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八八了。
  尽管有了这番波折,二人又变得一贫如洗了,但张凌风并不气馁,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听说太原是大唐发迹之地,想去太原碰碰运气。
  于是,二人又从长安前往太原,恰巧在这里遇到了李陶一行。
  听了张凌风的叙说,李陶不由奇怪道:“张老丈,你想让赵娘子得到王子皇孙的赏识而一步登天,也该隐秘些,为何会对我等直言相告?”
  张凌风直截了当道:“我见到小郎君的第一眼,便看出您必是大富大贵之人!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即便是那些王子皇孙也没有您的面相好!有了小郎君在眼前,我何须再去寻找他人?小老儿已经开始思忖如何才能跟在小郎君左右了!后来,小郎君问了几句话,我就听出出小郎君有意收留我们,故而无须对您隐瞒我父女二人心意!”
  “你仅凭我的便能能猜出我要收留你们?”李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正是!”张凌风摇头晃脑一脸得意。
  “看不出张老丈察言观色的本事端是了得。没错!我是想收留你们!不过,你的如果算盘恐怕是要落空了!就算我有大富大贵之相,也是不会娶这位赵娘子的!”
  “这是为何?难道玉婷长的不够貌美?”张凌风傻眼了。
  “这倒不是,赵娘子若不够貌美,这天下就没几个貌美之人了!只是在下今年才十二岁,看赵娘子的年纪也有二十了!张老丈,你觉得我二人般配吗?”
  “这……”张凌风倒末留意这一茬,细想想二人年龄的确不般配。
  “不过,看在你直言相告的份上,你们先跟了我吧!至于你父女二人的心思,我会放在心上,到时候定会让你们满意!如何?”
  李陶的话让张凌风欣喜不已,他赶忙拉着赵玉婷向李陶施了一礼:“小老儿父女先谢过小郎君了!”
  “你就如此相信在下?不怕我诳了你们?”
  “小郎君,小老儿这双眼睛绝不会看错的,你定会……”
  “好了,好了,且不说此事了,我们吃饭!”李陶一见张凌风又要卖弄,赶忙打断了他。
  ……
  
  
  


