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主妇到地产商人: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谱太靠谱啦”王德利道:“我回去就弄。”

    赵长城道:“当然啦,这个生态种养没有我说得这般简单,在我们试验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办法一定会比困难多。”

    王德利道:“赵书记,你就放心我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就怕手里没钱。”

    赵长城笑道:“还有啊,农科院的同志们,已经对我们镇的土壤和气孙做了全面的分析,并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种养殖农作物表,你们下去后,一定要严格按照专家同志们提供的这个表,进行多种混合种养试验。直到找出最经济最省事最赚钱的生态种植出来。”

    刘根生毕竟老成一些,想的问题也宽,问道:“赵书记,这个试验费用可不少,镇里能给我们多少支持啊?光靠我们村里,只怕难以筹集这么多钱。”

    赵长城笑道:“这些钱我全包了你们只管放心去做我前不久找到柳钢的袁老总,找他化了一笔缘,够我们用了。只要我们试验成功,生产出来的产,马上就可以卖钱,这样一来,资何就活了,不怕没钱用。”

    王德利想到一个问题,问道:“几个村的试验产,那还好卖,可是真要一个镇都搞起来了,那产量可是大数字,往哪里销啊。”

    赵长城道:“德利同志提得好哇这个问题,将是我们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到时,我自会有解决的办法。你们就先放宽心,回去好好工作,早日完成试验我将全程蹲守在你们几个村里,和你们一起战斗。”

    李雄笑道:“我也去。”

    王凤娟本不想去,但见李雄主动表了态,心想自己是主任,不能落后,也道:“我也去。”

    赵长城道:“你们都去了,党委办怎么办?这样,王主任留下来。雄,你跟我下乡。”

    这个安排倒也皆大欢喜。

    李雄以为赵长城是省城下来的干部,又是年轻人,肯定受不了乡下的苦,吃不了乡下的饭,上不惯乡下的茅坑。谁知道,到头来,不习惯的反而是她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妹子。

    赵长城对农村生活有着相当的了解,也做足了心理准备。与民同吃同住,其乐无穷。李雄虽是明水人,但从小在镇里长大,算个半吊子的城里人,等在农村住下来,才真正明白农村跟城镇的差别。厕所和洗澡,成了纠结她的两个大难题。若不是受到赵长城乐观情绪的感染,她只怕很难坚持下去。她的芳心里,对赵长城这个年轻的镇委书记,更多了一分敬仰。

    有柳钢借来的大棚钢架,再加上农科院的技术指导,试点大棚很快就拉了起来。

    高山村,顾名思义,是在高山之下,凤凰山是本地最高的山,但跟那个同名的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区,却是一毛钱关钱也没有的,这里既不是风景区,也没有名胜。这里只有一望无际的大山,还有数不清的树木。

    高山村的田地比较分散,其中最肥沃的两大块田土,集中在水资源丰富的平地处,这里有河有溪,有塘有井。

    赵长城的试点就选择了这两大块农田。

    然而,农田分属不同的农户,为了说服这些农户,将自家的土地参加试点,赵长城和王德利没少做工作,苦口婆心的游说了个把星期。一再承诺他们,在往年的产量上,提产50以上,而且所有的收入全部归农户所有,并且签订合同,如果达不到预期产量,免除一年农业税并且按亩产量补偿不足部分的余额。

    农户们半信半疑,但想着有镇里的大官在此,还怕他们欺诈不成?就陆续的在合同上签了字。

    大棚种植容易搞,技术和劳动力都是现成的。但生态混养,却成了一道难题。这个东西,农科院的技术员也没有具体操作经验,而且生态混养对当地的土壤气孙要求更高,一个小小的环境因素,就有可能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众人抹着石头过河,经过多方抹索,终于探索到一条附合当地实际的混养模式。

    第一批试验田,在农作物方面,选择了黄瓜、丝瓜、南瓜、冬瓜等瓜类产,混和养殖青蛙和泥鳅。利用青蛙来治虫害,用泥鳅来松土。同时,青蛙和泥鳅的便便,可以做为农作物的肥料。

    这也是赵长城最初提出来的生态混养的设想。

    从播种后种子的萌动到长出第一片真叶,再到生长出四五片真叶,然后分化出大量花芽,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赵长城每天都会待在旁边,看着那些目,像欣赏着一个个宝贝。他为每一片真叶的生出而欢欣,为每一株枯了的作物而感伤。

    用李雄的话来说,他现在就像一个恋爱中的男孩,只不过,对象是那些植物。

    前期比较顺利,但是问题也随即接踵而来!

