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以顾大河的性格,自己肯定是参与进去的,他就是闲不住。

    即使是这样,顾青云也放心些,毕竟现在干活和以前干活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是不干也得干,现在是可干可不干,心态和力度自然不同。

    顾季山是完全不用干了,他都是每天背着手出去,专门看人干活,不怎么放心的样子。

    他们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是参加三丫顾蓉的定亲礼。话说,自从他中举后,他们家唯一没有出嫁的就是顾蓉,她的身份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当时有很多人来提亲,包括有秀才、地主乡绅的儿子之类的,身份比之前向大丫和二丫提亲的人家高一点。

    李氏刚开始非常高兴,接着就挑花了眼,觉得这个不错,那个也好,后来竟然还被她娘家嫂子说动,想把顾蓉嫁回娘家。

    为了这事,她被顾二河臭骂一顿。

    小陈氏也不高兴,曾经在顾青云面前念叨过:“你二婶真是昏了头,以前对咱们防得紧,就只听得下她那个娘家大嫂的话,嫁回去?李家只有那么二三十亩地,一大家子人,四个兄弟都没分家,刚能吃饱饭,三丫头嫁过去,这不是日子越过越差吗?真不知道三丫是不是她亲闺女,就是不攀高枝,也不应该这么糟践啊。还有,她那个娘家大嫂嘴巴也太厉害了,竟然能把你二婶说动,不就是想要三丫带多点嫁妆回去吗?”

    小陈氏和李家有点矛盾,之前顾青云还年幼的时候,李家为李氏撑了几次腰,她都还记得。

    顾青云当时听了哭笑不得:“娘,你的话太夸张了,这也不算是糟践,只是最好不要嫁回去,血缘关系太近了,人家说‘姑血不回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以后生小孩不好。”想了想,还是没有举何谦竹的例子,说他们夫妻俩这么多年就只得一个儿子的事。

    当然,也许何谦竹夫妻正好比较倒霉才这样,毕竟很多表兄妹成亲都可以生下一大串小孩,还都很健康。但顾青云始终认为,后世的□□法律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话你得对你二婶说,也就是你二叔脑子清楚,要不然这个家非得让她搅得不可安宁。”小陈氏觉得娘家再重要,都没有自己的孩子重要,要分得清亲疏远近才行。

    顾青云回忆起顾蓉婚事的波折,忍不住笑笑。他其实很惊讶,没想到到最后,还是顾二河做主,把顾蓉许配给一个地主之子,名为高颂,家有良田两百亩,在县城也有一家铺子出租,家中人口简单,只有两兄弟,两个姐姐已经嫁出去。

    高颂是老大,十七岁,听说念过几年书,现在家里的田地和铺子都是他在管。他家中的弟弟高良今年刚考中童生,才十五岁。

    听二叔说这家人很有诚意,加上打听过高家是和善人家,家风好,家里很近林山县,处在林溪村和林山县的中间位置,所以就同意了。

    顾青云其实很赞同二叔的选择,毕竟那些直接来提亲的秀才基本上都是二婚,年纪比顾蓉大个七八岁,即使对方没有小孩,当继妻名声也不好听,更何况顾蓉的条件并不差。

    至于年轻有为还未婚的秀才?的确有,可是人家没有看中顾蓉,人家有更好的选择。

    这次顾青云回家,高颂来下定,顾青云就和他交谈过,大概是前几年就在家独当一面的缘故,高颂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没有一般小年轻的浮躁,对自己的未来也很有计划。

    顾青云觉得和他的二姐夫林耀祖性格较为接近。

    这次高良也来了,顾青云考较他的学问后,觉得他和何谦竹是同一种类型的,天分是有的,基础很扎实,性子很灵活,但很听他大哥的话。

    顾青云想了想,就问他是否乐意去县学读书,他可以推荐他进去。

    高家人大吃一惊,随即就是大喜,忙不迭地答应了。

    顾青云觉得高良是个好苗子,尤其是他在算学方面学得不错,让他有好感。当然,这也是看在二叔的面子上。

    下定后,顾家和高家就算是正式结亲了,约定明年秋收后成亲。

    而在家住了半个月后,顾青云和简薇就回到县城。只是这次,他们的心情更加愉快,毕竟没有人再问他们什么时候有孩子了。

    顾青云觉得,只要他想,还是可以有多种方式做到不让简薇怀孕的。

    时间如流水,一转眼,就到了第二年三月份,人家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他们是上京城。当然,途中会经过扬州、苏州等地。

