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都五十几岁的人了,还以为跟年轻那会一样,也不悠着点,把身子弄坏了,我看你怎么办?肯定连累孩子们。”在前院和二丫整理和清洗农具的老陈氏骂道。
在顾家,身子好就是省钱的一种方式。对此,他们很有体会了。
“爹,你怎么可能老了?我们家还要你掌舵呢,少谁都不能少了你。爹,以后这些重活你就让我和二弟做,你在旁边指点就行。我们栓子还想着以后考上秀才,让你来上香告诉老祖宗的。”顾大河休息了一会,已经缓过神来了。
顾季山一听,刚刚的伤感就立马不翼而飞,笑道:“只要咱们栓子能考上秀才,就是叫我立马去见祖宗我都乐意。”
他这话又被老陈氏说了几句。
“如果有牛就好了,你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顾青云感叹道。作为农耕社会的最主要的畜力,耕牛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之前一场天灾**把天下祸害了个遍,人都活不了了,更别提牛马羊了,所以在林溪村,有耕牛的人家很少,就只有一家。就这家的牛还是一头老牛,已经干不了多少农活了,那一家子照样把它伺候得好好的,根本就不会外借。
现在耕田只能靠人力。
“不过我听说朝廷在北方和草原那边已经开放互市了,重点是想买多点牛和骡子,而且朝廷还针对牛贩子减少过税和住税等,有了这些优惠,这样一来,牛贩子有利可图,我看林山县过不久就会有牛贩子赶牛来卖了。唯一要考虑的是,我们家有没有那么多钱买牛?”顾青云说到牛这个话题,想起了昨天到县城看书时听到的流言,就忙说道。
他每次到县城时总喜欢到处走走看看,还特别留意人们的谈话内容,从中可以得到很多信息,能让他更加了解这里的风情人俗。
“真的?”众人一听,精神一震。
顾青云无事可做,就特意观察了下,发现何智兄妹俩因为人小腿短,凳子又比较高,因此他们的双腿是悬空的,可是这么久了,两人的小短腿还是稳稳的,不见寻常孩童的晃荡,不由得感叹对方的家教。
只是一个秀才家的孩童而已,这让上辈子和这辈子都是草根的自己情何以堪?要是他,肯定不会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
心里有了计较,顾青云自省了一会,发现何小娘子好奇地瞅着自己一眼,复又转移视线,不久又好奇地看一眼……几次之后,顾青云嘴角微微莞尔,冲着她就是一笑。
何小娘子一愣,也忍不住抿嘴一笑。
顾青云觉得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挺可爱的。
过了一刻钟后,何秀才和顾伯山才联袂进屋。
何秀才先把何智兄妹俩打发出去了,这才对顾青云和顾青明开始考校。
他问的问题都不难,两人都顺利答出了。
何秀才神情严肃的脸露出满意之色,这才正式收下他们,众人开始移到隔壁的书房行拜师礼。
顾青云两人先要叩拜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何秀才,三叩首。接下来就是举行开笔礼。即便他们都已经开蒙了,但还是要有这个仪式的。
只见何秀才用朱砂在顾青云额头点上红痣,因“痣”与“智”谐音,这寓意为可以让人开启智慧,眼明心明,然后再在他的指导下用毛笔写下一个“人”字。
之后,顾青云两人再给何秀才奉上束脩,旁边的老仆把腊肉干、咸鸡蛋、银钱、芹菜和葱等束脩都接过后,何秀才再对他们两个训斥几句,把一部分芹菜和葱等作为回礼退回后,整个拜师礼总算完成了。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顾大河松了一口气,虽然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但能无波折地通过也是很高兴的。
此后顾伯山和顾大河就告辞离去,只留下顾青云二人。
何秀才让老仆把顾青明带去学堂,自己把顾青云留在原地。
“老夫听顾兄说你四书五经都学完了,且能一一背诵,你现在就背一下,老夫出上句,你背下一段。”何秀才坐在椅子上,仔细打量了一会顾青云的衣着打扮和神情,见他垂首恭谨地站在桌前,这才从背后的书架上随意抽出一本书,翻了翻,开始念出第一句。
