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伐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野战中对付冲击力最强的骑兵,明军还有着谨慎心理,但要说到阵地防御,那可就是信心十足了。腾冲之战,元江之战,广西之战,明军可以说是从阵地防御中一步步走向胜利的。胸墙、壕沟,火枪、刺刀,火炮、手榴弹,从工事修筑到武器配备,明军可谓是经验丰富,手段齐全。
    事实上也达到了马宝等人的目的,在两天的战斗中,清军轮番攻打,火炮轰击,却依然无法突破明军的防御阵地。依靠阵地防御的优势,明军杀死杀伤清军已达三千余人,而自身损失却不过七八百。
    消耗其有生力量,挫折其汹汹气焰,明军的目的达到了。同时,也给了满蒙八旗一个错觉,那便是明军惧怕野战,才只好被动防守。这样一个错觉的产生,对明军之后的野战获胜是十分有利的。
    野战不是蛮战,最终目的是为了获胜,自然要讲究战术战法。敌气势汹,则先挫之;敌兵力多,则消耗之。选择有利的时间,有利的战场,有利的条件,再进行野战以击败之。这是朱永兴所建议的战略战术,马宝等人忠实地加以贯彻,具体的细节,则要考验马宝等人在前线的谋划和指挥水平了。
    面对明军的坚强防守,清军将领觉得试探已毕,终于要变换战术,以打破僵局了。
    “分兵迂回,骑兵绕道奔袭,敌军的防守不攻自破,且会军心大乱,击之即溃。”靖南将军穆里玛对两天来的攻击失利并没有气极败坏,反正死伤的都是耿藩兵将,说白了,都是汉军,满蒙八旗可是毫发无损,此时他目光咄咄,自信地提出了自己的方略。
    “敌军的防御确实很严密,火力也很强,显是主力在此。”平南将军图海与穆里玛早有默契,应声说道:“避实击虚,都统大人之策正合兵法。”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
    对于两位满旗勋贵子弟来说,攻坚战实在不能发挥骑射无敌的优势,而耿藩的汉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突破敌人的防御。火炮不少,但实心炮弹对这种壕沟、胸墙工事的摧毁和破坏显然不如人意。而且敌人也有数量不少的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甚至要超过己方。
    不只穆里玛和图海在屡次攻击受挫后丧失了耐心,就连耿藩的带兵将领右翼总兵江元勋、参领白显忠、徐万耀也对攻破这样的防御体系没有了自信。两天来的不断进攻,伤亡的可都是耿藩汉兵,如此消耗下去,绝对不是办法。
    况且,满洲太君发话了,那得吹捧,那得恭维,很简单的对策也要夸得神机妙算、奇谋诡计。当然,分兵迂回固然有风险,但正面难以突破,这似乎是目前唯一的可行之策。
    “都统大人高见啊!”江元勋率先溜须道:“奇兵迂回,妙计啊!敌人发现后路被断,定然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敌军主力在此,其它地方必然防守空虚,迂回绕袭正击中敌人薄弱之处,可获出奇不意之效。”
    ……………
    不仅没有异议,而且大加赞扬吹捧,一个简单的战术竟然有如此巧妙,两位满洲太君十分满意,脸带笑容。
    “既然如此,那便由属下率骑兵迂回,大人在此坐镇,待敌军乱后一举突进。”平南将军图海作为副手,主动请缨。
    穆里玛点了点头,主将坐镇是常识,图海主动承担这个任务,又把坐镇说了出来,自己也就不必再争什么了。毕竟自己是主帅。大胜之后的功劳是跑不了。
    “四千满蒙八旗,再加两千靖藩精兵?”穆里玛询问般地望向图海,说出自己所估计的迂回绕袭所需的人马数目。
    “足够了。”图海不假思索地笑道:“多谢都统大人,还给属下补上了两千精兵。”
    这道理很明白,穆里玛坐镇,当然不能是他一个人。留下一千满蒙八旗是很正常的事情。图海预计有四千精骑可以率领,这多出了两千靖藩精兵倒算是个意外之喜。
    图海还不明白穆里玛的另一层意思,增加靖藩兵马一来是加强迂回的力量,二来是在万一遇到阻击或不顺时,有炮灰可用消耗,有掩护可脱身。也就是说,不到关键的战斗,满蒙八旗是要保存实力的。
    靖藩右翼总兵江元勋、参领白显忠、徐万耀心中是明白的,毕竟这炮灰已经当了两天。伤亡已经有了不少,这点觉悟还能没有?但有什么法子,在绿营兵面前,他们是大爷;而在满洲太君面前,他们却是孙子。
    这样一来,也就算是商议妥当了。六千人马迂回绕袭,主力继续做出攻击突破的假象,牵制住对面明军的注意力。
    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当然也差不多是最有希望打破僵局的办法,但他们似乎把明军在此阻遏防御的意图想得简单了。真的只是这边路好走。明军才集结主力于此吗?迂回绕袭自然是路况差、险阻多的地方,明军会没有防备?
