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又不是你,你慌张什么?”黄昏也停止锻炼身体,跟了上去。

“可恶!”林玉婷快要动手了。

“我去参加那个狗屁酒会好了。”黄昏说:“不过,先得往肚子里填些东西才是。想吃什么?”

“看见你,我就没胃口。”

“风度,素质啊!”

二人的生活方式其实都比较仿佛,对物质上的东西没有太多要求。换好衣服,洗完澡。就在街边店吃了碗牛肉面。看了看,天还亮着,黄昏建议一起去看电影。

“看什么电影,有什么好看的?”

“恐怖片怎么样?我常常想像着一个小女孩子和我一起去看恐怖片,在最精彩最恐怖的部分尖叫一声,投坏送抱,寻求安慰。那是一个男人最幸福的时刻。”

林玉婷被黄昏惹得笑起来。“那就去看。”

是一部叫《极度深寒》的美国影片。好像以前看过,在另外一个世界。故事情节黄昏至今还记得。却不想在这里看到了。

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一样地场景,一样的故事。一样的拍摄手法,只演员不同。

黄昏突然冷汗。

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世界开始转入正常,两个世界开始慢慢接轨了。

也许,总有一天,两个世界会变得完全一样。

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

黄昏一直引以为傲的就是比这个世界的人多了那么一点点创意,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而这些想法都是剽窃自另外世界。

但如果两个世界有一天变得完全相同,自己还怎么混?

汗水无声地流。

旁边。林玉婷大口地咬着爆米花,很香的玉米味。

看完电影,天已经完全变黑。

看到黄昏脸色大变,林玉婷笑笑说:“一点都不可怕,对不起,让你失望了。不过,我看你是吓得够呛。”

黄昏喘了一口粗气。道:“我倒是想扑进你怀里。可我又害怕,又紧张。有一种情绪叫不安。有一种感情叫患得患失。”

林玉婷难得地羞红了脸,半天才道:“单纯论口才,我还没见过像你这么能说地。”

“脸皮吧?”

“是有点厚。”

二人都大笑起来。

黄昏笑了半天,心情好转,问林玉婷,“什么酒会?”

“是法国领事馆举办的一次文化界同仁的聚会。今年是中法文化年。你不是写了一部小说叫什么《情人》的吗?女主角好像是一个法国姑娘。法国领事馆的文化参赞看了你的小说,很是喜欢,说是想介绍到法国去。通过我想邀请你去参加这个酒会。”

“哈哈,意外之喜。”黄昏这段时间很忙,加上《情人》一书销量惨淡,例不这事忘记了:“走,我们一起去。”

上了车,黄昏直接将车钥匙扔给林玉婷:“你来开车。”

“喂喂。哪有女士开车,男士坐车的道理。你很没风度啊。”

“少废话。”不知道怎么的,有一股邪火在胸口升起。黄昏坐在副驾驶室,从后面摸出笔记本电脑,开始奋力打字。

“你在做什么?”林玉婷问。

“写小说。”

“你好像很久没写作了。”

“现在想写了”黄昏回答,心里想:“写作?抄袭还差不多。”

既然世界开始变化,自己还是要抓紧时间将需要抄袭的东西尽快抄完才是。金庸的书自己才抄了六部,还有九本没抄。还有那么多世界名著在等着自己。若不然,有一天市面上突然出现一本《鹿鼎记》,自己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就先弄这个系列吧。

先是《碧血剑》,然后是《鹿鼎记》。

《碧血剑》不长,三十多万字,一共才十来章。半个月不到就写好,这书当然不能做电子书,太短,销量也很成问题。黄昏索性直接上杂志。结果出乎意料,看惯了武侠小说的读者虽然对这本书赞赏有加,但却大呼老套,说没什么意思。

看来,武侠小说真到了衰落的年代了。也许,再过几年,武侠就会彻底地堕落成票房毒药。《鹿鼎记》这本颠覆性的小说应该能够对武侠文化做一个很好的总结——武功总归比不过手枪口武器敌不过智慧。

