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伐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颇习床焓顾靖笔埂⑶寰浯溃宦矸旮尬颇习床焓顾靖笔梗盅擦侔脖傅溃患饰颇习床焓顾举菔拢盅菜溃患鸵⒌湮颇习床焓顾举菔拢盅步鹛诒傅溃惶镙挽跷颇习床焓顾靖笔梗盅捕5溃惠辉颇习床焓顾靖笔梗盅睬傅馈
    军政大权都操于吴三桂之手,他自然要安插亲信文官武将。把云贵两地切实地掌握在手里。
    “王上。”刘玄初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道:“若元江迟不竖旗反叛,滇中滇西又起战事,如之奈何?”
    吴三桂嘿嘿冷笑,捋须悠然道:“玄初,汝认为当如何?”
    “夫永历在缅,而伪王李定国、白文选等藉永历以惑众心。奋思一逞,此其患在门户也。土司反复无定,惟利是趋,有如我兵不动,逆党假永历以号召内外诸蛮,饵以高爵重禄。一被煽惑,遍地烽起,此其患在肘腋也。”刘玄初似笑非笑地说道:“王上欲师出有名,可令那嵩至昆明领受敕封,如其不来,则可出兵讨之。”
    “玄初知吾心意。”吴三桂大笑起来,说道:“雨季行将结束。当令三军准备出征,集粮召伕,吾要亲讨元江。”
    刘玄初点头赞同,元江那氏数世积累,财雄势大,乃是云南众土司之最强者,吴三桂亲征既可增加声望,又可起杀鸡儆猴之效。
    吴三桂送走刘玄初。心中喜悦。计策不谋而合,使他再无顾虑。滇土虽收,而滇局未结,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才最符合自家的利益。
    推开窗户,吴三桂向外望去。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已是华丽气势。但此时,他却有些不够满足,这是王府啊。要更加的宏传、壮丽,要显得更加神圣才行。待平定滇省,必要增修扩建,使之金碧辉煌,令人眩目。
    红亭碧沼,曲折依泉,杰阁崇堂,参差因岫。此等富丽王府,时春花、秋月之夜,月光之下,花园之内,摆酒宴饮,美人圆圆陪坐一边,不时劝酒,每当酒兴正浓之时,让圆圆唱上一曲。
    歌声清丽,感情激扬,唱得动情入迷。歌声助酒兴,喝到似醉非醉之际,漫步起舞,作发扬踏厉之容。舞罢,圆圆捧觞为寿,真乃人生最乐之事耶。
    年过半百,又处于位重权高之巅峰的吴三桂,追欢逐乐的奢求已经开始浸润其身。站在窗前,老汉奸憧憬着,幻想着……
    *
    朱永兴刚刚处理完最新送来的情报,和军情司的叶虎一起走出了帐篷。此时,天空里几颗星星在闪烁,微风则送来了不远处人们的低语声,
    自己没有猜错,昆明清军确实没有闲着,四处派兵加强防守,又搜集粮草囤积,吴三桂更是扩充兵马,就等着雨季结束,便会有所行动了。
    按照正常的战略思维,先近后远,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吴三桂先出边攻剿,朱永兴也觉得没有什么。毕竟元江那边的实力并不算弱,清军主力远去,他们的机会大增,趁机兴兵,可收围魏救赵之效。
    昆明,对清军来说,既是占据优势的胜利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包袱,是绝不可能轻易丢掉的。而三江之内的永昌、大理、楚雄、姚安等城池,是清军扼住明军北进的防线,可也使大量的清军无法机动作战。清军最大的机动兵力几乎都集中在了昆明,这便是明军可以利用的弱点。
    而且,与当时大多数汉人的想法不同,朱永兴极痛恨厌恶吴三桂,根本不寄希望于他能反正或投诚。他也并不畏惧吴三桂,什么雄才大略、才武无双,不过是个运气极好的阴谋家而已。纵观其军事生涯,何尝有过令人赞叹的指挥战例,即便是历史上叛清初期的势如破竹,也终被其致命的战略错误所抵消。
    我,一个穿越人士,还斗不过你个老汉奸?朱永兴认为明军只要精诚团结,不起内讧,吴三桂就并不是强大到不可战胜。
    “殿下,卑职告退。”叶虎锦衣卫出身,在情报司工作正是其所长,已经担负起周良甫至监察司所带来的空缺。
    “去吧,有情报随时来报。”朱永兴叮嘱了一句,又吩咐道:“特别注意与元江的联络,务必要保证畅通。”
    “是。”叶虎躬身施礼。转身而去。
    朱永兴略略停顿了一下,转身向帐篷外的一辆独轮车走去,杨国骧则带着两名亲卫紧紧跟上。
    一天行军下来,情况还算可以,虽然不到四十里,但也差不了很多。毕竟辎重营刚成立,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朱永兴便有了一个想法。觉得应该在步兵中大量使用独轮车。