    在兵马数量上只有明军的一半左右,还要分兵迂回,是盲目相信自己的战力,还是被明军单取防御的姿态所迷惑,又或者是两者都有吧?
    尽管分兵迂回绕袭的行动力求秘密。但明军已经在此布置了很长时间,暗探、斥侯既多,且隐藏很好,情报很快便被送至了明军大营。
    “分兵了?”汝阳王马宝并没有感到很惊讶,只是又询问了一遍进行确认。然后便冷笑起来。
    明军的主力确实在此,但却不是全部,新晋伯爵张国用、总兵雷朝圣率领着两团六千余人正扼守着清军要迂回绕袭的道路。雷朝圣暂不必说,张国用却是在腾冲之战时便指挥作战的老将,要说阵地防御,他的经验是相当丰富。有倚险而建的坚固工事,有更犀利的武器装备,抵挡住两倍来敌也是很把握的事情。
    强攻则阻击消耗,兵分则势弱反攻,这是马宝等人最终定下的稳妥战法。主力大部在此,防御时不虞被突破,反攻时也有足够的力量。清军的应变,终于给了明军由守转攻的机会。
    “全是骑兵,那满蒙八旗就算不是倾巢而出,留下的也不会太多。”吴三省谨慎地做着分析,作为参谋长,他并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给主帅提出建议,“没有重武器,张国用尽可以抵挡得住这几千敌军。而我们当面之敌,却因为这次分兵而显出薄弱。”
    “满蒙八旗大部一去,清军战力定然大受影响,我军的反攻机会到了。”马宝何尝不是这样想的,若没有这几千满蒙八旗,只是靖藩人马的话,明军哪里会如此稳重谨慎,早就迎敌出战了。
    “两天?”吴三省无需太多的计算,清军的迂回在明军预料之中,时间也早就有所确定,是两天还是三天后发起反攻,只是考虑到迂回清军再度返回的时间和可能性,所做出的可供参考的范围。
    马宝沉吟了一下,轻轻一拍桌案,定下了决心,“两天后发起反攻,争取一天便击败当面之敌。然后转向堵截,歼灭满蒙八旗于返回的路上。”
    每一个复杂的军事行动都可以分解,随后便能看到其中并没有什么深奥之处,基本上都是由一些简单的战术,去达到一个简单的目的,诠释着兵法上最简单的原理。马宝等人制定的计划也是这样,尽量抓住满蒙八旗与其他清军分散的空当,或是先强后弱,或是先弱后强,总之是个个击破的战术打法。
    将决定性的战役分解成若干次战斗,这也是稳妥之道。积小胜为大胜,这是一个方面;如果某次战斗失利,明军主力尚在,也容易进行调整,以力再战。换句话说,明军不奢望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决定胜负,也不会因为一次挫败而崩溃。
    留些余地,留点弹性空间,不做孤注一掷的豪赌,这是形势日益好转后,朱永兴的心理习惯。但在不知不觉之中,却已经影响到了下面军官的思维。(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接战
    防守不意味着怯于进攻,既然判断出明军主力在此,清军的分兵迂回便显得过于狂妄和轻敌。当然,八旗军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且大多是在主动进攻中获得,即便明军人多势众,也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无论是从征战辽东,还是席拘原,或是进兵西南,都是如此。
    经验是可以借鉴,但过于相信则又是一种误导。奇计妙策,说的便是如此。战阵厮杀,讲究的是变化,因时而变,因敌而变,因势而变。明军东征接连取胜,本应给清军敲响了警钟,但远来的满蒙八旗却依然以我为中心,依旧倚仗着骑射无敌的神话。由此,已经在战略战术上失了几分。
    迂回绕袭的部队还没有传来消息,这边明军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