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箭竟然正中李长安背心!
第七十一章神射() 
这一箭穿过人丛的空隙,精确落在道士的背心,而后又带着道士飞了出去,钉死在树干上,手脚晃动两下,便没了动静。
    场中气氛微微一滞,而后又爆出一阵欢呼:
    “将军神射!”
    官兵们欢呼鼓舞,那小将却反而露出些疑惑:“我何时有这气力?”
    而场中那朱蛤子同样满脑子官司,他可是亲眼瞧见过这道士身手的,怎么会死得这般容易?
    莫非,这也是个
    脑中灵光一现,他忙举着火把往道士脸上凑过去。
    惨白的脸上两团艳丽的腮红,两双毫无生气的眼睛本呆滞看着地上,这火光靠近时,却忽的一动,吓得那朱蛤子手上哆嗦,火把就直直杵在了道士脸上。
    然后。
    “哄。”
    一个大活人居然就这么被点燃,瞬间化作一个熊熊燃烧的火人。
    “这”
    张执虎汗毛倒竖,他猛地一个回头。
    红衣女三人仍旧站在原地,在她们身后是一片约有三丈高的断崖,月盘高悬崖上,而不知何时,一个人影在崖边扶剑而立。
    “青妃,当心”
    此时,那人已然拔剑出鞘,背倚月光,自崖上一跃而下。
    夜风飒飒,袍带当风。
    背光中看不清面容,唯有一双眸子,森然凛冽好似宝剑生光。
    最先反应过来是一个黑袍人。
    他仰起头,握手成拳猛击自己腹部。
    立时,便听着一阵好似野兽磨牙时喉头鼓动的怪异声响。
    这黑袍人的眼、耳、口、鼻喷涌出大量的黑雾,汇聚在一起朝着李长安迎头兜去。
    这黑雾怪异得很,虽是雾,却不似寻常雾气轻散缥缈,反而如大量黑色颗粒混在一起,翻滚蠕动给人粘稠的质感。
    燕大胡子心里一个咯噔。
    虽在重围,他一直不忘留意这边情形,眼见着诡异的黑雾,一个名字炸雷般响在脑中。
    “巫家兄弟!”
    这两兄弟是有名的邪派术士,却不知何时也作了白莲教的走狗。
    这两人最厉害的手段,便是一口采自积尸地的阴煞之气,销魂蚀骨最为歹毒!活人迎面撞上,怕是连滩浓水儿也留不下。
    燕行烈扫开乱糟糟刺来的兵刃,又抓住一根背后偷袭的长矛,顾不得矛头将手掌割得鲜血淋漓,只是急急开口提醒:
    “小心,那是阴煞”
    “斩妖。”
    道士冷眼见身下黑雾翻涌,左手作剑指往剑刃上一抹,三尺剑刃立时青光缭绕。
    迎着那黑雾,一剑斩下。
    剑刃与那黑雾甫一接触,便好似热刀入牛油,那黑雾顿时一分为二,化作轻烟四散。
    “不可能”
    黑袍人满脸大惊失色,不等他作出下一步反应,青色的剑光便一闪而灭。
    那惊愕的神情便僵在他的脸上,直到脸上浮现出斜切过整张脸的红痕,红痕中又泛起细密的血珠。
    终于,半截脑袋沿着倾斜的红痕滑了下去。
    “大兄!”
    另一名黑袍人悲鸣一声,恨恨结起法印,口中迅速念诵:
    “都天阴煞”
    可惜三步之内,咒术快不过刀剑。
    只见剑锋在月光下,倏然而现,这黑袍人喉头间便绽出一朵刺目血花。
    “别动!”
    道士施施然震落剑上残血,左手却早已抵在女子下颌,手指间吐出一枝小剑,剑尖微微陷入羊脂似的皮肤中,渗出一点晶莹血珠,沿着在月光下透着氤氲色泽的脖颈慢慢滑落。
    这女子仍是一副娇柔妩媚模样,只是瞧着李长安,忽的开口说道:
    “妾身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当不得圣女谬赞。”
    道士笑着回应。
    “圣女还是把手拿出来,莫作些多余动作。”
    “妾身哪儿敢?”
    这女子娇笑着,却是老老实实把背在身后的手拿了出来,忌惮地看了眼道士剑上渐渐散去的青芒。
    “妾身又不是铜皮铁骨,可当不得道长一剑。”
    此时,忽的插进一声咬牙切齿的怒骂。
    “贼道人快放开青妃!”
