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外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划归我有陶部,让我有陶部想办法安置他们。”

蚩尤闻言,心中一阵犹疑。

驱逐各部老弱虽是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此举令蚩尤大失人心。张柳初来乍到,却要接收这些老弱,这不是要和蚩尤对着干吗!

蚩尤混迹洪荒千载,见多了阴谋诡计,因此一遇事情,首先便会往阴谋诡计上想。

张柳接受巫族老弱,此举确有收买人心之嫌,但凡收买人心者,所图必然不小。

“莫非张柳意在九黎!”蚩尤低叹一声,暗道:“罢了!若张柳真有才能,我退位让贤也就是了。”

一念至此,蚩尤当即道:“既然张兄要做善事,我自当成人之美。只是这善事却不好做,张兄若有什么困难,不妨前来找我,我若力所能及,定然不会推辞。”

张柳点了点头,笑道:“眼下却正有一事要麻烦大巫!”

“哦!”蚩尤微一沉吟,开口道:“不知是何要事?”

张柳道:“我有陶部初来乍到,还请大巫划定土地,使我有陶部有个容身之所。”

“这确是题中之意。”蚩尤点了点头,道:“紫鹊山方圆千里,正可供有陶部休养生息。”

“谢大巫!”张柳道了一声谢,忽又想到即将接收的巫族老弱,不由沉思起来。

第三十六章 希望

待诸事议定,张柳便辞别蚩尤,回到了有陶部驻地。

有陶部驻地里,陶墨独坐帅帐,静等张柳归来。

当初张柳决定举族迁往九黎,陶墨虽然没有反对,但心中却颇为忐忑。九黎之地是蚩尤的地盘,有陶部要在九黎安身,就必须得到蚩尤的首肯。有陶部虽是巫族部落,但因久在中原,早与蚩尤形同陌路。这种情况下,有陶部若要迁往九黎,前途着实难以预料。

今日张柳被蚩尤邀去议事,陶墨心中没底,便呆在张柳的帅帐静等消息。

傍晚时分,张柳回到帅帐,陶墨见了,连忙迎上前去,急声道:“族长,蚩尤可曾答应我有陶部安身九黎?”

张柳点了点头,笑道:“蚩尤已将紫鹊山划归我有陶部名下,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去紫鹊山。”

“紫鹊山!”陶墨黯然一叹,失落道:“怎么会是紫鹊山?”

“这紫鹊山有何不妥?”张柳见陶墨神思不属,不由疑惑地问道。

陶墨幽幽一叹,道:“族长有所不知,这紫鹊山乃是丘陵地势,其间山势连绵,起伏不定,根本不适合耕作。蚩尤将我有陶部安置于此,分明是不安好心啊!”

张柳笑了笑,道:“老族长多虑了,九黎大都是丘陵地势,不唯紫鹊山如此。蚩尤将我们安置在紫鹊山,也不能说他居心不良啊!”

陶墨苦笑一声,叹息道:“但愿是我多虑了!”

张柳笑了笑,道:“老族长就不要胡思乱想了,眼下刚刚开春,还是多想想农事吧!”

陶墨点了点头,又忧虑道:“紫鹊山贫瘠,即使精耕细作,每年所产的小麦也不会太多。所幸我有陶部人少,倒也勉强应对!”

张柳淡淡一笑,道:“方才议事之时,我答应蚩尤接受九黎诸部老弱,若今年没有收成,恐怕会饿死很多人。”

“什么?”陶墨闻言,大惊道:“眼下我们自顾尚且不暇,为何还要去招惹那些老弱!”

张柳笑了笑,道:“我如此做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哦!”陶墨闻言一愣,疑惑道:“族长有何用意?”

张柳道:“这些年人巫二族相互征战,双方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先前逐鹿一战,虽然看似惨烈,但双方并未伤及元气,因此我料定,再过几年,双方定然会再起战端。这个时候,我有陶部自然要招揽巫人,壮大部落,以图自保。”

陶墨点了点头,道:“族长所虑也不无道理,只是没有粮食,招揽再多的巫人也没有用啊!”

“确是如此。”张柳点了点头,道:“所以眼下我们得想办法多弄些粮食才行!”

“族长莫非想去借粮!”陶墨眉头一皱,道:“九黎之地贫瘠,其余的部落也为粮荒所扰,如何会借粮给我们!”

张柳摆了摆手,道:“我有陶部初来乍到,与其他巫族部落并不相熟,即使没有粮荒的问题,那些巫族部落也不会轻易借粮给我们,所以眼下,我们只能自力更生了。”

“自力更生!”陶墨苦笑一声,道:“就凭紫雀山那种地方,我们即使拼了老命,也不可能养活九黎各部的老弱!”

