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织好的花布和带有绣艺的布料,因为价格昂贵,轻易不会裁剪了做成衣,除非有人定制。因此安墨见到的全是一色的成衣,没点花纹。
布艺店的老板娘见安墨似乎不是很满意,道:“要不这样,你看了喜欢的料子,给你定做。”一般做成衣,大家也多是先量了尺寸,再定制的。
安墨想了想,还是摇头:“你替我包下这几件吧。”她只选了几件衣服。
李铖的秋衣两套,冬衣两套,春装两套,这些是全都买了的,庆幸的是,以前李铖同这家店打过交道,李铖的身量老板是知道的。因此虽然他的衣服多,但老板娘抽几件衣服都是李铖的码。
至于安墨自己和孩子们,都只选了两套外边的罩衣。里边的衣服,安墨还是打算给孩子们在商城买衣服,哪怕码子有偏差,也不会差很多,而且商城的料子比这时代的料子毕竟是暖和一些。
另外,安墨再挑了几匹好看的布料,她打算拿回去请村里的手艺人做衣服,一个是近,二个也划算些。
在古代待了小半年,安墨仍不太节俭,但至少学会低调了。
另一边,李薇到处看啊看,拿起一块手帕欢喜异常,她小声问老板:“这个多少钱啊。”
老板娘刚做了笔大生意,心情正好。安墨买的东西足足花了十余两银子,其中一块素色的绢布就得一小块银子,可把她乐坏了。
老板娘瞅瞅李薇手里的帕子,笑眯眯道:“哦,这上边是苏绣,是南边进过来的货,得将近一贯钱。”
“呵。”李薇倒抽一口凉气,一块手帕就要一贯钱哪!
“其实这东西在南边不算什么。”老板娘解释:“主要是咱们这边精致的东西少,来往运货,人力物力,上下打点,这价钱也就上去了。”难得心情好,她才会这么解释,往常她都不说的。
“哦!”李薇摸摸手帕上的刺绣,上边绣着两只漂亮的蝴蝶,好看的很,她想着二姐最喜欢这东西了。
安墨抬眼望了望,没说话。要是一个月以前,她也就抬手替人买了。现在多少知了些事,开始低调起来。
其实安墨也不大在乎人家说她大手大脚,麻烦的是三丫翠妞几个小丫头片子,爱吃醋的很,都是她有一个我必要有的性子,且她们都被安墨惯坏了,眼界也高了起来,等闲的小东西居然还入不了眼。
若是这次她替李薇买了,李薇这个藏不住必定会四处说,到时候她上哪去再找两样又好看又特别的东西给孩子们呢?为了避免自己日后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安墨装作没看到,继续在布堆里挑挑拣拣。
李薇拿着帕子纠结半响,二姐快要出嫁了,她想着要找一样好东西送人的。想了想,她从荷包里拿出几根链子,道:“我用这些换,可以吗?”
时下,也不知是因为物产太丰富还是矿产太稀少的缘故,市面上的交易仍有一部分是以物易物,当然以物易物的价格跳动幅度很大,不过只要交易双方同意就好。
老板娘拿起几条手链,这几条手链虽还都算新颖,却不怎么值钱,只是其中一条纯珠子串的链子,那链子中间有一颗大的透明的珠子,她仔细看看,估摸着就这一颗珠子也能抵了那手帕了,于是面上勉强:“好吧!诚子媳妇之前买的东西也多。下次你们再多照顾我生意啊。”
至少,这链子她拿着给家里自己用还是脱手再卖,都是好的。
“好。”李薇开心的拿着手帕:“谢谢你,大娘。”
安墨注意到,那些链子都是李薇后来在她家里当徒弟时串着玩的,当时安墨嫌她串的不时髦,而且也不好意思拿一个小女孩的劳动成果,因此都给李薇了。
这些就能换将近一贯钱的东西啊!安墨心里默默换算了一番,她看了看老板娘,想着无论如何,生意人总不会让自己吃亏,想必那价钱还能再抬一些。
安墨最近在考虑开店的事,她想开一家精品店,如同现代那种,囊括了各式各样小东西的店铺。
引起安墨有这种打算是因为,劳动力实在廉价,她上次看到,一个店里明显摆着她认识的那些款式手势卖的价钱比李二姐他们卖出去的价格高了好几倍。
再加上之前吴氏也一直计算着家里余钱,安墨想着,若是到时候真弄出了丝绸,与其到镇上被人压价,不如开个小店,自己卖。
不过了解行情价格是开店的首要之一,所以也只是先打算着,还得再看看。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个初步想法,能不能做,做不做的成,都还不一定。
等买好东西,安墨看着一大堆包裹,不免又有些疑虑,出门的时候没想好,这里可不是随处能打车啊,这么多东西,小家伙还泛着困,该怎么运回去呢。
“呀!”李薇显然也看到这些了,若是以往,不过几匹布,几个包袱,她也是能抗回去的,可现在多出乐乐和壮壮两个小的,饶是做惯家务农活,力气比一般女孩大许多,李薇还是觉得有些犯难:“早知道要买这么多东西,咱们就先借车过来。”
车?!
