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剑金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心,但既然遇上了,何不瞧个究竟?

强烈的好奇之心,又促使他跃跃欲试。站起身子,不期而然又向东首石壁下走去。

再次抬头一阵细细打量,只见那条斜裂细缝,离地少说也有八九丈高下。除了隐绰绰的一丝白线之外,什么也瞧不到。

只有轻轻的水珠,由壁缝中滴落下来,发出滴滴之声,敢情这上面还甚是滑湿!

梅三公子算算距离三人醒转,为时尚早,自己何不上去瞧瞧?心念一动,立即气纳丹田,足尖轻轻一点,人已凌空拔起九丈来高。窜进洞口,用手一探,果然裂缝石壁上,触手如冰,又冷又滑,满生青苔!

裂缝虽有十来丈长的一条,但宽度却不到二尺。

身子钻入其中,后背和前胸,差不多已与两面的削壁相距无几。头脸还须歪着,鼻尖才不会碰着石上。而且一双脚更悬空荡着,无处立脚,因为腿部根本无法弯曲。

尤其是这条裂缝,由顶端垂直而下。两边石壁,有若利斧削过,极为平整光滑,滑不留手!寻常会武之人,就是轻功再高,也难飞升得上。

梅三公子凝神行功,提了一口真气,双掌轻按。身子又提升了五六丈高,脚尖紧贴着石壁。换了口气,双掌再按,人就再次上升。这样手足挨次递升,到了百丈左右,只觉扑面霏霏,尽是沾衣欲湿的白气。似雾似霰,一片迷蒙!裂缝也似乎稍觉宽敞。

梅三公子停住身形,仰头一瞧,任你目力最佳,也只能瞧到两三丈光景。再上去,依然是白茫茫一片云层,不知究有多高?

但觉这条裂缝,两面矗立而上的石壁,敢情越往上面,越是宽敞。

这一会工夫,自己已是衣履尽湿。山风徐来,渐生凉意。既然到了此处,自然只有继续往上,决无退下之理。不由鼓着勇气,蓦吸一口真气,双手虚空一按,足尖轻点。

人就像脱弦弩箭,穿云直上。

这会因石壁已经从陡峭,变为微有坡度,而且身形也不似先前那样夹在中间,施展不开。虽然石壁上还是满布

青苔,十分滑溜,但总算好了一些。

梅三公子毫不怠慢,足尖不停的在削壁上轻点,身子也一直凌空直上。约摸又过了一盏茶的光景,头上云层,已逐渐稀薄。

一连又是几个起落。蓦觉眼前一亮,自己身子,已站在一座峰顶之上,晴天万里,阳光照眼。自己在隧道地穴之中,不知时间,原来不但天色已亮了多时,而且已是巳牌时候!

纵目四顾,但见群山罗列,丘壑起伏。白云舒卷,清风徐来,不由精神为之一振。

再回头一瞧,自己来处,原来竟是十来丈宽的一个山洞。足底白茫茫的,尽被如絮浮云,填盖满了。这正不知是几千百年以前,裂开来的一个缺口?

再一打量自己立足的这座山峰,四面居然全是千仞立壁。满生着苔鲜,异常光滑,是个无人能登的绝地。

峰顶广达一二十丈,到处都是凹凸不平的岩石,也满生着青绿石藓。

峰顶中央,是一棵藤蔓低垂,虬根盘结的大树。这树树身不高,但覆盖极广,远望过去,犹若撑着一柄雨伞。

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剑

梅三公子这时恍悟歇语中那句“天外浮云”,原来指的竟是一线天之外,浮云之上。

哦!哦!是了!“在树之筋”,当时自己还认为就是指隧道入口覆盖的许多盘枯藤而言。这样看来,“在树之筋”,该是和这棵大树有关了。

不是吗?四句歇语,明明是说:“那一琼一文,两件异宝,是在一颗大树之筋,你该进入洞中的地穴,然后再由一线天出浮云之外。

现在只是要找到“大树之筋”就得了。

他这一豁然贯通,就立刻向大树底下走去!这棵大树,藤蔓交结,枝叶茂密,浓荫覆盖,怕不有四五丈方圆?地上比手臂还要粗的树根,虬筋盘结,滑杌遍地。

“在树之筋”?可能就在这虬筋盘结之处。

梅三公子心中寻思,这四句歇语,据江湖上的传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

那么这“在树之筋”,当在几百年前的在树之筋,而非几百年之后,自己所能看到的在树之筋上。

即以这棵大树而言,最少也有四五百年了。

目前固然树身大得要几人合抱,但在几百年之前,也只是一株普通小树罢了,决不会有交错虬筋,遍地藤根。那么……这一琼一文,在树之筋,当时的树筋,又是什么呢?莫非那位神僧当时把宝物埋藏在树根之下?

