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屋子酸丁一起叹息,他们真心真意的觉得这是关系到国运昌隆的大事件。

    于是酸丁们论资排辈,又论学问深浅,最后决定了由刚才发言的那个孟公来做主笔。孟公脑门子上微微冒汗,又和诸位酸丁们讨论了字体,在楷体,行体,隶书之中选定了楷体字。

    有人拿砚台磨墨,有人拿镇纸铺宣纸。

    孟公挽起袖子,挥毫写了民国全地图五个大字。

    众人齐声赞好。

    孟公自己看来,也觉得超常发挥,有如神助。

    结果又有一位考据派的酸丁发言说:

    “原本是大清全地图,现在改成民国全地图,怎么有些别扭?该是大民国全地图才好!”

    大家一起拍手赞成。

    有人从新铺纸,拿毛笔醮了墨。

    孟公再次挽袖子,一起哈成,大民国全地图六个大字,这次看来,竟然比第一次更加顺畅自然,通泰大气!

    在场的酸丁们全是名人,有几位在他们晚年的回忆录里提到此事。

    “大民国全地图,蕴含了全民族的沉重感情在里面。”

    值得收藏一份!

583大清全地图(三)

    高校长的前半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后半生荣耀传奇,光环无数。到死后名载史册,青史佳话。达成这样伟大成就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作为山东先生的替身之一,冥冥之中,经常有和山东先生神交的错觉。总是能够通过蛛丝马迹猜测出山东先生的意志,并且更加周到和精细的宣扬出去。

    这间文豪名士酸丁们聚会的官邸会客厅供暖充足,众人云起风兴,情挚意切,慷慨激扬了一阵子之后,纷纷宽衣解带,只穿着内层单衣,把魏晋的放荡风范表现的淋漓到位。

    高校长赞过书法,又引导着众人研究地图,标注巡边的周大将军行动路线,感慨着说:

    “河山壮美,延绵九万里。周大将军为国巡边,可歌可泣。鄙人钦佩至极,所以想着,诸公前几日合力著称的诗词,正好可以再配一些地方的风物志,结集成书。”

    酸丁们都拍手叫好,按着大民国全地图上标注的各类地名。或者是搜肠刮肚,或者是查阅经典。做出了十多份地方介绍来。

    新政府的办事效率极高,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新的地图和地理书就印刷出炉了。不出意料的,非常受欢迎。

    最捧场的就是各地的督军们,周大将军巡边,其实是要各地督军配合的,需要他们换防,并且出兵驻防。这样统一调度,令行禁止。正好解决了军阀割据的混乱,让全国大一统,全国一盘棋起来。

    督军们实际上是把这些地图和书籍当做是军事内参资料的。书很受欢迎,多翻印了几次,然后又出补充册,再补充册,最后干脆每月一期。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国家地理杂志的雏形了。

    督军们需要军事内参资料,普通老百姓们偶尔也会买一份,充当消遣读物。老百姓的需求比较简单,眼界还停留在要吃的好,要穿的好,好住的好,要和邻居工友们攀比……,好吧,其实老百姓的需求也挺贪婪复杂的。

    总的来说,老百姓对这个地理和巡边关注的比较少。关注的最多的是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以及预备役的下一代中上层阶级,学生们。

    高校长出书之后,又做了全国巡回演讲,演讲选择的主要地点,就是大学和专门学校。比如上海本埠的平安工程师学院,已经扩招了多少次,在校师生过万。

    高校长给自家的学生演讲。是轻松自在,信心十足的。

    那天天气不算是特别好,高天上堆积着大量灰白黑的云,云朵流转变幻,就好像上演千军万马交战的大戏一般。

    学生们人数多,年轻聪明灵巧的黑色脑袋一个挨着一个,从天空中俯瞰,简直就像铺了一层黑色的绒毛地毯一般。

    高校长站在高台之上,二蓝布的长衫,随风舞动。伸手指向身后那面方大了几倍的大民国全地图:

    “来!同学们,跟我一起念,唐努乌梁海!”

