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旭却没有听从邱晨的安排,执意自己留下来安排卸粮,让邱晨回房休息去。看着个头比自己高出小半头的少年,邱晨心中欣慰,也就放手交给他,自己回房睡了两个时辰。刚过子时,就起身裹了斗篷去后院替换了林旭去歇息了。

邱晨抽着看了几袋大米和麦子,都是颗粒饱满,没有生霉秕子之类的,真如郭大老爷说的是上等的米粮,也由此看得出,郭大老爷绝对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手笔之大,果敢决断,绝非一般人能比的。

每一辆马车最多也就拉五六百斤粮食,六十万斤粮食,按照一百斤一袋算,也是六千袋。按照每辆车六袋,用三十辆车运输来算,也要运三十多趟,结果是整整运了一夜,直到天色渐亮,粮食才算运完。

趁着时辰还早,邱晨就连忙招呼着累了一夜的家人回房歇歇,她则招呼着陈氏赶紧备早饭。天亮后,大兴和顺子又要带着家良、顺子家的、陈氏去城东设粥棚去了。

林旭也起来身,过来为自己请缨,要跟着去城东粥棚舍粥。

因为是第一天设粥棚,难免会有些协调调度之事需要有个当家作主的人在,邱晨原本想着吃了饭她跟着去的,见林旭请缨,索性就放手交给了他。少年想要有所成就,仅仅死读书是不够的,通晓世事经济也是必不可少的,反正有大兴等人跟着,又有郭家牵头维护,让林旭跟着去锻炼锻炼,知道些世事和人家疾苦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于是收拾妥当了,把大兴几个叫起吃了早饭,交给林旭带着去了。

一行人走了后,春香捧了热水进来:“夫人,您熬了半宿,洗把脸歇歇吧!”

邱晨也觉得累狠了,点点头洗了手脸,由着春香替她散开头梳通了头发,上了床歇下了。

只是,头挨着枕头,她才猛地想起,如今城外也有了倒伏,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已经有了霍乱菌传播过来没有,林旭和家里的几个人去设粥棚施粥,万一有个闪失……

一想及此,哪里还能睡得着觉,自顾自地起身,招呼春香挽了头发,换了一身利落的骑装,寻了几块新棉布帕子,叫上秦勇沈琥骑马出了门,直奔东城门。

郭家行动的早,人手也足,已经挨着城墙根儿搭起了一溜儿十来个粥棚,每个棚里都盘了临时的灶台,架了两口海海的大锅,可以说,只要施粥的人家带了粮米柴禾来,点起火来,很快就能开始施粥了。而且看郭家布置的两口大铁锅也知道,两口锅轮流着熬粥,也不怕外边的流民太多,熬粥的赶不上趟儿。

邱晨赶到城外的时候,陈氏和顺子家的已经点了火熬粥,旁边钰良坐在灶下烧着火,大兴和林旭招呼着一脸火热欣喜的流民们排队等候,却没见顺子和家良,一问才知道,为了安全,粥棚架在了城门一侧的城墙根儿,以防流民有什么骚乱,也能有守城的兵丁护持一二。有了这个好处,却离着水源比较远,就是最近的洛河也有将近二里路,顺子和家良正是去河边取水了。

这个并不重要,邱晨先把带来的帕子取出来,一人发了一个捂在嘴上,暂且充当一回口罩用用。并一再嘱咐林旭等人,自家人喝水用饭都要注意,到了饭点儿由家里人来送,千万要注意饮水饭菜的干净。

众人答应着,邱晨看那流民排着弯弯曲曲的长队,一个个满脸期盼地巴望着熬粥的大锅,有一些扶着老人,有一些怀里还抱着小孩子,看那委顿在大人怀里的孩子……那情形,她在清水镇的春会上就见过,如今再看到,仍旧觉得是不忍目睹。

相对于其他人家的粥棚,林家的粥棚人手最少,又加之昨儿夜里忙碌了一宿,这会儿,林家的几个人都是脸色难看,疲倦不堪。

看着这幅情形,邱晨心里暗暗合计着,把林旭叫到一边,低声跟他商量起来:“二弟,你看咱们家不比其他人家,就这么几个人,临时从旁处调人也没那么快当……你看看这些流民中,虽说饥饿不堪,但烧个火,分个粥都能行。还有,拉水、砍柴的活计也要有人来做……不如,咱们就从流民中找几个人手过来做这些活计,咱们按照活计给发工钱,也不用多了,一天五十文,再管三顿饭……你觉得怎样?”

