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只知道贾诩是郭烨的师长,贾诩过往的事迹,就算知道一些,也没有太多惊艳之处。

郭嘉在主位上坐下,而后对徐庶说道:“元直,将所得情报一一告知文和先生。”

贾诩气定神闲地坐着,不卑不亢。

而庞统,法正和徐庶,则真的感到了震惊。

情不自禁地再一次将目光投向贾诩,仿佛重新认识他一般。

将军情告知贾诩,不是什么大事情。

而是郭嘉指名道姓要徐庶来说,并且在这种场合下,其中隐喻已经很明显了。

郭嘉是要让他们先摆正贾诩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可让他们迷惑的是,如果贾诩这么被郭嘉重视,为何郭嘉不早点儿用他呢?

徐庶绞尽脑汁也想不通,诸多猜测和想法暂且搁置一边,徐庶表情严肃地将关中面临的形势一一告知了贾诩。

贾诩听罢后若有所思,望着郭嘉轻声道:“主公,莫非你打算杀袁绍与曹操个片甲不留?”

如今,他已经可以正式称呼郭嘉为主公了。

贾诩此言一出,庞统,法正,徐庶,皆露惊容。

他们见郭嘉没有开口否认,更加震惊。

关中有地利,郭嘉只要调集兵力,拖延防守下去,袁绍曹操必定退去。

这样的应敌策略,虽然保守,却万无一失,足以让郭嘉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就是,不败之地未必能胜。

被四人聚焦,郭嘉淡淡道:“我料袁绍想要关中,曹操想要趁机消耗袁绍,无论他们谁如愿以偿,我不但没有半点好处,反倒被人利用,无缘无故要打一场得不偿失的仗,呵呵,我想,我要正式占据关中,要让关中真正成为我的属地,这一场仗,我就必须胜,而且大胜。”

或许这不是一战定江山,却对郭嘉而言,这场仗,只有打胜,他才能确立天下诸侯中的地位。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诸侯霸主,无惧天下

第四十二章 笑谈如故

“主公,只要坚守不战,袁绍与曹操迟早退去,若冒险出击,形势将会变得诡谲难测,还望主公三思。”

在确定了郭嘉的战略目标后,徐庶面露担忧地劝谏道。

在场五人,包括郭嘉在内,大家都十分清楚,袁绍是外强中干,徒有虚名。

此时率军来攻,多半是这些年连战连捷,自以为天下无敌,把横扫天下看得太简单。

但是曹操不同,夹缝生存,几番死生逆转,加上曹操治军用兵都是当世翘楚之辈,若只有袁绍,郭嘉要打也就罢了,加上了曹操,鹿死谁手,胜败难料。

摆在郭嘉眼前的局势,进攻是冒险的,防守却能立于不败之地。

郭嘉神情肃然,语气冷漠。

“曹操能扭转吕布偷袭兖州的败局,袁绍能逆势强攻反弱为强将公孙瓒逼入绝境,我,如果在曹操和袁绍面前只能守而不战,那么,我等不如卸甲归田或举城投降罢了,还谈什么廓清四海,澄清宇内。”

许多年以前,郭嘉曾经对张燕说过要折尽天下人雄。

欲成大业,若不能击败世间英雄豪杰中的佼佼者,就不可能站在江山的巅峰。

诸侯之间,地位很重要,除了政治地位,一个世间公认的强者,单凭仁义德行,不足以信服,武力才是根本。

强者与弱者,必须通过直接对抗才能判出高下。

诸侯强与不强,不是看属地,不是看兵马数量,而是战争结果。

“这一仗打完,必须要让天下所有人知道,敢犯我者,必须付出代价。今天,曹操和袁绍来了,明天,如果刘表来了,后天,如果韩遂马腾来了,我要让这些诸侯们永远记住一个事实,不管你带多少人马来,绝不可能安然无恙回去。”

郭嘉口气坚决,目光凌厉。

堂下四人瞧得清清楚楚,郭嘉的杀意与战意在这一刻四散弥漫。

徐庶不再劝说郭嘉回心转意。

他已然瞧出,郭嘉心底的怒火已经到了按捺不住的地步。

人主要驾驭文武,城府极深,一般人从表情上根本无法看出他内心的喜怒哀乐,郭嘉亦如此,这些年总给外人一副笑呵呵不温不火的样子,与人为善,亲民如子,哪怕是官员犯了些小错,郭嘉也只是微笑着告诫一番。

如今,郭嘉表情只不过很严肃,但是熟悉郭嘉的徐庶知道,袁绍和曹操已经让郭嘉怒意滔天了。

关键不是攻还是守的问题。

哪怕郭嘉坚守不战,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在函谷关对垒的两军,势必会给关中民生造成极大影响,时间一长,关中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会再次陷入动荡。

可以从百姓的角度去设想一下就十分清楚了,距离不远的函谷关在打仗,外面的敌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席卷关中,他们还能安心下地耕作吗?寝食难安才是真正写照。

因此,郭嘉要打,要尽快结束战争,不但要通过这一场战争确立他在天下诸侯的地位,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削减这一场战争对关中的消极影响。

“主公是否已有破敌妙策?”

