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伐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汝阳王马宝拱了拱手。说道:“此番进取广西,虽只有万余人马,却也可进可退。末将定小心谨慎,不负殿下信任。”
    “汝阳王这是着急了。”朱永兴呵呵一笑,说道:“战事怕是要再准备些日子。吾为你们找到了强援,这联络、协调、筹划,还是要费些时间的……”
    听了朱永兴的讲述,马宝和贺九义才知道收拢海上武装的事情,有了助力,自然是对进取广西更有信心。但两人又不太理解。既然要等些时间,为什么要提早调动军队。
    “此番调兵南下,一是提早为进取广西做准备,二是向安南郑氏施压。”不待二人说出心中疑问,朱永兴便作出了解释,“吾为大明商人讨还公道。欲在海防专开中华商馆,安南郑氏却一再拖诿,视吾派人谈判为软弱。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显吾势在必得之意,还以为吾是在虚言恫吓。”
    “正该如此。”马宝接过话茬,有些忿忿地说道:“殿下仁至义尽,先礼后兵。安南郑氏尚不知悔改,真是冥顽不灵。”
    贺九义立刻跟上表着忠心,“殿下欲索何地,末将等便带兵直取,安南郑氏又能奈我何?”
    把强盗行径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实在是大有进步啊!朱永兴感到很欣慰,赞扬了几句,又把话题转到了广西攻略上。
    终明之世,广西土官的叛乱,以及苗、瑶、壮等各族的起义便不断爆发。规模较大的各族农民起义有大藤峡瑶民起义、八寨起义、古田起义等,其中大藤峡起义更是绵延不断达两百年。
    到了清朝,情况也不见改变,先后有瑶僮族抗清起义、龙韬抗清起义、颜光色反清起义……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也起源于广西。
    广西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有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有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有各族劳动人民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有土官与流官之间的矛盾,有土官与明朝廷之间的矛盾,土官之间也有矛盾等等。尽管社会矛盾复杂尖锐,但如果着重从经济方面去寻找根源的话,便可以归究为土地问题和食盐问题。
    众所周知,广西素来是山多田少,地瘠民贫的地区。在明以前,广西的土地大部分为工官土目们所占有,苗、瑶、侗、壮等各少数民族农民以至汉族的农民则很少土地,甚至没有土地。入明后尤其到了明中期,广西的土地兼并比他省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断绝了他们的生路。因此,广西的贫苦农民迫于生计而起义,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而明朝的镇压方式“武装夺田”无疑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广西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所谓的武装夺田,就是把起义农民的土地称为贼田,用武装夺取之后,分给官军或召募来的土兵耕种。企图用这种手段来破坏农民的生产,断绝农民的粮食,以达到镇压农民起义的目的。
    换句话说,武装夺田就是朝廷公开地把农民的土地,划归驻守官军及土官土目们所占有。这便使起初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而新的反抗官府武装夺田的起义又爆发了。
    此外,食盐问题也是明代广西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由于广西不产盐,广西的食盐是从广东运来的;又由于古代交通不便,盐运困难,加之统治者对食盐的专运和专卖,致使广西的食盐奇缺,“私贩甚多,盐价甚昂”,且“官运之盐,旋行旋罢,兵食具乏,地方坐困”。
    本来就不产盐,地方官吏又插手盐运,大搞盐贩私捞。史料记载曰:“传者谓链死,贼刳其腹,实之以盐”。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由于官府垄断盐运和地方官吏大搞盐贩私捞,使食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老百姓对地方官吏搞私贩盐价极端不满。
    盐本来就缺乏,而统治者又对广西少数民族人民实行食盐封锁政策,更加引起人民的反对。“广西不产盐,而两江(指明代广西的左、右江道)尤为难得,宜严立私贩之禁,量为功次等则。以为赏劳士兵之资。”结果呢,少数民族人民无盐可食,只能到山中寻找其代用品。《粤西诗载》有言:“山深路远不通盐,蕉叶烧灰把菜腌。”这就是当时广西各族人民过着无盐生活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食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于明政府对广西各少数民族实行食盐的封锁政策。势必引起人民的反抗,人民示得不为夺盐而斗争。
    “……前车之鉴,暴乱之源,若不根除,即攻取广西,亦是烫手山芋。不能为我所用也。”朱永兴痛批了明朝在广西的弊政,面前桌案上已经铺了数张军情司探听总结的广西方面的情况报告,“土地,吾有之;食盐,吾亦有之。如此岂不能革除积弊,踞广西之地。招广西之兵,抚广西之民?”
