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好!本官得马上入宫!”瓜尔成都终于反应过来,连朝服也不及穿,飞快的向衙门久跑去,甚至连右脚上的鞋子也跑掉了。

天色已晚,夜幕降临,上京一片黑暗,除呼号的风声之外,再无其他声响。瓜尔成都骑着快马,直奔皇宫而去。海陵王不在京城,朝廷没有主事之人,唯今之计,只能请示太后与圣上。

金国的皇宫,与大宋相比,也就是一个富商在开封府的住宅。占地不过十几亩,宋军兵至龙化的消息,马上传到了太后的耳朵里。金国皇帝年少,不能理事,太后又是一个没主见的妇人,孤儿寡母,一切任人摆布。在听到兵部的上奏之后,这对母子大惊失色,没有了主意,还是在瓜尔成都的提醒之下,才迅速召集在京官员,进宫议事。

大殿之上,灯火通明,巨大的火把把殿堂映照得如同白昼。身着皮裘,头戴毡帽的金国大臣人行色匆匆,奔入皇宫,太后圣上连夜召集,不知所为何事。近年来,大金帝国流年不利,接连战败不说,国内也是动乱不已。先是旧臣们把持朝政,后来海陵王又发动政变,夺取统治 权。相反,邻国大宋却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幽云大军蠢蠢欲动,才开国十几多年的大金帝国,处在极度的高压之下。

圣上与太后临朝,细心的大臣们发现,少年皇帝脸色惨白,坐在龙椅上 琶发抖,太后也是坐立不安,眼神飘忽不定。

行过大礼后,太后向下叫道:“瓜尔成都,你把前线战事通报于诸位大臣。”

战事?什么战事?难道前线又打起来了?莫非是传说中的宋军北伐开始了?群臣心中一凛,知道有事发生。

“是,臣刚刚接获龙化军报。宋军两日之前,突然出现在龙化城 外。兵力不祥,宋军本欲绕过龙化,直奔上京,但龙化守将卑工,亲提大军出城迎敌。双方血战半日,各有损失,战事目前仍在持续,卑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一语既出,满堂皆惊!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宋军在哪儿?在两千里以外的幽云十六州,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我大金国的腹地?前线可有是十几万大军!还有我国最优秀的将领!群臣像炸开锅一般,议论纷纷,殿头值事官连叫四声肃静,大臣们却是充耳不闻。

“事情不太对啊,两千里的距离,宋军是怎么过来的?”有大臣百思不得其解。

“本官私下听说,宋军骑兵是精锐之师,得了幽云十州后,那王钰大兴马政,估计大定防线已经被攻破了。”这位大臣忧心忡忡。

“唉,国难当头啊,女真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这时,年仅十八岁的皇帝见局势控制不住,欲哭无泪,哀声问道:“列位大臣,如今宋军兵临城下,众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问题一出,下面一片沉默。原来的旧臣还没有从政变的恐怖中走出来,不敢妄言,而完颜亮的党羽因其不在京中,也不便发表意见。

那太后见群臣默然不语,责问道:“众爱卿都是追随太祖太宗东征 元勋,如今敌军兵临城下,何故沉默?国难当头,难

个忠臣么!”

众臣面有惭色,良久,一人起身奏道:“圣上,依老臣愚见。各处兵马都未见动静,只有龙化一处报急,由此可知,宋军并非全线进攻。这支宋军,当是孤军深入无疑。如今龙化告急,仪坤离龙化最近,不如调仪坤兵马火速救援,是为上策。”

“不错!仪坤有沈王千岁一手缔造的重骑兵拐子马,平原作战,以一挡十!请圣上降诏,星夜调仪坤兵马驰援龙化。”几位大臣起身附 和。

瓜尔成都坐于下面,一言不发,调动兵马,这得有我兵部明令,如今海陵王不在京中,自己担不起这个干系啊。

那少年皇帝是个没主意的人,听大臣如此建议,便侧过头去询问太后的意思。太后心知完颜亮不在京中,调动兵马,需有瓜尔成都同意。

“瓜尔成都,你任职兵部侍郎,一切兵马调动,需有兵部明令,你意下如何?”

