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山河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我也不知道外面怎么叫,我们这里叫粘豆。这种会好办一点,回去用水一洗,很容易就擦掉。你这样弄就比较麻烦,稍微一动,就会断成许多节。”楚家强说道。

植物界,虽然植物都没有思想,但不代表没有智慧。在种子传播方面,就充分体现了植物的智慧所在。

“这些植物也挺神奇的。”楚家强的一个表哥说道。以前读书的时候,便知道植物种子一般就是四种传播方式: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弹射传播。

“仔细留意生活的人,就会发现,身边其实都是哲理,存在的事物,都有自己一番至理。”楚家强笑着说道。

他表哥心里想的,在楚家强心里,其实就是两种,无非就是外力跟内力的作用而已。而通常情况下,都是外力的作用,将种子带走。

外力主要是依靠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

借助风力来传播的种子,通常质量较轻能悬浮在空气中,并随风而运动到各处。有些植物的种子还长出一些适合于借助风力飞翔的特殊构造。如棉、柳种子上的细绒毛;蒲公英果实上的伞状冠毛;松树、槭树、榆树等植物种子的一部分果皮和种皮展成翅状;酸浆属的果实有薄膜状的气囊等等。

这种现象,在农村太普遍了。要是楚家强带大家到里面一座大芒山,上面全都是芒草之类的。这个时候,秋风一扫,满天都是雪花一样飘动的东西,可壮观了。

“我以前到海南,就听那些人说,以前椰子就是靠海水传播的。”有个游客说道。

借水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通常是指一些水生和沼泽地生长的植物。如大家常见的莲的果实就是借水力传播的。莲的果实呈倒圆锥形,果实组织疏松、质轻、能飘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出很远。陆生植物椰子也是靠水来传播种子的。椰子的果皮疏松、富含纤维,能浮在水面上飘流。椰子内果皮坚厚,可保护种子免受水的侵蚀。

最后一种,就是靠动物跟人类携带了。有些果实故意长些果肉出来,引诱你们采摘,顺便就将它们的果实带走了。就拿小松鼠来说吧,平时喜欢吃松子,到了秋天,拼命将松塔搬回去,自然而然就成了使者。

种子的另一类传播方式是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传播的。这些植物通常具备自动播种的特殊装置,如喷瓜、凤仙花、野燕麦、钻草等植物。

喷瓜的种子成熟时,里面包着种子的组织变成粘性的液体,挤满果实内部,并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果实在外界碰撞或者成熟脱落时,果皮突然裂开,粘液和种子一齐喷射出去,射程可达6米。

凤仙花和沼泽木犀草的种子可以通过果实成熟后果皮的突然开裂的弹力而散布出去。

“种子传播方式最有趣的是麦田里生长的野燕麦的种子,它能够自己‘爬’进土中。”许皓是植物专家,对这些最是了解了。

野燕麦种子的外壳上长有一根长芒,芒的中间呈膝状弯曲,把长芒分成芒针和芒柱两部分。芒柱平常扭曲着,它对空气中湿度非常敏感。如果空气湿度增加,芒柱就会不断吸空气中的水分,变得膨胀起来,同时发生旋转。

芒针在芒柱的带动下也发生旋转,于是芒针和芒柱之间的弯曲就渐渐伸直。如果芒针和芒柱在伸直过程中,芒针的尖部顶在土壤上,种子就会向前移动一点;如果空气变干燥,长芒就会产生反方向旋转,并弯曲,恢复原来状态。种子就在长芒的不断伸曲中,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另外,种子的外壳上有密密麻麻的短毛,短毛在种子向前“爬行”时,起固定和定向作用。种子在前进中一旦碰到裂隙就会钻进去,第二年便会生根发芽。当然燕麦种子“爬行”的速度相当缓慢,一昼夜只能前进1厘米。

满身是毛的猴子也有点惨,跟唐立业一样,就坐在旁边捉起来。小松鼠虽然也是全身毛茸茸,但人家就在树上跳跃,没有下来,自然不会有事。

“呵呵!这次爽了吧?在家好好呆着不好吗?偏偏要跑上山来。”楚家强开口道。

第616章 满山野果

当然,除了有苍耳这些挡路的东西,影响心情之外,大家总体上还是挺高兴的。路上,虽然不像春天一样,到处都是野花,但看见不少的野果。

楚家强早早就提醒了,自己不熟悉的野果,最好要问过别人,有没有毒,然后再吃。来之前,老村长就叮嘱了他这件事情。

“咦!那是什么果实?怎么跟棉花一样白?”吴礼一眼看过去,就看见一个小悬崖边上有几株野果,那些野果一团一团的,跟棉花一样白,顿时感觉十分惊异。

“那是白饭果。”一个孩子马上回答。这些小家伙对野果也是非常熟悉的,以前放牛,几乎天天往山上跑,能不认识吗?

