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闰辰顿了顿,看到父亲的眼中露出一抹嘉许的微笑,让他略略壮了些胆气,继续道:“只是,儿子今儿去杨淑人的湖庄子,看到那些老弱妇孺都能努力干活养活自己,还能给庄子上干活……嗯,那些人挖荸荠可得其二。今日,杨淑人又教他们挖一种泥里的药材,以十五文一斤的价格收购……照儿子看,无论是荸荠还是药材,杨淑人应该都还有利可得,但获利的同时,她同样也能让那些人吃饱饭,不至于在这青黄不接之际成为饿殍……杨淑人当时说了一句话,她说,她这是‘以工代赈’,让那些人做工,代替赈济……杨淑人的庄子能够以工代赈,既干了庄子上的活计,又同时赈济了那些老弱妇孺,为什么河工不可以这么做?”

“以工代赈?”听到这个词,原本只是想听听儿子有何想法的唐言璋终于有些动容了。

他之前也知道杨淑人想办法在庄子上安置那些老弱妇孺,也只是觉得是杨淑人在善心救助,往长远了说,是为了庄子的安定和收益……但听到‘以工代赈’,唐言璋不但立刻想到了河工事,而且想到了各种灾患、疫情之后的赈济。

每逢大灾大疫,都是从本就紧张的国库里拨银拨粮赈济,却往往治标不治本,但若是‘以工代赈’,让灾民用劳力换取赈济钱粮,灾民得到钱粮糊口度日的同时,也能将重建自救的做起来,赈济之后,再恢复耕作生活,就都理顺了。

沉思了片刻,唐言璋抬手摸了摸长子的发顶,一改往日的严厉,特别温和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了。时辰不早了,带弟弟回去安置吧。”

闰辰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说什么,牵了弟弟的手,哥俩儿恭恭敬敬行礼告退下去。

看着两个儿子退出去,唐言璋眸子黯下来。

他之前虽然遵守唐家铁律,以二皇子雍王的意志为标准,但之前雍王为人低调,别说与人争斗,甚至极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真正需要唐家人为雍王做的事情也不多。

但,自从二皇子处置瘟疫赈济灾民高调回京后,一改过去的低调隐忍,封王,开府建牙……也就意味着唐家不可避免地成了朝中备受瞩目的所在,同样意味着唐家不能再沉默低调,而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存在和势力了。能够提升唐家势力的同时,还能够打击对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做事是要付出代价的。特别是通往那至高所在的道路,向来是浸满了鲜血,堆积成山的尸骨……

杨璟郁虽然贪婪阴鸷狠毒,却不得不承认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这一次的河工事,是个难得的机会……但,真的要出手,唐言璋还是忍不住有些迟疑,特别是看到三个聪慧可爱的儿女后……出手就是生死对决,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他一个人也就罢了……可他很清楚后果不会给他一点点侥幸。

生,一起生!

死,对手也绝不会容他保全任何一个儿女!

已是深夜,安阳知府唐大人府上的书房,灯光却一直亮着,久久未熄。

三月初四,一大早邱晨就乘车回了刘家岙。

她惦记着她的玻璃温室,更重要的是惦记着种在温室里的马铃薯。

若仅仅是做种子,马铃薯不需要膨大太多,大概两个月就能收获。四月底收获的话,到九月底十月初封冻前,还能种两茬……有了这两茬,明年的马铃薯种子就不愁了。

因为启程早,到家时也不过申时初。这条路来回走的多了,不但邱晨习惯了,不觉得那么漫长了,就连速度也比最初快了一些。

在门前下了车,跟来往的邻人打着招呼,看着迎出来的众人,邱晨脸上的笑容一僵。那个总是第一个奔出来扑进她怀里的小肉团子被带走了……这一刻,邱晨突然在心里恨起那个不近人情的怪老头儿来。要不是那个死老头儿,她的小女儿何至于被带离她的身边,去往安危的远程!

