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红秀是看得一头水雾,不知道王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下坐在桌边,展开纸笔,听王钰的口述,写起奏章来。

奏章写完,红秀也是变了脸色,这事儿如果成了,咱们这位王大人可要算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大功臣啊。

“红秀,你去烫壶酒,再整几个好菜,我要跟韩大人喝两盅。”

不多时,酒菜齐备,王钰就在自己房中设下宴席,把韩毅请了过来。韩毅一到,见王钰不在大厅设宴,颇觉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多问,谢过王钰之后,坐了下来。

炭炉上,酒已经烫热,王钰亲自把盏,替韩毅倒满一杯。

“有劳大人,卑职受之有愧啊。”韩毅赶紧谢道。

“来,韩兄,这次你陪着我出使辽国,一路上辛苦了。”王钰举杯,两人一饮而尽。

喝完第一杯酒,王钰问道:“韩兄,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韩毅根本没有想到王钰会有此一问,一时没了主意,只得随口说道:“大人虽然年少,但忠君爱国,勤于王事,辩才无碍,有智者之风。实为我朝栋梁之臣,他日前程似锦,不可限量。”

“哈哈。”王钰大笑起来,韩毅莫名其妙,不敢多言。

“韩兄,你这些都是官话,空话,套话。实话说了吧,你这个人,不错,真不错。那天遇刺,你奋力救我,后来又临机立断,免去了许多麻烦。我一直想着怎么谢你,只是没有机会。”王钰这倒是说的实话,那天若不是韩毅奋力相救,自己早就翘辫子了。

“大人说哪里话,这是下官职责所在,那日对大人无礼,您没有怪罪,卑职已经感恩戴德了。”韩毅说起话来,也是滴水不漏,看他顶多三十不到,却有这般城府。

王钰摇了摇手,不再说话,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章来,递到韩毅面前。

“大人,这是……”

王钰夹了一片肉放进嘴里,大块朵颐:“看,看完再说。”

韩毅疑惑的打开奏章,看了起来,这一看可不得了。越看越是激动,越看越是兴奋,天,这事如果成功,这位王大人只怕马上就要青云直上,成为大宋头号功臣!

“妙计!妙计!大人英明啊!此事若成,大人必在三公之列!”韩毅一合奏章,大声称赞道。

“呵呵,我也是偶然想到的,韩兄,你说我将这奏章上交朝廷,圣上会怎么办?”王钰倒冷静下来,看着韩毅问道。

“哪还用说?圣上必定龙颜大悦,下旨让大人您全力促成此事。到时候大人您加官进爵,下官还要靠您多多提拔。”韩毅此时对王钰的态度,已是恭敬有加,不敢托大。

“到时候?你错了。”王钰这话让韩毅摸不着头脑,什么错了,错在哪里了?

王钰含笑不语,从旁边案上取过一支笔来,递到韩毅面前,又摊开奏章。韩毅不解其意,怔怔的望着他。

“签上你的名字,你我联名上奏。”

韩毅大惊,失声道:“这,这怎么行?法子是您想出来的,卑职怎好……”

“韩兄,我敬你是条汉子,诚心想交你这个朋友。你我同朝为官,又一同出使,理应一同进退才是。如果有功,咱们两人平分,当然如果出了岔子,也要你我一起扛起来。”

韩毅一时反应不过来,如在梦中一般,过了好久,突然站起身来,冲王钰跪了下去:“韩毅此生不敢忘大人提携之恩!日后大人但有吩咐,卑职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王钰微微一笑,伸手扶起他来,韩毅拿起笔,却发现自己往日握刀的手竟在颤抖。只得左手抓住右手,好不容易才在奏章下面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大宋,汴梁城,禁宫,暖玉阁。

一名太监手捧一道奏章飞步上殿,或许是跑得太急,一个跟头摔在地上。一骨碌爬了起来,却连膝盖也来不及揉一下,又奔了出去。

到殿门外,只见八名禁军士兵身前,入内内侍省都知李公公正闭目养神,他是圣上的亲近之人,朝中大臣都不敢在他面前托大。

那名太监轻步走到李公公面前,强行压住急促的呼吸,小心翼翼的说道:“公公,有紧急奏章。”

李公公仍旧没有睁开眼睛,随口问道:“哪个衙门来的呀?”

