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p;&p;p;&p;p;
老凯在家摆了一桌,把骆千帆、宋小胡子、乐天请去喝酒,还有村里几个能玩得来的哥们。这是每年的惯例,三个人肯定要轮流坐庄的。
宋小胡子见乐天在场,没敢再次吹嘘被货车追杀的事情。
但是,他以恩人自居,再次提起让骆千帆给他写稿子的事情:“骆驼,这次你可以给我写篇报道了吧?”
骆千帆说:“我稿子里不是写到你了吗?”
宋小胡子说:“那算什么?你得突出我,人物专访,雷锋焦裕禄那样的。”
老凯笑了:“要先牺牲才行。”把宋小胡子给气的,捏着老凯的脖子给灌了一杯酒。
其实,骆千帆也在琢磨着给宋小胡子正正经经写一篇人物专访。宋小胡子所在的派出所要提一个副所长,三选一,比起另外两个人,宋小胡子年龄够,但是声誉和成绩不够。。
第235章 胡菲菲的邮件()
骆千帆就盼着他能做出点成绩,哪怕适当吹吹牛,也是可以操作一篇人物专访、人物通讯什么的。到那时,成绩有,荣誉也有,宋小胡子就能顺理成章升上去。
问题是,七分成绩三分吹牛还行,你不能三分成绩靠七分吹牛,那就是造假,靠文字的雕琢是立不住的。
骆千帆给宋小胡子出过不少的主意,做好事、破案子,宋小胡子上心之后,也的确有了点小成绩,但距离让报纸为其“立传”的程度差得远。
乐天说:“我在柳城看柳城晚报,说有一个警察总是帮助邻居老人,后来邻居病了,临死以前留下遗嘱,把家产分给警察一半,警察不要,后来全市宣传这名警察,宋哥,你要是也像他那样,还怕帆不给你写稿子?你什么好事都不做,让帆怎么写你?”
骆千帆说:“你看看,我媳妇都懂,我是个记者,不是个编的,记者就是个镜子,你什么样,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哎,小胡子你想什么呢?”
此时,宋小胡子手指头抓着大脑袋,皱着眉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骆千帆推了他一下,他突然说:“我有啊。”
“什么你有,你有什么?”
“我的意思是,乐天说的这样的事情我有啊。”
“你?照顾邻居老人?我似乎看到母猪在上树。”老凯又调侃宋小胡子。
宋小胡子说:“妹,你咋不信我,真的,我真的照顾了一位老人,老人说了,等他没了,就把房子留给我。我最近正在琢磨,怎么能在房产过户的时候不交税。”
老凯还是不信,不仅老凯不信,在场的五六个人,没有一个人相信:“宋炭,你个不要脸的货什么时候学会了顺杆爬,乐天说人家照顾老人,你就照顾老人,还还还什么交税,一屁俩晃。”
宋小胡子急了:“真的!就是真的!”
骆千帆说:“好好好,我信了,过了春节就去采访,给你立块牌坊。”骆千帆糊弄他的,根据他对宋小胡子的了解,屁,不可能的事,他爸爸病了他都不会照顾。
宋小胡子当真了,可是挠着头琢磨骆千帆的话,越琢磨越不对劲,“立牌坊?他特么说谁是掐着骆千帆的脖子,也给他灌了一杯酒。
&p;&p;&p;
大年初四,骆千帆开车带着乐天去柳城,包了一个10万元的大红包给乐天的父母,另买了一车的礼物。
乐天的父母当然高兴,不为钱多钱少,而在于女儿跟了一个有本事的男人,替女儿高兴。
一家四口走亲戚串朋友,骆千帆和乐天不管走到哪里都金童玉女一般,馋死了多少人。
乐天家里的亲戚没有一个不夸骆千帆的,骆千帆光给乐天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发红包就发了四万,一人一万,给乐天长脸。
乐天的表姐表妹们都羡慕地问乐天,打算什么时候办婚事。乐天跟骆千帆大致有个计划,打算放在下半年秋天,但没定下准日子。
“早结婚早好,当心有人把他给你拐跑了,你可没地方哭去。”
乐天的父母也盼望着俩人尽快把婚事办了,俩人的年龄都是25岁,不算小了,结了婚,父母的心里也去了一件大事。
骆千帆和乐天在柳城住了两天,直接返回虹城上班。
&p;&p;&p;
骆千帆的邮箱里接到一封陌生邮件,打开来,是胡菲菲发过来的,内容只是简单地祝骆千帆春节快乐。
骆千帆回复邮件,说他已经大概知道了胡家的事情,要她多保重。另外告诉她,举报他父亲的邬有礼已经在春节前被警方抓了,可能要蹲一年多。