不过,很快邱晨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笑着问候了家里的情况,刚刚跨进家门,杨树猛从后边快步冲了出来,看到邱晨就满脸喜色地显摆道:“海棠回来啦?走,走,你快去看看,咱们在玻璃房子里种的东西都长出来了……这会儿外头的物儿不过刚刚动弹,咱们玻璃房子里的菜已经长得老高了……再过上一两天,种的那些菠菜、小油菜就能吃了。”

一听这话,邱晨也欢喜起来,也顾不得路途劳累,让丫头婆子收拾行李,她一刻不停地跟着杨树猛去了后院。

三月三,池塘边的杨柳蒙上了一层嫩嫩的黄绿,田野里,也是一片茸茸的似有似无的草色。但林家后院的玻璃温室中,脆嫩嫩水灵灵的菠菜、白菜已经半尺多高,个顶个地旺盛水灵,绿莹莹脆嫩嫩的引人垂涎。

邱晨满脸喜色地一路看过去,目光直接略过菠菜、白菜等本地菜,径直落在占了近一半面积的马铃薯上。马铃薯显然非常适应这个温室的环境,植株已经一尺高,叶片呈现出墨绿的颜色,茎秆肥嫩粗壮。

“嗳,海棠,你那是什么东西啊?棵子倒是长得飞快,你看这样,应该能吃了吧?再不吃就老了!”

说着,杨树猛伸手揪了一段马铃薯的嫩茎,就往嘴里送,被邱晨一把夺下来,白了他一眼,也不跟他多说,径直蹲在马铃薯的植株边,贴着根小心翼翼地扒开地表松软的土层,就看到主根上结了好几个鸽子蛋大小马铃薯,脸上登时爆出一片惊喜。

“哥,二哥,你看看,这个东西长大了就是我们的收获……可以做菜,也可以顶粮食管饱……而且,你知道这个东西一亩地能收多少么?”邱晨很是得意地让杨树猛看了看幼儿班的马铃薯,又连忙小心翼翼地把扒开的土壤盖回去,稍稍用力压实。

杨树猛有些不以为意,就这些跟芋头一样的东西能多宝贝,偏偏自家妹妹当成宝贝蛋稀罕着。“能收多少?”

“哥哥既然知道芋头怎么种,自然也知道芋头一亩地能收多少吧?”邱晨笑彦彦地开口,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杨树猛皱着眉想了想,然后摇摇头道:“芋头那东西,也就救救饥荒,哪里能当正经粮食,大田里没有种那东西的,不过是田头垄沟里种上些罢了,哪里能知道一亩田能得多少!……听说琅琊那边的矮坡地上种的多,说不定那里的人知道一亩地能收多少。”

这个时代的粮食作物亩产可是着实不高,作为最主要的北方作物,亩产能达到四石,也就是四百六十斤到四百八十斤,就算是顶了天的高产了。是以,农民们都会将田地尽可能地用来耕种粮食作物,以求饱腹。像芋头这些东西,真真就如杨树猛说的,饥荒的时候拿来顶一顶,没谁真正把它们作为粮食作物来大面积种植,更别说专门为了做菜而大面积种植了。

邱晨失笑着摇了摇头,略略斟酌着道:“云二公子送马铃薯过来的时候曾经说过,南边儿有人在大田里种过,水肥充足,一亩地能够收两千斤!”

在现代,马铃薯的亩产能够达到三千到四千斤。只不过,现代的作物大都经过了品种改良,耕作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收成自然也高。邱晨就是根据小麦在古代和现代亩产的差别,估摸了一个马铃薯的比较靠谱的亩产量。

说完,她心里还多多少少不太有底。亩产两千斤,就这个时代的耕作和管理水平,应该能达到吧?

“哦,两千斤……你说多少?你说这个,这个什么马铃铛一亩地能收多少?”杨树猛随意地应了一声之后,才后知后觉地被惊到了。

亩产两千斤,在这个农业不发达的时代,着实是个天文数字。

邱晨心里不是太有底气,但脸上却保持着镇定的微笑:“二哥,这个东西不叫马铃铛,叫马铃薯……”

“哎管它是马铃铛还是什么薯,你真的听云二公子说,这玩意儿一亩地能收两千斤?”杨树猛仍旧盯着邱晨,紧接着追问着。

两千斤啊,两千斤,足够一家五口人一年的口粮了。哪怕这玩意儿跟芋头似的软叽叽的粘不唧唧的不好吃,可总可以顶饿啊。吃下去就能当饱,就不至于饿死人啊!

邱晨笑着点点头:“是的。这个东西伺候好了,水肥充裕了,就能产两千斤。而且,这个东西一年能种两季,也就是说,拿一亩地种马铃薯,一年最少也能收三千多斤!”

“啊?啊?三千斤……三千斤啊!”杨树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了什么,惊讶地应了一声,随即,猛地喊了一嗓子。

一亩地一年就能产三千斤……这是什么概念啊!一家五口人只种这个什么马铃铛不但够吃,还可以有剩余的拿出来卖……这哪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