫了声:“父皇。”
宋英宗倒是一改凶神恶煞的样子,和蔼的笑着说道:“饿坏了吧,过来吃一点吧。”
赵浅予只是长吐了一口气,坐在宋英宗对面。刚坐下,宋英宗又开始咳嗽了起来,赵浅予见状,跑到宋英宗跟前,抚摸宋英宗的背,想让他好一些,道:“父皇,您这是怎么了?”赵浅予说完,眼泪又开始出来了。
“没事,老毛病了。”宋英宗只是笑笑坐下,又对赵浅予说道:“予儿,来。到父皇面前来,让父皇好好看看你。”赵浅予乖巧地蹲在宋英宗膝下。宋英宗看着赵浅予脸上的红肿倒是消退了不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他将赵浅予的脑袋微微抬起,将她的泪水轻轻擦干。
“父皇,您没事吧?”赵浅予还是很担心宋英宗的身体,悔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气宋英宗,明知道他有病在身,自己真是不懂事。宋英宗见赵浅予对自己那么挂心,抚摸着她的脸,道:“父皇没事。”
赵浅予道:“父皇,都是儿臣不好,儿臣今早还那么气您,儿臣不孝。”说完,赵浅予又跪了下来。
宋英宗扶起她,说道:“好孩子,日后可要刻苦学习啊。”
“儿臣知道了。”赵浅予点点头。
“好了,快吃饭吧。”宋英宗害怕她一天都没有进食,绝对是饥饿的不得了。
宋英宗还是宠溺的看着她,又说道:“浅予,快点长大懂事吧。”
赵浅予听着却没有应声,她知道自己必须要快点成熟起来,不能再让父皇为自己操心了。
这一个月,赵浅予在宋英宗的陪伴下过得很快很快,高皇后来看看在福宁殿的赵浅予。
高皇后走进来,见宋英宗在给赵浅予讲曹刿的故事,她静静地坐在一旁。赵浅予的小眼珠子尖,看见了帘后的高皇后,道:“母后。”她将高皇后唤过来。
“在你父皇宫里怎么样?”高皇后笑问道。
“好啊。”赵浅予答道。
“这丫头。以后不准调皮。”高皇后指点说道。
赵浅予拉住高皇后的手说道:“我才不会调皮呢。”
“你呀!”高皇后点了点赵浅予的脑门。
一家人还是这样其乐融融。
作者有话要说:
☆、一月之后
一天,司马康偷偷摸摸地走进福宁殿,他在西殿探头探脑,走到窗前,唤着赵浅予道:“浅予,浅予,我是司马康。”
赵浅予闻声,将窗打开,真的是司马康,好久不见,她笑着对他说道:“司马康,你怎么来了?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父皇的寝宫吗?你不怕死啊。”赵浅予还是很想欺负欺负司马康。司马康倒是不屑一顾,对她说道:“你倒是有些改变嘛,还是皇上管用,苏夫子的那几套在你这都是乌龙。”
“瞎说,要是被苏夫子听见,定要你抄上一百遍《弟子规》。”
“笑话,苏夫子只会对你这种不敬之人使用抄书职权。”司马康开玩笑道。
赵浅予倒是气不打一处来,说道:“怎么?好几天不见你,嘴硬了不少啊。”
“没你欺负我,我自然乐得清静。”司马康打趣道。
“来了就进去吧,喝口茶歇歇。”说话的是刚听到两人对话的宋英宗,里屋的赵浅予见父皇来了,悻悻地坐在椅子上,抄写诗句。宋英宗和司马康推门而入。宋英宗说道:“不用假惺惺的,快倒杯茶给他喝。”赵浅予瞪着司马康,还是倒了杯水递给他。
宋英宗问道:“你是谁啊?”宋英宗看着眼前的男孩似乎和司马光有些相像,不禁问道。
“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之子司马康。”
“原来是司马光的侄子,不错。”宋英宗赞叹道。
“皇上真是折煞小生了。”司马康还是谦虚道。
赵浅予对着司马康翻了翻白眼,司马康看见她,只是笑了笑。宋英宗倒是很客气,邀请他说道:“和予儿一起学点吧。”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司马康一点也不拒绝。
“父皇,怎么能。。。。。。”赵浅予的话被宋英宗打断,宋英宗柔声呵斥道:“休得无礼。”赵浅予只得作罢,她看着司马康读了放在桌上的诗,那是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司马康看了一遍,嘴里还念叨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句诗含有两个典故。”宋英宗说道。
赵浅予搭话道:“我知道第一个是姜太公钓鱼,周文王求贤的事,那第二个是什么?”
