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雍容一笑,“自是方便。”

话毕,对外就唤了一声“来人。”

大太监张公公进来,哈着腰即问:“娘娘有何吩咐?”

“带武国公夫人往东宫去见过太子淑容。”

“喳。”

张公公堆着笑意,就走至廖氏身旁,道:“夫人,请随奴才来。”

廖氏不好再坐着,皇后都发了话,明显是不欲同自己多说,站起身来跪了安就往外去。

皇后望着廖氏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口,低头轻轻喃语道:“不知远虑~”摇了摇头。

等出了皇后的凤朝宫,廖氏便觉得自在多了,人也不由地松了一口气。从前同皇后谈话,都没有像今日这般吃力的。许是因为从前不常见面,彼此都有些生疏的客气吧?

廖氏这样想着,便期待着同如幂见面的情形。不管怎样,她也该使把劲了。

“呦,是武国公夫人。”

意外地,就从旁边拐歪处传来一声唤声。廖氏放眼过去,那引路宫女后的不是一身命妇华服的唐夫人是谁?

竟然在这儿遇着她……

思路刚转,二人就到了近身处。廖氏笑着道:“定国公夫人是进宫来见梨妃娘娘的?”

唐夫人闪着精明的眸子炯炯地望着廖氏,回道:“是啊,娘娘身子不适,招我进宫说说话。”

廖氏可不信她们母女间的关系有多好,但面上还是客气着道:“梨妃娘娘如今怀着龙胎,身子贵重,唐夫人是得好生照顾着。”

后者眼角更显笑意,随意就道:“本是过了三个月,龙胎已经坐稳,却不防怎么就不舒服了,我在府中也是坐不住,自然是跟前侍候着好。”

说出这种话,似是拉近了二人关系,却也是有些张扬的感觉。

廖氏只淡淡道:“我还要去东宫,便先行一步了。”

唐夫人也不强留,只颔首道:“薛夫人慢走,改日有空再叙。”

“自然会的。”

廖氏往前继续走着,等拉远了距离,才对身旁的张公公问道:“定国公夫人可是时常进宫?”

张公公转头望了眼远去,回道:“回夫人,是的。梨妃娘娘怀着龙胎,圣上特准唐府人可以随时进宫,不必每次都请命,只需报了皇后娘娘便成。”

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廖氏心里掂量着唐府的地位。

梨妃的玉流宫中,唐夫人坐在一旁,亲自为躺在贵妃榻上的梨妃打着扇子,嘴中边念道:“上回的那事,你同皇后说过了没?”

梨妃漫不经心地转头,随意睨了眼余氏就倦倦道:“提过了,她也没拒绝。”

唐夫人微微叹气,“方才我见着武国公夫人的时候,她对我神色淡淡,怕是心里不愿。”

梨妃不屑道:“她不愿有个什么用,这事还是皇后说了算。如果真谈成了,我同皇后一同请圣上赐婚,薛府不管是老的还是少的,不愿意又能如何?”

唐夫人放缓了打扇的速度,似是不好意思地道:“这也是你二弟惹出来的事,倒要你多操心了。”

梨妃瞟了眼唐夫人,“此时说这话有什么用?我是唐家的女儿,自是为唐家着想。倒是母亲,一直防着我做什么?”

不防梨妃将话说得这般直白,唐夫人手中动作一滞,似是为了遮掩,想开口的时候却又见梨妃摆了摆手。

“母亲若是真想感激我,即给大弟再选个贵妾。”

唐夫人意味不明,只听梨妃继续道:“当初您给他选了秦家的二姑娘,我也说不得什么。只是毕竟是个庶女,多委屈了他?大弟怎么都是府里的嫡长子,他娶庶女,让二弟娶薛家女儿。母亲,我也是为了您着想,让外人说你厚此薄彼就不好了。”

梨妃款款的说着,又添了句:“这亲联不联得成,可还不一定。再者,我们唐家能想到的,薛家能想不到?她皇后娘娘叱咤后宫这么多年,母亲可别少瞧了她。”

第181章 旧事重提

廖氏心事重重地回到府里,候在门口的下人上前弓腰禀道:“二夫人,您可回来了。”

来人是个眼生的婆子,此时低眉顺眼讨好般地笑着。

因宫中同薛皇后的谈话,此时廖氏心情有些郁闷,随口就嗯了一声。

婆子跟着廖氏的步子进了府,伴在一旁道:“二夫人,大夫人等您许久了。”

虽是住在一个宅子里,但廖氏已经许久没去钱氏的梧桐院走动了。二人心知肚明,关系早就不复从前,便是连表面上的功夫,也懒得做。此时听了好奇,廖氏转头即问道:“大嫂找我?”

