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说完还不解恨,向窗外呸了一口。
“我当时就给儿子打电话,说我再也不管他们的事了。”
“以后别什么事都找我,我又不是他们的保姆。”
“对,不给他们看孩子,看他们怎么办,累死那个小妖精。”站着老太太出主意道。
这时一直在一边倾听的另一个看着孩子的老太太接话道:“两个位老姐姐,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我也是一样啊,这儿媳妇不省心,这不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在给儿子和媳妇带孩子,刚接孩子出幼儿园。”
“这给买吃的买喝的,又给交入园费的,也没人领情。”
两个老太太一听有同盟啊,而且这是队伍不断壮大的节奏,顿时来了兴趣,马上转移目标。
叶旭已经无语了。
“我听你们说的我也有同感呢,我那儿子当初刚结婚的时候,哦对了我老伴死的早,就这么一个儿子,我老伴那时候就给买的新单,有个愿意一定让儿子在结婚的时候用他爸活的时候买的新单,这是一种纪念。”
“所以啊结婚的那天晚上,我就去了新房把他们铺的单给换了下来,用的他爸那时候给买的。”
“这单买了多长时间?”坐着的老太太问道。
“有五年了。”看孩子的老太太道。
站着的老太太对打断这个话题很不悦,怕这个老姐妹一会儿不说了,就用胳膊碰了一下,然后急着道:“那后来呢?”
“后来啊,儿子儿媳妇录完像晚上回去入洞房,我对那个儿媳妇了如指掌,我就知道她肯定得想办法把单换下来,所以我就直接给他们打电话。”
“那你怎么说的?”站着的老太太心里的八卦之火都快把大地点燃。
“我就说,我知道你那个媳妇的德性,她要是敢换单我一会儿就过去,你们要是想让你爸爸死的不得安宁你们就换。我现在就过去检查,看看你们换了没有,直到你们睡了我再走。”
看孩子的老太太气哼哼的,看着眼前的小孙女都五岁了,这口气看来还没咽下去,一直耿耿于怀这么多年
这特么的得是多大的仇啊,跟自己的儿媳妇啊。
“那再然后呢?”
“再然后我没过去,不过三天回门我看儿媳妇的眼睛是红的,看来他们吵架了,说明我那儿子还有血性,敢跟媳妇打,这我才放心高兴,要不让以后让媳妇把儿子拿住,啥都听她的,这日子还有个过。”
“说的对。”
“老妹子,你做的太对了,我当初怎么没你这两下子。”
“是啊,就得这样搅和他们,不能让他们消停,否则都以为我们这些老的是吃素的。”
“有一次我突然要去他们家检查,看看我儿子在家干没干家务,是不是把活媳妇都推给儿子了。”看孩子的老太太越说越得意。
“那是什么时候?”
“那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
老太太接着道:“我就提前打电话,我就让他们睡不好,要不然心里没我。”
“等我去了他们家,果然儿媳妇还在睡懒觉,我儿子也没睡醒,迷迷糊糊的起看着我,让我这个心疼啊,我自己养大的儿子啥都没让他干过,结果在家里让媳妇给支使的啥活都干。”
“结果我儿子说什么,他全怪我。说媳妇一晚上得看孩子起来六七趟,这他好不容易帮着看一下又是周六,两人想多睡一会儿,我还来了。”
老太太说着,眼泪下来了。
“老妹子你别哭,这把你委曲的,你儿子也真是的,不替你说话还埋怨你。”
“可不是,我当时就不理解,我是为你们好才管你们。”
老太太不哭了,抹了一把眼泪,“我想去厨房给他们弄点吃的,虽然心里再对儿媳妇不满,可也不能不管儿子。结果儿子困的难受,一下子脑袋撞到厨房的门上,那可是隔着阳台的门两层厚玻璃,玻璃全撞碎了,我这个心呢,我真是”
说着,看孩子的老太太又哭了起来。
这一车的人有三分之二听她们聊天,年轻人则露出鄙夷的目光,有的则是嘲笑,而有的老年人则是同情,看来都是对儿媳妇同仇敌忾。
