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韩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人一般。

后自己收拢旧部投奔臧荼后,乐简也是紧跟着自己,对自己一直忠心耿耿。这样重情重义的燕赵壮士,张耳怎么会生出疑心。

令张耳担心的,无非是自己的命运而已。

陈余死了,这个曾经和他最为亲密的战友惨死在楚军的马蹄之下,连全尸都没有留下。张耳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应该也是死在luàn军之中吧,只是不知道会是怎么个死法。

至于重新夺回常山国,再次当上他的常山王,张耳现在想都不敢想了。这天下的格局越来越清晰明朗了,待秦军和楚军一战之后,尘埃就已经落定了。至于刘邦赵歇臧荼韩广这些人,包括自己在内,无非就是陪衬罢了。有了他们的出场,这天下的争夺或许会更加有些意思,但真命天子绝不会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张耳缓缓的握起máo笔,在桌上的竹牍上写下了三个大字“秦”、“楚”、“汉”、“赵”四个大字。

这四个国家无疑是天下最强的四股势力,必然将由他们中间的一个完成统一大业。

楚国?

张耳沉yín了许久,缓缓的在其上画了一个叉。

楚国原本是这天下最强大的国家,项羽曾经是这天底下最强大的西楚霸王。他曾经有过机会,而且不止一次。钜鹿之后、分封诸侯时、彭城之战后。可是这说那次机会都被他白白làng费了。

钜鹿之战后,项羽个人的威望达到了巅峰,诸侯皆对他或敬或畏,没有一个人敢抬头和他对视、他不但手握重兵,还有这章邯的二十万投军以及二十万的诸侯仆从军。他大可以毫不费力回到彭城废掉义帝,自己将楚国牢牢掌握在手中,然后再挥兵攻入函谷关。可惜他偏偏有着妇人之仁,因为担心诸侯指责他,而对义帝不闻不问,任由他胡作非为,最后比的项羽只好退兵回国清理mén户。

第二次机会是在分封诸侯的时候,那时候项羽手中天下jīng兵,无力绝非任何一个诸侯能够单独对抗的。他原本可以接着分封的机会团结大批诸侯,可他偏偏没有这么做,反而任人唯亲,凡是跟随过自己的人皆获得了重赏。而齐国的田荣田横、赵国的赵歇陈余,燕国的韩广,这些地方实力派都只是因为没有跟随自己入关,项羽便生出嫉恨,将这些人的封地剥夺了大半,转赠给其他诸侯。

此举让项羽在许多诸侯心目中名声扫地,也埋下了诸侯反楚的祸根,让他陷入了多面为战,苦不堪言。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那就是在彭城之战后,项羽没有去集中全力攻占反楚骨干的齐国,也没有听取范增的意见休养生息,反而劳师远征的北上攻打河北。从此天下主动权不在握在项羽之手了。

若说用兵之能,项羽无疑是这世间少有的天才,他是一个优秀的统帅,却非一名真正合格的君主。若说他在军事上的建树为满分,那他在政治上的智商无疑就是零分了。他的狂妄之大、刚愎自用几乎让天下诸侯为之离心,等到田荣揭起反旗时,天下诸侯相继赢从,共同反楚。

所以在张耳心中,毫无疑问的将项羽从问鼎天下的名单中划去了。

刘邦吗?

张耳摇了摇头。刘邦还是太过弱小了,虽有齐地在手,可和韩信和项羽仍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手中没有一个足以抗衡项羽的大将,每次他和项羽jiāo战,总是败多胜少,先胜后败,一旦项羽的旗帜出现,汉军就纷纷逃窜。

战事上的不足也让刘邦无力发展,只能固守齐地,拖住项羽而已。

赵歇?

那就更不可能了。这人是张耳一手迎立的,他的脾气秉xìng天底下没有几个人能比张耳更了解的了。

此人鼠目寸光,毫无远见,却又急功近利,贪心十足,从这次他攻打臧荼就可以看出他的愚蠢了。

要知道秦军出关在即,身为赵王的他却还想浑水摸鱼的攻下燕国,结果偷jī不成蚀把米,反而主力陷入燕地不可自拔。

正文二百零九章火中取栗

勾去“楚”、“汉”、“赵”之后,桌上也就只剩下“秦”字了。)

张耳默默的看着“秦”字,神sè黯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昔日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却因为一夫作难而宗庙社稷毁于一旦。可如今竟再次卷土重来,咄咄bī人之势犹如当年的虎狼秦国。

想自己毕生之愿就是推翻暴秦,而且几乎成功了,却因为这个韩信的横空出世而功亏一篑。

可惜,可叹!

