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我也不是很肯定,就是觉得有点奇怪。”九歌皱眉看向冰棺里玄玉的肤色,按理说,已故的人即便有千年玄冰护体,肤色也不可能较之活人时要自然啊。
九歌记得当初给玄玉扎针时就被他那苍白无血色的皮肤所震惊到,可眼前这位男子,肤色竟比那时的玄玉还有生机,难道说是中毒能使得肌肤鲜活起来。
姬茕羽被九歌说的一时也迟疑不定起来,不觉再看一眼冰棺中玄玉,愣是没观察出有何不同之处,如此纠结着,突然姬茕羽眼神一亮,似有些兴奋道:
“瞧我俩傻的,纵使这世上所有人都无从判定眼前此人的真伪,但我知道宫中必有一人是肯定能判断出眼前这位到底是不是我二哥的。”
九歌看一眼姬茕羽,然后似有些了然道:“你是说公子的生母?”
“没错,即便你我与二哥再熟悉,也比不得生他养他的蔚美人啊。”姬茕羽显得很是笃定道,“事不宜迟,咱们这便去请蔚美人前来一认。”
九歌刚要应答,这时一旁的寺人庸突然开口道:“姬将军且慢。”
姬茕羽一怔,转而看向寺人庸:“为何?”
寺人庸微微行了一礼:“之前便有蔚美人宫里的人过来告知大王,蔚美人听闻公子暴毙,一时承受不住,已经昏厥过去,这会儿怕是还没醒来呢。”
姬茕羽愣了愣,不过想想也是,蔚美人就二哥这么一个儿子,丧子之痛自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想当初梓歆宫走水,蔚美人以为二哥为了救自己而丧生火海,一度伤心欲绝,好在后来二哥平安回来了,蔚美人这才犹如劫后重生般重又回归正常的生活。
大悲大喜总无常,旧伤刚刚抚平,新痛便接踵而至,姬茕羽一再祈祷棺樽中的二哥是假的,不但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那可怜的母亲,失去了二哥,再无父王的宠幸,蔚美人想要在这后宫立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谢大人告知。”姬茕羽朝着寺人庸微微颔首,转而突然侧身搀扶住九歌:“走”。
“去哪儿?”九歌一愣,有些困惑地看她。
“正殿,父王那儿,即便要请蔚美人也得父王开口才行。”姬茕羽面色一沉:“而且,那个混蛋姜尚此刻怕是已经到了,咱俩好歹也得去送他一程不是。”
“好。”九歌立马赞同,这一身的伤可全是拜那混蛋所赐,血债血偿总得亲眼见证一番。
正殿里,姜尚正跪拜在地上,昭王随意翻阅着手边的奏折,时不时的读几句,九歌在殿外听的不是很清楚,貌似都是弹劾姜尚的,只见姜尚头埋在地上,身子抖得跟筛筛子似的。
九歌不觉冷笑一声,没想到还有他害怕的时候,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昭王这有意无意的一试探,便将这老贼的心理防线给拆掉了一半。
姬茕羽伸长着脑袋还想再听清楚些,突然有寺人走了过来,对着她俩便是一拜:
“大王有旨,请二位里面说话。”
“啊?”姬茕羽一愣:“父王怎么知道我们来的?”
“大王说,二位看过公子后必然会过来,所以让奴才在这边守着。”
“真是只老狐狸。”姬茕羽嘴一撇,转而对九歌道:“走吧,反正待这儿也听不清。”
“是。”九歌微微一笑,转而由姬茕羽搀扶着进了正殿。
姜尚没想到九歌和姬茕羽会来,方才还故作怯懦的眼神中陡的升起了一丝恨意。
“你伤势未愈,坐吧。”昭王看一眼九歌,温和道。
“谢大王。”九歌躬身拜了一拜,走这么些路,确实有些撑不住了。
“哟,丞相也在啊?”姬茕羽故作意外道:“怎么,是来置茕羽于死地的么?”
“将军说笑了。”姜尚声色平稳道:“微臣与将军无冤无仇,何来置将军于死地之说?”
“哈哈,丞相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姬茕羽说着走近一步看向姜尚:“或者说,丞相是来自首的?”
姜尚蓦地一怔,转而重又平和了神色:“微臣不知姬将军此言何意?”
“不知何意?”姬茕羽突然冷笑一声:“大王面前,丞相还是老实点好,难道说,丞相到现在还以为一块免死金牌能护的了你全家不成?”