“你知道儿媳妇刚怀孕的时候,我这个上心呢,她挺着个大肚子非要吃什么水爆肚,我就陪着去一定死看死守,那可是怀着我老李家的种,我当然得看好了。”
“我一看他们要去的饭店要三楼,得走上去,这怎么行不能让他们上去,这儿媳妇肚子大要是脚上一滑可怎么整,我就把儿媳妇批评了,说什么没让他们上去,就算她想吃这一口,也不能任性。”
“虽然儿子媳妇没吃成,但我知道他们恨我怨我,但我不怕也不管,以后就知道这是对他们好了。”
“唉,你们不知道,我去看儿媳妇给他们做了那么多吃的东西,满满一桌子还有牛尾汤,都是大补的。可是儿媳妇一看说是太油了不想吃。”
“你们说说,你们说说这是人话吗,儿媳妇一句不想吃我可是费了多少时间才做好的。”
几个老太太继续唏嘘着,叶旭真的替这个帝国的年轻男人们悲哀。
怎么就摊上这些老家伙呢。
这日子要是能过好,不离婚,才叫一个怪事。
第1033章 医院是人还是畜生?()
“他们不吃你怎么知道的?”站着的老太太最爱看热闹,长的悍婆婆的德性就不好相处。
“我回家后给他们打电话了,问我做的好不好吃,结果我那儿子从小让我管傻了,可听话了也不知道骗我,直接就说媳妇不吃,我们煮面条呢。”
“这孩子还真是不懂事啊。”
“可不是吗,老妹子你别哭了,让小孙女看见。”
“没事,我的孙女我知道,我都嘱咐她了,我跟她的事不能跟她那个死妈说,不传话。”老太太抹了把眼泪又不哭了。
她拍了自己小孙女一下,“是吧,啥也不能跟你那个死妈说啊。”
小孩子似懂非懂,点了下头,她不太明白自己的妈怎么就成了死妈?
叶哥实在听不下去了,他想下车,可是没到站。
这就是东方帝国的老人。
这就是东方帝国的婆媳关系。
让人无语。
一切根源就在于,素质。
最最缺失的素质教育,那些弄来的文凭证书和学历证书屁都不顶。听她们继续聊天,才知道这三个老太太一个是退休的老教师,一个是会计,另一个是单位的档案员。
她们说起来都算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女人,可对于人性和人生的理解还停留在小市民的基础上。
对,就是小市民。
这些小市民的意识靠那些学历什么都证明不了,这就是素质啊。也是我们教育最缺失的东西。
外帝国多少年前开始就注重提升国民的素质,注意是国民素质,不是国民的学历。
这特么是两回事。
几个老太太骂够了儿媳妇,心里好受多了。
“你老伴活的时候,你过的怎么样?”坐着的老太太很同情地看着看孩子的老太太。
“那叫一个好,什么活也不叫我做,家务都是他来弄,把我伺候的那叫一个好,到医院也陪着我,他妈有病的时候都是先看着我,再去看那老老太太。”说着,看孩子的老太太一脸的鄙夷,仿佛跟她当年的婆婆有多大的仇似的。
“那就好,男人要知道痛自己的媳妇,你就没白活。”站着的老太太道。
车上诡异地安静下来。
大家都听蒙了,这特么的是什么情况?你的老公对你好,放着自己的妈不看得先陪你上医院,他就是好丈夫。可你的儿子呢,就得不管儿媳妇得先管你,一切听你的就是好儿子?
这都是什么逻辑。
最终把这些信息合在一起,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只有我的是最好的。我的儿子得听我的,不能听儿媳妇的,在家什么活也不能干,都得人家的女儿干。
我的女儿得生活的好,在家得养着,什么活都得女婿干,那才叫疼女人。
我自己的老伴得知道心疼我,我才过的幸福,至于儿媳妇是别人家的,跟我没关系。女婿是别人家的,跟我没关系,自己的老伴是我的男人,跟婆婆没关系。
反正我得做主,都得听我的。
这就是农奴翻身把歌唱,什么女人顶了半边天的后果,还不如韩帝国,在家里老人就是最大的家长,不管哪一代什么情况,所有人都得在老人面前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