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韩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芷水忽然有些无语了,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养的话了这韩信不知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东西,自夏启立国以来,从未听说过有女子为官的况且治粟内史是堂堂的九卿之一,掌管天下谷食钱货,与其他九卿相比虽然位子并不显赫,但却是最要紧的职位之一

要知道一个国家想要正常运行,包括行军打仗,钱粮是必不可少之物,掌握了钱粮之权,无异于掌握了秦帝国的咽喉上官芷水实在想不通韩信为何会心血来潮,突然提议自己担任此职

上官芷水面露古怪,“上将军,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你可曾听说过有女官出现在朝堂之上?”

韩信耸了耸肩,不以为意的说道;“这倒真没有”

上官芷水不由气结,俏脸有些佯怒之色,“那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韩信仰天打了个哈哈,笑道;“不错,我之前确实没有过,但不代表我之后却没有,你觉得我韩信是个墨守成规的人吗?只要是人才,能为我所用,我管他是男是女,我只要有才之人你若有安邦定国之才,我让你当个丞相又有何妨”

上官芷水听着韩信的一番话,只觉得匪夷所思,以前想都不敢想过虽然她也是女子,但却从未想过为何不能和男子一样享受本该享受的一切她虽是陶家的掌舵者,但每一道命令都是借着她公公陶宛名义出去的,如果撇开陶宛的话,她甚至什么身份都没有,充其量只是陶家的儿媳妇而已

先秦时代虽然女子没有要求达到后世那种近乎苛刻的“三从四德”,但妇人的地位普遍低下,沦为了男人的附庸品正妻在家中的地位尚且如履薄冰,妾的地位是如同奴仆一般,可以随意的赠送他人韩信今天却破天荒地的的给上官芷水来了堂“男女平等”的戏,换谁都要晕菜的

上官芷水强自冷静了一会,仍然未从天天的惊愕中缓过神来,面带苦涩笑容的对韩信说道;“上将军,您的想法…。。小女子实在佩服,佩服至极,可我却没有胆量挑战世俗,当真十分抱歉”

韩信仍不肯罢休,又劝了一会,上官芷水却紧咬着牙死活不肯答应,最后韩信只好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将朝中的治粟内史调做起用,将这个位子空出来闲置而上官芷水则担任韩信的幕僚,间接的掌控治粟内史实权

之前不乏有才华的女人被召入宫中担任君王的左右近侍,有了这些先例,上官芷水心中便也觉得好受多了

至于陶家的定位,韩信则答应将让陶家成为御用商贾,上官芷水只需要推荐一个可靠的人代为掌管陶家,有了韩信的支持,陶家内部居心叵测的人绝对不敢跳出来公然反对

韩信开出的条件如此丰厚,显然已经打动了上官芷水原本以为经营陶家就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可韩信的话却让她怦然心动经营一个富豪之家和经营一个庞大的帝国,两者所取得的成就感绝对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一旦她打入了秦国的腹心,那就意味着陶家将和秦帝国的国运紧密的相联,从此长盛不衰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上官芷水考虑了再三后,还是点头答应了

当夜,上官芷水就在冉易的护送下回到了齐地的据点,一一兑现她之前对韩信的承诺

魏地河内郡

始皇二十二年,大将王贲灭魏,取河套之地置河内郡,以大梁为郡治

大梁因地处天下中枢,是南来北往,东进西返的必经之处,也就成了赫赫有名的商业中心魏惠王五年,当时的还是霸主的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往了大梁,逐渐展成为了天下最繁华的都市后魏国在秦国的不断打击之下国势日衰,大梁才不复往日繁华后王贲攻魏围困大梁,数月不曾功下,便派人掘开大河之水倒灌大梁,城墙为洪水说冲到,魏王假不得不出城乞降

此役后大梁城也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落成为一个二流城市彭城之战后反楚联军为项羽所败后,河内便成为了楚国所治,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秦军和楚军正在颍川郡和三川郡鏖战,相比较而言后方的河内郡就平静了许多,并没有受战乱的波及只是随着河北的赵地被秦国所占后,河内骤然成为了前线,形势也紧张了起来

为了防止秦军自河内南下夹击楚军,项羽派出了二万多兵马入驻河内郡,严阵以待随后传来的消息确实秦军的主力东移,正准备积极渡河攻入齐地,项羽这才稍稍安心,因为前线战事吃紧,便又将城中守卫调走了一半