林旭眼睛眨啊眨的,疲惫苍白的脸上渐渐染上一层兴奋地红晕来:“大嫂说的极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法子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恰如‘授人以渔’,真真是好得很。”

“那就交给二弟安排吧!”邱晨笑笑,又道,“你有事也不用事事亲为,只管吩咐了大兴去做,他对这些庶务通晓的很。”

林旭只觉大嫂说话句句有理,连声答应了,兴冲冲找大兴商量着安排去了。

邱晨也不急着走,她来到粥棚里,掀开锅盖看了看锅里的粥,见几乎一满锅的水里下了小半下的米,若是熬成粥,不会清汤寡水,应该还算稠厚,心中满意,又嘱咐了顺子家的和陈氏,一定要熬稠粥,不说筷子不倒,总要能顶了饿去。顺子家的和陈氏都答应下来。

棚子前头,大兴已经跟流民们宣布了挑选人手做工的事情,排着队的流民很是有些心动的,这些人大都也是淳朴的庄户,被水淹了迫不得已才逃离了家园,为的也是讨个活命。排队能吃到施粥也就能混个大半饱,饿不死,但能够找份工作,可是管饱饭还有工钱可拿。既然人家管饭,那工钱就能全部攒起来,将来等水退了,也能带些银钱回家……家里可真是水洗过一遍了,带些银钱回家,也好重建家园。

很快,队伍里就走出五六个看起来身体还算结实的汉子,紧跟着,又陆陆续续走出来七八个,后来走出来的这些,身体明显瘦弱的多,有两个甚至还是四五十岁的老人和十二三岁的瘦弱小子。

大兴知道,找这些人做工,不过是夫人跟二爷商量了,变相帮扶这些流民的法子,是以也不嫌弃人多,只一一询问了这些人的姓名和家乡,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分派起工作来。

这边分派好了工作,顺子和家良也拉了一车水转了回来,大兴看着卸了水,先打发顺子跟家良进城买些水桶扁担,还有绳索柴刀来。邱晨紧赶着叫住顺子,让他顺路买些馒头咸菜、盐巴,再买上几轴粗陶碗回来……

说着说着,觉得需要采买的物品太多,干脆跟了车子亲自进了一趟城。半个时辰不到,邱晨就跟着顺子拉了一大车东西回来。

水桶扁担交给身体相对结实的几个汉子,让他们去洛河挑水供应熬粥。柴刀和绳索交给身体稍弱些的汉子,让他们去砍柴。剩下的三个相对年老体弱的,邱晨就让人在棚子旁边架了一口锅,让他们专门烧淡盐水,给流民们饮用。而这些人接了家伙事儿干活之前,邱晨就让人给他们一人分了两个馒头,一片咸菜,吃了再去干活。当然,吃饭前这些人都被要求洗干净了手,而且第一次用到了肥皂。

那个十来岁的孩子洗干净了手,拿到两个馒头,没等吃就哭出了声,抽噎着跟大兴说,能不能把馒头给他爷爷送去,他再回来干活。

大兴看了邱晨一眼,见她点头,也随即答应下来。

那孩子也算是个灵透的,遥遥地跪下朝邱晨磕了个头,捧着两只馒头匆匆跑出人群,跑向不远处的一只破棚子。

邱晨使了个眼色,沈琥悄没生息地跟了过去,片刻转回来跟邱晨回报,那孩子的爷爷只是饿的狠了,并没有病状。邱晨暗暗地松了口气。转回头看到第一锅粥已经熬好,林旭挽了衣袖,大兴拿了勺子,一起站在大锅前,锅台上摆了高高的几摞碗,准备开始施粥了。

在旁边看了小半个时辰,邱晨见林旭和大兴施粥很是井然,每个流民都是满满一碗浓稠的米粥,加一片咸菜一双筷子。

有的流民接了粥碗,走不了几步,就端着碗往嘴里扒开了,刚刚从锅里舀出来的米粥滚烫,他们却似乎丝毫没有感觉,只知道直着脖子往下喝……有的则捧了粥碗急急地往回走,这样的显然还有饿的动不了的亲人。

那些临时招募的流民吃了馒头也有了力气,挑水的挑水,砍柴的也带了柴刀和绳索走了,看样子也都很是勤谨。邱晨渐渐放了心,嘱咐林旭几人注意卫生,这才由秦勇和沈琥护卫着回了城。

回到家里,邱晨也顾不得休息,带着春香做了午饭,由沈琥护持着春香出城送饭,她这才匆匆吃了点儿午饭,稍稍洗漱了一下,爬上炕就沉沉睡了过去。

一连施了三天粥,安阳城东的流民们得了饱腹。林家从流民中雇用人手干活之后,其他十多家大户也纷纷效仿,挑水的,砍柴的还在其次,郭家领头,又拿了银钱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