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绚日春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萧却自顾往下说:“张将军说,你们这群家伙真没见识,当年在京城,那谁个画的美女才是好画,女人光溜溜不穿小衣,丰臀肥胸,身上颜色都桃艳艳的,让你们看了,白天想,夜里想,那才是好画。”

她发觉狄阿鸟不笑了,问:“小女是不是言语不雅?!惹章京大人不高兴。”

狄阿鸟摇了摇头,说:“我只是想到别处了。”

萧萧抿了抿唇,轻声要求:“我很想知道大人在想什么。”

狄阿鸟吸口气,说:“我在想,我该建议我家大王办一个印刷局,用彩墨印画幅,教化百姓,彻底让东夏有上颜色。”

萧萧带着敬意抬头,称赞说:“章京大人一定是你们大王重要的谋臣,如此一件小事,立刻就让您想到民生上去了。”

萧萧和费青妲全然不同。

她身上没有一丝包装的痕迹,偏偏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偏偏又有着一定的学识和见解。

同时,她身上也没有一丝故作的高贵和对一般人的居高临下,尤其是狄阿鸟一提印刷局,讲到用画儿教化百姓,她立刻敏锐地称赞,并判断狄阿鸟一定是东夏王身边的谋臣,显然体会到了内中的意义。

狄阿鸟告辞离开,确实有点儿恋恋不舍。

不过一回到他的王府,他就把这个天仙女子忘到了脑后,改变所谓的雅人形象,以半手抓式补进了些饭菜,吃完就出发,前往渔阳。一路上,一会儿想着怎么把自己留在北平原的两个女人弄回渔阳,一会儿想着怎么和臣下商议,安置流民,一会儿又想着是不是赶快发行钱币,开办钱庄。

第三部 第一卷 十九节

回到渔阳,狄阿鸟立刻召来了一次小朝会,与自己的文武大小臣讨论流民的问题。他已经详细地了解过北平原方面的情况,也已经做出了赈济的决心,最主要是想知道史文清手底下有多少粮草,再听一听众人的意见,这会儿听一听众人意见,不过是看看反对的声音多不多,少的话,自己放心,多的话,说服他们,让他们与自己一心,免得看着粮草钱财丢出去心里发酸。

他虽然竭尽描绘流民的惨状,表示备州大乱,官府无能,自己不能不管,可史文清丝毫不买账,就不交钱粮的底儿,不声不响坐那儿,一问,就是四个字:“我这没粮。”

逼着他往下说,他才说:“自己的人都吃不饱,没有闲粮闲草。”

其它人受史文清影响,大抵与他在一条战线上,黑着脸,好像是一给流民吃喝,自己就被人挖走了心肝。

众人之中只有一个人赞成,半个是谢先令,一个是冯山虢。

谢先令赞成的理由是:“有的事应该往前看,我们怎么能计较眼前一点得失呢?朝廷给了我们不少支持,我们就把他们给我们的,还给他们的百姓。不过,这也要考虑到我们自己的能力,我就怕朝廷那边一年半载也不去安置,这样,我们就进退失据,养,养不起,就算养得起,时间一长,代价太大,而为了弥补这么大的代价,让他们留下,则又成了诱骗流民,招惹朝廷忌讳。”

这含糊的话已惹得大伙很不高兴,嘟哝声一片,到冯山虢一开口,理由更倒大伙胃口。他极力逢迎狄阿鸟说:“哀民生之灾,殿下有此用心,可谓一代仁主。”看大伙瞪着他,又说:“哪的人不都是人?殿下有此善心,流民们必将结草衔环,为大王立长生碑,这是度多大的功德呀,有此功德,上天才会赐给大王福祉……”

众人干脆冲他起哄。

狄阿鸟本来打算立刻让谢先令和史文清一起赶往北平原,应对可能会发生的变数,可是眼看这一幕,自己口干舌燥,史文清带着头,大家都小里小气,看了一遭,最后把希望寄托在吴班身上,毕竟吴班年轻,不会瞻前顾后。

他朝吴班看去,吴班却吭吭巴巴地说:“名,名正,则言顺,大,大,大王赈他们,他们却不是大王番内的,的百姓,这虽然做了好事,行了善,可是,可是,却言不顺,行为,受人猜疑。”