    学生们很听话,跟着一起喊:

    “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

    高校长满意的压了压手:

    “你们知道唐努乌梁海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们互相看看,很嘈杂的互相议论。

    其中一个离得最近的学生助理回复说:

    “好像是满语!”

    “对!”

    高校长拍手称赞。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周大将军巡边唐努乌梁海,这是天下的大事。你们一定要记得。下面跟我一起念,唐努乌梁海!”

    底下的学生们开始热血沸腾,跟着一起喊:

    “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

    高先生说这是天下大事,后来的史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真实的细节,说起来还是很平凡的,周大将军的巡边大军从木兰围场出发,人马太多,人吃马嚼,天气苦寒,前锋后勤,杂事繁多。虽然行军速度比标准的军事守则快了一倍,绕路的原因,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到达唐努乌梁海。

    北寒带边缘的早春时节,树木低矮,除了叶尼塞河的冰雪还没有消融,其他还有到处都是大片的颜色通透的湖泊,湖面如镜,波澜不兴。

    当地的土人打渔为生,生活贫寒,没有什么剩余价值可以当成税务来上交的,化外之地。那些打鱼的土人,见了大军,竟然也不害怕。

    有公推的当地老者,走过来说话,开口居然是中原的汉话。让人立时倍感亲切。按老者的叙述:

    “我们这个地方,原本是归大清管的,早几十年,大清派来过一个参赞。参赞老了后,多次向朝廷发信,请求派遣新的官员过来,朝廷那边也不回复。后来签订了一个什么条约,说是我们归了沙俄管辖,沙俄那边也派来一个参赞。四年前,有个沙俄将军带了五十多个兵过来,把那个沙俄那个参赞杀了。现在我们都归那个将军管了。”

    周大将军说:

    “把那个沙俄将军带来见我!”

    他旁边的豫武苏将军撇嘴:

    “带五十多个兵也叫将军?早跑的没有影子了,这天大地大,实在是不好找啊!”

    周大将军皱眉,想了想才说:

    “不是都想当官吗?前清怎么没有派人过来?他们说的那个参赞,是几品官儿?”

    一个文员回复说:

    “这不是武官和文官的品阶,参赞是外交品阶,和文官武官差不多吧,登记划分是按照大使、公使、参赞、一秘、二秘、三秘、随员七个级别。”

    周大将军点头:

    “那就算是是三品吧,看来资料没错,沙俄和前清都派得是外交官,没把这里当自己的地界啊。”

    文员回复:

    “前清的编制,是归乌苏里台将军辖制的,只是距离太远,一千多里地。”

    周大将军挥手:

    “算了,不费那个心了,传令下去,开工!”

    周大将军的开工工程,就是搞大型基建,就地开采了些大理石,又大量浇筑了水泥柱子水泥台子,做出各种边界和纪念碑来。

    标注上,唐努乌梁海,自古以来,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一。

584大清全地图(四)

    那个手下有五十多个兵的沙俄将军跑掉了,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天地广袤,无迹可寻,也许他们早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吧。

    可以确定的是,那个沙俄将军没有回红苏。

    这里还得科普一下,国家继承权的问题。华夏一族改朝换代,大清国变成大民国,史书上写的伟大,其实经历的流血冲突极少,极少到几乎没有,末代的皇帝也活的好好的。这里就有一个默认共识,大民国继承了大清国的全部领土以及附属国。

    同时在差不多的时间,改朝换代的还有沙俄,别看史书上写的伟大,其实沙俄流血也挺少的。沙皇一家是比较倒霉的,被杀了,其它的冲突很少。

    手下有五十多个兵的沙俄将军,是沙俄遗留下来的兵力,他并没有归附红苏,所以也不会去红苏那里搬救兵。他大约是觉得唐努乌梁海给了民国,也比给了红苏强。

    红苏是默认要继承沙俄领土的,可也不是完全,目前红苏还看不上这片荒凉地界,默认了沙俄的余孽在那里生息。

    虽然看不上这块地方,但是一万多大军压境,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