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恕臣直言,朝廷的军制,乃太祖皇帝当年钦定。虽说此一时,彼一时,但若是操之过急,怕引发动乱啊。”蔡京为相多年,各地文武官员,多有其门生故吏,一旦朝廷有变,他这些党羽难免会受到牵连。

“朕想扩编南府军,你以为如何?”赵佶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蔡京的顾虑,直接问道。

“这,请陛下三思,眼下幽云各州,按宋辽约定,驻军八万余人。若是再扩编南府军,怕是有违约定。”蔡京暗想,南府军一旦扩编,王钰手握兵权,又放任在外,日外恐生事端。

赵佶咳嗽几声,叹道:“朕也是有所顾虑啊,想用王钰,又怕 他……,南府军这次打得不错,是敢战之师,能战之师,朕想扩编南府军至十万,全面驻防幽云,将原有旧军尽数裁撤。”

他刚说完,就听得前后扑通一声,蔡京跪倒在地:“圣上,万万不可!若王钰拥兵十万,驻防幽云,又不属三衙战斗序列,不归枢密院管辖,日后必生祸乱啊!陛下,三思!”

赵佶沉默,蔡京所言,正是他担心的地方。可此次对辽作战,旧军的不堪一击,让他十分痛心。南府军的战绩骄人,本该扩编,但朝廷有祖制,任用文臣带兵,对带兵者严加防范,每隔几年,便调换一次,以防有变。

这种制度,虽然让大宋天下稳如泰山,可其弊端也渐渐显露。兵无常将,将无常帅,导致指挥不灵,调动不利。历次对外作战,屡屡失 手,发人深省。

“朕意已决,扩编南府军!朕要重用王钰!”赵佶坚决的说道,至此处,话锋一转:“可朕也不得不防着他,蔡京,你有办法吗?”

蔡京眼见南府军扩编已成定局,多说无益。但听天子所言,对王钰也是不放心的,必须设法掣肘于他,以免权柄过重,日久生乱。

“陛下,有臣有一策,可掣肘王钰。”

“速速讲来。”

“遵旨,陛下有意扩编南府新军,裁撤旧军,这是顺应天时之举,臣当竭尽全力促成此事。眼下,王太尉在幽云大兴马政,幽云各州马场里,良马近十五万匹,正可大举装备骑兵。然旧军将领,多不习马战,若要兴建骑兵,人才是第一大难题。臣建议,于各路征召年轻力壮的武将,前往幽云南府军中任职。一来可以掣肘王钰,二来可研习骑兵战 法,以备日后朝廷全面裁撤旧军时,操练新军之用。”

赵佶闻言,深以为然,龙颜大悦,转身扶起蔡京,称赞道:“果然是老臣,高瞻远瞩,此计甚合朕意。这事就交给你和童贯去办,速速拟定名单,送来报朕。”

蔡京见天子赞赏,十分自得,正要辞别出宫,大肆安插自己的亲 信。心中一动,向赵佶进言道:“陛下,臣建议,此事先不要告知王 钰,且看他是何态度。”赵佶会意,频频点头。

次日,久不临朝的赵佶,登上了金殿。

王钰虽然是外官,但身在京城,按律也要早朝。众官在资政殿前闲聊,蔡京等人故意与王钰疏远距离,只有童贯与王钰站在一处。文武百官见事态微妙,捉摸不定,都明哲保身。

“小宝,多亏你在圣上面前进言,否则老夫还在大理寺呆着。”童贯一边拿眼睛瞄着蔡京那头,一边说道。

王钰笑了笑,轻描谈写的说道:“举手之劳而已,这是我应该做 的,再说大人深受圣上倚重,入狱不过是作作样子罢了。就算我不多 嘴,大人也不会有事。”

童贯见他如此坦诚,心里稍安,眼下朝廷的局势有些微妙,蔡京等人刻意疏远王钰,让人费解。童贯正要说话,忽听净鞭三响,召唤百官入朝。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文武两列,鸦雀无声,天下似乎又太平了。赵佶在金殿之上环视四方,见群臣默然,忽然笑道:“四海升平,万邦来朝,普天之下,百业兴旺,是么?”

班中转出枢密使童贯,上前奏道:“臣启陛下,江南方腊作乱,朝廷派遣宋江所部前往征剿。如今已大功告成,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 毫,伪相方肥等三十余贼被俘,已解往京城,请陛下发落。”

“好!方贼作乱,残害百姓,乱我朝纲,如今被俘,当按律斩首,诛灭九族!”赵佶喜上眉梢,近来大宋接连几件喜事,这位道君皇帝,心情颇佳。

又一出成王败贼的戏码,王钰暗笑。文武百官见方腊被俘,都出班上奏,马屁拍得震山响,好话说了一箩筐。听得赵佶如坐云端,飘飘欲仙。

群臣贺毕,王钰见无人再奏,遂出班上前,从袖中掏出奏本,就要上奏。赵佶见王钰出班,笑道:“朕还说王小宝今天怎么转性了,这马上就出来了,说,什么事?”

