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鸳鸯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鸳鸯本应比翼飞,四礼误却离人泪。    
  愤斩花锁冲天去,冉冉直赴蟠桃会。    
  俩人为躲避吴秀兰之父,便要走得远些。一路上,但见许多乡民流落寻乞,云孝臻见之闻之大为感怀。春水东流,从江陵沿东而行,穿州过县,经历许多日子方到得临安。    
  临安山清水秀,乃人间天堂,有文为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地瑰宝气蒸冉,昊天渐变墨黛。花絮纷溢沾面颊,水皋围城户粒麻。飞来峰,黄龙洞;龙车马,竟喧哗。岳坟豪灵庇广仁,玉泉叮咚脆冥声。平湖秋月,西湖蟹肥;三岛扶持,仙侣瀛洲。雕船游舸,渔子收敛;缙绅粗衲,绫羽青衿。东浦跨江映波,望山压堤锁澜。苏轼碑,人不见;六和塔,钱塘潮;湖拢岛,岛抱湖。孤山一脉承帝运,灵隐宝幢盖飞辉。曲桥虹接,亭榭染缀;花港观鱼,柳浪闻莺。虎跑石屋,水乐洞天帘;超山梅林,九溪十八涧。春画杜鹃,夏女采莲,秋风提卷,冬韵雪梅。洛邑羞与美,西京秀无颜。只教九天玄女生凡恋,大罗神仙离座莲。    
  俩人到得福地,云孝臻的心情亦有些豁畅,与吴秀兰下马浅行。临安人潮往来如织,前方黑鸦鸦一片人海,喧声鼎沸,百姓纷纷议论:“今日新知府上任,不知是个甚么官?”“听说这位大人在朝中的名声不错,这次下来是为了安抚百姓,强治临安的。”“你别作梦了!我看他是个穿新鞋走旧路的。”“说得好!当官的都心黑如炭,你捞够了便换作我捞,反反覆覆,油肚接油肚!”“唉~我真希望来个清正的爷!”    
  云孝臻听得心情又有些黯淡,吴秀兰牵着夫君的衣袖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咱们只管找个清闲的地方聒了此生,别理会这些了。”云孝臻摇首道:“我既生于乱世,便要除奸扶正,为百姓作些善事。”吴秀兰见丈夫此志坚定不移,亲声道:“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遂将额头深埋在丈夫怀中。云孝臻则轻抚着伊人如绸的秀发,若有所思。    
  后面渐渐然传来一些躁声,两人止步待观。须臾间,锣鼓合箫韶,乐动殷胶葛,吹吹打打,一派响亮。老百姓群声嚷道:“新知府来了!”只见有万双苦眼直直巴望,这次上任的能是位清官吗?随着百姓的面向,城门呀呀正启,棨戟遥临,鼓乐簇拥一位四十多岁的慈面先生,身着瑞霄彤兽袍,腰佩莹软白玉带,骑在高头大马上,正与乡亲们拱手叙情。    
  只见新知府长须临风,宏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本府贱名董槐,深知才浅德微,恐难当此任,但我亦会竭心尽力,以德滋乡民。今此上任,便不妨告诉各位乡亲,即日起,城内所有兵役徭役及租息全部减半!”老百姓似乎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会是真的吗?回望迷惑的眼神比比皆是,四处一片寂静,待得片刻,一阵前所未有的热烈欢呼声爆响于临安城,久久不绝。    
  云孝臻忖道:“董知府将兵役徭役及租息减半,到时财政不足,就不怕皇上怪罪吗?”只见董知府下马握住一位老者,安缓地说道:“老人家,你们受苦了!”那位老者眼中渐渐噙着银花。    
  一阵喧鼓彩花,董知府和百姓们交沁许久,回到府衙,思量着怎样做好一个父母官。云孝臻则将吴秀兰安顿在客栈,自己前去拜见董槐。董槐用了晚膳,正在书房内开册阅章,忽听得家丁报道:“董大人,有点苍派弟子云孝臻求见。”董槐忖道:“除了青城派,我与其他武林人士素无交情,不知他来所为何事?”罢书清咐道:“请他客厅宽待片刻。”    
  云孝臻在客厅略待,只见堂壁上左右四方挂有四联,其曰:“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老牛力尽丹心在,志士年衰赤胆悬”。云孝臻见过,对董槐顿加仰慕。    
  不到一盏热茶的时候,董槐轻步走出,见到云孝臻,与他行了相见之礼,问道:“不知云大侠找本府何事?”云孝臻道:“今日草民见董大人发政施仁,举止清高,忍不住心起结交之意!”董槐先点了一下头,遂摆手笑道:“董某何德何能,云大侠过奖了!”云孝臻举礼道:“董大人太过谦了,只是董大人擅自减徭减息,朝廷上恐怕……”    
  董槐呵呵笑道:“原来云大侠是为这件事而来,云大侠为董槐设身着想,董槐当是感激不尽!其实我已对圣上进言,‘临安乃我华夏神州最为秀丽之府,加上此地临近边线,故不可染兵乱政灾。’圣上神断,我遂提出单在临安减徭减息之意,一则显出皇恩浩大,以喜乡民;二则青溪、温州多事,民心实应加以抚慰。有此二利,圣上欣然应允,今次调我任百姓之父母官,赐金牌一面,教我放任临城。我上锡天恩,下昭祖德,但愿能以一人之身,替万民疗饥贫。唉,少一处受难强胜于多一处受难!”    
