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为我是那小肚鸡肠的人?”走到耶律南仙面前,抬起手轻抚着她地脸庞,王钰笑问道。抓着他的手,感觉着他手心的温度,耶律南仙半晌无言。

“如果是在一年前,你或许可以放童师闵一马,可现在不行。因为从前的天下,是别人的,现在,这天下是你的。听说童枢密对这件事情非常恼火。在废除三司地问题上,跟你较上了劲?”耶律南仙问道。

“嗯。老人家有些想不开,而且认为我废除了三司。还权户部 后,迟早会动到他头上。昨天散朝后,我提出要给他操办大寿,岳父大人却一口回绝。”

“王爷,这件事情可心软不得。重塑三省六部制势在必行,不但三司要废除,审官院和枢密院迟早都要裁撤的。”重整三省六部,用相权压过皇权。这是王钰定下的战略目标,废除三司。不过是个开头而 已。

“我知道,我已经督请圣上下了圣旨,任命许柱国为户部尚书,封开国县公,下一步是罢除审官院,还权吏部,只是吏部尚书的人选,有些头疼。吏部是要害部门,掌管全国官员的选拔任命,吏部尚书一定要是一个公正严明,铁面无私的人。我这两天一直在考虑,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

耶律南仙仔细一想,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如果说公正严明,铁面无私,非他莫属。

“王爷,恕妾多嘴,有一个恐怕是最合适的。”耶律南仙说道。

“哦?说来听听,这个人是谁?”王钰赶紧问道。

“开封府尹李纲。只是,他当初曾经反对过王爷,把这么重要一个职位交给他,会不会有些……”李纲倒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可是在王钰政变成功地第二天,李纲就曾经亲自到宝国公府,给王钰难堪。

再三思量之后,王钰点头道:“不错,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对我不满不要紧,只要他有那个才能能胜任这个职位,我就把他放上去,外举不避仇嘛。况且李纲是个明白人,他会知道轻重地。”

说起李纲,王钰又想到一个跟李纲很类似的人来,遂向耶律南仙问道:“南仙啊,那个今科状元陈东在哪儿?”

“王爷怎么忘了,你把他关到大理寺牢里,现在还没有放出来。”耶律南仙笑道,看来王钰实在是太忙了,居然连这件事情也给忘记了。

耶律南仙这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让王钰大吃了一惊。试想,如果自己今天不是问起了吏部尚书地人选,而耶律南仙推荐了李纲,自己又从李纲想到了陈东的话,他还不知道会在大理寺牢里关多久。自己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生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看来,自己身边的确是需要李纲,陈东这样的刺头,时时的提醒自己。

“我有个想法,准备把御史台扩充一下。起用一批新人,将国家这个监察部门好好整顿一番。这次出京,让我感触很大,地方官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很容易走上斜路。像陈东这种人,急公好义,嫉恶如仇,正合适作监察弹劾地官员,而且这种新人,他们没有背景,官衔也不高,说得俗一点,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地。如果任用他们巡视地方,他们就不会有所顾忌,大可秉公执法。你说呢?”王钰这个想法,已经考虑很久了,只是没有时间去办理而已。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察机构,吏冶就会逐渐腐败。

大宋之前虽然也有监察御史等官,但大多流于表面,并没有切实的执行他们的使命。

“嗯,王爷这个想法很好,今科所中的进士,大多都还在候补,不如让他们代表朝廷到地方巡视,他们刚踏进官场,一腔热忱,急欲作出成绩,必定会尽心尽力的。甚至这可以形成定制,凡是新取的进士,都

,才能提拔。”

大宋宣武元年年底,王钰连下重手,废除三司与审官院,将职权重归户部,吏部,并分别任命许柱国和李纲,为户部吏部尚书。又改革御史台,选用包括陈东在内的十余名今科进士,担任“巡按使”一职,代表中央朝廷,巡视地方,考察民生吏治。