“是的,大夫人在祠堂那等着您。”

祠堂?

廖氏拧眉,什么事情要到那里去谈?

微微点了点头,就改了原先去月怑院的道,反转向西北方向。许是好奇心的催使,又或许心里有些疑惑急待寻个答案,很快,廖氏就到了祠堂的院外。

往里看去,院子里空无一人,便是从前拥护在钱氏身边的那些亲信婆子丫鬟都不在。廖氏让董妈妈等人留在院外,独自走了进去。祠堂的大门敞开,望着那一排排的列祖列先灵位,前方的香炉中还燃着清香。

走上前,廖氏亲自点了香而后拜了祖宗。同祠堂大堂想通的西次间里传出轻轻的咳嗽声,廖氏闻声望去,识得那是钱氏的声音,面色一顿,抬脚就走了过去。

次间的门仅两三人宽敞,因为天气闷热的原因,换下了从前那厚实的门帘,反挂上了碧纱帘子。透过视线,隐隐地还能瞧见里面一素装妇人背对着自己坐着,此时后背微弓,脑袋侧前,肩膀上下打颤,似是在掩着帕子捂嘴。

大嫂生病了?

耳旁断断续续的咳嗽声继续着,廖氏脚下的步子微微沉了沉,略作思量便打了帘子进去。次间里安置的很整齐,家具精致且简约,很是宽敞。一声声的,是方才咳嗽声的回声,空灵中加了几分沧桑。

走到钱氏身后,今日的她只着了件素面绣大朵淡黄菊花的对襟衫,与往日那种贵气逼人的华贵不甚相符。廖氏心中突然生了种异样的感觉,站在背后轻轻地就唤道:“大嫂。”

钱氏自小椅子上转过身,双眼晕黑,颜容略显憔悴,这模样直将廖氏吓了一跳。

“哦,是二弟妹来了啊。”声音又软又轻,很是无力。

廖氏不解地望着她,眸中闪过一丝忧色,道:“大嫂,您这是怎么了?”

钱氏摆了摆手,似是不欲多说,只指了指自己身旁的椅子,招呼道:“二弟妹,来、坐。”

廖氏依言坐下。

“咳咳~咳咳。”

廖氏低头又咳了几声,脸色苍白地拿起手边的茶盏小抿了一口才道:“听说弟妹今儿个进宫去了?”

廖氏面色淡淡,“是的,大嫂。”

抬头觑了眼廖氏,钱氏似是漫不经心地道:“日子可是已经选好了?”

廖氏迟了迟才反应过来钱氏口中的日子是迁府的日子,浅笑回道:“便就是月底,选了廿十九。德华寺的师傅道这日宜出行、纳采、冠笄、上梁、移徙、作灶、进人口、入宅等,是个好日子。”

钱氏眸中不见波澜,似是一汪极为平静的湖水,仍是死气沉沉。微微点了点头,就开口道:“日子选定了,也好。”说着抬头睨了眼对方又道:“本是想建议你和二弟等俊哥儿娶了媳妇再搬,却不想这么急。不过不管住不住在一块,咱们拜的都是同宗,关系是怎么都差不了的。”

廖氏眸子一沉,半晌才道:“自然是这个理。”

“今日进宫,皇后娘娘同你提了唐府吧?”

廖氏面露惊愕,但对方却只是以极为寻常的口气。她不好多问,只好道:“嫂嫂怎么知道的?”

今日是自那日在锦园因信件二人撕破脸皮后说话最为沉静的一天了,彼此间似是极有默契,口气不冲不火。

“这个事,自是能猜到一分半分。”

钱氏说着抬头,感慨道:“定国公府二老爷去了边关,他们家也算是出了个能人武将。”

薛府、唐府、秦府三府本均是从武出身,但后来随着家族根基越显越稳,难免眼红起那些附庸风雅的文人才子。等到后来时局基本定下,朝廷广招文官,高祖皇帝曾有言,武将用以平天下,而想要治天下,可不是那些粗人武汉能行的。

这句话让三府祖先后都做了决定,即培养自家子孙从文。也就是这样,等到这一辈的时候,三府的当家都是重修文职,难免就忽略了武这一方面。

因而,薛仁康当初能以显赫战功封爵,不止是在薛府,在燕京也是很了不得的一事。

但现在,唐家却也出了这样一个人才。钱氏的这话,虽说得轻描淡写,却无疑敲在了为丈夫担忧的廖氏心上。自己问的是她如何就知道了娘娘会提唐家,她却扯出唐家内府间的事来。

简直是莫名其妙。

“这个事任命下来时日也不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