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元公跨马游街的队伍缓缓从楼下走过,又渐行渐远。

邱晨关注着街面的热闹欢庆,秦孝二人则时刻关注着门外窗外和临室的动静。

窗外的欢呼喧阗声渐渐落下去,人群呼朋唤友准备离去,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不知什么时候撤走了,人群没了阻滞,却也不再拥挤,流水般四散开去,整个大街恢复了常日的喧闹。

邱晨从窗前退回来,转头看向秦孝二人。秦孝点了点头,邱晨随即从屋里走出来,绕到楼梯间拐角处。这里有一扇窗户,正对着后院的一所供贵客上下车马出入的所在,邱晨来到窗前,恰看到楼下院子里停着一辆扩大的黑漆青帷马车,诚王正好登车,灰蓝色袍角一闪而没,他身后,一身葱黄色长衫的男装佳人由着一名内侍搀扶着踏上马车,随着诚王进了车厢。

微微挑了挑眉头,邱晨抿紧了唇角,若有所思起来。

秦铮的信来的不多,却很有规律,大概十天一封,偶尔还会随着军报多上一回两回的,每个月最少三封,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上一封信是邱晨在庄子时收到的,秦铮在信中称入藏之后,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战事极顺利,已经陆续歼灭了数支零散的叛军,加起来也有上千人了。赵国公徐琼也率军自青海入藏,意欲与秦铮的南路军形成两厢合围之势。因路途更为艰难,气候不定,北路军行进要慢一些,却也算顺利,没有出现太大的意外。

邱晨观赏过新科状元跨马游街后,将这件事丢开去,看着已经能够利落地翻身坐起来的昀哥儿,不由想起孩儿他爹来。

自从进入五月下旬,这都半个月了,秦铮的信却一直没有信送回来,也不知情况怎样了。是不是因为深入高原交通不便,信件送不出来了。

心中隐隐担忧着,邱晨把近几日的邸抄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邸抄中除了科考舞弊案的审结,就是科考新贵们的各种考核遴选。虽然出了科举舞弊大案,但今上对新科进士却格外厚待。状元公不但被点为翰林院修撰,还被钦点为天子侍讲,意为陪同天子读书,随时侍候着为天子讲解经书的官员。虽品级不显,却一跃成了天子近臣,真正称得上一步登天。

往届一般只有状元一人入翰林院,此次的榜眼和探花却也一起被充入翰林院,与状元的修撰不同,任了低半级的翰林院编修。

二甲进士的任命稍晚一些,也有一部分已经出来,有留京进入六部诸司衙门的,也有外放地方官员的,也大都放了知县、判官,皆为七品,比之往届的八品甚至九品起步高了不少。

翻看了一遍,也没看到关于战事的消息。玉凤和青杏捧了春季耕种的账目过来,邱晨随手撂下邸抄,接过账册子,按捺着心绪一边看着账目,一边听玉凤和青杏汇报起来。

春耕账目涉及二十来个庄子,账目繁杂。好在有玉凤和青杏接了账目做了核算,报到邱晨这边的已经是经过核对的。主仆三人也是配合默契的,一个多时辰也就将账目梳理了一遍。

第二日巳时,宜萱就赶了过来。连同宜萱过来的还有她的夫婿,高中新科进士的翟家大公子翟玉甫。

邱晨在沐恩院正厅见了人,翟玉甫体态匀称挺拔,仪容气度俱佳,对邱晨也很是礼仪周到,恭恭敬敬地执了长嫂礼,为邱晨在两次登榜后前往恭贺表达谢意。

邱晨自然恭贺他高中之喜,寒暄了几句之后,翟玉甫因由同年相邀告辞而去,留下宜萱在靖北侯府跟邱晨说话。

没了男客,姑嫂二人由正厅转至后院,两人靠着大迎枕歪在榻上说话,昀哥儿就在榻里边呼呼酣睡着。

“这下,你总算是熬出头了。”话题自然而然地说起了翟玉甫的高中,邱晨笑着感叹一声,随即问道,“我看前头还没有任命……可是还没想好留京还是外放?”