张耳暗暗叹了口气,在“秦”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想要抹去,笔却落在半空,怎么也落不下去了,心中尽是不甘和无奈。

这个韩信,当真是当世翘楚,国士无双,竟靠着残破不堪的秦国强逆颓势。想当初,天下皆反,诸侯伐秦,钜鹿一战秦军jīng锐尽去,四塞轻陷,关中危在旦夕。咸阳城内,先是赵高杀胡亥,再是子婴杀赵高,诸侯军还没有兵临城下,秦国自己内部就luàn了起来。

当时秦国国势惨淡如此,关东皆反,秦人离心,所能号令的不过咸阳一城而已。咸阳城内刚刚经历了二场政变,士民皆惶惶不安,又有诸侯大军攻入关内。当时之势,秦人自己都放弃了存国的希望,只等着诸侯军前来接收咸阳。

可偏偏是韩信,靠着手底下一支钜鹿逃出的残兵,机遇巧合之下竟然入主了咸阳,成为了秦国这只在狂风暴雨中即将颠覆船只的掌舵人。

张耳默然。

时也,命也!冥冥之中似乎有只无形的手,在主导着这其中的一切。钜鹿之中,疲弱的楚军爆发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一战彻底将四十万秦国jīng锐击溃,敲响了秦国的丧钟。可仅仅是几个月后的咸阳城下。韩信却创造了奇迹,生生bī退了数倍于自己诸侯大军,让残破不堪的秦国得以保存。

之后韩信的种种所为,更是让张耳对他暗生佩服。他先是稳住国内局势,休养生息,很明智的在诸侯混战中保持中立,不参与关中的任何战事。随后千里驰援,在匈奴大军的眼皮下救回了北军残余,不但让秦国多了一支生力军,更重要的是重塑了秦人血液中好战求胜的jīng神。

收上郡,攻汉中,倾国之力击败匈奴。接着平巴蜀,入南越收拢遗落岭南的秦人,一步接着一步,有条不紊的恢复着秦国的国力,同时也消除了匈奴这个心腹大患。等到项羽刘邦等人意识到秦国的威胁时,秦国已经通过二年的励jīng图治,国力再次恢复到了当年。

张耳用笔在竹简上缓缓写下“韩信”两字,不由苦笑。自己虽然少年得意,平生极为自负,可也自付若是自己,置身处地,绝做不到他今日的成绩。

别人或许还看不清,张耳却是个明白人,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了,秦国这次出关,必然会重新打造一个崭新的大秦帝国。以韩信之能,绝不会有所失误的,即便是战神项羽,也难以逆转天下归秦之势。

这么看来自己在燕地的扑腾,无非就是为这luàn世增添一些chā曲而已。无论胜或者败,都只是无济于事,根本改变不了天下大势。

“大王,燕王请你去帐中一叙。”

亲兵的来报将张耳的思绪打断,他抬起了头,稍稍有些失神,点了点头道;“去回禀燕王,我稍后就去。”

“诺。”

张耳起身整了整衣冠,这才走出营去。

他生个生xìng@爱洁的人,即便是当年逃亡饿的饥肠辘辘的时候,仍然不忘清整衣冠,保持着名士形象。这也是他从骨子里瞧不起臧荼的原因,臧荼就算高居王位,可骨子里仍然是个老农,粗鄙、庸俗、见利忘义。

两营隔着并不算太远,两军隔着十数里地,一南一北互成犄角之势,远远和赵歇的赵国大军对持广武。张耳逃离常山国后,他的心腹和部下不断来投,虽然势力远远不如臧荼的燕国大军,只有不到三万人的兵马,却大多是赵军中的老卒,俱是jīng锐悍勇之士,战力远在燕军之上,所以臧荼一直将这支赵军视为依仗,这才收留了张耳。但却将张耳看做手下一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从未当做是平起平坐的诸侯王。

没过多久,张耳便赶到了燕军营地。守卫见是常山王,自然一路大开方便,任由张耳一路畅通无阻,直接驰至臧荼的王帐。

见到张耳走了进来,臧荼故作豪爽的哈哈大笑着迎了上去,一把握住张耳的手热情的说道;“贤弟呀,你我多日未见,可是想死哥哥我了。”

臧荼的异常热情让张耳有些警惕,他不露声sè的轻轻甩开臧荼的手,眼中的厌恶一闪而过,脸sè却堆满了笑容,“燕王你太客气了,不知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