    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路况实在不敢恭维,而步兵的盔甲又确实是行军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独轮车小巧,载重可达二三百公斤,可为一个小旗十名步兵驮运盔甲。两人一组,按每天四十里计算的话。则每人推八里,其余时间是轻装,比背着盔甲行进显然要轻松很多。
    更主要的是独轮车对道路的适应很广,窄路、巷道、田埂、木桥都能通过,又方便在崎岖小路和山峦丘陵中行走,其运输量比人力负荷、畜力驮载大过数倍。如果把轮子弄得大一些,在崎岖的路面上就不容易被卡住;如果加上风帆。还可以借助于风力;如果再根据牛顿力学改进独轮车各部位的位置,应该会更加省力。
    嗯,这个还是交给别人去研究吧,自己的物理水平好象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朱永兴暗暗咧了咧嘴,在这辆今天路上刚买来的独轮车前停下脚步,前后左右地观察起来。
    人民群众就是用这个东西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朱永兴左转右转,觉得不大象。
    独轮车在南方北方的名称和样式都有所不同,北方俗称“小车”;在西南汉族。因其行驶时“叽咯叽咯”响个不停,俗称“鸡公车”;在江南,则因它前头尖,后头两个推把如同羊角,又称“羊角车”。而独轮车的车辕,其长短、平斜,支杆高低、直斜及轮罩之方椭、几乎随地而异、随人而异。
    朱永兴抬起两个车把。试着推了两圈。按说这个东西只有一个车轮,应该是很容易倾覆的,但他确实见到有人用它载重、载人,长途跋涉而平稳轻巧。而且。据说这个独轮车的创始者就是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它的前身就是木牛流马,在交通运输史上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哦。
    没错,独轮车在四川应该更有用武之地,使用更普遍。栈道啦,山路啦,宽不过一尺的田埂和小路啦。在那上面,其他一切车辆都望而却步,唯有独轮车游刃有余。所以,注定了独轮车是为小路而存在的。随着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好,两轮,四轮,才会逐渐取代独轮车。
    咯咯……一阵轻笑惊扰了朱永兴的兴致,却是梦珠带着两个侍女不知何时来到旁边,以为朱永兴在好奇玩耍,捂嘴偷笑不已。
    朱永兴也不禁失笑,伸手相招,“来,坐上去,看吾推得稳不稳?”
    “殿下,您不早些安歇,怎来了这推车的兴致?”梦珠笑眯眯地走过来,却不往车上坐。
    “吾想把这车在军中推广。”朱永兴敛起笑容,解释道:“一小旗一辆车,装载盔甲兵器伴随前进,能省下辅兵。若遇战时,士兵也可就近拿取,迅速装备。嗯,一个小旗再配置一名火头兵,一名医护兵,兴许更好些?”
    一个小旗十二人,四个小旗为一个总旗,四个总旗为一百户,四个百户为一千户,四个千户为一镇。在朱永兴未来的军制改革设想中,他觉得四四制更适合目前的冷热兵器交杂的军队。当然,设想毕竟是设想,以后还会根据观察有所改变和完善。
    “殿下,您不觉得,这样有些怪异吗?”梦珠左右端详着独轮车,显得有些疑惑。
    行军队列中夹杂着大量的独轮车,嘎吱嘎吱地响个不停,这确实有点怪哈!朱永兴苦笑了一下,但想法却没有改变。如果有独轮车装载盔甲,每个士兵随身再携带十斤或十五斤飧饭,不仅能加快行军速度,更能支撑作战十天半个月。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大量辅兵,这样的优点,让朱永兴心动不已。
    影响行军速度的关键可不是步兵的体力,而是辎重的运输,也就是最慢的那个。那些大车,对路况的要求甚高,陷住卡住很常见。行军时,十几个、几十个人在那里喊着号子又拉又抬,更是司空见惯。
    独轮车,或者一匹马拉的窄距的两轮车,才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的道路。但运输量的要求,又使辎重营必须装备大车。这还真是个难以两全的因难,朱永兴觉得自己还是想得少了,过于理想化了。
    好在此次作战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