文武大臣都瞧向王钰,他在幽云作封疆大吏,政绩卓然,这次回京述职,龙颜大悦,擢升为太尉,进爵郡公,可谓皇恩浩荡啊。

“臣王钰,请辞幽云都总管一职!”此话一出,满堂变色!就连赵佶,也没料到王钰出班奏事,竟然是为了辞职?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赵佶忙叫李吉接过奏本,展开一看,只见王钰在奏章中,陈述自己箭伤未愈,难以理事,请辞幽云都总管并交出南府军兵权,请朝廷另行委派贤良。

“王爱卿,你任职幽云,政绩卓著,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现在却突然以箭伤为由请辞,是何道理?不准!”赵佶将奏章一合,大声说 道。

王钰拜道:“圣上,臣当年任国队教头时,被人刺杀,留下病根。后来出使大辽,又遭乱军截杀,此次上雄之战,身中两箭。新伤旧疾,一起发作,行动艰难,不复往日精神。幽云重地,事关紧要,请陛下另选良臣,前往镇守。臣愿侍奉陛下左右,早晚聆听教诲。”

赵佶闻言,神色阴晴不定,遂问道:“爱卿既然上表请辞,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臣不敢妄议,请陛下乾纲独断。”王钰再拜。

赵佶见他这般模样,心思莫非是朕残酷少恩,刚愎自用,让他心生恐惧,所以请辞?又或者以退为进,向朕示威?想到此处,即拿话试探道:“你二十出头,正值年少,理当为君分忧,若真是箭伤未愈,宫中自有御医替你诊治,为何因私废公?况且你管辖幽云,政务军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朕正要委以重任,你的请辞,朕不能准。”

王钰却仍旧坚持,再三请辞,态度坚决。赵佶一怒,喝道:“今天早朝,到此为止!退朝!”群臣见天子震怒,不敢多言,三呼万岁后,退出资政殿。王钰默然不语,正要离开,却见李吉追了上来,说是圣上召见。

御书房里,赵佶坐于案前,余怒未消,李吉领着王钰进来,行罢大礼后,垂手肃立。

赵佶命李吉殿外候驾,对王钰喝道:“王小宝,你搞什么名堂!好端端的,辞什么职?与朕说清楚了!”

王钰见天子震怒,上前拜道:“陛下息怒,听臣一言。”

“坐下说!”赵佶极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显然对王钰请辞一事,十分不满。

王钰坐于案侧,半晌无言。赵佶正要询问,却见王钰低头垂泪,神情哀伤。一时大惊,忙问道:“小宝,因何事伤感?”

“陛下,臣本是汴京街头,游手好闲之徒,幸赖陛下大恩,得以踏入仕途。几年来,臣每每念及陛下天恩,不敢相忘,是以陛下但有差 遣,臣万死不辞,纵然拼了这条性命,也要报陛下恩德。”王钰痛哭流涕,悲伤不已。

赵佶见状,和颜悦色抚慰道:“你对朕忠心耿耿,朕岂能不知?莫非有人中伤于你?无妨,你且说来,朕拿他问罪!”

“谢陛下,臣自知年幼无德,圣上数次破格提拔,让臣惶恐难安。因朝廷用人,自有制度,臣几年间,从八品承事郎累升至二品太尉,朝中早有非议,陛下想必也是为难。臣如今请辞,实是不愿陛下难作。再者,臣只身进京投奔,只有堂姐一个亲人,眼下堂姐染病在身,臣当衣不解带,目不交睫,侍奉汤药于榻前,以尽孝道,请陛下体谅。”王钰哭得几乎背过气去,赵佶也知李师师眼下染病在身,见王钰如此哀 伤,心里也甚是感怀。

“小宝真乃至孝之人,你堂姐染病在身,朕也知道。已让宫中御医替她诊治过了,并无大碍。你且宽心到幽云任职,朕自会照料她。”赵佶好言宽慰道。

“臣在幽云,虽无建树,但事必躬亲,不敢懈怠。每每想到当年在宫中陪陛下蹴鞠,心里十分怀念,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让臣侍驾左 右。”王钰仍旧态度坚决,要辞去幽云之职。

赵佶打量半晌,仍旧不敢断定,于是故意叹了口气,轻声说道: “既然如此,那朕也只好准……”

“臣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