安墨眼睛一亮,可不是,她家里有两只鹿一头羊,却还没有车身呢!想她看见那两头鹿的时候就一直觊觎圣诞老人的车来着。
于是安墨手一拍,道:“那我们就先去买车。”
老板娘在一旁道:“车马行就在隔壁街最里边。”
安墨道:“那我们先把东西在你这里放一放。”
“成啊!”老板娘答应的爽快:“孩子我也能帮忙看一看。”
“不了。”安墨摇头:“难得上街,带他们看看也好。”这时候没电话,两孩子不在眼皮底下,她还真有些不放心。
于是,和李薇一人抱一个,几人又转站去了车马行。
说是车马行,但实际上小镇小,能买得起马的人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安墨过去一看,绝大多数是驴和骡子还有牛,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匹马,还都恹恹的,看着不大精神。
“师傅,买骡子吧!”李薇劝道:“骡子又能驮东西又能拉东西,耐力可好了。”
安墨瞅瞅骡子,有些嫌弃,那模样不符合她的审美观,于是她问怀里的乐乐:“你想选什么呀?”
第四十六章 冬天()
安墨最后随了乐乐的意;选了一头小毛驴。至于车身她选了一辆略豪华带有车盖的那种,和安墨在电视看到过的马车当然比不了。不过比吴婶家的板车要好多了。
李薇看着小毛驴,颇为苦恼:“这头驴哪里拉的动。”
安墨把东西往车里摆好,然后把乐乐和壮壮抱进去:“就两个小娃娃和一些衣服;咱们不坐车跟着走。”
底下四周都是布料和衣服,小孩坐在那,倒不怕磕到,但车帘她还是没放下;方便看顾里边孩子。
两人慢悠悠的回到村里;一下子就吸引了大批人围观。
于是安墨再一次因为仅仅是多出了一个盖的驴车引起了舆论。
相对来说最为淡定的是李铖,他扫视两圈驴车;只是问:“之前给你的银钱又花光了。”
安墨略回想片刻;才想起李铖所说的是前些日子交给她的一袋钱,说是吴婶替他存的,她摇头:“没呢。”
李铖放心点头;事实上他自己在银钱上也是大手大脚;不然也不会明知安墨爱买东西还是每次都将钱交给她。
而且虽然爱买东西;但看着也不是乱买;且安墨花费银钱大多是在家里和孩子身上;她自己身上的少(大雾),李铖也没觉得不好。
安墨接着道:“还剩一半吧!”几块小碎银,还剩下三块,具体是多少两她也不知道。
李铖望天,开始考虑今年这个年能不能过的去。
北地的冬日一贯来得突然,往往是猝不及防之时,便变了天。
某日清晨醒来,安墨打了机灵,温度一夜之间降到了几度。她给乐乐和壮壮带上了毛绒绒的帽子,才把他们抱出房间。
院子里,李铖身上穿的还是秋装,他在收拾东西,看见安墨出来,便道:“入冬了,我要去一趟山上,把山上的茅屋加一层,免得那几头畜生冬天冻死了。”
“现在吗?”安墨询问:“你等过两天出太阳了再去呗。”
“不会再有好天气了。”李铖摇头:“这边的气候如此,一入了冬,直到开春才会升温,现在还只是开始,往后会更冷。”
给山上的茅屋加盖,还要给那几头牲口准备足够的吃食,至于它们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就不能保证了。除此之外,李铖还打算在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