    农科院留下的两个技术员,主要负责猕猴桃的种植工作,赵长城派了郝志刚跟着,叫郝志刚尽量满足技术员们的要求,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郝志刚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赵书记下乡来做这么大的事情,镇政府这边只带我一个人下来,可见对我的信任。这又是明水镇百年难遇的发展契机,干好了,日后不愁升迁。自是干劲十足。

    把大棚和生态养殖场搭建起来后,赵长城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了畜牧业的养殖上。叮嘱王德利看好生态混合种养的场子,并叫李雄留下来帮忙。

    经过和专家的论证,赵长城决定,走一条和其它镇不相同的道路。其它镇大都是养猪。办法总比困难多长城觉得,在山区兴建养鸡滁加来得划算。

    负责养鸡长作的,是当地的村支书韩生。

    韩生五十多岁年纪,很结实精明的一个庄稼人,初始对赵长城这个小书记并不感冒,心想这么点大的娃,能懂得多少农林知识?就算当了官,也就坐坐办公,喊喊口号,开个会,发个件,真要干起事来,只怕真应了那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然了,试点能落在高山村,他这个当村支书的还是高兴的,高山村需要改变,需要走一条致富之路所以,在说服村民配合时,他这个老支书是出了大力气的。这也赢得了赵长城的尊重。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老支书见识到了这个小赵书记的本事,他不仅懂得农田水利,还懂得下秧翻田的时节说起大棚种植和生态混养来,更是一套一套的,把他这个老庄稼汉直接给侃晕了。

    韩生当场就拍着向赵长城表了态:“赵书记,你放心,从现在起,我就是你手下的一个兵,你叫我干啥,我就干啥。”

    赵长城呵呵笑着,同他对干了三大碗米酒。

    有了老支书的支持,赵长城的工作在高山村几乎没遇到过什么阻拦。这让赵长城想起了一句俗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的政策再好,也要靠下面的干部去执行,而最低层的干部,就是这群人数庞大的非正式编制的村干部。

    可以这么说,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这个村的发展前途。

    这也正是国家努力实行村干部年轻化和知识化的初衷,后世大学生村官、机关干部下村等等的举措,也正是为了改善这群站在权力何字塔最低层的干部的素质。

    这天,赵长城正和村里的人在商量建鸡场的事,王德利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大喊道:“赵书记,不好啦。”

    “怎么了?慌里慌张的”赵长城皱眉问道,心想年轻人还是缺乏锻炼,不够老成。

    王德利大声道:“赵书记,我能不急吗?围栏里的青蛙跑了很多啊。”

    青蛙是生态种养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说白了,那都是钱啊看着“钱”一只一只的跑掉,王德利能不着急上火?

    “走,去看看。”赵长城交待这边几句,就跟着王德利赶到生态混合种养场。

    生态混合种养锄大棚不同,它是露天的,讲究的就是一个纯天然纯绿色。

    场地四王都用网状围档围起来,像高尔夫球场的围档一般,当然不需要那么高,高约两米足矣。

    赵长城围绕着围栏看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漏洞,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按理说,这青蛙既钻不出去,也跳不出去。

    那么,青蛙怎么跑出去的呢?

    王德利道:“赵书记,这围档是不是做矮了?青蛙都跳出去了。”

    赵长城道:“两米啊青蛙能跳那么高?”

    李雄伸手按了按那些尼龙丝做成的围档,笑道:“这网子是软的,青蛙可以跳到这上面,用爪子吊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