    广西地属边陲,自古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加上环境恶劣,民风骠悍,饶勇好斗。在明朝,曾经有过“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称号。曾经在明朝快灭亡的时候,在宁远大战中力挫当时天下无敌的清八旗军;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率广西兵从金田出发,一直杀到南京,纵横大半个中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唯一打赢的一场反侵略战争——镇南关大捷,依赖的是广西兵的英勇无畏……到了红军时期,又有“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的评价。
    朱永兴进取广西。要的不仅仅是占领,而且要消化,要为己用,成为壮大力量的一个源泉。所以,军政两手都要抓。都要硬。食盐,滇省出产,日后再靠海煮盐,不会缺乏;土地,广西不够就抢真腊的,湄公河三角洲的开发看来可以提前进行了。
    “汉、僮、瑶、黎等族一视同仁,有一人入军,则一家受益;有一家迁徒垦荒,则开垦之地半数归己。”朱永兴的优惠政策不断拿出,使马宝和贺九义都感到了振奋。
    朱永兴支持的力度如此大,政策措施如此优惠细致,这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尽管调拔的兵马不是很多,但有强有力的政务部官员宣传鼓动,为了土地和食盐,以及日后的生活富足,参军的民众岂能少了?
    广西战区看来只是个开始,以后就是两广战区,再以后……马宝的眼中射出热切的光芒。
    “进取广西还是要以稳、缓为主,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重,尽量不过早地占领大城市,也尽量不要向东扩展,以免触动到广东清军。”朱永兴作了最后的战略布署,再次提醒马宝和贺九义,“以广西清军为主要打击目标,东面推进暂不超过南宁为好。作战方向应主要向北,争取与安南基地联成一片。至于具体的战役指挥,便全交与广西战区指挥部临机决断。”
    马宝沉吟了一下,谨慎地问道:“殿下,若广东清军主动来攻,我军是否要退让避战?”
    朱永兴轻轻点了点头,想法虽然好,但要敌人配合,却也是一厢情愿。当时的广东、广西版图与后世很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广西壮族、黎族、瑶族三个民族反明起义猛烈,明太祖朱元璋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及广西门户钦州、廉州划归广东。而清朝则大体上沿用了这种区划,使得由镇南关进取广西的时候,钦州等地的广东清军难保不作出反应。
    “只是尽量不触动广东清军,但其要来进犯,则坚决打击。”朱永兴断然说道:“吾会令水师牵制,想必钦州的清军也不太敢轻举妄动。”
    几支海上武装尚未表态,岷殿下却已经如此笃定,马宝和贺九义互视一眼,虽还有些疑问,但都没说出口。
    “你们率军由太原城下过,向安南郑氏展我军威,再集结于谅山待命。”朱永兴做了最后的布置,“另有两千部队也随你们同行,至谅山后,他们会继续至下龙驻防。待命的这段时间,命军士多做飱饭,备足军粮。吾派出买粮的船队近日即回,会很快转运谅山。还有从滇省运来的盐巴,各地筹措的鱼干,也会不断向谅山运送。”
    “多谢殿下。”马宝和贺九义起身施礼,诚挚感谢。
    马宝和贺九义知道连番征战后,目前的物资供应并不充裕。安南基地勉强能够支撑。还要靠着补种的蕃薯,要到明年才能缓过劲儿来;暹罗援助的粮食现在都沿江而上,就近支援滇西;新收复的滇西之地虽然把秋收的粮食大半保住了,但也要靠后期的补种、抢种蕃薯、蔬菜,以及土府报馈来支持。能筹措出进兵广西所需的粮草。朱永兴肯定是冥思苦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