 第八十七章 开业

  日落时分,李陶终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长子县城。来的时候是四个人,回去的时候却成了七个人。除了白家父女之外,另外患病晕倒在街头做糖人的老头。
  李陶索性雇了一辆马车,让老头和张凌风父女全部上了马车,自己则与刘玄父子步行跟在马车后面。
  见李陶一副惬意休闲模样,刘志仁气便不打一外来,他在一旁揶揄道:“李小郎君可真是菩萨心肠呀!这头次来县城,就一下子弄回来三个吃闲饭的人。若是去一趟潞州,还不得弄回几十个人来?”
  刘玄听罢刘志仁的话,脸一沉呵斥道:“志仁,你这是什么话?古语说的好,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李小郎君这是在做积德行善的事情,你怎能冷嘲热讽?”
  李陶向刘玄伸出了大拇指:“还是刘老夫子说得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本来就是快乐之本嘛。”
  说到这里,李陶指着马车继续说道:“这位做糖人的老丈,无儿无女,身上又有病。若是我不帮他,说不准哪天便会弃世而去。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只是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呢?”
  刘志仁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刚才只是想从李陶身上讨点便宜,没成想却被李陶的大道理说得哑口无言,满脸通红不再言语了。
  回到了郭家庄,李陶与刘玄、刘志仁等人忙着张罗秋风破开业的准备。裴岳此时却突然没有了踪影,李陶不提此事,自然也无人问及。
  景龙三年八月初八,秋风破农家饭庄终于如期开张了。饭庄除了为客人提供各种农家果蔬和山间野味之外,最受客人欢迎的便是李陶发明的串串香了。
  串串香以麻辣红汤、骨头白汤、鲜香清汤3种底汤为特色。底汤以鸡骨、猪骨吊鲜,同时加入草果、丁香、砂仁、桂皮等20余种中草药。而牛肉、鸡肉、黄腊丁、鲫鱼、鱿鱼、鹌鹑蛋、毛肚、黄喉、肉丸、火腿肠、肫肝、鸭肠、鸡心、蟹柳、豆腐干、豆腐皮、豆筋、土豆、芋儿、青笋尖、大白菜、藕片、木耳、香菇、豌豆尖等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竹签穿成串。
  串串香的吃法有好几种。一种是把串串香在锅中烫熟,不是所有用料都是能烫食的,质地嫩脆、顷刻即熟的用料,如鸭肠、腰片、肝片、豌豆苗、菠菜等适用于烫熟。而质地稍密一些,顷刻不易熟的,要多烫一会儿,如毛肚、菌肝、牛肉片等。边烫还要边观察汤卤变化,当汤卤滚沸、不断翻滚、并且汤卤上油脂充足时,烫食味美又可保温。尤其要控制好火候,火候过头,食物则变老,火候不到,则是生的。第二种是把串串香投入汤中煮熟。必须要一些可煮的用料,如带鱼、肉丸、香菇等这些质地较紧密的,必须经过长时间加热才能食用的原料,同样要掌握火候,煮久了会煮散、煮化。
  吃串串香应先荤后素,烫食时汤汁一定要滚开,要把串串香全部浸入汤汁中烫食。喜麻辣者,可从锅边上油处烫食;反之则从中间沸腾处烫食。吃串串香最好配一杯茶,以开胃消食,解油去腻。若只加底料口味达不到,也可以自备味碟,一般是香油、蒜泥、酱油、醋等调味品。当然还有盐,葱花,韭菜、扶留藤、姜片,蒜片、胡椒、茱萸、花椒等,根据口味不同可以适当调节,
  或许真是20个铜板起了作用,长子县城的马车和轿子,源源不断地将客人送到了秋风破饭庄。李陶也不食言;及时按人头发给车夫轿夫薪酬,从不拖欠。
  张凌风父女暂时放下了他们卖唱的营生,一心一意地帮着李陶在饭庄里做活。有了落脚之地,不用再四处奔波,两人对眼下的日子感到很满意。当然,关键还是李陶的许诺起了作用,张凌风对李陶出奇地信任。
  李陶请了郎中给做糖人的老头瞧了病,据说是中了风寒。几副中药下去,老头的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和老头言谈中,李陶得知了老头同样也姓张,别人都喊他糖人张。糖人张无儿无女,孑然一身,靠着做糖人维持生计。听说李陶今后就让他住在这了,并且要给他养老送终。糖人张顿时老泪纵横,本以为一辈子到头就这么孤零零离开了,谁知现在突然有人为自己送终了,怎会不让他激动不已呢?
  看着李陶整日在饭庄忙前忙后,糖人张也想搭把手,但李陶怕他累着,一直不肯答应,惹得糖人张发起了脾气。无奈之下,李陶只好想了一个办法。他悄悄对糖人张耳语了几句,糖人张顿时眉开眼笑。
  第二天,糖人张就挑着挑子在郭家庄开始了自己的营生。
  糖人张的挑子很特别,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一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木架分为两层,每层都有很多小插孔,为的是插放糖人。担子另一头没有面板,只是一个小炭火炉子支着一口铜锅,里边熬着糖稀,再下面有几个抽屉用来放原料、工具、竹签和木炭。
  糖人张的摊子一支起来,就围满了观看的人,当然多是小孩儿。孩子们瞪得滴溜圆的大眼睛,对糖人张有说不出的佩服,每当一只“公鸡”或一个“猴子”在糖人张的手里像变戏法一样呈现时,孩子群里都会传出一阵阵喜悦的笑,糖人好看、好玩,玩完后还能吃,孩子们都喜欢,见着就走不动了。不是缠着大人要买,就是跑回家去要钱,实在没钱的也不肯离去,眼巴巴地盯着这些糖人。
  糖人张不失时机地吆喝上了:“山货换糖人了,黄花、木耳、山菇都可以换糖人……”
  眼巴巴直留口水的孩子们这才知道,原来这糖人可以不必用钱来买,而是用山货来换,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喜讯,采山货可比找大人要钱容易的多了。
  
  
  


 第八十八章 仇人的人头

  发鸠山上遍地都是野菜野果等山货,城里人或许还想尝个鲜,可山里的孩子却觉着山货远远赶不上糖人对他们的诱惑。于是,郭家庄的孩子们飞也似回家提着篮子,兴冲冲地冲上了发鸠山。一筐筐、一篓篓的黄花、木耳、山菇被孩子们送进秋风破饭庄,换来了一张张奇怪的纸片,孩子们拿着纸片就可以和糖人张换糖人了。糖人张只认秋风破的纸片,其余的一概不认,就算给他钱他也不屑一顾。
  糖人张收了孩子们的纸片后,就会用小铲取一点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