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这句话在我国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中国记者能否发挥类似瞭望者的价值?”
骆千帆说:“当然。”
提问者显然不大满意,说:“您的回答就这两个字。”
骆千帆说:“说这句话的新闻前辈叫约瑟夫普利策,新闻学至高荣誉普利策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如果这句话在中国没有现实意义,怎么会传承下来?谁会传承一些没有道理的话呢?”
教室里再次响起掌声,石院长笑了笑,那学生给骆千帆挖了个陷阱,骆千帆没往里跳。
骆千帆鞠躬致谢,说:“谢谢大家,果然没有问比较难的题目,还是我的师弟师妹照顾面子,拿我当自家人。那位同学,你一直在举手,你来问吧”
骆千帆终于点到那名打算刁难骆千帆的男生。男生终于得到了机会,他站起来问道:“你好,我是来自新闻系大三学生,我有两个问题要问你。
“第一个问题:当一个报道无法改变现状,反而会伤害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时,这个报道是否真的有意义?是否应该报道?你回答吧。”
骆千帆笑笑说:“你果然是有备而来。事实上,这牵涉到记者报道两难困境下的选择问题。前段时间外地媒体报道过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困难群体,他们生活在下水道里,被称为“井下人”,有记者将此事披露出来,虽然消除了部分安全隐患,但也使得这些井下人失去可能是最后的栖身之所。
“有人就提出质疑,既然不能接触这群人的生存困境,报道出来有什么价值?对此,我个人观点是,记者对此该报道还是应该报道,因为报道可以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并且可以促成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当然了,记者报道可以选择较为妥当的方式和角度,要多多思考,我们该怎么去帮助这样的人,他们是否应该拥有自由,即便是穷人也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我们应该能够给他提供他特别需要的救助。
“这样,从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角度去报道这个事件,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弱势群体的伤害,同时体现记者的价值。这是我对你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男生点点头:“谢谢,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是一则前段时间发生的一则新闻报道,是某电视台播出的一条新闻:某县有关部门在一所农村小学举行特别仪式,欢迎一位辍学两年的14岁女生重新回到课堂。新闻里介绍说,这位女学生两年前不幸被歹徒强暴,由于年幼不懂事,怀了孕也不知道,后来不得不生下了一个孩子,因此辍学。你怎么评价这样的新闻?”
这是一个事关新闻选择与新闻道德的问题,骆千帆正巧看过这个报道,记得当时播报新闻的时候,有关部门的领导、电视台的记者等等一起涌到了这个乡村小学,在坐满学生的教室里,老师告诉大家要多关心这位新来的同学,尔后电视摄象机的镜头便死死地对准了那个不幸的女孩。
在画面里可以看到,那个坐在教室中间的女孩一直把头伏在课桌上,不停地哭泣!而教室外面围满了参加仪式的领导、老师和学生。敬业的记者还跑到不幸女孩的家里,专门拍摄了这个少女妈妈和她的孩子在一起的画面。
看到这些画面,骆千帆当时就想骂娘。此时被提问想起那件事情,同样有骂娘的冲动。
骆千帆说:“如果我是那个记者,我宁愿选择不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但并非所有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包括那些作为有利证据的事实。
“我看过这则报道,受害人与自己孩子在一起的画面,无疑展示的是道德沦丧者施暴的直接物化后果,是真实的罪证。
“当然记者展现罪证说明了报道的客观真实性,然而这种真实同时是对受害人的再次伤害,这种伤害是由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深隐在受害人精神世界内的个人**,由于记者的采访、由于媒体的报道被无情地袒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记者似乎代表社会正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犯罪嫌疑人的道德沦丧,然而新的恶也由此产生。如果能骂人的话,我真想说,那个记者就是个败类。我个人认为,人性大于新闻,当好一个记者之前,先学会做人!坏人当不了好记者!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提问的男生站起来为骆千帆鼓掌,骆千帆点头致意。。
第176章 深夜等候的师妹()
这时候,教室里一半以上的人站起身来举手要提问。
连海山书记看看表,低声跟石院长耳语几句。石院长点点头,起身说:“难得大家如此热情,可是时间已经超时了,现在给最后三个提问的机会,你们好好把握,可以多问些有用的问题。我来点人吧,就你吧,第三排那个女孩子”
女孩子起身提问:“师兄,我今年大三,暑假想找去虹城都市报实习,你带实习生吗?”
骆千帆说:“可以去实习,我帮你们联系,但是别让我带,虹城都市报有比我更优秀的老师。”
石院长又点了一个,是个男生:“骆老师,我是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你觉得平面媒体发展前景好,还是电视媒体发展前景好?”
骆千帆说:“努力的人发展前景更好。具体到媒体业态,我读过一本上说,网站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网络媒体将严重挤压平面媒体甚至电视媒体,我个人同意这种观点。
“都市报的报道偶尔会被网站转载,我们总编就会非常高兴,见微知著,其实我担心将来有一天,会不会所有人都在网上看新闻,不读报了。
“我甚至想到,现在我们手上都有了手机,将来是否会有一天,手机也能上网了,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看新闻呢?未来是你们的,你们可以好好研究研究。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谁来一个有分量的?”
石院长再次站起身来望着林立的手臂:“最后一个问题,第五排那个女孩子。”
女孩子被点到特别激动:“是我吗,是我吗?”
“就是你,问吧。”
“我想问骆师兄,你有女朋友吗?”
“哇哦”教室里一片起哄之声。女孩子羞红了脸,“不是这样的,我们在打赌”
骆千帆也挺不好意思,笑着问道:“既然是打赌,还是没有输赢更好,这个就不说了。你浪费了一个问题,石院长,再补一个吧。”
这时候,有人不等点名就问道:“骆师兄,听说晚报的高傲上周跳湖了,有这回事吗?”
骆千帆点点头:“有这回事,一起跳湖的还有我们鲁主任,上次来给大家讲过课的那个鲁帮主,不过两个人都没事,没溺水,就是冻得受不了,住了两天院,现在俩人都已经康复了。高傲已经从晚报离职,鲁主任劝她不要再从事媒体工作,用鲁主任的话说,她不适合干记者。”
“高傲也挺可怜的,不是吗?”
“你很善良!不过你放心吧,跳湖对他们俩来说未必是坏事,俩人以前就相好,跳了一次湖,俩人关系恢复了,圆满!生活就是这么戏剧化,这样挺好。”
骆千帆回答完毕,石院长登台宣布交流活动到此结束。
一下午的交流活动,超时将近一个小时。结束以后,许多人围过来要留骆千帆的联系方式,有的继续问问题。
连海山过来解围:“骆千帆的联系方式我那里有,回头我一一发给你们,但是必须提醒你们,一个暗访记者需要大家保护,任何人不得将千帆的联系方式透露给别人。”
那个长得有点像高傲的女生过来也要问骆千帆什么,被连海山挡下了:“你们有什么问题的,等我把电话发给你们以后,可以给他打电话,不过据我所知,骆千帆有对象,你们都没机会了”
连海山的话又激起一片笑声。
晚上,学院安排了饭局宴请骆千帆。安排虹大招待所水上餐厅,坐下来已经快要8点了,吃完饭已经过了深夜10点。饭后,连海山派车要送骆千帆,被骆千帆拒绝,坚持不让送,跟院领导和老师在招待所门口分别。
夜风微凉,醉意微醺,回想这一天,很有成就感。上天总是不亏欠努力的人。
骆千帆站在路边拦车,正在这时候,身后走过来一个人,怯生生地轻轻喊了一声:“骆师兄。”
骆千帆回头,身后亭亭玉立站着个女孩子,穿着素色的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