因为战云密布,河内的商业来往大受影响,因为害怕被战火波及受了无妄之灾,所以商贾大多绕道南边相对安全许多的楚地唯一的例外就是从齐地源源不断来往的商队,似乎并不担心被战火波及,齐国的商人们仍然平凡往来于魏齐两地

天下虽然征战不休,但大多并不相互禁止民间自的商业往来,像楚国和汉国,虽然一直处以敌战状态,但两国之间频繁的商业往来并未停止项羽和刘邦也知道这对自己也有好处,可以通过此大量征税以充实府库,所以也并不为难这些商人,但例行的检查还是不可避免的

河面之上,一艘商船正被楚军的巡船拦下,商船放下了软梯,几名楚军士兵爬上了船

“这是什么”一名楚军士卒歪着头满脸痞气,拔出了佩刀在麻袋中一阵乱捅,旁边站着老板一阵心疼,急忙上前拦下陪笑道;“军爷军爷,这是棉布呀,不是什么违禁品”

因为出于战时,所以各种粮草兵器等物质都是严谨买卖的,但棉布这种与军事无关的东西还是并不禁止交易的那士卒翻开来看了看,果然是棉布,在麻袋中一阵乱戳后便收刀准备离去

一旁的老板点头哈腰的陪笑着,趁机会朝那军士手中塞了一袋钱,那军士垫了垫手中的钱袋,脸上的笑容灿烂,挥了挥手道;“走走,放行”

说完正准备离去,却忽然停下了步子,回头看着几名伙计“咦”了一声,有些奇怪的问道:“吴老大,你这些伙计面生的很呀”

话声刚落,一名伙计闻言猛的抬起了头,眼中的厉色一闪而过那军卒却看了个正着,顿时吓了一大跳,急忙后退数步,不敢再说话了

他是上过战场的人,自然知道什么人惹得起什么人惹不起,比如刚刚那个人,绝对是杀人如麻的主,还是不认为秒

正在此时,那吴老大已经明白什么事情,急忙走了上来又塞了一袋钱给那军卒那军卒接过了钱,不敢再乱说话了,只是低声说了句“多谢”,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二百四十六章齐地(六)

天色已经全黑,城墙上灯火通明,正带队巡视的东方显却有些心神不安,才一会的功夫,就已经向远处的河面眺望了十几次。

远处的的大河之上却是火把星罗,大大小小数十只船只正从上游驶来,船头上飘扬的是赤红色的汉军旗帜,其后紧紧挨着一面写着“邹”字的小旗。

靠近鬲县港口,船上便有力士们呼喝着齐整的口号,用力划桨将船转向入港。船刚刚靠近港口,早就在港口等候的小工们便一拥而上,一个个利索的跳上船板接过麻袋。

“头,今天的邹家的船队有些蹊跷呀,平常都是七八条的,最多也不过十几条。今天这架势可真够大的,好家伙,怎么着也有三十多条船吧,会不会有问题呀?”一名干瘦的军尉扭过去,探头望向河面向东方显问道。

旁边一人不以为然的笑道;“小三子,你也太没见过世面了吧,这都算大阵势呀,前几年河面上五六十只大船的船队都是经常有的事情。这些日子不是快要打仗了吗,一旦打仗河道肯定就要被封锁,那时候邹家可没货进了,人家这不是抓紧时间进货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那个被唤做小三子的军尉点了点头,仍然你有些不放心的说道;“可是周将军不是下了严令,超过十只以上的船队的必须要有他的亲笔书函,我们要不要禀告一声。”

那人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说道;“你胆子也太小了些吧,这会有什么事情,难不成秦军还能藏在里面呀?就算藏在里面,那能藏多少呀,要知道我们鬲县可是有足足一万大军,秦军要不来还好,来了一定让他们全部下水煮饺子。你要知道人家可是邹家,正得汉王的倚重呢,关系可通着天,你要自讨没趣的跑去禀告周将军,最后吃苦同的肯定还是你自己。”

那小三子听着缩了缩头,似乎有些畏惧,但脸上仍有些担心的神色,便欲又开口。却见身前的东方显脸色沉了下来,不悦道;“都给我闭嘴,上面的人自然有安排,已经和我打了招呼。我们只是负责城防,给我安心巡视,无须多事。”

一众人轰然应声:“诺。”

东方显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