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外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柳见东夷退兵,料想是陶灵儿要和陶寻回转东夷,与东夷诸部首领商议东夷归附之事。他思索一阵,道:“此刻战况不明,大军不宜轻动。我们在此据守,多派斥候前去查探即可。”

姜文焕闻言也不多说,自去安排斥候去了。

第六十八章 东齐立

数日之后,东夷大军完全退出了东原。商军见此,也开始收拾行装,回转堪城和姜桓楚汇合。

大军行了两日,终于回到堪城。城中的姜桓楚听说东夷已经退兵,不禁大喜过望。见张柳一行凯旋而归,他连忙带人出城迎接。

虽然不知道这次东夷为什么如此轻易就退了兵,但张柳在东原重挫东夷,战绩辉煌,因此众人顺水推舟,将这功劳一道算到了张柳的头上。见了张柳,众人不免赞誉如潮,溢美之词,不胜言表。张柳连日行军,早已身心俱疲,不过见众人如此热情,也只得面带微笑,勉强应付了众人几句。

姜桓楚为人精明,早就看到了张柳的疲态,因此一到城中,他便派人给张柳安排住处,让张柳安心休息。

张柳确实累了。他第一次领兵出征,心情本就紧张,这几日又因为青帝之事弄得心烦意乱,因此一躺到床上,他便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日清晨,张柳一觉醒来,但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他心情愉悦,又见窗外绿柳成荫,景色秀丽,忽然心中一动,就想出去走走。

不料刚出房门,就见姜文焕兴冲冲的跑过来,对张柳道:“王子,好消息啊,东夷派人来议和了。”

“哦!”饶是张柳心中早有准备,此刻听到这个消息也兴奋异常。他稳定心神,连忙跟着姜文焕来到大殿会见东夷使者。

大殿之中,姜桓楚正与东夷使者低声交谈,见到张柳,众人连忙起身相迎。张柳见到东夷使者,心中大讶。东夷使者只有两人,一个是有陶氏族长陶寻,一个是东夷圣女陶灵儿,这两人在东夷位高权重,如今居然亲自前来,和谈诚意显而易见。

众人寒暄一阵,姜桓楚正要向张柳说明陶寻一行的来意,忽听陶寻道:“姜侯,可否让我们和三王子单独谈一谈。”

“这……”姜桓楚心中有些不快,他沉吟一阵,见张柳没有说话,只得答应一声,带着姜文焕离开了大殿。

姜桓楚父子走后,陶寻忽然“扑通”一声拜倒在地,对张柳道:“有陶氏第三十四代族长陶寻见过青帝!”

张柳连忙将他扶起,叹息道:“族长不必多礼,青帝已逝千年,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陶寻正容道:“当年青帝在位,击退炎黄二帝,教化洪荒生灵,我有陶氏好生兴旺。千年来,我有陶氏世代繁衍,薪火传承,只为能找到青帝,率领东夷各族摆脱疾苦。如今青帝转世重生,再临人间,我有陶部愿附随尾骥,唯青帝马首是瞻。”

张柳看着陶寻诚挚的表情,心中大喜。如今东夷兵锋强盛,若是放任自流,早晚会威胁到大商的统治。既然陶灵儿和陶寻都认为自己是青帝转世,那自己索性顺水推舟,彻底收伏东夷,日后也好牵制东伯侯的势力。

张柳知道,如今大商看似强盛,其实已经危机四伏。大商境内诸侯遍布,四方诸侯更是羽翼早丰,对大商的政令阳奉阴违,若任其发展,大商早晚会亡于诸侯之手。

诸侯势力强大,若是准备不足,强行削弱他们,定然会战乱四起,生灵涂炭。如今最稳妥的办法便是利用纵横之术,以诸侯制诸侯,努力削弱诸侯们的势力。姜桓楚雄踞东地,实力强盛,若是能扶持东夷,倒可以起到牵制姜桓楚的作用。

想到东夷即将臣服,张柳心情大好,他沉吟一阵,对陶寻道:“既是如此,本殿下这便修书,向父王禀报东夷臣服之事。”

陶寻闻言,大喜谢恩。张柳和他寒暄一阵,又随口问道:“本殿下听东伯侯说东夷强盛非常,想必陶族长也是一个治世之才,如今闲暇,陶族长不如跟我说说你是如何治理东夷的。”

陶寻闻言,苦笑道:“我哪里是什么治世之才!说实话,我东夷临海而居,虽然幅员广阔,却大都是贫瘠之地,荒凉无比,各族族民因此生活艰难,每年饿死病死无数……迫于无奈,我们这才举兵犯境,来大商掠夺粮食布帛,以资民生。”