既然郭嘉有了目标,那么这个过程,想必也应该成竹在胸,法正出言相询,想要听一听郭嘉的破敌之策。

在四人凝视的目光下,郭嘉严肃地点点头。

“我心中已有大致策略,不过细节之处,还请诸位一同斟酌。”

一夜未眠,郭嘉,法正,庞统,徐庶,贾诩,五人一直商议到了天将微亮时。

“如此,诸位还是先回去歇息一日,明日各司其职,我等且先看一看,袁绍和曹操会怎么做。”

神经稍微一松弛,郭嘉就感觉到倦意袭身,表情一缓,带着关切的微笑对四人说道。

却不料贾诩起身对郭嘉拱手,平静地说道:“主公,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在下即刻前往函谷关助张将军一臂之力,这就告辞。”

紧接着贾诩之后的庞统也起身拱手朝郭嘉肃容道:“主公,在下也这就动身前往武关协助严将军。”

二人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

郭嘉不再劝说,扭头对徐庶说道:“元直这就拟书给文远和希伯,文和与士元军中官职就以军师中郎将暂定。”

贾诩和庞统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肩上任务仿佛重了一些,却令他们斗志更旺,对郭嘉如此厚重的信任感到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感谢。

既然郭嘉让他们担任军师中郎将而不是军师祭酒,说明他们有权力调动兵马,已经是有实无名的主帅。

而且给张辽和严颜正式发去文书,其意义也就是通知他们在必要时候必须交出军权,让贾诩和庞统来统领。

这个做法只是暂时,事急从权,不是郭嘉否认张辽不如贾诩,严颜不如庞统,而是这一场仗,郭嘉的战略思路,贾诩和庞统经过一夜合议,已经完全透彻地了解。

在现在这个紧张的时局下,郭嘉不可能亲自跑去函谷关或武关对张辽严颜面授机宜。

况且贾诩和庞统应该明白他们是去做什么,不是争权夺利,他们即便现在有兵权,战事一结束,仍旧要交出来。

庞统与贾诩同时出门离去,平凡的背影,坚定的脚步,还有着文人独有的风姿儒雅,郭嘉举目望去,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凤雏展翅,毒士争锋。

从昨日得到军情到定计应敌,郭嘉的应对十分快,并且果决。

大难临头时最忌讳当断不断,这一点郭嘉一向做的令人叹服。

其实很多年以前,郭嘉就在思考他如何做一个人主,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君主。

最后,他想起了刘备的话,刘备说过,曹操做什么,他都要反其道而行,这样就能成功。

郭嘉借鉴不是刘备的话,而是思路。

袁绍的缺点,曹操的缺点,等等诸侯的缺点,郭嘉只要想得到,他就反其道而行。

袁绍多谋寡决,郭嘉要当断必断。

曹操性忌猜疑,郭嘉就用人不疑。

至于其他譬如孙策,刘表之流,能想到一些,就自省一番。

这样做究竟是好还是坏,是盲目还是智慧,郭嘉也不能下定论,人生的道路就这样,没有言无不实的预言家,一切,都交给时间来给出答案。

一日一夜没有闭眼,郭嘉让徐庶和法正都下去休息,他也回到内院中上床补觉。

大敌当前,郭嘉需要养精蓄锐,充足的精力是他作为统帅的基本。

一觉安稳,郭嘉从清晨入睡,到了临近傍晚才起床。

卧房中清寂无声,郭嘉坐起身,掀开被褥,身边少了貂蝉,少了蔡琰等妻妾伺候,显得落寞了些。

府中其他侍婢端着洗脸盆进入房中服侍郭嘉梳洗装扮。

“白日可有外人来访?”

郭嘉一边擦着脸一边随意地问道。

那侍女在一旁恭声回道:“来了好多贵客,他们不敢打扰使君休息,都在前厅等候着呢。”

“嗯?都是什么人?算了,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