巡按使为从七品小官,但职权却是相当的大,拥有“密折专奏 权”,无论民生,吏治,河工,漕运,赋税,都可以绕过层层官府,直接上奏到中书省政事堂。这种制度,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内参制度”,不管你多大的官,都有可能被巡按使一纸密奏给参掉。而巡按使每年一换,分别代表朝廷巡视不同的州府,只要在制度之内,巡按使提出的任何有关监察的要求,地方官府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甚至包括各级官吏的家产情况。一旦巡按使怀疑你贪污受贿,就有权核实你的财产状 况,如果不能解释清楚巨额财产的来源,那么对不起,参你一本。

在这一年的年底,搁置了多年的新土地法才经由中书省颁布实施。当初王钰接连颁布新的工商法,财政法,军法之时,童贯曾经提醒王 钰,不要拿土地作文章。而且当时的情况,也的确是不适合颁布土地 法,因为土地大多集中在权贵手中,一旦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就有可能招致他们强力地反弹。影响到整个变法大业。

而现在不同了,自从新工商法生效以后,整个大宋国内,尤其是东南沿海,和山东一片,都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手工作坊,工商业空前的繁荣起来,许多农民在农闲的时候。进城作工,甚至放弃土地耕种,全职作工,以换取丰厚的回报。以至于造成了“千里空地无人种,城郭只闻机簇声”的奇怪景象。

大宋生产的丝绸,瓷器。铁器,茶叶,锦帛,以及许多工艺品,远销海外。从泉州,登州现发,形成了两条黄金航线,海商们从这两大港口出发,将大宋的物产运至海外,每出海一次。所获得地利润常以数十倍计。而海外贸易的空前繁荣,也带动了造船业。手工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出海的商船。也把中原文明带到了海外各国,每次商船回国后,都有许多南洋诸国的商人,学者,僧人,甚至是达官显贵跟随着大宋商船一齐来到大宋。在宣武元年,就曾有占佛国的国王领着王子亲自到大宋递交国书,受到了大宋皇帝赵桓地热情接待。而大宋的水师。也时常出海,为商队保驾护航。历来威胁大宋商船的海盗一度销声匿迹,大宋声威,远播海外。

朝中大臣对这种情况很是担忧,中华有史以来,历朝历代,都以农立国,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现在老百姓都不耕地了,跑去作工,长此下去,土地谁去种?国家的皇粮怎么收?

在这种大环境下,新的土地法应运而生,但新的土地法并没有像原先设想的那样抑制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封建王朝的大害之一。王钰之所以不抑制土地兼并,有他长远的思考。他在红秀,童素颜等人地帮助下,时常阅读史书,从历代史书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每一个王朝立国后,都会分配土地,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小自耕农,经过上百年地日积月累,土地开始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丧失税源,一些失去土地,活不下去的农民便铤而走险,发动暴乱。以至于形成了这样地一个循环,农民起义——朝廷崩溃——建立王朝——重新分配土地——土地兼并——农民起义。

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这种作法固然可以保证一些农民有土地耕种,但另一方面,这种作法也限制了分工,限制了工商业的兴起,将中国社会牢牢捆绑在自然经济之中,靠天吃饭。

王钰的新土地法,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不抑制土地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并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工商业,不仅仅吸引农村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王钰的新法,收到了超过预期地成效,全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赋税连年增加,人民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在年初地方官员上奏中央朝廷的奏章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山东的一位官员在给朝廷的上奏中抱怨世风奢靡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穿上了丝制的鞋子。难怪后世的西方学者说当时欧洲君主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一个宋朝汴京看城门的士兵。

在这个时期,大宋的科技也是空前的发达,广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在宋朝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因为王钰鼓励兴修水利,水稻的双季栽培在这一时期出现,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棉花成为普及性的农作物。算盘开始得到应用,成为商人计算的工具。火药的发明,推动了火箭,突火枪,火炮等兵器的革命。在天文领域,北宋的《统天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