“是从辽国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王钰王大人的急奏。”那太监回答道。

听到王钰的名字,李公公睁了眼睛,接过奏章,自言自语道:“这个毛孩子,能有什么急事?圣上上午蹴鞠累了,正在歇息呢。罢了罢了,这小子倒知道疼人儿,我就替他走一趟。”说罢,向殿里走去。

入得殿内,一路进去,只见赵佶合衣而卧,正躺于软榻之上,似已经睡熟。

李公公见状,不敢打搅,又蹑手蹑脚的想退出去,刚转过身,就听到身后赵佶叫道:“谁啊?”

“回圣上,是奴才。”李公公站定,小声回答道。

“什么事儿?”赵佶翻了个身,面朝里边。

“陛下,王大人送来急奏。”

“哪个王大人?”赵佶似乎睡意正浓,随口问道。

“出使辽国的,王钰,王大人。”

一听是王钰的奏章,赵佶又翻了回来,招了招手,李公公赶紧上前把奏章递上。赵佶接过,展开看了起来。

刚看没多久,突然从软榻上坐起,一时不慎,失手将香炉打翻。他却是浑然未觉,仍旧目不转睛的盯着奏章。

“好!好!祖宗庇佑!朕果然没有用错人,王钰这小子,还真是个可造之材!好!太好了!”赵佶喜出望外,连声叫好。

李公公侍奉赵佶多年,也不曾见他这般高兴过,心里犯了嘀咕,王钰那小子不就是个泼皮破落户嘛,难道还真有本事?

“速召蔡京,童贯进宫!仁庆殿议事!”

蔡京,童贯两人被紧急召进宫中,两人在仁庆殿候旨,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正商议间,赵佶到了,两人正欲行大礼,赵佶已经挥手道:“两们爱卿不必多礼,你们看,王钰这小子从辽国发来急件,给朕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说罢,让值事太监将王钰奏章送交二人查看。

两人本想,既是天大的好消息,估计是王钰谈成了,岁币的价码压下来了。可奏章一到,两人看后大惊失色,这事儿百年来哪个宋人不想?可又有谁能够办到?王钰这小子如果真办成了,那他……

“看到了吧?辽帝想要迁都,将京城迁往镇州,远离幽云十六州。王钰建议,我朝以租借的形式,向辽人赎买幽云各州。他又说,已经使钱打通了辽国重臣,而眼下辽帝犹豫不决,因迁都一事,耗费巨大。我朝正可以趁这个机会,花巨资买回幽云十六州,不,是租借,租借,哈哈。”赵创眉飞色舞,龙颜大悦。

蔡京略一思索,上前进言道:“圣上,臣以为,此举太过儿戏。辽人不是傻子,幽云各州的重要性,我们明白,他们也明白,断然不会轻易放手。当年太祖皇帝曾经想用巨款赎回幽云各州,辽人一口拒绝。如今百年过去,只怕……”

未待赵佶发言,童贯已经上前说道:“陛下,臣以为,此议可行。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女真人兴起,攻辽甚紧,枢密院得到消息,金兵已经连下数十城。再说,王钰奏章之中,说得清清楚楚,辽帝担忧幽云各州世为汉人所有,如今居民百姓,多为汉人,恐时局有变,汉人反叛。圣上正可趁机勾得幽云十六州,完成历代先帝未尽之事业。”

“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只是,王钰奏章中说,以租借形式。既是租借,就得有还的一天,这如何是好?”赵佶问道。

“回圣上,幽云各州,素产良马,且向来为辽人战略缓冲地带。只要一到我们手中,便可大兴马政,装备骑兵,如此,则辽人优势,一去不返,租借期满,还与不还,皆在我大宋。臣建议,不管花多少金银,一定要全力促成此事。”童贯道。

赵佶半晌无语,突然一拍龙案:“好!朕意已决!速传旨王钰,督办此事。”

第三桶 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

奏章一去月余不见回复,辽朝之内,情势瞬息万变。据韩毅多方设法探听,辽帝迁都意愿很坚决,只是苦于没有这笔庞大的费用。耶律大石因为谈判不力,受到辽帝的申斥。而王钰因为打着另一把算盘,所以想方设法拖延时间。今天身体不适,明天宿醉未醒,焦急的等待着宋廷的答复。

这一日,耶律大石一反常态,竟不催促王钰与之谈判,而是盛情邀请参加他们的秋后狩猎。本来这秋后狩猎,历朝历代都有此制度,在于彰显国家的尚武之风,皇帝需要亲自上阵。

王钰与韩毅商议之后,推脱不得,只得答应下来。王钰是个文官,可仍旧也免不了全副披挂,携弓带箭,带着韩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