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份,我军以国家大义、民族大义为念,又参与的对阿济格大军的追击,配合诸勤王部队,再度杀伤鞑子一万五千余人。从鞑子虎口中解救了11万我大明的儒生、工匠、妇女。”

“我军严格训练,大无畏参战之目的,岂不是为了彻底平定内忧外患,还天下百姓以个太平盛世乎?”

“然关外的满清八旗势力,损失不过九牛一毛,依然拥有率领十万大军从长城入寇,威胁我大明整个北方各省的能力。而大明内地,天灾**连绵致使数千万的百姓,在饥寒、兵灾中绝望的挣扎。所以,我军平息内忧外患,还天下一个太平的任务,还未完成!”

“天下太平!不但要靠我经济特区的官员、工匠、农夫、学者们的生产、创造,提供经济基础,更要靠着我军强大的武装力量,保护我们建设成果不会被敌人摧毁、掠夺。”

“此外,我们还要用武力保证,我们的建设成果是不断对外的扩张,要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我们的建设成果!”

“我经济特区扩张一分,天下百姓中,就有一部分结束了绝望、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获得了温饱、安定,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生活。”

“让百姓生活的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盛,这不正是我军为之战斗的理由吗?”

“今rì在场的,除了我军的战士,便是阵亡将士的家属。你们沉痛的辛勤,我皆是能理解。别的不能多说,我仅在此表示对阵亡将士的敬意,与此同时,更会按照我军的政策,照顾好所有的烈士家属。让老人被赡养、壮年者得到就业、青少年获得良好的教育,绝不会让牺牲的将士家庭,流血又流泪。。。。。。”

追悼会上,哭声一片。

但是,更多的家属们,则是纷纷将自己家中其他的儿子、弟兄们送到部队,希望能够继承牺牲将士的事业。

对此,肖图白仅能安排他们经过民兵部队,从最底层的民兵开始做起。哪怕是牺牲的官兵家属,也不能继承皇家新军的军官、士兵的身份。皇家新军的身份,代表的是jīng锐、能力,而不是世袭的老爷兵、贵族兵。

明廷的京师三大营,就是一个前车之鉴。最初的京师三大营,是大明王朝最jīng锐的部队。攻无不克战不胜。但是这个部队是世袭的,一代代变成了贵族兵、老爷兵,到了明末已经不堪一击了。

s

第一五一章迁都之议一)

明末天下板荡,朝廷政治斗争也想来剧烈异常。由于满朝皆是东林党,而东林党人向来有干涉皇家内部事务的传统——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以及当今的皇帝朱由检,皆是东林党人干涉皇家内部事务,拥立出来的。

所以,任谁看着这一群能够拥立皇帝的文臣把持朝政,也感觉到犹如锋芒在刺。既东林党能连续拥立皇帝的能力,那么便表示着实际上他们也拥有“废皇帝”的能力,也拥有将皇权架空的能力。

正是因为感觉到东林党人的威胁,崇祯从登基以来,便提拔一些非东林党出身的官员,进行掺沙子,平衡朝堂的格局。

尤其是内阁的首辅大臣,崇祯更是敢用非东林党人。

比如,崇祯先后两大首辅周延儒、温体仁,皆是因为非东林党人出身。周延儒在崇祯初年,因为非东林党出身,而获得了短暂的辉煌。最终因为与东林党人之间的政治斗争落入下风,并被政坛盟友温体仁暗算,黯然告老还乡。

而温体仁是在崇祯四年担任首辅,被皇帝寄予众望,希望他能够改变朝廷东林党人一家独大的格局。

而温体仁对此也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先后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以贪污受贿的理由罢官。后续斗争中,以东林党人钱龙锡力荐袁崇焕的缘由,罢了内阁辅臣钱龙锡。一系列的斗争中,让东林党人受到巨大挫折。

但是。随着卢象升率领勤王大军击退阿济格大军后,东林党人趁机对于温体仁的逆袭开始了。。。。。。

已经下野的尚,也是东林党人领袖之一的刘宗周上表示:“昔rì己巳之变,袁崇焕误国,小人借此以修门户之怨,将朝中异己者一概蔑为袁崇焕一党加以惩处,从此小人进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臣浸疏,朝政rì怠,边政rì坏。”

“近年来。皇上恶私交,而臣下多以告讦进;皇上录清节,而臣下多以曲谨容;皇上崇励jīng。而臣下奔走承顺以为恭;皇上尚综核,而臣下琐屑苛求以示察:窥其用心,无往不出于身家利禄。皇上不察而用之,则聚天下之小人立于朝而有所不觉矣。。。。。。。”

刘宗周列举,崇祯九年满清大军入寇时,前来勤王的有几只?而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张凤翼、梁廷栋等人,稍微表现的差一点,会因为畏惧党争而自杀。这些指挥作战的大臣为什么要自杀?——实质上,皆是被温体仁这种小人给逼死的!