唉!如果真在树根之下,那就非斫倒大树,再挖掘根盘不可。算了!自己又并非志在必得,何必花这大的气力,把好好的一棵大树斫倒?

而且这棵几人合抱的大树,要斫倒它,又谈何容易?想到这里,正待回身,瞥见树身之上,依稀还有字迹!不由跨上前去,仔细一瞧,字迹和地穴石壁上情形相同,是用金刚指写成的。

不过树身和石壁不同,几百年来,它在不停的长大。字也就逐渐消失,目前已经谈到不可辨认。

梅三公子细心观察,一面用手指按着原来的笔划,顺势揣摩。这样推究了大半天,才依稀认出好像是:“绍兴十七年,智果手植”。等几个字样,“绍兴”是南宋高宗的年号,距今已有五百年了。!

至于智果?敢情就是这位发现宝物,留题歇语的神僧。

不过当年他手植此树,又何用在树身上留下字迹?他蓦地触动灵机,眼光依着这行字迹,向下瞧去。

树身下面,还不是和其他地方一样,盘着精如臂膀的虬根,那有丝毫异样?

梅三公子瞧了半响,不由哑然失笑。自己光是从树根上搜索,那会瞧得出端儿来?要知五百年前,智果神僧,植树之初,这还是一株小树啊!。

当年他留下这行字迹,准是埋藏宝物的记号,自己何不一试?

想到这里,立即从腰间抽出昆吾剑,先把树身下面露出地面的虬根切断,然后慢慢地向下挖去。

昆吾剑削铁如泥,何等锋利!他连挑带挖,何消片刻,就挖了三四尺深一个窟窿。但这棵古树根部,粗粗细细的虬根,竟然藤须纠结,越挖越多。

梅三公子双手并用,顺着一条较粗的树根,削去四边分支细节,往下挖去。一阵工夫,已经挖成一个深坑。而那条树根,还是盘盘曲曲的深不见底。

剑尖有了感触,虬根盘曲之间,忽然露出一角青石。不由心中一动,这树根深处,虽是岩层。

但显然这青石颜色,和原来的石层不同,敢情就在这里了?

心念急转,剑尖一挥,便把虬根切断,一面小心翼翼的拔开砂土。

青石逐渐露出,那好像长方形的一个石函!梅三公子陡觉精神一振,知道自己所料不错,紧接着把青石上下四周的树根砂石,悉数拔开。

然后还剑入鞘,双手捧住青石一端,往外拉出。石函共有三尺来长,上面还隐约有字。

梅三公子这时无暇多看,挟起石函,纵身跃上深坑。拂去身上砂土,放下石函。

细细一瞧,原来石函正面,果然还有一行小字,龙飞风舞,指痕宛然!

当然也是那位智果神僧,用金刚指写就:“琼蜂为精,功胜玄真,文曰阿耨,剑中之神,五百年后,贻有缘人。”

梅三公子看完之后,心头蓦地一惊,这六句似诗非诗的歇句,前面四句,似乎是解释那留在石壁上四句歇语的第一句“一琼一文”而言。

虽然这解释,还是不太清楚,但可知道,石函所藏的是一块玉石英精,和一柄神剑无疑。

可是后面两句,“五百年后,贻有缘人。”

难道智果神僧,当日藏宝之初,就算定要待五百年之后,才有有缘之人前来取宝?

这有缘之人,难道就是自己?梅三公子这会不再思索,看好石函合缝之处,两手轻轻一揭这石函好似浑然一体,那里动得分毫。

唔!许是年代久了,不易开启。当下手上不期而然又加了几分力道,那知依然一动不动。要是再加上十分真气,石函势非破损不可。但这神僧留下来的遗迹,万一破损了,岂非亵渎?

心念一转,反手撤出长剑,依着石函原缝,小心翼翼的用剑尖向四周轻轻划了一转。然后用手一揭,石函果然应手而启!

只见石函中间,平放着一柄两尺来长黑黝黝的短剑,和一块鹅卵大小四面凹凸不平的黄色琥珀。这就是数百年来,武林争传的两件异宝?

梅三公子瞧着这两件东西,心中未免稍有疑虑。

当下伸手取出短剑,一手轻按卡簧,缓缓一抽。

那知竟然分文不动,敢情年代久远,短剑生了锈?

那还成什么宝物?

梅三公子心念转动,手上渐渐运功,三成、四成、五成!怪! 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