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手一挥,吕蒙下令将士冲杀,只用片刻,便将数百太平军就地格杀,而后,吕蒙只见敌军营盘烈焰冲天,再无其他动静。

空营!

“快撤,大都督有难!”

吕蒙咬牙切齿,得到印证之后,立即率军撤退。

而在夷道猇亭绵延数百里的火龙肆虐之时,就在跃山林另一边的长江上,太平军的战船缓缓逼近猇亭地界的峡口处。

穿上了铠甲的郭嘉站在船头,望着夷陵大火映红的夜幕以及浓烟遮天仿佛黑云密布的景色。

年过六十的贾诩留在了船舱之中,从小就胆色过人的庞统依旧宽衣广袖陪在郭嘉身旁,丝毫不担心万一战事一开他的性命之忧。

“士元。”

郭嘉轻声唤了一声,庞统讪笑数声,移步到萧仁身后,道:“下官知道了,躲着,躲着。”

前方江面便是猇亭地界长江峡口处,那里有江东的战船和岸边水寨。

自太平军在秭归舍弃战船全军登陆后,江东印证了这个消息便也放弃长江的战场,因为他们兵力寡,必须集中兵力打这场反击战。

郭嘉看着前方水寨江东的防线,当即下令道:“捣毁江东所有战船。”

江东的水寨只有两千人不到,如若不是夷陵一把遮天大火照亮夜幕,他们恐怕也发现不了太平军密密麻麻的战船来袭。

但即便反应过来,也晚了。

太平军的战船直冲水寨,轰轰声响彻天空。

船头的尖锥带着航行冲力冲破江东战船,太平军接舷作战,不到片刻便将江东战船全部捣毁,而后扫开障碍,准备登岸。

郭嘉将郭烨叫道面前,吩咐道:“你率八万兵马顺江直下,两个月内,扫平江东。”

郭烨抱拳领命,然后登上另外一艘战船,带着载满太平军的战船队伍通过峡口,乘风破浪顺江而去。

让郭烨带着八万兵马先取建业,再一鼓作气荡平江东六郡,郭嘉只让郭烨带上了魏延以及典满等青年将领,毕竟江东所有兵马都在夷陵,孙权所在的建业,已经空虚无阻。

将士们逐步登岸,从容有序的军队很快便调整好,并且按照郭嘉事前安排,各军相继奔袭而走。

在猇亭军营中为防生变的周瑜等待着前方的情报,大破敌军先锋两万已经让他似乎看到了胜利在望,但是紧接着,有浑身染血的士兵冲入帅帐中,单膝跪地哀声道:“大都督,峡口水寨遭袭,敌军正在上岸。”

周瑜与陆逊惊得起身,周瑜更是一个箭步冲到那士兵面前,逼问道:“敌军?来了多少?”

那士兵根本说不清,周瑜顾不上别的,立即冲出帅帐,带着三万兵马前往岸边查探。

惊疑不定的陆逊却牵了快马向东疾驰而去,风驰电掣的陆逊咬牙切齿,他已然觉得不妙,如果江面上出现了敌军,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太平军的真正杀机。

夷陵的战况已经进入失控阶段,他在与不在都一样。

但是现在,如果长江失守,那么江东就危险了,他必须回去警示孙权,或多或少也要调集一些防守力量才行。

当周瑜率军来到岸边时,大惊失色,岸边灯火通明,太平军严阵以待,火把照亮了视线,周瑜已然看到了骑在马上朝他望来的郭嘉。

“公瑾,别来无恙?”

第七十五章 厚积薄发

周瑜根本没心思回应郭嘉的“问候”,视线越过岸上的太平军,周瑜看到了江面上正远去的战船。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如龙如蛇蜿蜒远去,太平军战船尾端,张虎与张方并肩而立,两个年轻人不知道,他们的身影仿佛带走了周瑜所有希望。

这船队是去哪里?

还用想吗?

周瑜看着那战船队伍,如若所料不差,至少也是五万的大军!

江东,就算把各郡的衙役集中在一起,也绝对不超过一万,简而言之,江东的覆灭,任他周瑜也无力回天。

“公瑾,是去救建业,还是留下与我决一死战?”

郭嘉肃容朗声道。

周瑜目眦欲裂,他去救建业?怎么救?

心中打定主意,周瑜给旁边的侍卫传话,让他回去转告黄盖吕蒙等人,走另一条路立即回援江东,而他自己,则要在此处先拖住郭嘉。

“公瑾,要不投降吧,我是真的爱惜公瑾之才,不忍看你血洒疆场。”

郭嘉这句话倒是真的发自内心,到了眼前这个局面,郭嘉也不需要惺惺作态。

周瑜面色沉重,冷声铿锵道:“江东只有战死的将,没有投降的将!全军听令,冲锋!”