接着,刘宗周慷慨激昂。痛击:“。。。。。。呜呼!七年之间,谁秉国成,臣于是不能为首揆温体仁解矣。语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惟皇上念乱图存,进君子。退小人,急罢三协通津之使,责成中外诸臣,各备职业,不再以人国为侥幸。体仁桑榆之收,庶几在此。”

这番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温体仁下台!

在刘宗周发话之后。整个东林党人纷纷活跃起来,对于温体仁进行围攻。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绍兴府山yīn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yīn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在明末儒林是一代文宗。虽然,此时刘宗周已经下野,但是发言依然获得了朝野无数党人、门徒、好友的响应。

“温体仁下台!”

“温体仁诛九族!”

“不罢温体仁,大明社稷不能安稳!”

当刘宗周发话后,东林党人到处造势。甚至京城流传谣言“崇祯皇帝遭温了”,这个谣言四处流传。让朝野皆是对温体仁一片喊打喊杀,似乎明末的内忧外患,皆是用温体仁才导致的一般。

一张嘴再厉害,也斗不过无数张嘴巴!

温体仁顿时感觉到,自己陷入了舆论泥潭中,难以自拔。正在温体仁思考是不是以生病作为借口,躲避风声?

崇祯却将之招至身边,问道:“对于刘宗周的奏折,温爱卿,你怎么看?”

温体仁心中狂喜,用肯定的语气道:“迂哉,宗周!”

崇祯好奇道:“刘宗周迂在哪里?”

“太幼稚、太天真!朝政大局,岂是以君子、小人来衡量?这些年,朝廷天灾**,战乱频繁,最不缺的就是那些君子,缺的是能做事的能吏,以及银子、粮食!”温体仁不屑道,“朝中到处要用钱,处处要用兵。但是东林诸公却是与在野的商人、地主结党,众人朝廷的权柄,却拒不纳税。。。。。。无钱发军饷则兵变,无钱赈灾则匪患四起!无钱练jīng锐之师,则鞑虏三度兵临京师城下。这群罪魁祸首,不过是贼喊捉贼,将责任全部污蔑给我温体仁而已。望圣上明鉴。。。。。。。”

“若是裁军节省银钱,用来减税如何?”皇帝笑道。

温体仁一愣,又摇头道:“不行,万岁爷,不可裁军!裁军减税,若是不能让兵丁获得新的生计,又会有新的乱子!驿卒裁撤,是前车之鉴!”

崇祯初年,为节省财政收入。便从裁撤驿卒为主,全国数十万的驿卒被裁掉。减少了官员,在驿站吃拿卡要,浪费国家财政。原本这项改革是比较好的,但是谁料到,刚刚裁撤了哪些驿卒,很快遇到饥荒。饥荒中大量的失业驿卒,加入了农民起义中。至今,农民军大量的领袖,也都是被裁撤的明军兵丁出身。

崇祯微微笑了笑道:“爱卿是办实事的官员,比之东林诸公要好一些。”

温体仁感觉心中一颤,皇帝难道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向东林党人动手?换做其他时候,温体仁绝对有勇气向东林党亮剑。但是此时他有点自身难保,因此温体仁迟迟不敢答话。

“东林党人,暂时不能动,要动的是其他方面。”皇帝道,“京师离草原太近,虽有长城,但是却分兵万里。容易被鞑子各个击破。我大明兵强马壮时,可以年年派兵去草原扫荡,京师自是稳如泰文。而此时。我边疆兵马疲弱。。。。。。一旦被围,勤王之师救援不及,则国亡。。。。。。”

“陛下要臣支持迁都?”温体仁心中一震。不过迁都比之再起党争。危险xìng更低。

迁都最大的难题是,běijīng附近昌平县天寿山的12座皇陵怎么办?每年祭祖、扫墓,如果都城在南京,皇帝便不能每年亲自前来祭祖了。

这件事,皇帝不能自己在朝中大力鼓吹,只能让朝臣们不断去鼓吹迁都,之后才能够顺水推舟的批准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