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在洛阳那次到处派人征辟贤才,只得到三四个反馈,吕布到了邺城,稍有名气,又借邺城朝廷的名义发下一些任命状,得到了一些回应,有些贤才陆续来到邺城投奔吕布,有些贤才还在路上,虽然这些贤才只占吕布想征召的人才的三分之一,已足以让吕布俾睨群雄,自称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了。

吕布刚刚(~文。)为招贤馆里那(~人。)些自愿投效(~书。)的无名之辈里(~屋。)面发掘不出大才而感叹的时候,他寄以厚望的豫州义阳人魏延魏文长和豫州汝南人陈到陈叔至一起到达邺城。这两个人的武力都接近九十五分,特别是魏延,他的统御能力也接近于超一流武将。

魏延和陈到前来投奔吕布并不是像吕布期望的那么一帆风顺,还经历了一些波折。

此时的魏延只有十八岁,父亲刚刚辞世,他领着父亲的一百多名部下,前去依附新任的豫州刺史刘表。

刘表对于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没什么兴趣,随便封了一个屯长打发了事。

吕布派去魏延老家征辟魏延的士卒听说魏延投奔刘表,基于吕布的命令,锲而不舍,跑去豫州治所谯县,把吕布的书信呈递给魏延,碰巧汝南人陈到也在魏延军帐里,便一并把吕布写给陈到的书信呈递过去。

陈到的情况跟魏延一样,都是家境破落的寒庶子,都因为年轻,没有名气,家庭出身差,被刘表看轻。

吕布口述、陈琳撰写的书信文采斐然,透人心脾,魏延、陈到两人看了心中大动,但他们对吕布都没有多深的了解,便向送信的士卒详细询问吕布的情况。

吕布派去送信的士卒都是伶牙俐齿的,口若悬河地把吕布说得英明神武得仿佛天下只有这样一个英主。

魏延、陈到当然不会听信两个士卒的一面之辞,他们把两个士卒打发走,然后到处打听吕布的情况。

在这样的年代,能够流传类似消息的都是世家大族,平民老百姓消息闭塞得很,魏延、陈到从那些世家子弟里当然听不到吕布的多少好话。

但是魏延、陈到家庭出身寒微,受够了世家大族的白眼,久而久之,他们对世家大族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成见,对那些世家子弟的话是反着听的,反着听,听多了,慢慢就琢磨出吕布的不凡之处。

两人都是有头脑有判断力的智将,聚在一起稍作合计,便盘算出吕布的特点:出身寒门、武功超绝、救下太后天子和陈留王、深得皇室信赖、智谋深远、求贤似渴,最重要的是吕布求贤是唯才是举,不问出身,这一点儿,就明显超过刘表许多。

特别是听吕布大破董卓麾下牛辅、杨定部并迅速平定了南匈奴,原来还有几分犹豫的二个人当即带领部曲,悄悄离开谯县,往邺城而去。

刘表虽然不看重魏延、陈到二人,可一旦对方要离开自己另投明主,他的面子上就挂不住,便命麾下名将袁桐领一千人马追击魏延、陈到。

刘表认为袁桐乃汝南袁氏的旁支子弟,通晓兵书战策,又有万夫不当之勇,乃汝南名将,当可一战而擒魏延、陈到二人,没成想魏延、陈到麾下仅有两百人就敢伏击袁桐,魏延一刀将袁桐斩落马下,袁桐那一千人马一轰而散。

魏延、陈到绕过兖州黄巾的势力范围,顺利渡过黄河,到达黎阳,跟驻扎黎阳的张辽接了头,递交了吕布的征辟书信,张辽便放魏延、陈到一路北上。与此同时,张辽派人快马加鞭,赶在魏延、陈到到达邺城之前,通知吕布,说魏延、陈到即将到达邺城,让吕布做好迎接的准备。

这是吕布的一个独到设计,他吩咐壶关、黎阳等关隘的守将们,密切注意前来投奔吕布的贤才,吕布好提前做出精心的准备,给那些千里来投的贤才们特别的感动。

当然不是什么贤才都值得吕布亲自迎接,吕布只对那些有真本事的贤才礼遇,当然你有本事同时又有名气的话,吕布更欢迎了,但像许靖那样的徒有虚名之辈,吕布是懒得出迎的,都有田丰等人接待。

魏延一马当前,陈到领军在后,向邺城进发,刚到邺城南门,他们惊住了,吕布竟然亲自来迎。

魏延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乍看起来有几分神似关羽,只是年龄不大,没有蓄须。

吕布并不因为有几分讨厌关羽而连带着讨厌魏延,反倒是因为有几分同情魏延在历史上的遭遇,对魏延的态度很好,朗声大笑道:“文长,叔至,我等你们多时了!”