姜尚闻言,目光陡然一沉,转而抬头看向昭王:“微臣向来秉公办事,今日却不知姬将军为何屡番为难,若是为了之前审问嫌犯之事,姬将军与嫌犯关系匪浅,微臣自然无话可说。”
“你放屁。”姬茕羽见他一句关系匪浅就想将自己的恶行撇清,不觉顿时大怒,转而又话锋一转:“丞相这话茕羽就不爱听了,若要说交情,怎比得上丞相与王后的交情呢。”
“大王。”姜尚瞬间拜倒:“微臣与王后之间清清白白,还望大王明察。”
昭王淡淡一笑,却意味深长看向九歌:
“九歌,你觉得呢?”
九歌一愣,转而微微拱手道:“当时卑职被押至刑房,姬将军见丞相滥用私刑,随即要求停止。但丞相说是奉了王后娘娘的懿旨前来审讯,姬将军原本不信,以为是丞相故作托词,但是丞相当场便亮出了王后娘娘的信物,并下令违令者格杀勿论,若不是后来公子宇桓及时赶到拖延了时间,只怕是即便大司马请了圣旨前来制止,也是来不及了。”
“信物?”昭王微眯着眸子看向姜尚:“丞相大人好厉害,寡人的王后何时与你有了取信之物了。”
“大王明察。”姜尚瞬间磕头道:“长公主姬书突然自杀身亡,王后以为是受人蛊惑,故而才授意微臣连夜彻查此案,同时为恐有人干涉,所以赐了臣凤簪以示警示。”
“哦?”昭王似笑非笑地哼一声:“说到书儿,方才王后刚好也来向寡人哭诉了书儿之死,还带来了证人瑞香,不知丞相可认得此人?”
第一百二十章 案情陡转()
“认得。”姜尚点头道:“她是公主的侍婢,然而自公主去世之后便不知所踪,微臣也派了人多处找寻,至今未有消息,原来是回宫了?”
九歌忍不住看向姜尚,面色平静,语调沉稳,竟无一丝胆怯与慌乱,若他是行凶者,这心理素质也未免太好了吧。
昭王脸色微沉:“那瑞香随同王后前来,便是与寡人交代了这段时间的去因和辗转,丞相就不想自己说一说?”
姜尚似是一愣,转而有些迟疑道:“微臣只知那瑞香突然失踪,却不知其中原因,微臣不知从何说起。”
“不知从何说起?”昭王突然脸色一沉,手中奏折直接向姜尚扔去:“死到临头,还敢狡辩,你给寡人老实交代,书儿是不是你害死的?”
姜尚突然额上挨了一记,瞬间红了一片,可他此时却顾不得这个,只是赶忙磕头道:“大王冤枉,微臣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谋害公主啊,请大王明察。”
“冤枉。”昭王脸色铁青:“那瑞香亲眼所见,是你勒死了公主,转而造成了公主悬梁自尽的假象,你敢说,此事和你无关,是那瑞香陷害于你。”
“大王。”姜尚身子隐隐发抖:“此事确实与微臣无关,大王您试想一下,微臣谋害公主的动机何在?然而仅仅是为了刺激王后出手杀掉九歌?若是如此,牢中解决犯人的手段千万种,微臣何必如此劳师动众。”
“那是因为你想借着九歌之口,造出一份公子玄玉与我还有龙五密谋储位的供词,为的就是替你那该死的儿子报仇,一举三雕,九歌不过是你找的一个替死鬼而已。”姬茕羽直接恨恨道。
“然后呢?”姜尚猛地转头看向姬茕羽:“姬将军以为微臣若是真有此胆色,还会留着瑞香去通风报信吗?微臣定会在解决公主之前先解决了她身边的麻烦。”
姬茕羽一愣,转而冷笑道:“百密一疏罢了,丞相怎会料到瑞香会侥幸逃脱。”
“无稽之谈。”姜尚转而看向昭王:“石儿之死,微臣心中虽然有怨气,但还不至于拿全府上下的身家性命开玩笑,书儿乃大王与王后的长女,身份何其尊贵,微臣纵使再有怨气,又岂会因一己之私而置全族性命于不顾,望大王明察。”
九歌淡淡地看一眼姜尚,撇去个人恩怨,照他的说辞,若是因此而谋害长公主确实有些牵强,可若不是丞相所为,那又是何人有此胆量借刀杀人?
“照丞相意思,寡人的书儿是自杀?”昭王冷冷道。
“大王明鉴。”姜尚再拜道:“长公主被贱内发现时,已是吊于梁上,微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