    “哎呀。”
    李长安抬眼一看,熟人啊!
    “这不是秃瓢小将么?”
    这小将顿时涨红了脸皮,闷声不再言语,只是策马一枪刺来。
    李长安却是笑嘻嘻道:
    “小将军为何如此不解风情,佳人面前何必动刀动枪。”
    说罢,竟是一把将女子拖到身前作了盾牌。
    这妖女倒也配合,扮出可怜兮兮模样,期期艾艾唤了声:“张郎。”
    一声下来,便是百炼钢也软作了绕指柔。
    明明一枪下去,便能将那可恨的道人捅个通透,却偏偏会先伤及美人。
    张执虎再三咬牙,终于硬不下心肠。他叹了一声,一勒缰绳,这狂奔的马儿竟是将将在女子身前转了个方向,这足以说明这小将马术之精妙。
    然而,偏偏这时那贼道人却探出半个身来,在小将目眦欲裂中,抬手一剑戳在马屁股上。
    “嘶聿聿。”
    马儿吃痛之下,撒开四蹄就跑,带着小将一头扎进了林子里。
    只剩下一句气急败坏的怒吼:
    “崔老三,给我宰了这俩狗贼!”
    然而,李长安只回以一身嗤笑。
    他抬手指向前方,深吸一口气,平生第一次竭力调动法力,催行神通。
    口中只一句:
    “风来!”
    语毕,群山呼应。
    自山岭之巅,自峡谷之渊。
    狂风携着腥气、寒气,夹着飞沙、草木、走石呼啸而来!
    场中的火把没两下便被熄灭,人也大风裹挟冷不丁滚倒一地。
    所幸这大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待那老将呼呵着众官兵起身,点燃火把,四下一看。燕行烈、李长安、红衣女,三人都已不见踪影。
    “在那儿!”
    一个眼见的官兵忽的指着一处林子大声叫道。
    然而,话音方落,只听“嘣”的一声弦响。
    这官兵便腾空而起,重重砸在身后树干上。在他的胸前,一根黑色四羽大笴穿胸而过,将其牢牢钉在树上。
    接着,弦声如霹雳连响。
    每响一声,必有人中箭而倒。
    最后,更有一名兵士仗着身披重甲手持大盾,呼号向前,却被连甲带盾一箭洞穿。
    场中立刻噤若寒蝉。
    而林中也不复发箭,只有燕行烈的警告仿若掷地有声。
    “追,则死!”
    众兵士面面相觑,终究不敢向前踏出一步。
第七十二章无遮大会() 
鸡鸣五更天。
    徐氏夫妇早早起了床。
    推开门户,四野寂寂。破败的茅屋塌伏在寒露中,门里门外都是空荡荡的,与郁州大多数百姓一般,家里窘困,黄狗也养不得一只。
    依着往日习惯,徐氏捡起了锄头与背篓,身后却响起一声呵斥:
    “你这婆娘,糊涂了不成?”
    这么一提醒,徐氏拍了拍脑门,木讷的脸上难得露出笑容。
    是矣,今时可不同往日。
    两夫妻本不是这郁州人士,只因前些年李虎作乱,一家人为躲兵灾辗转来了这郁州,一路上盗匪劫道妖鬼捉食,一大家子便只剩下三口人尽数做了大和尚的佃户。
    但这大和尚的“佛业田”也不是好种的,两口子竭力耕作也养不活三口之家,眼见得年幼的儿子夜里饿得直叫唤,两口子一咬牙就把独子送上了山去。
    既入空门,与尘世就再无瓜葛,山上的幼子理所当然的断了音信。只听得只言片语,说是交了好运,被某个大和尚看中做了门下弟子,取了个法号唤作“本愿”。
    徐氏夫妇本以为今生再也见不到儿子,直到昨日,寺里传来消息,儿子学佛有成,证得肉身佛。
    要于今日的无遮大会上,登坛讲经。
    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啊!
    徐氏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兴许是笑这种事情,自孩提之后,便已然生疏。
    她喜滋滋放下手上农具,转头烧来热水,翻出一年也用不上几次的皂角,与丈夫一起细细梳洗。
    完了,又取出一个包裹来,打开却是两件打满补丁的衣衫,褪下身上褴褛,小心穿上衣衫,这可是管邻家借来的,坏了可赔不起。
    一番收整下来,似乎有了几分富足模样。两口子对视一眼,一人把住房门,一人到墙角刨出一个布囊,取出来数出几个铜