“第二个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然后被成汤邀请一同灭夏助商。”司马康说道。
“对,你不知道吗?书都白读了。”宋英宗呵责道。
“可是我知道第一个。”赵浅予还嘴硬。
宋英宗假装抬手吓吓赵浅予,赵浅予还真的被吓到了,自己和宋英宗顶嘴,以为宋英宗又要打她,躲到一边。
宋英宗和司马康见状,哈哈大笑。
赵浅予看见自己被玩弄了,生气地说道:“耍我。”嘴嘟起来,甚是可爱。
话分两头,在苏府的苏轼和王诜喝着酒,听着声乐。苏轼倒是有些不开心,说道:“近日里,我的课堂没了赵浅予,好像也不是那么的生趣了,倒变得枯燥了许多。”苏轼皱着眉头,对着一心只在声乐上的王诜说道。王诜还没回神过来,苏轼用手拍打他,又道:“王兄,王兄。”
“哎,怎么了?”王诜才回过神来。
“我和你说话呢,你听见没?”苏轼有些生气。
“听着听着。”王诜敷衍道。
“那我刚才讲了什么?”苏轼问道。
王诜被难倒了,说道:“你还是再说一遍吧。”
“我说近日里,我的课堂没了赵浅予,好像也不是那么的生趣了,倒变得枯燥了许多。”苏轼重复着刚才的话,“赵浅予”三个字倒是加重了许多。王诜这才听明白,问道:“宝安公主,她怎么了?”苏轼吃惊地看着他,问道:“你还不知道?”
“什么事?”
“我说你可真是不问世事啊。”
“苏兄,浅予怎么了?”王诜倒是对这个话题挺关注的。
“那丫头前些日子没上我的课,我去皇上跟前说了,而后,皇上说他教赵浅予一个月。”苏轼向王诜吐着苦水道。
“到底是公主,皇上疼爱着呢。”王诜笑道。
苏轼有些心里不平衡,说道:“你还笑。”
王诜对弹琵琶的那个女子有些感觉,说道:“小女子,来,我给你画张画像。”说罢,王诜命人拿来笔纸,画了起来。苏轼见状,过去瞧瞧,点评道:“王兄,你画的可真像。”
“苏兄,有眼光。”
然后,两人又开始说说笑笑,喝起了酒。
一个月过后,赵浅予回到了睿思殿。
【睿思殿】
“姐姐,你回来啦。”寿康公主的声音还是这么好听。她跑过去迎接。
赵浅予笑道:“难道我要一辈子呆在福宁殿吗?”
“回来就好,以后一定要好好听苏夫子的教导。”赵顼听见赵浅予的声音,从正殿走出来,说道。
“知道了,哥。”赵浅予答应道,她倒是有了几分的懂事,没有以前那么刁蛮。
这次事件之后,赵浅予向高皇后学习,变得贤德起来。
第二天,赵浅予重新回到天章阁学习。
作者有话要说:
☆、英宗驾崩
【天章阁】
今日的赵浅予是第一个到的,还只是寅时不到,赵浅予就来了。第二个来的是司马康,他见赵浅予这么早,也暗暗大吃一惊,道:“姓赵的,你来这么早!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司马康,你找打啊!”赵浅予对于司马康还是这么霸道。
司马康这几日在天章阁算得上是过神仙的生活,全堂的人都不知道,只有他懂得最多,所以他的身上倒多了些傲气。原来一个月,让这两人改变了不少。
“你看看这句诗。”司马康把一张纸条递给赵浅予。赵浅予看了看,嘴里念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也是两个典故,你能读出来吗?”司马康问道。
赵浅予笑道:“这有什么难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