胡菲菲回邮件发了一通感慨:“谢谢你小骆骆,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他能出什么事,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劝劝我爸爸。钱有什么用,不缺吃不缺穿,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好,没想到现在来到加拿大,有国难奔,有家难回。我真想回到虹城去看看你,半年多了,真的想你。”
看着这封邮件,骆千帆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对于胡菲菲的爸爸,从一般老百姓的角度,会盼着把他引渡回来,依法处置。但是作为最好朋友的父亲,还是在外边待着吧。
骆千帆又给胡菲菲回了一封邮件,详详细细介绍了这段时间自己的经历,包括开办乐天培训和虹都传媒公司的事情,还说,如果胡菲菲回来,可以跟她一起做生意。
做生意的事情以前是胡菲菲的退路,只要骆千帆受到委屈,胡菲菲就会说:“大不了辞职不干了,让我爸给咱们投资做生意。”
骆千帆喜欢那个时候胡菲菲的样子,特别义气,特别够意思。只是言犹在耳,两个人却远隔重洋。
什么时候能再次见到胡菲菲呢?她在加拿大生活是否习惯,换个环境,她还是那么泼辣吗?
总之希望她一切都好。
&p;&p;&p;
韦晨辞职了,年前走的,因为工资和年终奖发放额度的事情,跟报社闹了一点小不愉快。报社给她的年终奖打了八折。
韦晨不高兴,安东也很不高兴。安东过年期间跟骆千帆打过一个电话发牢骚:“我为报社出了那么多力,年终聚餐预定饭店打了那么多折扣,我女朋友走,他们竟然还要刁难,太不近人情。”
骆千帆同意安东的话,这一点上,报社做的的确不够大气。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尚云峰身上。
尚云峰挂在嘴边的口号是,“对每一个报社的记者编辑负责”,但是人走了,那就不是报社的人了。
尚云峰是个政客,只对他的领导负责!
至于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尚云峰的解释是:年终奖的构成包括一部分对来年工作的鼓励,你辞职,这部分鼓励奖就不适用了。
这个解释太牵强。安东说,“报社就是个名利场,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这句话,骆千帆依然同意。在报社,骆千帆感激三个人,夏繁天、鲁鸣和颜如玉,每个人切切实实帮助过骆千帆,会替他争取应有的利益。
其他总编和主任,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算盘,在报社待的时间越久,这一点看得越清晰。
安东说,他没有感激的人,刚进报社的时候他感激财经部主任李在宁,后来发现被利用了。。
第236章 心机女的手段()
春节后,在安东的帮助下,韦晨开了一家“晨东快餐店”,正月初八正式开业。
韦晨跟报社的关系闹僵了,所以开业的时候,报社连个花篮也没送。
韦晨给不少同事发了请帖,但是,财经部的人一个都没到,有的怕报社领导多想,有的压根没把安东和韦晨当朋友。就连李在宁也没露面,韦晨可是从财经部离职的。
骆千帆去了,带着乐天和礼金到现场捧场,还以个人名义订了个花篮送过去。鲁鸣也去了,带着社会部的葛登、王霖、李雅、常春等人,以社会新闻部的名义送上花篮和礼金。鲁鸣他们能来,骆千帆都感到意外。
安东更意外,也特别感慨,没想到我是财经部出身,财经部一个人没来,韦晨在时政部待了那么久,时政部也没有人来,反倒是社会新闻部来了这么多人捧场。
骆千帆说:“这就是社会新闻部的人情味,这是鲁主任带出来的。”
鲁鸣在社会部得到了越拉越多的认可,就连王霖也慢慢接受了他在鲁鸣的“资料室面壁思过”政策下,王霖的采访和写作水平大幅提升,工资待遇也大幅提升,时过境迁,他感激鲁鸣,不再说他的坏话。
鲁鸣带着人来去匆匆,骆千帆跟安东关系不错,待的时间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