“可以吃吧?”有人就问了。

楚家强点头:“可以,但不能多吃,有微毒,吃少量不会有事,反而对身体有一点好处。”他是知道的,这玩意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止血;外用治湿疹,脓疱疮,过敏性皮炎,疮疖,烧烫伤等功效。

其他人一听,就有点想尝试,不过那儿是悬崖,不好过去呀!陈武只好打发猴子过去摘,叫小松鼠去也行,但要掏钱。只是,猴子根本不鸟他,只能掏钱求到小松鼠哪儿了。

小松鼠让猴子过去帮忙拿,猴子才不大情愿地跟着过去。

“呵呵!这家伙刚才叫它去就是不动身,小松鼠喊上了,不一样还是去?”周福荣笑道。

很快,白饭果摘了回来,大家都尝一点,发现微甘的味道,说不上什么感觉。叶彩萍说道:“不是很好吃。”

“野果能有多好吃?”楚家强翻了下白眼。这些东西虽然没有污染,算是天然的了,但长在山上本就是没有什么肥料,加上没人管理,自生自灭,很多时候都是没有人工培植的那么好吃的。

随后,大家又遇到一种果子,居然挂满整棵树那么夸张。令楚家强十分意外,很多人居然认识。

“余甘果,好多呀!”有个游客倒吸了一口凉气。以前,他就听说,这种野果很容易生长,结果很多,但没想到那么厉害。

“哦!余甘果吗?我们这里叫牛甘果。”楚家强愣了一下。不过,这些东西,每个地方叫法可能不一样,也没太在意。

很快就有人亲自过去,折下来一枝,拿过来给大家分享。这种果子刚入口是苦的,一会过后就会变甜,是种先苦后甜的野果。或许,它也在告诉人民一个道理,在吃它的时候,要记住生活都是先苦后甜的。

“这种植物可厉害了,无论多贫瘠的土地都能长起来。”许皓介绍道。

它以“贱生”著称。它不怕瘦,红土、黄土、石砾土,不管多贫瘠的土壤都能扎根。它既耐旱又耐涝,多旱的高坡,常被水淹的畦地,照样春华秋实。冬季落叶的自我保护机能,还使得它不畏惧霜冻。余甘果几乎没有病虫害,还特别长寿,200多年生的老树如今仍青枝绿叶。

“这种果子我发现外面也有人种植,听说8月成熟后可在树上挂果保鲜到次年2月,不知道真假。”李泉以前也吃过这东西。

许皓点点头:“是真的,这在水果家族里面,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它在印度,被称为圣果,在国内也很早就出名了。”

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过惠安南田的一株余甘子树的果实。并诰封为“皇帝甘”这抹余甘子的树龄已高达630多年,虽然清朝时被雷电劈成两半,但至今仍郁郁葱葱,而且每年结果。此树已被引入重点文物保护古树,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皆称其为国宝。

闽南民间有句谚语:“甘回味甜,越吃越少年”,还有“余甘吃了回味甜,老人吃了变少年”的民谣。

“那玩意又是什么?怎么现在才开花?反季节不成?”唐立业指着不远处的几株灌木说道。只见那几株灌木顶部长着一束束的东西,在阳光下泛白,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花。

“那不是花,也是可以吃的,你好笨呀!”那些孩子就纠正道。

唐立业老脸一红,被孩子说笨,脸皮再厚的人,估计也受不了。他心里哀叹:城里成长的娃伤不起!

“那是盐肤木,现在不能说花,但说果实好像也有点早。一般都是八月左右开花,现在过了。这玩意十二月都还有,不怕冷。”楚家强大概说道。

“上面那些白色的是盐来的。”一个孩子说道。

这些东西没什么营养,但平时上山,折一枝下来,含到嘴里,咸咸的感觉,也能打发时间。

“这东西我认识。”一个游客大喊大叫,好像认识一种野果很光荣一样。

楚家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