狄阿鸟不得不点了点头。谢先令是看到了东夏依附着备州,有心支持自己赈济,却怕自家实力不逮,赈到半路,进退两难;冯山虢是朝廷的人,只要是有利于朝廷,一天到晚为朝廷着想,这不但是给自己戴高帽子,也是抓住了自己的心理;至于吴班,说的则是正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好事变坏事儿,那是要受人猜忌的。狄阿鸟环顾一遭,只好宣布暂时不做决定,把人给散了。

朝会散了,史文清却磨磨蹭蹭不肯走。

狄阿鸟想是刚刚有人,他有什么顾虑,他磨蹭来去,是给自己交粮草的底儿,就把几个也想要留下的人赶走,招他和赵过一起去别处说话。三人换了个地方,史文清看没了他人,一语惊人:“谢先令是奸臣。”

赵过半天没有合拢嘴。

狄阿鸟则怒不打一处,只因为谢先令一个带点儿真心,支持自己,话还不敢实说,一个转身,史文清就咬定他是奸臣了。

狄阿鸟忍住不快,打了个哈哈说:“你说他是奸臣?是不是这几天我不在,他做了什么过分的事儿?”

史文清摇了摇头,说:“就是刚才,让小臣看清了他险恶的用心,大王,您看人,首先要观他的心哪。”

狄阿鸟头皮发麻了,略作示意,尽量客气地说:“你说,你说。”

史文清上到跟前,坐下,看了赵过一会儿,最后选择没让赵过走,只是小声说:“他虽有进退失据一说,而实际上却怂恿大王不但要赈,而却不能白白地赈,要把这些百姓养下来,哪怕与朝廷反目。”

赵过也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可人家明明说,养,养不起,就算养得起……”史文清严肃地说:“问题就在这儿,大王,赵将军,你们反过来琢磨他的话呢,他说:‘我就怕朝廷那边一年半载也不去安置,这样我们就进退失据了,养,养不起,就算养得起,时间一长,代价太大,而为了弥补这么大的代价,让他们留下,则又成诱骗流民,招惹朝廷忌讳。’这话反过来,那就是考虑‘我们倘若要赈流民,就得不怕朝廷的忌讳’,对不对?”

狄阿鸟点了点头,没好气地说:“没错,对。”

史文清说:“可他前头又怎么说的,‘我就怕朝廷那边一年半载也不去安置’,反过来,那就是朝廷过个一年半载,肯定要把人要走,安置,对不对?这样他的意思还不清楚吗?他说,我们养这些人,花费巨大的代价,得不偿失,要赈,就是把百姓留下来,不怕朝廷忌讳更划算。”

狄阿鸟品了一下,也觉着谢先令确实是这么个意思,只好淡淡地说:“各有所抒而已,他不免俗,计较得失,你也犯不着说人家是奸臣。”

史文清说:“大王这么想就错了,他的第一句话是,有的事应该往前看,我们怎么能计较眼前一点得失呢?”他做有看了看,看了一碗茶水,把指头往里头一探,沾湿了,放在几上书写:“大王,你想和朝廷争天下吗?”写了,用袖子一挡,不让赵过看,只让狄阿鸟一个人看,等狄阿鸟看了,这才说:“这就是他的本意,这就是他让我们不必计较眼前得失的本意,大王不可不察。”

狄阿鸟吓了一跳,连忙把字涂掉,严肃地盯着史文清说:“没有十足的根据,用权谋之法,教君王辨析同僚的忠奸,这可是奸臣所为……”

史文清说:“所以,我没有当面说他,只给大王您提个醒。”他坐回对面,想了一下说:“流民不可赈。”

狄阿鸟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得赈,而且已经在赈了,不过你放心,朝廷一旦有安置的条件了,我再把他们还回去。”

史文清痛心地闭了闭眼,说:“大王您糊涂,无论我们是藩臣还是藩国,府内不可没有积粟,您忘了战争期间,朝廷供应粮草,是怎样漫天要价的吗?!您既然没有认同那谢先令的话,没有想过要和朝廷争天下,争民心,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力排众议,倾空府库,到头来,还落个猜忌……”

狄阿鸟明白了,他哪里是说谢先令是不是奸臣,而是个引子,归根结底还是要告诉自己,不赈。

史文清注视着他,发现他眉头拧了,又说:“大王就是再有善心,也不能损己利人,这是他备州官府的事儿,我们何必越俎代庖呢?!”狄阿鸟说:“可现在东夏不能坏了根,我们植根于备州,北平原是借来的。如果备州人说我们见死不救,那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他们会不会要收回北平原呢,我们的商队经过,他们会不会百般刁难呢,我们日后购买粮食,备州的百姓们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