周瑜一声令下,三万兵马如潮水涌向太平军。

郭嘉浑不在意,太平军身后是长江,而战船八成都被郭烨带走了,现在太平军算是背水一战。

他的身旁,典韦率领虎卫,萧仁率领近卫军,许褚孟获率领无当飞军,加起来也就五万的兵马,面对周瑜的三万大军,郭嘉自然是胜券在握。

“杀,斩尽杀绝!”

郭嘉轻描淡写地下令,而后五万太平军与江东军针锋相对冲杀起来。

正面是虎卫拦截敌人,两翼是无当飞军与近卫军,郭嘉骑在马上静观战场,表情如常。

正面冲锋,江东军犹如撞上一块铁板,这样狭路相逢的战事,江东军准备不足,太平军刚刚上岸,也不见得能在排兵布阵上技高一筹,所以郭嘉的应对方式很简单,虎卫作为中流砥柱,挡住敌军正面冲锋,而后利用兵力优势延伸两翼对敌军形成大包围之势。

喊杀惨叫震耳欲聋,两军针锋相对,谁也难以抽身,郭嘉双眼微微眯起,他已经洞悉了周瑜的打算,现在江东军可谓乱作一团,毫无章法可言,简直就是在乱战,但是乱战有乱战的好处,那就是混乱密集,堵住了太平军前进的道路,背水一战的太平军要前进,就要扫平这些敌军,而周瑜,显然就是要用这三万兵马来阻挡太平军前进,拖延一时,就能让黄盖,吕蒙,凌统三方的兵马回援江东,尽管,那也并不现实

典韦和许褚都是太平军中身经百战的绝世猛将,这种混战正是他们大杀四方的完美舞台。

硬要说智将儒将往往在行军策略上才华出众,而真正的猛将实则是一把提升士气的尖刀,数万人的战场中,一个猛将投入进去,其实掀不起多少浪花,不过,有猛将带头,则跟在他身后的将士会勇气骤增战力暴强。

典韦双戟乱舞,许褚横刀立马,二人所到之处掀起的腥风血雨令敌军闻风丧胆,时常可见五步之内无人敢近,二人前进一步,敌军吓破胆倒退跌倒此起彼伏,而在二人身后的太平军则犹如出笼猛兽狰狞可怖。

周瑜死死握着佩剑,咬牙切齿也无济于事,他这三万兵马并不是江东军的王牌军,真正的精锐都在黄盖手中,而他连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骁将都没有,怎么与太平军抗衡?

以寡敌众,兼战力较弱,战场上的风向只在转瞬之间就倾向一边。

彷如狂潮怒浪涌向太平军的江东军惊涛拍岸一瞬间,之后便如退潮般开始溃败。

生死一瞬,周瑜脑海中想起了结义兄弟,那个他立志辅佐争霸天下的君主,孙伯符。

周瑜不仅是儒将,同样勇冠三军!

见到江东军开始溃败,为了提升士气,周瑜拍马而出,亮剑如风。

策马奔腾风驰电掣杀入战场,周瑜刻意避开典韦许褚所在的局部,径直杀入太平军普通将士密集的区域,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所到之处,残肢断臂与血淋淋的头颅四处飞舞,在周瑜奋勇拼杀之下,江东军士气得到了鼓舞,将士们再次提起勇气停止了后退的步伐。

大包围之势已然形成,郭嘉已经可以看到周瑜在包围圈中浑身是血的模样,那一抹染血的英姿,令人动容。

这个天下,总有令人可敬可叹的忠勇之士。

周瑜的忠,自然是对孙家,郭嘉佩服则以,却也并不叹惋,这样的忠勇之士,他也有,有什么可羡慕的?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天下的英雄不会都到郭嘉的帐下,天,始终是公平的。

陷入包围圈中的江东军与太平军鏖战大半夜,在天光微亮之时,战事尘埃落定。

三万江东军全军覆没,五万太平军也付出了近两万的代价。

黑沉重甲在身的虎卫握着长戟将已经筋疲力尽的周瑜围在阵中,江东军,只剩下一人,战马已死,周瑜身上伤痕累累,却依旧屹立不倒。

始终没有与典韦和许褚交手的周瑜其实在刻意避开这二人,他要为其他江东军拖延时间,便不能早早让这场战役分出胜负,周瑜深知,他去挑战典韦或许褚,或许不出半个时辰,他先战死,然后江东军便全军或降或逃。

而现在,三万江东军在他这位大都督的勇武感染下,无人逃生,无人投降,战至最后,只剩下周瑜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