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时间的你赶了回来;将吕四扭送到了衙门。你们一走;潜伏在院子里的罗应赶紧将玉娟的尸体换上了丽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仵作尸检的时候断定玉娟确实是被掐死的;从而让吕四做这个替罪羊。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你提前让罗应冒充吕四买了砒霜;这样一来一旦第一套方案失败;那么吕四还是脱不了嫌疑;照样还是一死。”
  “后来;当我注意到了丽娘尸体上的鞋;产生了疑惑;而你看到了我的疑惑。你怕我追查;于是你就赶紧采取了第二套方案;跑到衙门说那不是玉娟的尸体。接着;玉娟的尸体在河边被发现了;仵作断定她是无干砒霜;我自然要调查药店;果然在回春堂证实了吕四买过砒霜;这样一来;凶手自然还是被锁定吕四;他这个替罪羊就当定了。之后所发生的我就不用再细讲了吧?”张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张玮命人将张金押下;明日宣判。
  第二天一大早,衙门前就站满了百姓;众人一边骂着跪在堂下的张金一边等着张玮的宣叛。然而坐在大堂上的张玮却没有急于宣判;衙役们都很着急。
  李陶让人带话给张玮,让他等自己到了再宣判,李陶没来他自然不能宣判。
  就在众人等的焦急之时;李陶走上了大堂。
  李陶看了一眼张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张金你还有何话说?”
  “…我该死我该死;我对不起玉娟。”张金老泪纵横。
  “你是对不起她;你丧尽天良谋害亲生女儿当诛;然而玉娟确非死在你手上;故而可免去一死;只能在大牢了此一生了。”
  李陶的话让堂上的衙役和堂外的百姓都大吃一惊,张金也目瞪口呆满脸疑惑地看着李陶。
  “这、这是怎么回事?”张玮问道。
  李陶叹口气说:“真正杀死玉娟的不是张金。”
  “那、那是谁?”张玮无比吃惊。
  李陶叹口气说:“昨天晚上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玉娟平时穿着的都是比较破旧的衣服;那天晚上为什么会穿上一件新衣服呢?而且;她既然躺在床上;为什么还穿着鞋呢?砒霜药性极强;发作板快;为什么在吕四进来的时候她是那么平静地躺在床上;没有一点痛苦的迹象呢?我检看过她平时吃的药里头都有砒霜成分。今天一早我在她房间的窗外发现了药渣;”
  “李小郎君,你的意思是?”
  “玉娟是自杀!”李陶的话再度让满堂吃惊。
  李陶说;玉娟为了不再拖累自己的父亲想到了自杀;于是她每次都从药里将砒霜挑拣出来积到了足以自杀的量。那天晚上;张金将砒霜端给她;她不知道那就是砒霜;所以倒在了窗外;而将自己的砒霜倒进了碗里。
  张金万分吃惊:“这、这不可能;不可能……”
  李陶从袖中掏出了一张纸:“这是玉娟的遗书;我在她的床铺底下找到的。”
  纸上写着:爹;我决定要走了;砒霜很苦很毒;可是我不怕;我会笑着离开。这样就再也不会拖累你了。女儿再也不能孝顺你了;等来世我还要做你女儿;做一个身体健康的女儿;好好地孝敬你。你的冬衣我都已经补好了;就放在衣柜里;照顾好自己。爹。女儿走了……
  张金大叫一声;瘫倒在地上。几天后张金在牢里自缢身亡。
  ……
  “陶儿!”李隆基一见李陶便笑呵呵地招呼。
  李陶打趣李隆基:“三叔可真是意气风发呀!”