    因为前朝几条运河的开凿,现在从南到北,从他们郡城到京城,几乎全程都可以坐船,只是中途要转船只而已,但时间只需一个多月,比走陆地快捷方便多了。

    嗯,就是价格贵了点。

    新朝建立,政治清明,皇帝雄才大略,就下了死命令让人疏通和整修运河,这样京城的命令就可以很快达到各处,有利于皇朝统治。

    顾青云读过史书,知道一个道理:在国家富强,政治清明的时候,运河是畅通的,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国家穷途末路的时候,运河基本上是不能通航或部分湮废的,必将给末路皇朝带来消极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皇朝的灭亡。

    前朝覆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所以现在看到运河通畅无阻,心里很是高兴,毕竟他处在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而且运河还可以给路过的城市带来生机。他们一路上京,要经过宁波、绍兴、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沧州等地,直到天津。

    据简志远说这些城市都非常繁荣,有很多可看之处,只可惜他们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只在码头处停留一会,根本没有到当地游玩。

    顾青云决定趁着这次难得有机会,在码头转船的时候,在当地住个几天,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增长一下自己的见闻。

    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

    反正他们又不赶时间,如果现在不去看的话,顾青云觉得自己以后很难再有这样悠闲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这次他们又不用和方子茗的娘亲王氏一起去,她早在去年就等不及提前上京了。

    和简薇一说,她也高兴不已。

    两人要去京城,顾家和简家就跟着忙起来。

    顾青云打算只带顾三元去,简薇还是带上慧香和迎香,她们两个曾经去过京城,有经验。至于简薇的嫁妆,顾青云没有同意由顾家打理,这种事情还是让方氏管理较好。

    “我爹娘不住在县城,不比岳母方便,她又是管理惯的,还是让岳母帮忙吧。”顾青云劝她,这也是顾大河和小陈氏的意思。

    照看儿媳的嫁妆,总归不太好,别人还以为他们家要侵吞儿媳的嫁妆呢?

    简薇思考了一会,才同意下来。

    出门在外,最重要的是带多点银子,顾青云把自己所有的私房钱都带上,一共有五百多两,这是一笔巨款,可一想到京城的房价,他就觉得这银子不算什么。

    家里老陈氏给了他一百五十两,虽说其中有一百两是上次他把乡试副榜名额卖了后给她的,可那五十两估计也基本上把老两口的老底给掏光了。

    他不想要,自己的私房钱已经够用了。不过他的意见不重要,老陈氏一边哭一边把银票给他,生怕他在外面饿得没饭吃。

    他爹娘私房钱不多,毕竟刚买了二十亩荒地,不过还是挤出了五十两。

    他二叔给了十两。

    顾青云最后看着手中的七百多两银子,觉得自己挺厉害的,这才考中秀才几年,就有这么多银子了。当然,如果他没有写话本,话本没有出名的话,顾青云相信,他手中最多只有两百多两,堪堪够来回京城的路费。

    感谢那些喜欢自己话本的人们,顾青云想到自己已经完结的《仙剑》,心中颇为不舍。何家书肆在京城没有分店,自己以后到京城想重操旧业写话本,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得出去。

    而他卖给何家书肆的那些话本是不可以再贩卖一次的,顾青云还是得遵守行规的。

    这次他在京城应该会住个几年,要重新找到一条生财之道才行。

    简薇在收拾行李,顾青云在擦拭自己的弓箭,这是他买的弓箭,平时就用来练习和打猎。

    是的,打猎。这一年来,他在家里住的时候,有空总会跟着顾大河和顾二河上山。虽然他家已经不愁吃了,但每年的秋天,村里组织村民上山采集山货的时候,顾青云也会跟着去。

    他现在已经可以精准地用箭射中奔跑的兔子和野鸡了,几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