写了几千字,车到酒会地点。黄昏和林玉婷进去,发现里面很多人自己都不认识。不禁有点羞愧,自己这一年事业是干得风生水起,却原来还没有真正进入文化圈的主流社会。

大使馆文化参赞是一个中国通,也是一个专家。自我介绍说叫让。皮埃尔。他对黄昏说,很喜欢《情人》这本书,想翻译到法国去。

“不过很可惜,因为是翻译,所以,拿不到任何荣誉。这本是一本很有希望得到今年龚古尔文学奖的书啊!简直就是一本专门为法国人写的小说。“他大为惋惜。

    第五卷 新一年

第六十七章 一法郎

黄昏和让谈了几句。文化参赞先生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非常标准的法国式知识分子。

各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

像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士大夫情节。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归根结底不外乎是两个方面的意思。若运命顺利,就要努力做事,造福一方;若不受重用,则仅仅保持文人的个人操守,关起门来搞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采取回避的驼鸟政策。这大概是几千年来,统治阶级将文人仅仅看做工具的态度有关系。

到俄罗斯,知识分子则是另外一种处世风格……和政府唱反调……只要是统治阶级就是不好的。翻开俄罗斯的历史就可以看出,俄罗斯历次革命刚开始都是由少数精英拿出一个精密的理论体系,进而从上到下影响各个不同阶级。二月党人、十月革命、和平演变,刚开始的时候规模都不大。到后来竟成燎原之势。

美国的知识分子要奇怪一些。在美国,所谓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是有非常大区别的。知识分子仅仅是作为理论创造者和面色苍白的独居象牙塔的孤僻古怪这的代名词。

法国的要独特些,知识分子涵盖的范围要广义得多。有无法有具体说明。但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写些让人看不懂的东西的人……生性浪漫的法国人,看问题喜欢从简单和心血来潮上作手。

让。皮埃尔先生就是这么一个法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只要是晦涩的,就是有内涵和水平的。对于黄昏的那本《情人》,参赞先生赞赏有加,冠之与“绝作“、“文化上的标尺”、“新风格的代表”等一系列誉美之词。让黄昏也感觉有点脸红了。

不过单纯从文学创作手法上讲,黄昏《情人》一书中这种让人不任猝睹的意识流手法、大尺度的时空剪辑倒很是让人耳目一新。当全世界的文学创作还在津津乐道主题、立意、遣词造句、细腻再现生活真实的现实主义手法时。黄昏这种疯子般的呓语,让人思维混乱的场景裁剪,就像黑夜里的火灾。让人惊惶而刺激。

也只有让先生这种专业的学者才能看出其中的玄奥来。

“我想把这本书介绍到法国去。法国会喜欢的。”让说:“相信我,我知道法国人需要什么,这本书会给你带来巨大声誉的。”让很激动。如果能够成为一个聂克拉索夫式的伯乐,对他自己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成功。正如哥德与席勒,黄昏有成为大师的潜力。

“如果能够得到承认,当然最好不过。”对于《情人》一书,黄昏实在是有点绝望了。就先放在那里好了。好歹自己也算是弄出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虽然有抄袭的嫌疑。但那文字。句子和故事却完完全全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地。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怎么也是自己的心血产物。

“好,就让我来翻译吧。”让举着酒杯,很是激动。

“翻译书可不能拿龚古尔文学奖啊!”黄昏感慨。文学奖才是成名的最好途径。

“是啊!”让也觉得很遗憾。

“那么,如果我自己来翻译呢?”黄昏突然说。自从发现自己有超级强悍的记忆力之后,黄昏学习语言不过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他现在的法文水平怎么说也是顶尖一流。因为学自书籍和影视作品,黄昏现在的法语很有一股子巴黎味道。相比之下,让先生的带德语味的阿尔萨斯发语就显得有点粗俗的外省乡下人气息。

“如果能够由你自己来翻译当然好。”让很欣赏黄昏的法语中那种优雅的贵族风格。不过,文学创作可不是单纯的一对一翻译就能弄好的。遣词造句。举行组合都是一件精巧的工作。一个作家的产生一般都需要三十年以上的文化熏陶。

黄昏能够做好吗?

十天之后。黄昏翻译好自己的小说,再次拜访让先生。

一看那文字,让参赞大吃一惊。

让从小生活在中国云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