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个大学毕业的?”
“虹城大学新闻传媒专业。”
“好学校,又是科班出身,怪不得考试第一。夏总编半个月前就翻来覆去嘱咐我,要我一定要好好带你。夏总多关心你,你可不能辜负她的期望。丑话说在前面,我这人对下属严厉,遇到不对的地方我就批评,你得有心里准备。”
邬有礼嘴里的“夏总”叫夏繁天,副总编辑,女的,才三十二岁,才华横溢,很漂亮,尤其爱惜人才。虹城都市报招聘考试试题是她出的,也是她批改的。面试完以后单独把骆千帆叫出来,赞赏有加,骆千帆对她印象非常深刻。
不过,夏繁天最近跟老公离了婚,向报社请假,说要去首都进修半年,其实就是想换个环境静养一段时间。
报社理解她,准了她的假。临走前,夏繁天亲自打电话给骆千帆,让他在报社好好表现。
夏总的关心是真关心,邬有礼的关心就不知道水分几成了。
客气话还是要说的:“严师出高徒,邬主任该批评就批评,我一定努力。”
“嗯,一看你就是那种让人特别省心的孩子!当然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报社也有报社的规矩,有些规定我有必要告诉你一下。”
邬有礼喝了口茶,在抽屉里翻出了一本虹城都市报制度手册,翻到后面一页说道:“按照报社的规定,新人报到,见习期两个月,每个月基本写稿任务20分,两个月就是40分。按照稿件质量、体量不同,每篇稿子计0到4。5分不等。也就是说,只要两个月能写十多篇好稿子,累计完成40分的基本任务,两个月后就能顺利转正,否则的话就要被淘汰,明白吗?”
“明白。”骆千帆对报社的运作流程十分熟悉,每家报社虽然考核标准不尽相同,但考核办法大同小异,不难理解。
邬有礼说完又端起茶杯:“来,小骆,我这里没有酒,只有茶,碰一个,祝你顺利通过见习期,在虹城都市报做出一番大事业。”
“谢谢邬主任。”骆千帆端起茶杯跟邬有礼碰了一下,喝了一口。
到目前为止,骆千帆对邬有礼印象还不错,笑容很亲切。
骆千帆有意试探邬有礼,说:“主任啊,我看大办公室还有三个空位子,我坐哪个?”
邬有礼想都没想,说道:“社会新闻部人不少,座位没得挑,前面那两个座位人来人往,又顶着门口你就别坐了,坐在最后排东北角的位子比较好,安静!”
一句话暴露了邬有礼的奸诈。
骆千帆心里暗气,看来胡菲菲说得不错,邬有礼果然是一只笑里藏刀笑面虎,满脸的笑容也掩盖不了他龌龊的内心。好在已经把电脑换了过来。
骆千帆回到大办公室,在最后排座位上坐下来,打开电脑,电脑运转正常。望了望对角的胡菲菲,胡菲菲凑过来,低声问道:“乌贼没难为你吧?”
“没有。”
“特别客气是吧?”
“是!”
“还给你泡茶!说市长秘书送给他的好茶叶对不对?”
“你怎么都知道?”
“老一套了。他越是这样,你越要小心,反正他的话,你连标点符号都别信!还是那句话,不怕乌贼瞪眼发怒,就怕乌贼露牙发笑!他给你分了什么条口?”
“条口?没说条口的事啊!”
“没分条口?靠,连个街道办、社区都没分给你跑?”
“没有!”
“没有条口写什么稿子?”胡菲菲替骆千帆打抱不平,“条口就像农民的田地,没田没地靠什么打粮食?两个月见习期,每个月20分,好条口十天八天就能完成任务,中等条口混到月底也能过关,差条口做做新闻策划,再找人帮帮忙也能勉强过关,没条口怎么办?像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消防这些新闻富矿不给也就算了,连个社区都不给太说不过去了吧。”
“谁让我得罪了他?看来乌贼把我恨到了家!胡菲菲女士,你记住,这都是昨天晚上因为救你惹出来的。”
胡菲菲本来越说越气,听骆千帆这么说反倒乐了:“咋地?还想让我养你?”
骆千帆说:“那倒不必,没有条口总有热线吧,只要我自己勤快点儿,每月写个二三十分不算太难!”