顾青云凝神听着,几乎是何秀才刚念完,他就接着背下去,直到何秀才叫停才会停止。
对于背书,他一点都不怵,毕竟他每天的努力不是白费的。
一来二往的,何秀才的背越来越挺直,到最后他已经站了起来,放在他书桌上的书也堆放得越来越高,叫顾青云背的也越来越多,语速也越来越快。到了最后,他开始提问书中语句的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错别字早上改。
第248章 清闲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12小时。 村里唯一穿长衫的就是大爷爷顾伯山了。
大家洗好手脚后就围着一张长桌坐着; 每个人面前都有两个大碗; 一个准备用来装菜,一个是装饭的。
这时; 小陈氏和大姐大丫就抱了三个有脸盆那么大的盆子出来; 这里面就是红薯饭、青菜和野菜混合; 水煮黄鳝。
老陈氏轻咳一声,拿起勺子开始分饭菜。
是的; 顾家就是分餐制,用老陈氏的话说,大家一起吃的话都会一窝蜂地夹肉菜,你争我抢的,显得很没有教养。
分好了饭菜后,你爱怎么吃就怎么吃。
在顾青云看来,他奶奶应该是享受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听话的就给多点; 不听话的就给少点。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爷爷、爹、二叔三个主要劳动力饭菜是最多最好的; 女眷就少很多; 特别是三个姐妹就更少了; 只刚够吃饱。
分完饭菜后,大家开始慢慢吃了,这时候; 顾青云碗里就会有爹娘夹过来的黄鳝肉。
“爹爹,娘亲,自己吃,你们辛苦,我不辛苦。”顾青云摇摇脑袋,用小手挡住碗口。其实,他的小碗里也是黄鳝居多,几乎没有多少青菜。这是他奶对他的偏爱。
“我喜欢吃青菜,给我青菜就可以了。”现在是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青菜还没长好,村里人都是和野菜一起混合吃的,有蕨菜和荠菜,野菜虽然做得口感不好,但营养很丰富。
大家一副“这小孩怎么那么懂事啊”的欣慰神情。
顾青云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接受爷爷奶奶和爹娘的馈赠,实在是他们干的活多,万一吃不饱干活累出病了,他怎么办?在这个家里,在他还没长大之前,他能靠的就是他们了。
至于三位姐妹偶尔投过来的羡慕眼光,顾青云就无视了。
吃完饭后,老陈氏就宣布二婶李氏下午不用去田里干活了,留在家里做饭就行。
其他人都没有意见,毕竟李氏已经怀胎三月了,这次怀像不是很好,今天拔草弯腰的时候就不舒服了。
刚刚吃饱饭,干了半天的活,大家都会回自己的房里歇一会。
林溪村是七山一水两分田,水田少,山多,荒地多,那些荒地都被些石子、野草覆盖着,所以大家分的宅基地也大,村子里现在人口又少,所以每家每户的占地面积都挺大的。
顾家也不例外。
整个农家小院是坐北朝南,分有前后院,都是用篱笆围成的,还围着种了一圈的枸杞树、金银花藤,还有当地的一种荆棘灌木从,荆棘灌木从上的叶子和树皮都是刺,可以有效地抵挡牲畜,后院因为靠近山,就多围了一圈的木制栅栏,又种了一圈当地的绿竹。
小院门口对着的正房有三间,左边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还隔了一个小房做仓库,中间是堂屋,是待客和吃饭的地方,右边是厨房。
左右厢房就是顾大河和顾二河住的地方,都是三间小房子。
房子都是泥瓦房,本来屋顶是茅草的,自从一年前顾青云的身体不再需要吃药后,家里就存钱把茅草屋顶改成了瓦片,这样一来下雨就不会老是漏水了,整座农家小院看起来也规整了不少。
据顾青云估计,整座院子占地面积有七八百平方米。
顾家人很是勤快能干,后院是茅房、粪坑、猪圈、鸡笼、菜地,前院就种了葡萄、柿子树、桃树、李子树、枣树等各种能结果的果树,都是从山上移植下来的,多年来,要想吃水果就只能指望院子里的果树争气了。
现在果树都长大了,每年还可以拿到镇上卖,多多少少有点收入。
住的地方没有矛盾,离得比较远,所以大家可以说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