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安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丫絮絮叨叨,活像没说过话一般,一股脑把自家的事全告诉了安墨。

    安墨思绪飘远,她总算明白李铖一直以来脸上的凝重感是怎么回事了,还当他天生就是那样的表情哩。

    看来这次的雪,后果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挖路铲雪就是连着好几日,等忙够了,李铖告诉安墨可以准备自己家的事了。

    安墨问他:“外出的路就弄好了。”

    李铖摇头:“只是把雪压严实了,不会崩塌,要过去勉强也能过得去,还是不好动身。”

    安墨点头,又问:“要准备什么?咱们房子盖在旁边吗?”

    “你要准备每日的吃食就成,我托了吴婶一块帮忙。”李铖指着李力家旁边不远处:“咱们的新房盖在那儿!”

    安墨看过去,不解道:“之前不是说盖这边吗?”她指着山脚下一大块空地,她之前开垦的良田旁边。

    李铖摇头:“这山上都是雪,盖在那,就怕到时候雪融起来会出事。”

    村里原本有老窑,但是一直用的那个离李铖家太远,不方便,准确的来说,是李铖家里太偏。因此李铖在山上平坦出重新建窑烧砖。

    作为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现代人士,安墨首次亲眼见到烧砖的窑,第一次看到烧砖的情景。

    于是一不小心她想到了水泥。

    水泥这东西说难吧,也不难,虽然安墨学得是物理方面的专业,但是这种基础类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关键在于现代搅拌水泥凭借的机械造业,在这里凭借原始的劳动力不知道做不做的成。

    而且大冬天的,把雪翻开,找适合的泥巴烧砖就很不容易了,还要找砂石做水泥,实在有些难为。

    但是安墨不止是有强迫症,还有些执拗,她现在住的屋子吧,也住了这么些日子了,还是左看又看的不顺眼,若是新房砌出来,还是个光秃秃的,让她怎么顺心。

    不止水泥,要是条件允许,墙漆她都想弄出来。

    冬天环境不大好,光烧砖就烧了将近一个来月,这边开始打地基,那边转头仍在烧着。

    按道理,这个天气这个时候是不应该砌窑的,本来就全是雪。不论是雪覆盖窑烧不起,还是窑的热量把雪融了,都不是好事。

    但李铖思索这他那房子是在不成样子了,到时候大雪消融。估摸着会涨水,估计会出事。

    安墨到底把水泥作出来了,准确来说是类似水泥的东西,商城里有一种胶,专门用作建筑方面,虽然碎石少了些,石灰基本没有,颜色也是褐黄有些不好看,但作出来的成品坚硬可用。

    李铖随着安墨捣鼓,居然真让她捣鼓出来有用的东西,也不二话,立刻就用上了。

    此前他见安墨又是烧东西,又是搅拌又是玩泥,还以为她要自己做瓷器做琉璃呢,看了半响的笑话。

    等安墨摸清了水泥的比例,把胶递给李铖,让他按着方子弄,他才知道是什么东西。

    李铖拿着方子道:“按你这上边写的,最后出来的东西倒是用来修路比砌房要来的好。”

    安墨怕写的不清楚,还特意把最后出来的成品及干硬后效果都给写了。

    安墨惊讶的看着李铖,露出‘有些见识嘛你’的赞赏目光:“这个是用来修路的,不过建房也行啊,不论是地板还是墙壁,砖头陪着水泥更好么。”

    水泥是苏出来了,墙漆安墨是怎么也没弄出来,一是这地方找不到铅油,而是这个时代白色不作主流,安墨一心想整出来的白色墙漆直接被李铖打消了。

    但要弄其他颜色的墙漆吧,颜料方面又是一个大问起。

    安墨不得不再次打起了壁纸的主意,主要是买壁纸还不是很打眼,大不了说她奢侈,说是浆过的布料厚纸也有人信,直接买墙漆,那么大桶她还真不知道找什么理由来。

    房子砌得不算慢,只花了将近一个月。雪还没融,但按照时日已经是春天了,农人主要是看地理,许多人都去看地里作物活没活,帮忙的人慢慢少了。

    最后几天安墨和吴婶一起做了一顿大餐,蒸了好些个馒头,给大家带回去,李铖再每人给些干肉,也就好了,没花钱。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宁愿要吃食就是了。就这么些东西吴婶还念叨着李铖太实诚呢。

    吴婶念叨李铖一般用的词比较委婉,诸如实诚、心眼实之类的。说安墨就有些直接了。

    光安墨每天煮饭做馒头她就唠叨了许久,什么哪有一大早就吃硬米饭的,什么白面馒头太浪费粗面就成,等等等等。

    安墨:“”看来华夏的劳动力廉价是自古有之啊!