张柳道:“老族长无需忧虑,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等我们到了紫雀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陶墨见张柳始终神色安然,不禁奇道:“莫非族长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张柳笑道:“我是有些打算,不过一切都得到了紫雀山才能见得分晓。”

陶墨闻言,想起当初张柳教授族人种植小麦的事迹,心中不由松了口气,道:“族长既然已经有了决断,我也不便多说。眼下天色已晚,族长且先休息,待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去紫雀山。”

陶墨辞别张柳后,便去安排有陶部族人收拾行装去了。第二日,张柳辞别蚩尤,便带着有陶部族人向紫雀山赶去。

紫雀山位于九黎南部,离中原甚远。这里群山蜿蜒,绿水曲绕,奇花遍野,异兽盘桓,景色很是秀美。

有陶部众人翻山越岭,不几日便到了紫雀山。见到紫雀山这般景象,陶墨不由忧心忡忡地对张柳道:“看紫雀山这般景象,此地定然雨水连绵。紫雀山丘陵遍布,雨水连绵,这种地势、这种气候,根本不适合种植小麦啊!”

张柳闻言,笑道:“老族长无需忧虑,紫雀山这般景象,却正合了我的心意。”

“此话怎讲?”陶墨见张柳胸有成竹,不禁好奇地问道。

张柳笑道:“这紫雀山里,土山丘陵,曼衍相属,我们只需从上到下,将这些丘陵开垦成阶梯般的田地,便可得良田万顷。”

“如此妙法正好解决了地势的问题!”陶墨精神一振,接着道:“那又如何解决气候的问题呢?”

张柳道:“雷霆雨露皆由天庭掌握,天庭也是依照天道行云布雨。九黎之地位处东胜神州之南,正是雨水连绵之地,此象合乎天道,却不是人力可以逆转的!”

“那该怎么办?”陶墨闻言,不由焦急道:“雨水连绵之地不适小麦生长,若紫雀山雨水连绵,即使我们有万顷良田,也不会有多少收成!”

张柳道:“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紫雀山不适合种植小麦,那我们便改种其他作物吧!”

“其他作物?”陶墨一楞,道:“眼下人巫二族种的都是小麦,尚不曾听闻其他的作物也可以当做粮食来种。”

张柳一笑,道:“没有人种,并不代表没有,当初诸族狩猎采果,何曾听说过小麦也可以当做粮食来种!”

“确是此理!”陶墨点了点头,又疑惑道:“只是不知我们该在这紫雀山种植何种作物?”

张柳伸出左手往前一指,道:“这山上之物长势喜人,想来应该能够适应紫雀山的气候!”

陶墨沿着张柳所指往前一看,但见不远处的山坡上,正有一片青草点缀其间。这些青草约莫三寸来高,通体碧绿,此刻正随着微风,左右摇摆。

陶墨收回目光,苦笑道:“这绿草虽然长势喜人,但我们毕竟与牛羊不同,是不吃草的!”

“吃草?”张柳闻言一愣,接着哈哈大笑道:“谁说我们要吃草了?”

陶墨眉头一皱,不悦道:“方才族长言下之意,可不正是要我们吃草吗?”

张柳止住笑声,摇头道:“老族长有所不知,那山间绿草名叫水稻,此物成熟之后,所结种子便如小麦一般,是可以当做粮食来吃的。”

“原来如此!”陶墨闻言,大喜道:“族长果真博学多才,这水稻遍布九黎各地,这些年来九黎各部为粮食所苦,竟不知这水稻竟可如小麦一般当做粮食来种。”

张柳摇了摇头,叹息道:“其实发现这一点并不难,只是这些年九黎之众一心回转中原,并没有把心思真正放在九黎之地上,因此才有如此疏漏。若他们细心一些,早些发现水稻,又怎会沦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陶墨闻言,想起这些年有陶部惨淡的日子,一时愁绪上涌,沉默不言。

接下来几日,九黎各部陆续将族中老弱带到了紫雀山,一时间,有陶部人口激增,族中粮食日渐减少。所幸此时正好开春,山间野果野物遍地,因此暂时倒也不用为粮食发愁。张柳一边组织人手狩猎采果,一边带人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就在这繁忙而又充满希望的草长莺飞时节,有陶部开始了在九黎之地繁衍生息的第一个年头。

第三十七章 修殿

金秋时节,已经有些凉意的微风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