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家寨子里,冬水田还能称得上冬水田的,目前还有李姓东家的那一片片宽阔平坦的大田。

他也想要种两季,可惜,长年们不干。

“老爷,我们当初签约时可说好了,大小春两季,田里一季,土里一季。你这平白无故的多一季出来,工钱咋算!”有胆大的长年,掷地有声的问道。

“这咋不是两季了,这不算是小春啊?”李老爷硬着脖子,红着眼睛盯着下面十来的个壮男子反问?签的长年,果真不如卖身的家奴好使唤,至少,家奴没胆子嘴硬。

“这是两季,可是不是土里的,走到哪儿,官司打到哪儿,老爷您恐怕都站不住脚噢!”另一长年嬉笑回答。

出门做工,就望挣钱。

如果愿意加工钱,兄弟十来个,也是可以拿下那些田的。可惜,东家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想要田里加种一季,却不给添半文工钱,美死他了!

难怪他能发家当东家,这是算计好的原因。

不过,这么明显的事,摆明了就是欺负人,谁中招,谁是猪!

好说歹说,李老爷算计了半天,又给长年们磨了半天的牙,最后,答应每人涨三分之一的工钱,大家这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去田里开地。

望着横七竖八的一道道垒起的坎,李家寨子,只有冯家和张家没有种两季。可想而知,当小麦追肥的季节,那抢肥的场景该是何等的壮观!

事实如此,等到小麦出窝时,李家寨子的后山,满山遍野,大人小孩,全体总动员。每一颗大树下,都被扒拉得精光,露出泛红的泥土!

“啧啧啧,幸好我们家妹妹出了那主意,要不然,哪轮得到我们家去掏那些肥噢!”杨子木看着穿梭于后山和田里的往来人家,后怕的说。

“是啊,四丫头主意多,才有这先见之明,这样看来,明年,大家饿肚子的就少了!”杨大年没想到,女儿的一个主意,却可以拯救一个寨子的佃农!

自己家挑了草皮积的灰,嫩草沤的肥,土里田里,一窝都没少,也不用去后山跟别人家抢,轻松随意!

杨子千看着人来人往,心有千千结,却也无奈。

无意之中,自己又做了一回救世主。

都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起来的人带动落后的那一部分人。

瞧瞧,自己还没富起来,这跟风的人就一大把了,一不小心,就导演了一场开改。

这技术,这方法,是遮不住,挡不了。

罢了,只希望,学了的,记得自家的好就行。

“月娘啊,我家大牛给掏的几个鸟蛋,来,拿去蒸给你们子禾吃!”罗大婶小心的端着个碗往家里来,老远,就朝坝子里的人招呼道。

“呵呵,嫂子,你有心了!”礼不在贵重,在于情深。平日里,罗家、王家都会时不时的给拿些新鲜玩意儿过来,说是给子禾吃、玩。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小五丫当了挡箭牌,却又乐此不彼的周尔复始的进行着。

精明人都知道,他们是想和杨老二家亲近亲近。

“在忙啥呢,这快过年了,准备得怎么样了?”罗大婶走近了,亲热的问。

“呵呵,有什么可准备的,过年还不就跟往年一样,照那样过了。”月娘接过她递过来的碗,“这大冷的天,亏得这孩子还爬树掏蛋,不煮给他吃,却巴巴的端了过来,也不怕他闹意见!”

“哪能啊,他就爱折腾这些,一拿回家就催我给五妹妹拿过来呢。也是眼红你家的小不点!”蹒跚学步的杨子禾,正在小木屋里走走停停,时不时的,蹲下身子,玩着地上的竹筒,那是杨子千发明的玩具,专为小五丫准备的。

“呵呵,那你就给他生一个妹妹啊!”月娘大笑。

“我做梦都想,也不知道,是不是近些年,穷得慌,身子亏狠了,怎么也没动静,想想,怕是没有女儿缘吧!”罗大婶颇为遗憾道,转身看着杨子千在旁边,脸唰的就红了。

“这事不急,你还年轻,会有的!”月娘拍拍她的手,安慰道。

“呵呵,年轻,可不年轻了,我比你还长两岁呢!”罗大婶被月娘一句话逗笑了。

“长两岁如何,四五十岁抱子的也多。眼下,能填饱肚子了,运气也就该来了!”月娘继续劝慰。

“说起来,能填饱肚子,还多亏了你家的主意!”四下瞧瞧,转身对月娘说“听人说,李老爷打算,等这一期契约满了,要涨租子呢!”