    房子砌好后,跟安墨之前预设的完全不一样,她之前想的是几层楼的别墅型,李铖直接建了两进院落,后来在安墨的唠叨下,才勉强加了一层。

    还不是每个房子上边都加一层,只加了一边,另一边做成了平空的顶,方便晒东西。

    不过这房子可比现代的楼房高许多,安墨抬头,不要说屋顶,就是房梁,她踩着杆都够不着。

    由于是新房,虽然没有上漆,但安墨还是下意识的想空一些时间再搬进去。

    李铖完全赞成,而且他还打算要选个吉日搬家,到时候还要请那些帮忙的人再一起吃个饭,办几桌酒席才行。

第五十六章 雪后() 
李铖新砌的房子在整个村庄里都算是顶尖的;足足两进的房子还是首次出现,以往村里人砌房都是长条形的,顶多两旁多两间。

    在安墨眼里这房屋有些南北合并的意思,前院有一面照壁;这明显是南方的照法,她还曾旅游时在某小镇参观过这样的古宅,后方的屋子仍然北方的建造方式,因为炕的原因;房间很大。

    外围还有一圈围墙,吴婶围着新房啧啧称奇:“要不怎么说诚子有见识呢,瞧瞧这屋子砌的;多气派。”

    安墨:“”

    吴婶扯着一旁的李力道:“等过几年;三丫嫁了人,家里添新丁;咱们家也砌个大的;就照诚子这房子砌,咱们也砌两层。”

    李力在一旁满面笑容;点头应是。

    说是两层;实际上;二楼真正的房屋才三间。

    安墨不知道,这照壁是李铖特意为她砌的,他看秋天的时候,安墨老喜欢待在门外院子里,有了这照壁也不怕她在院子里待了。

    即便这新房打眼,搬家那天来吃酒的人也不多,原因是春日来了,雪开始一点点消融,大家都在规整自家的田地。

    李铖的伯娘一家又来了,之前李铖找人帮忙时,他们一家的男丁几乎天天来吃饭,做事却没怎么做。

    现在来了,话里话外是想着让李铖把旧屋‘借’给他们,张伯娘更有趣,还道这新房子这么多屋子,他们几个人住不开,想让她小儿子住过来,把这边当成婚的新房。

    安墨:“”

    她有时候很佩服张伯娘的脑回路,她究竟是凭的什么认为李铖会同意呢!

    好在如吴婶所说,李铖冬天那堆粮食很是积累了些善缘,比起以前要田地那次,这一次大伙口中很明显是帮李铖的。

    舆论上占上风,李铖大伯没办法,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到底不是件愉快的事,原本兴致勃勃想逛一逛的安墨在搬家后又宅起来了oo(姑娘你原本就不想出门吧)

    新房子房间很大,她那个布衣柜直接被李铖嫌弃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弄了个大衣柜,实木的,还泛着香。

    现在房间里梳妆台什么都齐全了,安墨的房里活动范围很大,窗户还是按照她的想法,做的很大,采光好,不过暂时仍然是木窗户糊上了纱布。

    琉璃窗且还有得等。

    五月初,安墨正在房里做衣服,她现在已经进化到外衣也能手工制作了,好吧是半手工。先给李铖做了两套劲装练手后,确定没问题,她才开始给自己做裙子oo

    说起衣服,前世有一位明星以红毯服装闻名,但相对大众惊叹的龙袍装束,她更喜欢那套踏雪寻梅。当然在这时代,她也不能真做那样低胸的款式,不过做类似的下摆也可以么。

    由于白色似乎是个忌讳的颜色,安墨挑了款微微泛着蓝的布匹,而后用买来的特殊颜料,绘出一副山水写意。

    三层布,除了最里边那层是一整条,外边两层是切开后镶上去,只是摆着的话看起来不像这个时期的汉服,反而有些像唐时的齐胸,因为为了显高,她下意识的按照现代礼服的做法,裙摆直接从胸下方就开始了。

    等衣服做好后,安墨穿上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