魏延本来以为吕布只会派麾下某位将军来迎接自己这样的无名小辈,没成想吕布亲自来迎,赶紧翻身下马,俯身下拜:“魏延何德何能,敢劳烦主公出迎!”

第311章 魏延没反骨

吕布赶紧上前把魏延搀扶起来:“文长之武功将略,皆有大将之风,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双慧眼,能弃暗投明!文长跋涉千里来投,我走出城门几步来迎接,又有何难!”

说着,吕布伸手取下魏延的头盔,把头盔上的灰尘轻拂了一下:“文长你这头盔上已经积满灰尘,可见这一路之舟车劳顿风尘仆仆,辛苦你了!”

这年头的上位者那里有这等平易近人,想当初那刘表只是远远瞟了魏延一眼就把他打发下去,魏延越发感激,涕零道:“魏延得主公如此厚爱,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力。”

吕布一方面是想表达对魏延的厚爱,另外一方面嘛,趁着给魏延脱头盔之际,他手掌轻轻碰了一下魏延的后脑勺。

吕布摸了魏延的后脑勺以后,不禁哑然失笑。

罗灌水又在忽悠人啊,魏延的后脑勺平顺得很,根本没有他所说的反骨。

罗灌水之所以搞出反骨一说,完全是为了证明罗灌水塑造出来那个半人半神的诸葛亮有识人先识骨的本领,但他写得太前后呼应了,活灵活现了,以至于把吕布都忽悠住了。

实际上书里根本没有描绘魏延具体的骨相,看起来诸葛亮是根据魏延的精神气度来决定其反骨存立的。

魏延是有将才,但性格矜高,持才傲物,他之前的两次表现也让诸葛亮不安,一次是为迎救连逃命都不忍心丢下老百姓的刘备而反叛刘琮勇开城门,第二次是为保黄忠而杀韩玄,诸葛亮刻意忽视魏延是为了投靠刘备而做出来那样的举动,刻意认为魏延是两番叛主,脑后必有反骨。

罗灌水又写诸葛亮死后,魏延有意谋反,诸葛亮死前设计让马岱杀魏延,其实,多半也是为了塑造诸葛亮的英明而刻意污蔑魏延,治史严谨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明确指出:魏延“实无反意也。”

吕布又想起,后清初年,太祖决定修三门峡水库,别人都表示拥护,有的专家虽有异议也不敢说,只有黄万里坚决反对,结果被打成右派。庐山上,太祖说彭帅:“你和黄万里一样,脑后长着反骨。”残酷的灾害证明了大跃进和三门峡都是极端错误的决策,那两位被称为“脑后长着反骨”的人,都是国家的良心。

吕布觉得,魏延的“脑后有反骨”实际上是他一直在维护着他心中的忠义,他认为刘琮不合大义,便开门迎接刘备,他认为韩玄残暴不仁,他就杀掉韩玄救下黄忠,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他魏延一辈子都忠于刘备,忠于刘备的蜀汉大业,这一点儿无可厚非。

吕布对魏延非常器重,不但因为他知道魏延的脑后反骨是千古奇冤,有同情之意,而且吕布熟读三国志,他清楚,真正历史上魏延的本事比演义上写的那位还要大上一些。

说起历史上蜀汉将领,五虎将之下便是魏延,这种排行或是以资历,或是以武艺,但若是以将略而言,魏延不逊于五虎中的任何一位。

历史上,刘备进位汉中王,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这时候,需要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军事重镇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必定是张飞,张飞也以为必定是自己。刘备却拔魏延为都督,总督汉中,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厚嘉魏延的豪气。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正是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建安二十四年下半年,刘备的荆州三郡被盟友孙权夺去,关羽也被东吴杀害,刘备怒不可遏,在称帝后不久,就倾全国力量东征孙权,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这一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内部引起了骚动和反叛,曹魏随时有可能进攻汉中,但是由于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后来魏延死后,王平等人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