“哟!口气不小。可是我的亲弟弟你也不想想,他能在分座位、分条口上刁难你,其他地方还能放过你?热线平台每个人都看得到,但是要乌贼统一分配线索,他不分给你线索怎么办?等着吧,苦日子还在后头,他一定会想办法把你逼走。”
胡菲菲看了看腕表上的日期:“今天是7月31日,明天开始你就该正式进入见习期了,祝你好运!”
第3章 他最好别太过分()
胡菲菲过意不去,晚上要请骆千帆吃饭。正巧宋小胡子和老凯打来电话,他们还惦记着报道的事情。
胡菲菲说,干脆把他和老凯一起叫来吃饭,顺便感谢他们,地点由骆千帆来定。骆千帆选在“武大嫂家常菜”。
“武大嫂家常菜”就在虹城大学附近,上大学的时候骆千帆和老凯经常光顾,也喊上宋小胡子。
他们三个吃饭老凯请的最多,他家里最有钱。骆千帆偶尔也请,那个时候宋小胡子已经上班挣钱了,不过最抠门,不逼着基本不请。就算请也不自己掏钱,他管辖的辖区有的是人愿意替他结账,开棋牌室的,开浴室的,随叫随到,用宋小胡子的话说,这叫和谐共存,各取所需。
“武大嫂家常菜”老板姓窦,头大脸大、手大脚大、腰粗腿粗,唯独眼小,精光暴射,像个武林高手。老板娘姓武,30岁出头,跟她男人一样大手大脚大脸,骆千帆开始喊她“武大姐”,那个时候饭店的名字还是“武大姐家常菜”,后来身体迅速发胖,“武大姐”迅速升格为“武大嫂”,饭店也改了名字,生意比以前更好。
夫妻俩跟骆千帆他们混得挺熟,老凯时常哥哥嫂子的乱叫,有时候还叫她“潘金莲”,说些风言风语,你踢我一脚我摸你一把,老板也不生气,照样过来敬酒上菜。
有次晚上,骆千帆吃饭吃到很晚,老板不在,店里的客人也走光了,最后老凯叫老板娘一起吃,她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老凯旁边,划拳拼酒,跟老凯比着讲黄段子。
越吃越嗨,老凯不老实,拍拍老板娘的大腿说:“菜做得好吃,不知道人好不好吃。”
老板娘浪笑:“不尝尝怎么知道好吃不好吃?”
老凯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吃完饭打发骆千帆跟宋小胡子先走,骆千帆瞪他一眼,说小心他老公,“就你这小身子骨,他一巴掌能把你扇到墙上去。”
后面的事情骆千帆、宋小胡子就不知道了,不知道老凯有没有得逞,反正后来无论他们怎么问,老凯就是不说他跟老板娘发生了什么。此后饭照吃、酒照喝,大手大脸小眼睛的老板照样乐呵呵地上酒上菜,可是老凯跟老板娘打情骂俏少了。
胡菲菲有私家车,带上骆千帆赶到饭店。宋小胡子和老凯还没到。武大嫂把他们让进去,瞅瞅骆千帆又意味深长地瞅瞅胡菲菲:“小骆啊,你得一年多没来了吧。赵凯和宋炭说你到外地发财去了。”
“发个鬼财,真发财还会回来?武大嫂,我们到楼上坐,一会赵凯和宋炭也来,让他们上楼找我们。”
“好,你看哪间包房空着就坐哪间。”
骆千帆轻车熟路,找了间小包房,自己打开空调,又自己下楼接了一壶凉白开拎上去,跟在自己家差不多。
倒了杯水递给胡菲菲,胡菲菲说:“你跟老板娘挺熟啊,没少光顾她吧?”
骆千帆说:“我在对面上了四年学,一两个星期最少来一次,你算算得来多少次?”说完了一琢磨不对劲:“你刚才说什么,‘光顾她’?”
胡菲菲咯咯咯地笑。正说着,楼梯响,未见其人先闻鹅一般的笑声,“骆驼,听说你带了个美女来!”门一开,小个子老凯穿着花格子衬衣站在外面,后面站着比他高一头的宋小胡子。
胡菲菲慌忙站起来,伸出手去:“你好,我叫胡菲菲。昨天晚上多谢你们……”
老凯上前双手握住了她的手再也不松开了:“都是一家人,不要客气,见义勇为是每个良好市民应尽的责任,嘿哟嘿,我说什么来着,凡是跟骆驼说不清道不明的女人都一个赛一个的漂亮,瞧这美女长的,真香!来来来,坐,骆驼,你往旁边让让……”
骆驼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