  李陶说得一点没错,李隆基最近心情的确不错。
  梁德全的三个爪牙先后被除去,如今已独木难支。姚崇、张玮和刘志仁成了他的得力手下,通过三人,李隆基已将潞州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他多方延揽人才,收取民心,连以前飞扬跋扈的梁德全见了李隆基也变得小心翼翼了。
  李陶到了潞州之后,李隆基的钱财方面也宽裕了不少。理政之余,他修造了一所宏丽的府第,后面建有“德风亭”亭西有辇道接“盾花梳洗楼”。李隆基常和潞州名士、幕僚、契友在这里赏景赋诗、评论国事。
  除此之外,李隆基最惬意的便是结识了赵丽娟。李隆基从小就喜欢音乐歌舞,会填词谱曲,又会奏各种乐器。潞州是军事重镇,民风彪悍,可音乐歌舞方面却并不见长。跟张玮、姚崇等人探讨时政、骑马打猎可以,但谈到音乐歌舞便是对牛弹琴了。如今每日能听赵丽娟唱曲,简直如闻天籁之音,李隆基一心要把她收在身边。但是,李隆基已经有了两个妃子,正妃王氏出身武官家庭,算是将门之女,若将赵丽娟带回家去,万一激起王氏的嫉妒之心,反而不美。好在李陶为张玮在潞州置了家业,赵丽娟作为张玮的义妹,住在张府名正言顺。这样一来,李隆基到张府就更勤了,又见朋友,又会情人,一举两得。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李陶,李隆基已经将这位侄子当作了自己的福星。
  “陶儿,大喜事!”
  “三叔,可是姚崇那边已经大功告成了?”李陶猜测道。
  “正是!”
  “姚司仓,真的万无一失了吗?”李陶望向李隆基身后的姚崇。
  姚崇也不说话,只是递过两张纸。
  李陶接过后,对二人说道:“走,咱们里面说!”
  三人坐定之后,李陶将纸张展开细看起来,两张纸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斜封官

  “不错,足以以假乱真了!”李陶不住地点头。
  “李小郎君,为了万元一失,我还冒险试过一回!”
  “哦?”
  姚崇笑着说道:“前几日,梁德全正在起草一份公文,写到一半的时候,我找了个由头安排人将他诓了出去。待他出去之后,我将那份公文重新誊抄了一遍,又放在了原处。梁德全回来之后,竟然没有丝毫怀疑,在我誊抄的公文上将另外一半写完之后发到了各县。直至现在,包括梁德全在内,所有看过此文的人,均未发现这份公文是赝品!”
  “既是如此,我们再等几日便可动手收拾梁德全了!”李陶点头道。
  “陶儿,为何还要等几日呢?”李隆基有此迫不及待了。
  “三叔,必须要等姚司仓的任命到了才好!”
  “姚崇的任命?”李隆基不解。
  “您忘了施敬之了?”
  “你是说任命姚崇为潞州司马?”李隆基惊喜道。
  李陶笑而不语。
  “李小郎君,你是通过何种门路得到潞州司马一职的?”姚崇并没有惊喜,反而忧心忡忡。
  姚崇对官员任命之事了然于胸,他知道像录事参军之类的官职,李陶可以通过崔湜得到。可是,潞州司马就不是崔湜能办得的到的了。
  “斜封!”李陶淡淡答道。
  “不行,坚决不行!”姚崇猛地站起身来。
  斜封官,也被称作“墨敕斜封官”,是一种非正式任命的官员。当朝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上官婕妤、尚宫柴氏等一批女人皆有“斜封”授官的权力,这些女人纳贿则授官,只要交钱三十万,哪怕你是商贾屠夫,也可以授官。若正常授官,由皇帝下诏封好交中书省办理。而这些女人授官另写诏书“斜封”后交中书省办理,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
  姚崇的反应早在李陶的预料当中,他平静地问道:“有何不可?”
  “如此做事,有损清誉,岂不留下千古骂名?”姚崇反应相当激烈。
  “迂腐之极、自私之极、愚蠢之极!”李陶毫不客气地回敬道。
  姚崇惊讶地望着李陶。
  李隆基也是满脸愠色:“陶儿,你说姚崇这话是不是重了些?”
  李陶站起身来:“姚司仓,有些事情仅靠清誉是不行的,能保得清誉自然是好,若不能保为何不能舍去?我且问你,仅靠清誉可能斗倒朝中那些奸佞?仅靠清誉可否能得到潞州今日之局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这清誉岂是你想要便要的?我说你迂腐,可有错?”
  姚崇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李陶接着说道:“如今我们所做之事已经到了你死我活之地步,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你的清誉重要还是我们的大事要紧,孰轻孰重你难道掂量不清?你为了的清誉而坏了大事,不是自私又是什么?”
  姚崇彻底哑口无言了,他无法反驳李陶。
  李陶得理不饶人,继续穷追猛打道:“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若我等成功了,你的清誉必然少不了。若我等失败了,你这清誉岂能保得住?这就好比在战场上,你用敌人的剑杀死敌人一般,谁会说你用敌人的剑不对?这斜封官与敌人之剑有何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