“臣,臣不敢妄议,海陵王不在京中……”瓜尔成都刚想推脱。

“莫非要等宋军打到上京!海陵王不在,万事当由圣上裁决!你想侍权抗旨不成!”一班老臣纷纷起身训斥,瓜尔成都顿觉为难。

左思右想,如今宋军打来,内部矛盾暂时可以缓一缓,先且退兵再说。龙化仪坤两个州,有金国精锐部队七万有余,上京有兵马三万,十万大军退敌应该不成问题。一念至此,便起身言道:“既是圣上明诏,臣遵旨便是。”

众官松了一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大金国风雨飘摇。

“太后,圣上,臣以为,不但要发兵退敌,上京方面也应该作好应急准备,万一战事不利,上京顿成孤城,得想好退路。”一人突然高声叫道。

众人侧目视之,乃太宗皇帝旧臣,胡沙虎。他本统领大军,防御蒙古,因为接连失利,又是太宗旧臣,完颜亮掌权之后,将其削去兵权,召回朝廷挂了个虚衔。本欲加害,但此人在军中威信极高,太宗完颜阿骨打起兵,此人便是先锋,号为“飞虎将”。

太后皇帝见胡沙虎发言,同时问道:“爱卿有可对策?”

“回太后圣上,宋军远征来此,必是有备而来。我军所依仗者为骑兵,臣虽从未与宋军作战,但久闻其骑兵深得当年辽军战法,再者装备精良,士气高涨。若前线战事不利,宋军兵临上京,太后与圣上便退无可退。以臣之见,莫如……”说到此处,这位典型的女真大汉顿了顿。

“爱卿有话,不妨直说,事态严重,不必有所顾忌。”太后心知其身份特殊,有所忌讳,遂出言开导。

“莫如暂时放弃上京,请太后与圣上,携带兵马大臣,往黄龙府暂避。”胡沙虎语出惊人。黄龙府在辽国时期,就是最重要的六府之 一,有重兵防守,城池坚固,历史上岳飞有句名言“直捣黄龙”,便是说的此处。

这办法干系太大,太后与皇帝一时没有主意,但大臣们却如一锅沸粥般争论起来。放弃首都,会动摇国本,影响军民士气,被视为一种 “投降示弱”的举动,怎么能轻易施行?历史上,若非万不得已,哪个朝代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首都。

胡沙虎也是一员名将,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提出这个意见,有他自己的考虑。如今完颜亮当权,慑于他往日的威名,不敢取他性命。但早晚有一天,必加害于他。再者说,他是太宗旧臣,忠于太后和皇 帝。

如今完颜亮篡权,万事不由皇帝裁决,这上京的兵力被他四处调 离,任用亲信执掌。只要太后与圣上离开了上京,回到女真人的圣地黄龙府,便可脱离完颜亮的掌控,重塑皇帝的权威。

太后皇帝,及文武大臣一走,上京就是一座空城。就算宋军攻下 来,也没有用处,而黄龙府距离上京一千多里,宋军孤军深入,不能持久,粮尽必返,此可谓一举两得。

此时,太后已经揣摩出他的用意,心头一喜。

“圣上,此事万万不可!上京是我朝皇都,极为重要,如何放弃?宋军远来,人马劳顿,我军以逸待劳,岂能不破?请太后圣上安坐京 中,臣愿龙化指挥作战,不破宋军,提头来见!”完颜亮亲信将领起身奏道。他一带头,完颜亮在朝中的党羽纷纷附言。

就在大臣们争得不可开交之时,一位分量极重的人发言了:“太 后,圣上,列位大臣,国难当头,宋军势大,海陵王又不在京中。此时宋军来攻,兵力不明,胡沙虎之见,乃是权宜之计,待敌军粮尽而返,再请太后圣上回京,有何不可?切莫为了一己之私,而遭致国本动 摇。”此人,便是与兀术向来不和的完颜宗翰。

当年在上雄前线,他就与兀术分别掌军,水火不容。兀术与完颜亮叔侄得势之后,他的息影极其艰难,若非是皇室宗亲,又是开国国相撒改的长子,早就被杀了。

他口中所说的“一己之私”,就是指责完颜亮的党羽,不要因为某一派的势力,而使整个国家民族遭受灭顶之灾。

众臣争执不下,而实权又掌握在完颜亮的党羽手中,最后此事不了了之。皇帝当即下诏,调仪坤守军,火速驰援龙化作战。

龙化州,

边。

关外的气候,较之内地显得反复无常,昼夜温差极大。远征军没有深入敌境作战的经验,事先没有料到这一点,所以士气们都穿着单衣,着轻铠上阵。军中生病者,十有二三。

刚刚经历一场血战,女真军队暂时缩回岸边,紧守横河石桥。横河宽两丈,这座石桥,是唯一的通道。

冯擒虎在刚才的战斗中,左大腿被扎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