宜萱脸上的喜色掩都掩不住,听了此话微微皱了皱眉头,道:“正是如此……夫君愿意外放,从地方上做起。婆婆和我都不想他离京……夫君一直闭门苦读,立志做官一任造福一方。可咱们都知道,这外放的官员离京不易,离了京城再想回来就更难了。”

说到这里,宜萱顿了一下道:“再说,父亲散淡多年,朝中乏人。秦家虽说位列勋贵,但官员调动升迁之事上怕也帮不上太多……”

秦修仪虽然多情,却对庶出子女的态度向来都是淡淡的,从小到大,她们几乎没有父亲关爱的印象,更别说出嫁后,每次回娘家都不一定见到一面,更别说关切了。

宜萱其实想说,父亲可能根本不知道她夫君参加科考中了进士,更不会为了她夫君的前途操心。但想及自己所求之事,这些话在舌尖儿上打了个转儿,终究被她又咽了回去。

邱晨进了秦家也有一年半了,对秦家几个主要成员的脾性习惯也基本了解了,宜萱没有说出口,她却已经听明白了其中的担忧和感慨。对宜萱夫妇二人相携上门的缘由也就有了个大致的猜测。

温和一笑,邱晨将一盘子西瓜往宜萱面前推了推道:“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这事毕竟关系着姑爷的前程,你最好还是能跟姑爷好好商议,妥当了,再操作安排不晚。好事要赶巧,不在早晚的!”

翟玉甫中了进士,能授的也就是七品小官,这等品阶,在京城六部诸司衙门里,有状元公那样的天子近臣一步登天,自然就有各种闲差,苦差,同是六部,其差距何其悬殊。

外放地方官员,这贫瘠县和富裕县差别也大……另外还有个远近之分,京城近郊的县镇做知县也是外放,南到琼州、云贵,北到奴儿干都司,西到西疆,一去就是几千上万里地,两厢里同样是外放为官,其中差距何止云泥!

听邱晨说的明白,宜萱略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点头捻了一块西瓜放进嘴里吃了,赞了声道:“这瓜真甜……我也跟他说了这话,他却说读书出仕,为的就是安国济民……读书的都……有些不合时宜了。”

说完,宜萱很是有些灰心地摇摇头。

邱晨扑哧一声笑了,拍拍宜萱的手笑道:“咱们女人想的就是一家人和睦喜乐,富足平安地过日子。男人么,心里想的总是跟咱们女人有些不同。他们心里怀着天下,怀着社稷黎民,怀着定国安邦的梦呢!有大志向好,有了大志向才能有大出息不是!这事儿,你也不用跟他拗着……嗯,这样,若是他一心想着外放,你也劝着亲家母些,别阻拦他。外放也有远近,咱们就在南直隶北直隶选一处外放,既圆了他安国济民之志,也能让他体察民情,熟知庶务……等做满一任,人脉政绩积累了,或外放升调,或回京安置,也都是顺理成章的。”

宜萱明显松了口气,脸上浮起一层欢喜来。

邱晨垂了眼睛,喝了口茶,也不看宜萱,仍旧垂着眼睛,道:“如今京中形势……让姑爷外放避一避,也好!”

宜萱眼中闪过一抹明了,神色也肃然起来,连连点着头道:“那我回去跟婆婆好好商议商议,就听大嫂的。”

邱晨勾起唇角笑起来,看着宜萱道:“若是外放,你跟着不跟着?”

宜萱脸色有些黯然起来:“我是家中长媳,又主持着中馈……怕是不能跟上!”

说着说着,不由垂了头。

邱晨看着微转着头的宜萱,暗暗叹了口气:“其他的都是虚的,家庭和睦,一家人亲密……无间才最重要。”

宜萱垂着头,盯着脚前的地面怔了片刻,然后缓缓转回头来,盯着邱晨道:“大嫂,你说我跟上,会不会被指不孝?”

邱晨嘴角微微一抽,垂了眼道:“我读书少,大道理知道的不多,可也知道,所谓孝道并非一成不变的。孝不孝也不在守没守在身边……做人妻子的,最重要的是丈夫,做母亲的,最重的自然是儿子……你替他们照应好儿子,也是一种孝。这中间,并不冲突。”

宜萱的眼睛渐渐亮起来,眉花眼笑地连连点着头道:“大嫂说的对……嗯嗯,是我着相了!”

六月初九,翟玉甫点了南直隶正定府长清县知县。长清县在正定城北,紧邻运河,乃正定府到通州前的最后一个中转码头。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备,有马踏湖和燕归湖等湖泊水面,物产丰富,被誉为京南的鱼米之乡。距离京城只有三百里左右,快马加鞭一日即达。

邱晨打发了人送了份贺礼过去,隔天,宜萱来跟邱晨辞行,随后欢欢喜喜带着三个孩子跟着翟玉甫离京赴任去了。

进了六月中旬,秦铮仍旧不见有信,邱晨忧虑渐渐重了起来。

昀哥儿已经满了六个月,不知是不是营养特别充裕的缘故,比一般孩子健壮许多。王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