“怎么会这样?”张柳闻言,颇觉诧异。自与东夷交战以来,商军总是败多胜少,因此大商上下,满朝文武都认为东夷强盛异常,治下百姓莫不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张柳以前也和大商上下一般看法,不想今日与闻,才知道东夷的日子并不好过。

“陶寻之言句句属实,我东夷虽有青帝留下的耕作之法,但东夷之地贫瘠异常,适合耕作的土地并不多,因此族中之民虽然辛劳,但生活仍然艰辛不已。如今东夷既已归附大商,还请王子开恩,解我族世代苦难!”陶灵儿对青帝崇拜不已,深信张柳这个“转世青帝”必能解除东夷疾苦,因此急忙跪下请求,陶寻见此,也跟着跪了下来。

张柳扶起二人,正色道:“东夷已经归附大商,东夷之民亦是我大商子民,本殿下身为大商王子,自当竭心尽力。”

陶寻和陶灵儿闻言,连忙叩谢不止。

张柳沉吟一阵,道:“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改善东夷民生,只不过此举牵连甚广,还需你二人大力支持方可成功。”

“我等二人必定以王子马首是瞻。”陶灵儿与陶寻齐声道。

“如此便好。”张柳满意地点了点头,和陶寻二人低声商议起来。

次日,陶寻开始召集东夷诸部首领,与大商会盟于东原。

在会盟中,陶寻公开表示有陶氏臣服大商。有陶氏在东夷一枝独秀,若是他臣服大商,其余诸部根本无法抵御商军。诸部首领知道大势已去,只得纷纷臣服大商,并请求宽恕。

张柳趁热打铁,当场将昨日和陶寻二人商议出的东夷改革方案提了出来——将东夷各部合并为一国,定国号为“东齐”,选立国王一名,按大商诸侯之位称呼为“齐侯”,原来诸族族长各封为东齐重臣,和齐侯一道治理东齐。东齐由齐侯编练军队驻守,各族允许保留小部分私兵,其余士兵必须解散,变为从事生产的平民。东齐臣服大商,成为大商诸侯,以后需得年年朝贡,岁岁称臣。若是天子征伐,东齐需得派兵协助,若有违抗,定当严惩。

张柳知道各部族长对这个改革方案多有抵触,当下一面强硬地表明必须变革的态度,一面对各族族长许以厚赏。软硬兼施下,各部族长只得同意了这个改革方案。

既然同意了改革,各部族长便开始转动心思,吵吵闹闹地为各自的部族争取最大的利益。待一切尘埃落定,众人的焦点终于落在了谁来担任齐侯的关键问题上。

东齐建立后,齐侯便是东齐的最高首领,位高权重。各部首领为了齐侯之位,都开始竭力向张柳表现自己的忠诚和决心,一时争论不休。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陶寻忽然开口道:“微臣不才,愿为齐侯,助大商治理东齐。”

陶寻一开口,各位族长马上停止了争论。有陶氏实力强盛,在东夷一枝独秀,如今他有意竞争齐侯之位,还有谁敢与之相争?

各族族长在那里沉默不言,张柳心中一笑,道:“既然诸位没有异议,那就由陶寻就任齐侯之位,日后诸位当齐心协力,助陶寻治理东齐。”

众人诺诺称是,开始上前恭贺陶寻。

当日夜晚,张柳在东原摆下夜宴,大肆庆祝东齐立国之事。一时间,东原之上篝火通明,热闹非凡。

第六十九章 姜文蔷

东原会盟后,张柳立刻代表帝乙正式册封陶寻为齐侯,领东齐之地。东夷就此平定,成为大商治下的一方诸侯。

之后,张柳找来陶寻面授机宜,向他传授治理东夷的方法。东夷之地其实便是后来的齐国,历史上周王朝建立之后,武王分封诸侯,将东夷之地封给了姜尚,是为齐国。起初齐国土地贫瘠,人烟稀少,非常荒凉。姜子牙出任齐国国君后,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三大基本国策:“举贤尚功”,“因俗简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十余年后,齐国便面貌一新,成为当时天下最富裕的地方。

姜子牙治齐如此成功,张柳便将他的治齐之策照本宣科,一一传授给陶寻。张柳相信,若依姜尚之法治理东齐,十余年后,东齐必定富甲一方。

待一切安排妥当,陶寻便辞别张柳回转东齐,而陶灵儿则留了下来,打算跟张柳一起回转沬邑。

这一日,陶灵儿忽然找到了张柳。

“王子,这是我族圣典五行帝经,当年青帝凭此功法,纵横洪荒,罕有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