  云孝臻闻得此语,方茅塞顿开,不经意问道:“不知大人昔任何职?”董槐道:“不过翰林学士。”云孝臻道:“原来大人如此高才,只是作知府倒委屈了麒麟。”董槐道:“只要能作好百姓父母,官位高卑又有何妨!”    
  云孝臻心中对这位董大人真是由衷敬佩,揖拳道:“今幸与大人觑见,足慰平生!我云孝臻出身微蔑,一介武夫,空有几分本领无处使得。若董大人不弃,在下愿留在临安城,替百姓做事,尽一腔忠义!”董槐闻言大喜道:“贤者,国之宝也!我正想请一位武林侠士做守军教官,操练士卒,整顿军防。今遇云大侠,真乃天送英才啊!”云孝臻当即拜倒,道:“得蒙董大人擢拔,定不负大人知遇知恩!”董槐将他扶起,问道:“不知壮士年齿几何?”云孝臻道:“虚长二十一岁。”董槐笑容可掬,道:“那我称你云弟如何?”云孝臻即时便喊了一声“大哥”。正是:    
  俊杰倾心为俊杰,英雄俯首为英雄。    
  云孝臻与董槐可说是相逢恨晚,互论之际,董槐道:“当今蒙古皇帝蒙哥,较之前帝温贵由厉害十倍,更好四处征战,颇为棘手!”云孝臻道:“温贵由乃一病夫,不谈也罢。蒙哥之事,我也有所闻。此人乃拖雷之长子,母怯烈氏,自两年前继任蒙古可汗。性沉断寡言,不喜宴饮,不好侈靡,虽后妃亦不许违制。勤于政务,凡有诏旨,必亲起草,反复修改,然后行之。鉴于十年来,纲纪败坏,朝政废驰,乃大力加以整顿,罢不急之役,政归于一,气象一新。对群臣管理甚严,曾曰:‘尔辈每得朕奖谕之言,即志气骄逸。志气骄逸,而灾祸有不随至者乎?尔辈其戒之!’然喜打猎,尤酷信巫卜之术,凡行事必谨叩之,几无虚日。依我看来,信邪之人,多数短命。”董槐道:“然其弟忽必烈将才出众,若让他继了蒙古汉位,我朝不保。今忽必烈统率兀良合台等部蒙军,南侵大理。大理一失,我朝则尽被蒙古包围,危在旦夕之间。”    
  云孝臻道:“可喜我军有兵部尚书余玠镇守四川,开屯田以备军粮,整顿财赋,申明赏罚,蒙古军多次自西蜀来侵扰,都被余玠打败,只要此人不失,西边之地可保。”董槐道:“只是抗战有功之将赵葵,被谢方叔等排挤出朝,我心犹愤;大将孟珙有志不得用,悒郁病死,我心犹悲。”云孝臻道:“朝中奸臣多于忠臣,教人心寒。”董槐叹道:“我身为宋家臣,可辅必辅,不可辅也需辅。为今最担心的就是襄阳、樊城,如二城破,国必亡。”    
  两人一夕鬯谈,论尽天下之势。从此两家礼尚往来,在清风明月下,序齿正式分了兄弟。董槐先替云孝臻谋个复职待缺,后有缺,云孝臻升为提辖。两人文强武壮,临安得此二杰,政事、军事蒸蒸日上。    
  自古民以食为天,农田渔收为当务之急,董槐派吏课农耕种,辅渔捕收,还亲自下访民家,谈些兴弊之事。民家大喜过望,执意款留,专门拿出一个鸡蛋给董槐煮面条吃,他们都吃着南瓜糊粥。七岁的儿子嘴馋,望着鸡蛋想吃,父母骂他:“昨日你长尾巴,不是吃了一个么,今天又犯刁了!”一家子都生得脸色卡黄,颧骨突出,董槐看着不忍,将碗推到孩子手跟前,道:“给孩子吃吧,你们这日子过得真是难哪!”父亲忙站起身来,作一长揖道:“大人说哪里话,我们能有今日,全靠大人的功德,这比起去年吃草根的时候真不知强过多少倍了!”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