“啊?真涨啊!”月娘吃惊。

“嗯!”罗大婶点头,脸色也很不好看“当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见不得穷人吃两顿饱饭,本就重了,还涨,心太黑,也不怕遭报应!”

“涨了能咋办?”月娘回首自己的四间房子,这些,都是孩子们和他爹一手一脚给搭起来的。涨了租子,也不可能拍拍屁股走人,只要还能活下去,就没有再次背井离乡的可能。

“能咋办?饿死人,逼人卖儿卖女卖身!”罗大婶恨声道“我们家的租期后年就到了,真真是想起都伤心!”

“我家今年过了,也只有三年了!”月娘想着即将上涨的租子,仿佛当头一棒,让她即将看到美好明天的五彩泡泡转眼破灭了!

“那些长年都在说,李老爷心黑,所以,干活都在偷奸耍滑的,不尽心尽力呢!”罗大婶再次低声道“知道为什么他家的麦子长得最差不?”

月娘摇头,她几乎没在寨子里走动,消息当然不灵通!

“我家那个人,偷眼看过,那长年们,田边土角,路边的小麦,丢窝时肥料就上得足,中间的,坡陡一些的地方,一把灰土丢两窝,所以,长势跟不上!”罗大婶掩嘴偷笑。

“呵呵!”月娘会心一笑。

杨子千偷偷听了,心下一愣,随即,也跟着笑了出来。

说起用工,收买人心最重要。连这一点都不会的东家,当然只有被人整的份。

看来,这李家,果真不是一个厚道的。

还有三年,佃期满了,本就收得重的租子,还得涨。

到时,自己一家人,又怎么活?

三年,三年的时间,倒是可以改变很多。

那时候,自己十二岁了,嗯,也不小了。

这三年中,填饱肚子是一件事,眼下基本解决了;节流成功,开源,还是一个未知数。

心里的小算盘拔得噼噼啪啪响,绞尽了脑汁,却穷途末路,没有半分主意!

☆、第三十四章

这一个年,和往年一样,冷冷清清的过。

这一个年,和往年不一样,至少,田里,都种着希望!

李家寨子的佃户人家,心里,都惦记着那一亩三分地的收成!那才是真正的收成,不用交租子,光想想,睡着了都能笑醒!

“爹,娘,师傅给的钱!”和去年一样,年饭桌上,杨子木大手笔的把钱袋往桌上一放。

杨子千很礼貌的控制住自己,一看那袋子,也没多少,所以,先让老爹过目吧。

“今年这么多!”杨大年看了看钱袋,感叹道“这张木匠,倒是一个实在的!”

“多少?”几乎是同时,一家人,初了那懵懵懂懂的杨子禾小朋友,和那一脸自得的杨子木,大家都开口询问。

杨子森紧紧的把“够不够我上学堂”这句话卡在了喉咙里。

“有六十文钱呢!”杨大年又摸了一把钱袋子,心里感叹自己越来越不如儿子了。

“爹,师傅生意很好,远的不说,就打谷子前,找他去做拌桶的人家都是十几家呢?”杨子木咬着筷头,心里感叹,师傅做一个拌桶收人二十文钱,算下来,光拌桶都能挣上三百来文钱,听说,三百文钱就是三两银子。银子,那玩意儿长什么样,自己还没见过。

杨子千心里抽痛了一下,明明是自己的专利,却傻乎乎的任人发财,二哥跟着去干了一年,得了六十文钱,老爹还感恩戴德了。

“哥,那冯师傅是不是挣很多钱啊!”不是不知道,就是要点明了说,省得爹还记挂他的恩情,觉得欠人很多情一样。

“嗯,光拌桶,他就挣下不少。”杨子木会意说道。

“那也是他的财运啊!”杨大年看两孩子越说越离谱,连忙阻止道“他没收我们的拜师钱,交给你手艺,还给你钱,这就是不错了!”

不仅仅在西宋,在任何时代,师傅收徒弟,有三年为奴为仆的潜规则。前三年,你是个打杂的,什么事都得帮着师傅做,甚至可能帮师傅洗臭袜子。能这么正儿八经给徒弟零钱的人,纯粹是大熊猫-珍稀着呢。

“二哥,你学得怎么样?”既然老爹认定该他得,靠人不如靠己,一切,只有看二哥的造化了。

“呵呵,你放心!”杨子木自信的一笑,“师傅说了,照我这样下去,也是个头小,年轻,不经人信,要不然,明年都可以出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